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软件仿真是RFID空中接口协议分析评估的有效方法.根据我国制定RFID空中接口协议的需求和软件仿真的能力,提出了RFID空中接口协议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现有RFID仿真方法,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空中接口协议的仿真评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超高频RFID空中接口协议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超高频RFID空中接口协议所面临的问题和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空口协议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复旦大学在自主知识产权空中接口协议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且提出了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空中接口协议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低频RFID系统的通信空中接口协议标准的基础上,理清了低频RFID空中接口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比分析新一代低频RFID空中接口标准的空中接口、编码及数据结构,阐明了新一代低频RFID空中接口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ISO/IEC JTC1/SC31会议情况,介绍了RFID标准化的最新动态,包括测试、空中接口协议、数据格式和移动RFID等,提出了推动我国RFID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移动RFID网络中,读写器碰撞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分析了ISO/IEC 29143移动RFID空中接口协议草案,重点研究了其读写器防碰撞机制,并与现有的一些防碰撞机制对比,为我国移动RFID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ISO/IEC18000 RFID空中接口协议是RFID标准体系的基础。从ISO/IEC18000-1定义的参考框架和标准化参数出发,归纳了RFID空中接口协议的基本要素;对比分析了不同频段标准的特点及适用领域,并以ISO/IEC18000-6为例,从物理层技术、防碰撞技术等方面比较了同一频段不同模式空中接口协议的特点;最后,总结了当前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7.
ISO/IEC 18000 RFID空中接口协议是RFID标准体系的基础.从ISO/IEC 18000-1定义的参考框架和标准化参数出发,归纳了RFID空中接口协议的基本要素;对比分析了不同频段标准的特点及适用领域,并以ISO/IEC 18000-6为例,从物理层技术、防碰撞技术等方面比较了同一频段不同模式空中接口协议的特点;最后.总结了当前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8.
《移动通信》2013,(21):37-37
日前,首个RFID(电子标签)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发布。业内人士表示,空中接口协议是RFID的核心技术,新国标的发布将改变以往技术产品接口无法统一的难题,为推进我国自主射频识别产业、加快物联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RFID空中接口面临的安全问题出发.分析现有RFID空中接口协议ISO/IEC 18000中的安全机制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解析最新的RFID空中接口安全标准ISO/IEC 29167.讨论影响空中接口安全标准制定与推广的重要因素,为制定中国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兴通讯技术》2013,(6):64-64
2013年11月20日消息,中国首个RFID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射频以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发布。业内人士表示,空中接口协议是RFID的核心技术,新国标的发布将解决以往技术产品接口无法统一的难题,为推进中国自主射频识别产业发展,加快物联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2.45GHz空中接口协议的O-QPSK发射机仿真方法。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中微波2.45GHz具有高的带宽和通讯速率、更长的工作距离、更小的天线尺寸等优点。通过MATLAB算法仿真与2.45GHz原型平台验证相结合,快速实现并验证发射机算法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协议分析,运用计算机语言对其空中接口协议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于一个典型数字集群基站系统的话务量和呼损率的理论值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对移动台随机接入的碰撞率进行了仿真。为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MATLAB对实时频谱仪采集的RFID读写器与标签通信的射频信号原始数据样本离线读入,实现了对读写器命令、标签响应数据的时域、频域和解码分析,验证读写器、标签射频信号是否满足协议的一致性。由于仅使用了仪器采集的原始I/Q信号,具体分析工作通过MATLAB编程完成,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仪器的依赖,同时能针对不同空中接口协议适当修改源码,提高了读写器标签射频信号数据分析的灵活性。这种方法对分析不同的RFID空中接口数据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MATLAB对实时频谱仪采集的RFID读写器与标签通信的射频信号原始数据样本离线读入,实现了对读写器命令、标签响应数据的时域、频域和解码分析,验证读写器、标签射频信号是否满足协议的一致性。由于仅使用了仪器采集的原始I/Q信号,具体分析工作通过MATLAB编程完成,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仪器的依赖,同时能针对不同空中接口协议适当修改源码,提高了读写器标签射频信号数据分析的灵活性。这种方法对分析不同的RFID空中接口数据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给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对空中接口的要求,然后介绍分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的候选方案,特别是我国自己提出的SCDMA系统、开放灵活的空中接口协议,并指出了我国应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国会  李贵勇 《电视技术》2011,35(1):74-76,80
针对3GPP最新发布的LTE标准,对LTE空中接口协议栈RLC子层AM传输模武中的数据重传过程进行了研究.介绍了LTE无线接入网空中接口协议栈的结构,详细阐述了空中接口协议栈中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确认AM数据传输模式的数据重传ARQ的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在协议栈软件中AM传输模式的数据重传测试结果,得出设计方案是可行...  相似文献   

17.
TETRA系统呼叫信令流程分析及其仿真验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专网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为背景,针对重要的基站控制单元的开发和TETRA V+D空中接口协议研究,从空中接口协议栈分层处理的角度分析TETRA系统呼叫控制的信令流程,并且论述了控制单元所要处理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结构及PDU的具体内容如何填写,以TCP/IP传输协议为基础的局域网上建立利用Visual C++通用语言实现网络通信,研究用这种数据传输环境模拟理想无差错信道的合理性,并且对完成通信信令的正确接收和发送做了阐述,结合TETRA空中接口协议对呼叫控制流程的具体设计思想及其实现进行了论述,最后得出基站测试系统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3GPP最新发布的LTE Release8标准,研究了LTE空中接口协议栈的重要组成部分RLC子层的协议,详细阐述了空中接口协议栈中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的功能和数据传输过程,在此基础上以SDU分段成AMPDU为例,提出了一种实现RLC高速的数据通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射频识别技术是实现企业和社会信息化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物流产业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UHF频段RFID标签具有较高的阅读速率?更好的加密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能,同时提供了更大的内存读写空间,PXIe虚拟仪器是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测试平台,通过软件实现对数据的显示、存储及分析处理,基于NI-PXIe平台,完成射频识别ISO 18000-6C空中接口协议原型机开发,在原型机基础上完成标签射频与协议一致性测试分析,同时进行标签性能分析以及自动化测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介绍了2.4GHzDECT系统空中接口协议的分层模型,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芯片组实现方案,最后重点介绍和讨论了应用实时多任务分时并行处理概念设计2.4GHzDECT系统软件的方法,并阐述了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