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单卫星系统定位精度低和输电线路巡检过程存在管理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加权组合定位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输电线路巡检中。基于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加权组合定位方法考虑不同定位系统间的差异性,将来自BDS和GPS的数据看作两类不同的观测值,根据观测值方差对卫星重新赋权,从而更合理地确定不同卫星的权重。基于组合定位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实现了导航和定位功能、GIS显示功能与设备信息管理、缺陷管理等功能。系统实现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定位方法定位相比于单位性系统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小的误差,巡检系统规范了输电线路的巡视工作,能有效地监管巡视人员的巡视情况,并能规范管理输电线路的检测记录与线路缺陷。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输电业务巡检结果的准确性和抗干扰性,有效降低巡检成本,实现输电业务高效安全巡检,提出了基于无人机云端控制的智慧输电业务巡检方法。根据一体化和智能化设计原则,设计无人机云端控制系统,建立系统整体架构,构建管理、查询统计、数据协作等多个功能模块;基于无人机云端控制系统,获取智慧输电业务巡检任务,利用空间变换模型,定位输电线路塔杆;融合输电业务通道模型和地球模型之间坐标,经坐标系统转换,记录巡检线路;将全球定位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结合,识别输电线路缺陷,通过无人机云端控制传感器采集输电业务巡检情况,使用实景模型软件,生成可视化巡检结果,实现智慧输电业务巡检。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基础架构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能够有效提高输电业务巡检结果的准确性和抗干扰性,降低巡检成本,实现精准高效的巡检工作。  相似文献   

3.
电力线路绝缘子的优劣影响输电线路供电安全,分析检测方法现状,并对多特征信息融合的绝缘子状态检测与诊断技术进行研究,实现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航拍图像中绝缘子状态的识别和精确检测,以及可靠性的分析告警。  相似文献   

4.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目前使用直升机进行输电线路巡检,为了提高对直升机和直升机输电线路巡检数据的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设计并开发了直升机巡检管理系统.首先提出了基于J2EE技术的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论述了基于Google地图的输电线路和飞行路线的动态交互可视化原理与实现方法,开发了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  相似文献   

5.
为便于对电缆线路设备巡检人员进行管理,结合卫星定位系统和云计算技术,设计了一种电缆线路智能巡检系统。采用定位系统(GPS)技术记录巡检路径,考察巡检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路径和顺序检查电缆线路设备,采用云计算技术去考察巡检人员是否检查了某个设备,结合两种技术考察巡检人员进行电缆线路设备检查时的操作规范性。它将克服基于信息纽扣巡检系统的信息纽扣存储空间小,易损坏且系统无法监测巡检人员到位情况的缺点和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智能巡检系统成本高,安装复杂,无法考察巡检人员操作规范性的缺点,提高了巡检系统的可靠性。介绍了巡检系统的设计原理,技术运用以及软硬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输电线杆塔巡检是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的重要研究趋势,针对运行输电线路巡检工作量大,不能实现集中统一管理问题,国网黄山供电公司开发了一套适应于输电线路杆塔路径导航的软件,称为电力线路智能巡检导航系统。该软件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并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而实现的电力输电线路杆塔维护辅助工具,利用后台路径处理软件可以将采集的线路整合到导航地图中,实现输电线路的杆塔导航,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满足了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及大型检修的需要,进一步促进了电力安全生产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摘要: 传统的在线监测系统对于移动巡检和现场作业支持功能较弱,不能实现与现场作业人员交互的功能。介绍了一种支持移动作业的电力综合监测系统方案,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整体结构,服务器端的实现框架,移动设备服务程序的功能结构及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根据技术方案建立完整的监测系统,通过测试表明系统实现了综合移动监测功能,其交互方式灵活,显示信息全面、直观。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巡检工作存在到达难、定位难、监督难、上报及时率低的现状,提出基于GPS/GPRS、嵌入式GIS和移动数据库技术,结合全国导航地图,研发了线路智能导航巡检系统.利用GPS实现人员、设施定位,巡检轨迹采集以及缺失路网采集,为线路抢修、巡检是否到位监督和巡检路径规划提供数据;利用GPRS实时上报发现的各种隐患,为及时派遣并解决问题提供准确信息.示范工程实例表明,该研究成果能有效解决传统输配电线路巡检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摘要: 以新疆地区的极端环境为背景,针对目前输电线路巡检效率低下等问题,选取新疆某地区的历史巡检数据,详细介绍了利用C5.0算法对该数据进行自动提取、分类的过程,构建了输电线路巡检评估决策树,并从中提取了一些重要信息。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巡检人员制定巡检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超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自主巡检技术良好解决了人工巡检效率低、危险度高的问题,但是常因为采集图像曝光过度降低了线路故障识别的精度.为此,提出一种图像自适应曝光技术,在最优的亮度环境下采集清晰图像.输电线路自主巡检系统通过飞行器搭载高分辨率面阵CDD相机采集图像;根据曝光量计算方法分析可知:图像亮度与相机曝光时间是干扰曝光量...  相似文献   

