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白光器件具备低功耗、高亮度、高色域等性能优势。然而,由于效率、寿命及驱动电压等性能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叠层结构的材料及电学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本文重点介绍叠层OLED白光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三类电荷产生层(Charge Generation Layer,CGL)在工程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综述高效叠层OLED白光器件的“全磷光体系”、“并行通道激子收集”及“混合磷光热活性型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DelayedFluorescence,TADF)体系”最新研究成果,对器件寿命问题进行总结,探讨分析“分级掺杂”、“四色混合TADF体系”等从结构方面提出优化方案,并针对不同发光材料体系中的CGL材料及结构综述叠层OLED白光器件实现较低工作电压的技术方法,最后对叠层OLED白光器件的材料和结构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效白光OLED     
《液晶与显示》2006,21(6):731
日本科尼卡米纳如达(音译)公司开发了初始亮度1000cd/m^2、发光效率64lm/W、发光寿命约1万小时的白光OLED。该成果是基于在蓝光OLED磷光材料上,该公司成功开发了高亮度长寿命蓝光OLED磷光材料(初始亮度300cd/m^2、发光寿命约1.6万小时)。RGB-OLED磷光材料混合得到白光OLED材料,该产品将首先应用于手机TFT-LCD背光灯。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满足国际电信联盟为超高清电视所制定的色域标准(BT 2020),高色纯度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窄带发光OLED材料和微腔OLED器件两方面介绍高色纯度有机发光器件的重要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分子的振动耦合对有机发光材料色纯度的影响,并针对荧光、磷光和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3种材料,分别讨论了目前改善有机发光色纯度的方法,总结了最新的材料设计策略与研究结果。然后,介绍了微腔效应的原理,分析其对有机发光器件光谱的修饰与窄化作用,并介绍了利用微腔效应实现高色纯度发光的器件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案。最后,讨论了高色纯度OLED器件在显示领域的未来前景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付相杰  刘俊  何谷峰 《半导体光电》2016,37(3):309-312,330
基于新型有机p型掺杂的电荷产生层,制备了叠层式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p型掺杂层具有很高的导电率,可以在不影响器件电学特性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该层的厚度来优化白光OLED的器件性能,调节器件的光色.与传统白光OLED相比,文章研究的叠层式白光OLED制备工艺简单、电荷产生效率高,可应用于平板显示与固态照明.  相似文献   

5.
白光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因具有超薄、可以柔性化、透明化、面发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固态照明器件。目前白光OLED的器件主要为单层、双层、三层、四层发光区以及叠层和微腔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具有各自的优点。器件结构的优化和改进,使得白光OLED器件的效率可以媲美荧光灯。介绍了白光OLED的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综述了白光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几种增强白光OLED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一代自发光显示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逐渐开始商业化。柔性白光技术是未来显示和照明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柔性白光OLED(FWOLED)的开发必要且迫切。首先介绍了FWOLED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实现柔性白光器件的五个重要因素,包括柔性衬底、导电电极、器件结构、光取出技术和柔性封装;随后分类概括了各种FWOLED的实现策略,包括荧光、磷光、延迟荧光、混合型FWOLED;接着综述了其他类型的柔性白光自发光技术器件,如柔性白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柔性白光钙钛矿LED(PeLED)和柔性白光胶体量子阱LED(CQW-LED);最后,对FWOLED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而有不同的色温要求.该白光OLED具有串联混合结构,包括荧光蓝光发射单元和以Pt磷光材料为客体的黄光发光单元.利用串联器件中存在的弱微腔效应以及所用Pt磷光材料的掺杂特性,通过改变串联结构中空穴传输层的厚度、电荷产生层中n型结构的厚度、调整Pt磷光客体材料在...  相似文献   

8.
OLED背光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因其白光材料的多样性、制程的简单性和成本低廉性,特别是其面光源的属性,相较于电致发光二极管(LED)的点光源,更有望成为未来液晶显示器件背光源的主角。介绍了OLED背光源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分别阐述了白光OLED发光效率的提升,OLED器件稳定性和寿命的提高,OLED制备的最新工艺,偏极化的OLED技术,OLED背光源与液晶显示面板匹配技术,还介绍OLED背光源产业发展及发展现状,并对OLED背光源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使用典型天蓝色磷光材料FIrpic作为磷光金属微腔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发光层,以高反射的Al膜作为阴极顶电极和半透明的Al膜作为阳极底电极,采用空穴和电子注入层MoO3和LiF,制备了结构glass/Al(15nm)/MoO3(znm)/NPD(40nm)/mCP:Flrpic(30Ftm,7%)/BCP(20n...  相似文献   

