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实现小城镇的特色塑造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一直是城镇建筑与环境设计师重点研究和讨论的课题。越来越多的生态绿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被引入到小城镇特色塑造与设计领域。由此本文重点以江苏盐城为案例阐述了随着盐城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盐城小城镇的特色塑造力求富有本土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展现原有的自然、文化特质和视觉传达个性成为盐城这个小城镇发展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基础工程技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问题。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老旧城市密集区既有建筑基础加固改造不断提出新任务;传统的地基基础施工工艺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损害,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矛盾日益凸显。要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地基基础持续技术创新。文章从基础工程理论与试验研究、设计与工程实践、施工技术与装备、检测技术、纠倾与改造等方面综述基础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李琳 《中外建筑》2009,(9):78-81
通过对深圳和义乌两个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研究,分析两个分别处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机制下的城市化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耿红  柳婕 《华中建筑》2014,(10):124-128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中国城市空间布局的关键,更是缓解城市发展压力、扩大内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方法。而小城镇住区现阶段却面临着地域特色不足,城镇文化流失的问题。同样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环境,传统聚落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创造出的生活环境。它是以生活环境可居性为导向,更能反映居住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该文通过对传统聚落的形成与特色的分析,探讨传统聚落与社会发展的协同进化的途径,并从中寻找到一条适合体现小城镇生活特色塑造的规划方式,将其运用到小城镇住区建设中,完善小城镇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5.
郝铖杰 《中国建材科技》2013,22(3):134-135,138
城市化愈演愈烈,城市交通问题日益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障碍,城市化发展快速阶段交通发展出现一些普遍性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协调、质量和公平。如何将这一理念运用到城市交通规划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6.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传统城镇化道路逐渐显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推动下,城镇化转型发展成为必然,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新时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城镇化发展新动力;以人为本,促进社会融合,建设包容性城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进体制创新,关注小城镇发展,提升小城镇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7.
In describing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villages, scholars, planners, and policy makers have consistently turned to a single spatial metaphor of transformation: top-down versus bottom-up. While not unique to China, this metaphor has become so pervasive that it now serves a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in discussions of, and interventions in, China’s peri-urban settlement transition. The top-down/bottom-up framework indexes planning, thereby limiting potential interventions to those originating from within the top-down planning hierarchy and delegitimizing potential alternatives. As a result, top-down/bottom-up has encouraged the rapid homogenization of China’s urban edge, eliminating sources of diversity and dynamism that could prove invaluable for the nation’s future sustainability. As an analytical alternative, I propose four socio-spatial dimensions: scale, territory, networks, and temporality. I then explore the intersection of these dimensions through an ethnographic investigation of three rapidly transforming villages in the municipalities of Guangzhou, Suzhou, and Chongqing. These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op-down and bottom-up, planned and unplanned, are mutually constituted in all instances of settlement transition. The unique intersections of these initiatives produce the idiosyncratic and indeterminate nature of village transformation. This analysis thus points to the need for planning institutions that are better able to integrate diverse sources of village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8.
彭荣斌 《山西建筑》2007,33(29):49-51
针对当前城镇化与旅游产业的两个热点问题,分析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旅游小城镇在旅游开发中不同阶段的状态,以反思传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并提出了中国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更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发展小城镇是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快速城镇化地区是区域范围内的人口和产业聚集高地,由于城镇发展速度快,普遍存在着城镇发展与区域发展不协调、土地紧张与浪费并存、城市建设对资源环境破坏大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地区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本文以福清市龙田镇为例,从总体规划的角度,探讨快速城镇化地区发展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Z1)
China has witnessed unprecedented rapid and massive 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urbanization has infl uenced almost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which is a natural process and necessary result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cities has been the keynote of the contemporary era. Meanwhile, existen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urban areas that have gone through the long-term natural development have been faced with serious crisis.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relative constancy and changeability of major elements in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ities and towns, so as to explore an organic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make a daring attempt in update planning of old downtown areas of Taiping Town in Shuangliu County.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a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for common cities and towns that balance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1.
