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热连轧工艺及热处理工艺对TC20钛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热连轧工艺,可生产出显微组织评级符合ETTC2 A1级的外科植入物用TC20细晶棒材.热处理温度对TC20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和性能影响明显,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α相逐渐长大并球化,棒材强度硬度持续降低,在820℃~860℃热处理时降幅度最大,但塑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C20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20钛合金经过两相区固溶+时效处理后得到双态组织,通过控制固溶冷却方式以及时效温度可调整初生α相含量以及次生α相含量和尺寸,改善其强度和塑性的匹配。采用940℃/1 h/WQ+700℃/30 min/AC+550℃/6 h/AC三重热处理工艺,在保证强塑性较佳匹配的同时,可以有效解决棒材直线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广德  王瑛  李伟伦 《钢铁钒钛》2021,42(6):147-152
采用四种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汽车用TC6钛合金棒材进行了等温退火试验,并进行了试样显微组织、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测试与分析.结果 表明,采用"870℃保温1.5 h,炉冷至600℃保温2h,空冷"热处理制度(1#试样)时,合金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最差;采用"900℃保温1.5h,炉冷至600℃保温2h,空冷"热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将小规格TC16钛合金轧制棒材在780℃保温2 h,进行了不同炉冷出炉温度、不同第二级退火温度及不同冷却方式的热处理实验,分析了热处理前后棒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前后棒材显微组织的差异较大;随着出炉温度的降低,强度和塑性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炉冷至530℃后空冷可得到较高的强度及良好塑性;第二级热处理温度越高,强度越低,同时塑性较高;在不同的冷却方式下,炉冷可获得最优的强度塑性匹配。  相似文献   

5.
6.
以0级海绵钛、Al-Mo二元中间合金以及适当颗粒度的金属Cr等为原料,经过3次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得到5 t级TC17钛合金铸锭。铸锭杂质元素含量较小,纯净度良好,合金元素成分的纵横向分布均匀性良好,易偏析元素Cr的纵、横向分布偏差不大于0.35%。铸锭在4 500 t快锻机上经"高低高低"路线的反复镦拔锻造制备成500mm棒材,棒材的低倍组织、显微组织、高温和室温力学性能以及超声波探伤水平等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不同部位的组织均匀性、性能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精锻及热处理工艺对TC11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精锻及热处理工艺对TC11合金棒材显微组织的影口向。试验结果表明:TC11合金棒材显微组织中长条α及大块α相的产生,是由于原始坯料组织粗大及不均匀造成的,长条α相或粗大α相具有组织“遗传性”,在“α β/β”相变温度以下加热,多火次大变形量锻造,很难将其消除,只能使其形状大小发生有限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变形量热锻TC10钛合金棒坯,得到了直径50 mm的钛合金棒材.分别在780、790、800、810、820℃对TC10钛合金棒材进行固溶热处理(保温时间1h,空冷),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TC10钛合金棒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锻变形量达到70%的TC10钛合金棒材呈现出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在经过温度为8...  相似文献   

9.
对规格为?200 mm×1300 mm的TC11钛合金棒材进行970℃/120 min/AC+530℃/360 min/AC热处理,分析了棒材沿长度和直径方向不同位置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规格TC11钛合金棒材热处理后,不同位置的显微组织差异较大,沿长度和直径方向由边部至心部,显微组织中α相含量逐渐增加,晶粒长大,同时β相含量降低。大规格TC11钛合金棒材组织差异对材料的综合性能影响显著,沿不同方向由边部至心部,室温、高温拉伸强度及冲击韧性均降低。  相似文献   

10.
TC20钛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合适的强度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可加工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作生物医用材料。细小均匀且稳定的显微组织是保障和提高TC20钛合金产品使用寿命的关键,因而研究相同加工条件下,热处理制度对棒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TC20钛合金细晶棒材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实验,分析了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棒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T20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的影响较显著,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细晶棒材强度持续降低,在800℃处理时强度降低幅度最大,而塑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TC6合金变形温度范围窄,变形抗力大,轧制变形时易产生过热组织,文章通过改变两套孔型,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的轧制变形方式对TC6钛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TC6合金合适的轧制方式。结果表明:采用椭圆-圆孔型系统进行成品轧制时,可获得组织均匀且力学性能较优的TC6合金棒材。  相似文献   