10.
王振  柳菲  郑新  陈爱  谢嘉凤 《半导体光电》2018,39(3):332-336,340
采用C60/pentanece作为非掺杂电荷产生层,并在其两边各插入Al和MoOs薄层作为C60和pentanece的电子注入层和空穴注入层,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结构为ITO/NPB/mCP∶8wt%Ir (ppy) 3/TPBi/Al/C60/pentanece/MoOs/NPB/mCP∶8wt%Ir (ppy) 3/TPBi/Cs2CO3/Al的双发光单元叠层绿色磷光有机发光器件(OLED).实验表明,增加Al和MoO3电荷注入层,可有效改善有机电荷产生层的电荷注入能力,提高叠层OLED器件的发光亮度和电流效率.叠层器件的启亮电压明显低于单个器件的1/2,但电流效率是单层器件的两倍以上.当Al/C60/pentanece/MoO3的厚度分别是3、15、25和1 nm时,叠层OLED器件具有最佳的光电性能,其最大亮度和最大电流效率分别是7 920.0 cd/m2和16.4 cd/A.  相似文献   

11.
磷光与荧光相结合的多层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真空热蒸镀的方法制备了磷光与荧光相结合的 多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将绿 光磷光掺杂染料掺杂到母体CBP中作为绿光发光层;荧光材料 DCM2以亚单层的方式插入Alq3中作为红光发光层;DPVBi为蓝光发光层。器件的结构为ITO /NPB(40nm)/DPVBi(d nm)/CBP:Ir(ppy)38%(5nm)/ Alq3(5nm)/DCM2(0.05nm)/Alq3(45nm)/LiF(1nm)/AI(200nm)。实验中通过改变蓝光发 光层的厚度,得到了高效率的 白光OLED,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可达6.75cd/A,最大功率效率达2.67lm/W,最大亮度 达30440cd/m2。此外,当电压从4V变化到14V时色坐标从(0.59,0.39)变化到(0.35,0.38), 基本处于白光区。本文器件的特点在于其性能可以通过简单调整DPVBi的厚度,避免 了使用多掺杂层工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柔性有源矩阵OLED显示器:挑战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对于柔性显示器的应用是非常有希望的候选资源,因为它们拥有有机薄膜结构和卓越的光学与视频性能.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近来的发展对于高性能全彩色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来说是可以看到的,未来面临的挑战还要进行讨论。具体的重点放在技术的组成部分,包括高效磷光OLED技术、柔性显示器的基板和底板、透明复合阴极技术、保形包装和这些设备的柔性测试。最后,我们将描述与LG飞利浦LCD合作的最新型号的产品,构建在非晶硅底板上的4英寸QVGA柔性全彩色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  相似文献   