路阳 《城市建筑》2013,(22):39-39
在全社会都倡导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的大环境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也必须向生态型方向转移。本文阐述了生态小城镇规划建设内涵和要求,并对构建生态小城镇的思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镇化滞后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所在,通过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的互动作用,加快农村地区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对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多集中于以工兴镇,研究对象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城镇单元,本文的考察目标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村落,探讨其借助旅游业加速城镇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拥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者不应该忽视这些元素的存在。城市文化如同城市的灵魂,它指引着城市以不同的面貌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风采与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品质,将气候学的相关成果引入城市规划领域成为业内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并且相关成果已在我国诸多大城市展开实证探索。以风环境为例,选取气候特征鲜明且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分析模块"、"策略模块"和"模拟反馈模块"将适应"风环境特征"的设计方法引入小城镇规划布局的技术路径中;进而借助相关成果构建风环境评估标准和风环境模拟技术,为该设计方法的规划应用提供技术平台;最后以陕南山区某镇为例,对该方法的核心内容——"风环境模拟反馈"的具体操作方式展开论述,探讨基于气候特征的小城镇空间优化方法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飞速推进的过程中, 不但没有做到循序渐进的更新与传承,反 而加速了小城镇人居环境破坏的速度,加 重了破坏的程度,导致地区小城镇生态环 境严重恶化、区域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宁夏 西海固地区小城镇建筑风貌协同优化研究 不但有助于缓解宁夏地区人居环境矛盾, 而且对于我国西北普遍存在的小城镇建设 具有借鉴意义。论文从三个方面建构了小 城镇风貌协同优化的研究框架,试图建立 小城镇建筑风貌优化适宜建设模式,并通 过建立建筑风貌控制导则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镇空间景观文化失谐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德  杨玲 《中国园林》2010,26(2):24-26
当下迅猛的城镇化进程改变了我们的城镇空间景观,也促使着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发展。但多方面原因造成这个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并不能完全与城镇空间景观的建设、发展合拍,由此造成二者之间的错位使得我们在获得了愈来愈多高品质物质空间的同时,城镇空间景观文化失谐现象渐显。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中国城镇空间景观发展历史,剖析当代城镇空间景观文化失谐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以适应性理念促进城镇空间景观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对于当今的城镇空间景观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与大中城市乡村的规划比较及认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一个世纪,我国的城市规划面临两大课题:一是面对大中城市的内涵式发展的旧城更新改造问题;二是面对日益加速的城市化所带来的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外延式的规模扩展问题。基于国家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方针政策及城市化日益加速的客观状况,比较了大中城市、小城镇和乡村之间的规划差别,分析了目前小城镇规划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小城镇与其周围密不可分的辐射影响基本单元整体规划”的思想、程序等。  相似文献   

18.
赵秀梅 《山西建筑》2010,36(24):35-36
针对目前小城镇规划发展现状,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对策,并努力加快中心镇城市化进程,从而实现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面貌的巨大改善,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人居环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亚洲大部分地区正在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如何在此背景之下建设具有文化与生态多样性的人居环境成为一个重要命题.文章以东南亚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东南亚人居环境特征的阐释,以人居环境建筑美学的显现特征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其下蕴含的生态性、持续性、本土性等特性,分析促使其风格形成与存续的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宗教信仰、当地人对文化传统的坚持以及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态是该地区人居环境风格存续的重要原因.期待该文研究能唤起城市规划与设计相关管理及专业人员对人居环境生态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视,以期为当前亚洲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之中出现的文脉丢失、场所精神匮乏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积极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而目前的快速发展中,重庆市小城镇传统的、具有差异性的城镇特色正逐渐缺失。该文通过对重庆市小城镇建设整体定位、风貌特色及规划体系建构的讨论,尝试提出较为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风貌规划策略,对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