12.
加工工艺对TC8钛合金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试了TC8合金在不同轧制温度和热处理工艺下的室温及500℃下的拉伸性能,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的拉伸性能主要与轧制的变形量和热处理的冷却速度有关,空冷可以获得较佳的强度与塑性的结合;变形量越大,所获的合金室温拉伸性能越高,而变形量在70%以上可以获得较好的高温(500℃)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针对TC4钛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当下在固溶处理(固溶温度、冷却速率)、时效处理(时效温度、时效时间)、深冷处理,这几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这些研究的现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提出了几点分析,以供各位业界同仁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9种双重退火工艺对热挤压TC4钛合金T型材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相组织基本保留了β单相区热加工组织,第一阶段退火制度相同时,随着第二阶段退火温度的升高,晶内部分长条α相变厚,晶界上有序排列的针状α相也开始粗化;第二阶段退火制度相同时,随着第一阶段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明显长大,晶界更加清晰,β相向α相转变,β相含量减少;2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均能够满足航天长桁用型材的要求,其中经750℃×4h/AC+500℃×1 h/AC双重退火处理的,强度和塑性指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航空装备的制造过程中,钛合金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因为钛合金及钛元素具有强度高而且密度低的特点,所以无论是在抗冲击性能、耐腐蚀性能还是耐热性能等方面,都优于其他的合金材料,并且在飞机上使用钛合金材料,还能够利用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相容性较好的特点,进而保证我国航空航天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在武器制作的过程中钛合金,也成为了衡量其先进性的重要指标,因此,探究不同处理工艺对钛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热处理工艺对TC4碳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探究如何通过对工艺流程进行控制提高钛合金材料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锻造工艺对大规格TC17钛合金棒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种工艺锻制了Ф350mm的大规格TC17钛合金棒材,比较了经两种工艺锻制的棒材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探伤杂波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相区采用镦拔变形使变形量大于60%,并在两相区进行拔长,使变形苗大于65%,再经840℃×2h/AC+800℃×4h/WC+630℃×8h/AC热处理,可得到各项力学性能均符合GJB2218A-2008标准要求且探伤杂波水平可达(b3.2mm-9~-12dB的+350mmTC17钛合金棒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C21合金380 mm大规格棒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影响初生α相含量以及形貌尺寸,固溶时间对显微组织没有显著的影响;冷却速度影响次生α相含量及尺寸,且对合金强度和塑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890℃×2 h+FC固溶处理后进行610℃×4 h+AC时效处理,可使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得到良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8.
TC8-1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我国航空发动机对高温钛合金的需求,开展了TC8-1钛合金铸锭及其大规格棒材的研制。结果表明,研制的820 mm TC8-1钛合金大型铸锭成分均匀、冶金质量良好。制备的130~200 mm大规格棒材的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持久性能、蠕变性能和显微组织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能够满足某型号发动机用材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测定了TC8-1钛合金的线膨胀系数、热导率等物理性能数据,为该合金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对TC4钛合金棒材超声声速的控制,对比研究了轧制和热处理(包括固溶处理、固溶时效处理和三重热处理)对TC4钛合金棒材超声声速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温度和变形量对TC4钛合金棒材超声声速影响较大,随着轧制温度的降低和轧制变形量的增大,超声声速逐渐降低;热处理温度和冷却方式对棒材超声声速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温度的降低,超声声速逐渐升高;与固溶时效处理相比,经三重热处理后的棒材超声声速更高,且第一重热处理采用水冷的棒材最终超声声速高于采用空冷的棒材。  相似文献   

20.
用1 t真空自耗电弧炉试制出360 mm的TC19合金铸锭。采用常规β锻造+(α+β)锻造和高-低-高锻造(即β锻+(α+β)锻+β锻)两种锻造工艺,分别制备出相同规格的60 mm TC19钛合金棒材,锻棒微观组织细小均匀,均为在β转变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等轴初生α组织。对两种工艺的锻棒进行双重退火和固溶加时效处理,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均符合MIL-T-9047标准的要求。常规锻造工艺和高-低-高锻造工艺均可用来锻造TC19合金棒材,但采用高-低-高锻造工艺得到的棒材的力学性能优于常规锻造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