13.
杨帅  董丹  何谷峰 《半导体光电》2017,38(6):775-778
文章采用具有电子捕捉能力的橙红色磷光材料iridium(Ⅲ)bis(2-methyldibenzo-[f,h] quinoxaline) (acetylacetonate) (Ir(MDQ)2 (acac))作为超薄发光层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中.通过对其厚度的优化,发现当发光层厚度为0.1 nm时,器件性能最好,最大电流效率达到了28.1 cd/A,明显优于采用掺杂发光层的器件.分析了发光材料的载流子捕捉作用对器件载流子平衡及器件电流效率的影响,发现超薄发光层结构几乎不改变器件的电学特性,不会进一步破坏器件载流子平衡,正因如此,大多数磷光材料都可以采用超薄发光层获得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杨惠山 《半导体光电》2011,32(4):462-464,468
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制备了四种Delta掺杂结构OLED器件,其结构为:ITO/m-MTDATA(50nm)/LiF(xnm)/NPB(10nm)/Alq(5nm)/C545T(0.05nm)/Alq(55nm)/LiF(1nm)/Al,都获得了性能稳定的绿色OLED器件。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绿色OLED器件的电流-电压(I-V)特性曲线、亮度-电压(L-V)曲线、亮度-电流(L-I)曲线及效率等光电性能随着LiF厚度的变化而随之改变。从其中总结规律,对OLED器件制作工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使用真空蒸镀法分别制作了以TCTA和CBP做为主体材料的绿色磷光OLED器件,发现采用CBP为主体材料的器件比采用TCTA为主体材料的器件更稳定。之后在采用CBP作为主体材料的器件中分别掺杂了3%,6%,9%的蓝色客体磷光材料FIrpic,得出在掺杂浓度为3%时,即器件结构为ITO/HAT-CNTAPC/CBP:8%Ir (ppy)3:3%FIrpic/Tmpypb/Liq/Al时性能最佳。FIrpic掺杂比例为3%时得到最大功率效率和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54.3 lm/W和64.8 cd/A,最大亮度为51 940 cd/m2。研究表明Firpic的掺杂,在不改变绿色磷光OLED光谱性能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绿色磷光OLED的电光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mCP为主体发光材料,蓝绿色磷光染料BGIr1作为掺杂剂,制备了6种不同BGIr1掺杂量的蓝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研究了不同掺杂量对蓝绿色磷光OLED器件发光特性的影响。制得器件的结构为ITO/MoO3(20nm)/NPB(40nm)/mCP:BGIr1(x%,30nm)/BCP(10nm)/Alq3(20nm)/LiF/Al(100nm),其中x%为发光层中磷光染料BGIr1的掺杂量(质量分数)。结果表明,BGIr1掺杂量为18%时,获得器件的发光性能最佳。18%BGIr1掺杂器件在488nm和512nm处获得两个主发射峰,当电流密度为26.5mA/cm2时,获得最大发光效率为6.2cd/A;在15V驱动电压下,获得最大亮度为6 970cd/cm2,CIE坐标为(0.17,0.31)。这说明,BGIr1掺杂改善了器件的发光亮度和色纯度,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17.
《光电技术》2010,(1):10-12
本文报道了一种制造全色可印刷磷光有机发光器件的新方法,与传统加工0LEDs的方法不同,本可印刷磷光OLED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射层中具有共轭聚合物,该发射层是由小分子基质与掺杂物组成的,本文给出的红、绿、浅蓝、蓝可印刷磷光OLED有机发光器件在初始亮度分别为500cd/m2、1000cd/m2、500cd/m2及500cd/m2时,其光效及预期寿命分别为9cd/A与5.3万小时,35cd/A与5.2万小时,18cd/A与3000小时,6cd/A与1000小时。  相似文献   

18.
《红外技术》2019,(10):913-917
本文设计了一种磷光顶发射结构制备单色高亮绿光OLED微型显示器件,器件结构为:ITO/2-TNATA/NPB/MCP:Ir(ppy)_3/Bphen/LiF/Mg:Ag。为获得低功耗、高亮度的绿光OLED微型显示器件,采用开口率大、益于集成的顶发射结构器件,并对发光层掺杂机制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掺杂比例获得较佳的器件性能。研究表明,在掺杂比分别为1.0%、1.5%、1.8%、2.0%、2.3%、2.5%的绿光OLED器件中,2.0%的掺杂器件较其他比例的性能更优,通过进一步优化掺杂研究显示,发光层主体材料MCP与掺杂料Ir(ppy)_3的最佳掺杂比例为1:0.02,主体材料薄膜厚度为250?。在2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得到器件电压为3.62 V,亮度为4622 cd/cm~2,色坐标(X,Y)为(0.33,0.61)。  相似文献   

19.
交流驱动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LED器件的稳定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驱动方式被认为是提高OLED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采用优良的蓝光材料AND,并且使用NPB进行掺杂,制备了一种蓝光器件。通过对器件加反向电压处理后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交流负半周期对OLED器件工作的性能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最后通过对同一器件分别在直流驱动和交流驱动下做寿命测试对比实验,发现在交流驱动下器件的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采用薄层WO3作为叠层有机发光器件电荷产生层时的性能并对其厚度进行了优化,器件的电荷产生层由Li掺杂的电子注入层和高透明的WO3组成.研究表明,薄层WO3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并能有效地产生和注入空穴.叠层器件性能与单发光单元器件相比较,其亮度及效率均有大幅提高,叠层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了4.2 cd/A,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下,叠层器件的效率约为传统器件的2倍;同时,电荷产生层的性能与WO3薄膜厚度密切相关,WO3薄膜厚度为3 nm时,器件的效率在整个电流范围内都保持稳定.采用薄层WO3作为电荷产生层为制备高效叠层有机发光器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