11.
对正常运行的电网,输电线路参数大范围实时获取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变电站故障录波器联网系统,输电线路各侧电气量信息可在调度中心实时获取。根据电网稳态运行时输电线路功率的波动,基于输电线路各侧不同步采样的电气量,提出了输电线路正序参数的测量方法,在单相接地故障状态下,提出了基于单相重合闸模式的故障线路零序参数测量方法以及相邻非故障线路零序参数测量方法,并通过EMTDC仿真和实例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接入通信规约(输电I2接口)的设计,上海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状态监测前置系统采用Web Service的标准接口协议和XML技术实现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代理到状态信息接入网关机之间的实时监测数据通信,详细介绍了I2接口状态监测前置系统服务端接口开发、Web Service合约、面向服务架构的开发模式与实施策略及I2接口通信测试等关键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输电在线监测系统运行当中遇到的数据、应用集成问题,并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上传、远程输电状态监测与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传统输电线路通道电网巡检技术无法控制巡检安全距离,导致存在巡检精度低的问题,提出输电线路通道多旋翼无人机电网巡检技术研究方法。构建多旋翼无人机电网自主巡检飞行控制模型,寻找塔体的兴趣点,在确保不穿越塔体的情况下,实现安全检测,通过高速图像模块、成像传感模块、超声波局放传感模块,实现对无人机电网自主巡检飞行控制。为检测巡检技术的综合能力,设定对比实验,检测不同技术的环境适应能力、巡检精度和成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多旋翼无人机电网巡检技术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巡检精度更高,成像传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变电站面积大且运行环境复杂,导致传统巡检方法的效率较低,无法保证变电站运行安全,提出基于无人机航拍摄影的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巡检方法。规划一条可以巡检所有目标点的最优无人机巡检路径,控制无人机按照规划路径自动采集变电站运行环境的航拍影像,识别影像中缺陷进行变电站电力故障的检测,实现变电站运行环境的智能巡检。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追踪巡检输电线路时,每条线路的平均巡检时间为29.14s,有效克服了变电站巡检速度过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运行维护要求。以多旋翼无人机为载体,地面监控设备为支撑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目前多旋翼无人机尤其是输电用无人机还处于发展初期,无法适应当前繁重复杂的输电线路巡检要求。分析了输电线路巡检的特殊要求,总结了当前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从输电运检实际出发,针对未来多旋翼无人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维护电网线路安全,快速、准确地发现输电线路危险源,将输电线路运维工作便捷化、智能化。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将其与输电线路危险源检测和智能运维相结合,通过算法模型的研究,研究分析输电线路不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识别方法,为输电线路智能运维提供新的方式,以解决输电线路通道运维与城市建设、自然环境的矛盾,减轻基层巡检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17.
输电设备巡检影像的小样本特征愈发凸显,为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带来了新的挑战。样本分布不平衡导致大量输电图像样本资源无法充分利用,为此提出基于生成对抗数据增殖的输电设备可视缺陷检测技术。通过引入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对输电设备巡检影像样本进行增殖,而后利用扩增后的样本完成输电设备可视缺陷检测模型训练,实现可视缺陷检测效果的优化提升。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循环生成对抗数据增殖对输电设备可视缺陷检测有效性与稳定性的提升效果,为输电设备可视缺陷检测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解决目前高压输电线路视频巡检系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无可靠稳定的电源,无独立传输视频的宽带传输通道,无法自动对输电线路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隐患进行识别判断等),提出了采用高效能感应取电方式供电、无线和光纤组合方式的传输信道、监控前端加装智能识别模块等领先技术。结果表明:不仅有利于实现监控设备的稳定运行,简化现场维护和校验工作量,还能够通过高清视频实现对输电线路周边环境及线路参数的全天候监测,从而有效解决输电线路的安全问题,提高电力输送的可靠性,加快实现"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利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巡检已成为各运维单位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同时,输电线路电磁场对无人机影响的研究也已逐步展开.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运维实际,对±50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场进行了建模仿真,分析了无人机在该电磁场所受到的影响,得出了无人机巡检安全距离,其研究成果可为无人机现场作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输电线路检修完成后,会存在接地线漏拆情况,带接地线合闸会给电力系统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对此搭建了以MSP430微控制器和FPGA为核心包含信号发射装置与信号采集装置的输电线路接地线状态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以输电线路回路阻抗为判据,通过检测输电线路回路阻抗值,区分接地线是否漏拆,并确定接地线漏拆位置,防范带接地线合闸误操作的发生。通过某条110kV线路的原理性试验,结果表明防漏拆接地线系统工作正常,能够实现接地线状态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