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下调,大力推进低成本战略,降本节支、精细挖潜成效就成了当务之急。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孤东油田作为一个1983年开始开发的老油田,原油产量目前已经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新增探明储量类型复杂、成本高、品位低等问题,储采失衡严重。要想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保持孤东油田的稳产,开发上必须"精雕细刻",挖潜对象应从主力油层逐渐向"薄、差、稠"油藏拓展。本文着重研究利用水平井开发薄油层技术,对今后提高类似老油田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油田开发进入后期,油井的产能逐渐下降,而油田的综合含水率不断上升。油田开发主要以薄差油层中的剩余油为主,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合油田开发后期的油田注水模式,通过强化注水,提高低渗透薄差油层的驱替能量,开采出更多的剩余油,满足油田开发后期油田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三类薄差储层剩余油的开采占据石油产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三类油层整体呈现出储层厚度薄、连通效果差,在水驱油田开发中,常常出现水井注水困难,油井无能量补充的局面,导致自然递减率快速下降。为此,试验一种新型的补液增能技术,对储层进行能量补充的同时,置换储层中的剩余油,提高三类油层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二类油藏较一类油藏渗透率低、孔隙度不高、砂体发育厚度小、储层物性差,但仍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为提高二类油藏聚驱采出程度,对其实施压裂措施,以达到油田稳产目标。对压裂井进行产能预测是压裂后油井经济评价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为现场油井压裂设计和施工奠定基础。将二类油藏细分为主力油层和薄差油层,分别对这两类油层不同时期(含水下降期、含水稳定期以及含水上升初期)进行压裂,以优选出主力油层与薄差油层最佳的压裂时期,为现场实施压裂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四类薄差油层由于储量较大,被看作是油田开发中后期产量递减的重要接替。也因此成为三次采油的重点研究对象。对于三、四类薄差油层,由于其层间矛盾较大,用同一分子量聚合物驱油,很难实现不同油层间的同时匹配,导致匹配较差油层的动用程度较低而影响总体开发效果。在精细地质建模的基础上,采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实验区产油、含水完成了历史拟合,并分析和预测了不同注聚方案的开发效果。研究表明:分层分质注聚效果好于笼统注聚,分期分质注聚效果好于分层分质注聚。  相似文献   

6.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低渗透、薄差油层的开发开采难度大。当前,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产量递减,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变差,如何保持油田的高产、稳产,保证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通过功图、液面测试发现,2015年1月X队正常生产油井沉没度小于100m的井数38口,对油井处于低沉没度工作状态下而造成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了油井在合理沉没度区域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下二门油田深层系低孔低渗油藏的地质特点对深层系改善开发效果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低渗透油藏开发后期细化开发单元与注采井网,强化分层注水等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思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河南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主要表现在单井产量小,甚至不压裂就无自然产能;产量下降快,稳产状况差。油井难以见到效果,油井含水上升快,产液指数和产油指数下降快,开采速度和采收率都比较低。河南下二门油田属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田,其储集层物性差、岩性致密、产量低、天然能量匮乏,依靠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因此科学高效的开发非常必要。经过分析发现油田单井控制含油井段长度短,含油小层数少,油层厚度薄,油层连通性好,确立了反九点法面积加边部的开发方式最适合河南低渗透油藏。另外对单井水驱效率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调整建议,以达到河南低渗透油藏高产、稳产、高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如何提高措施效果挖潜剩余油,对控制含水上升、减缓递减,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薄差油层地区,由于油层物性较差,提高挖潜措施效果更是非常重要。针对油井的具体情况,提出根据综合含水、沉没度制定下步措施,以达到提高产能、控制含水上升、减缓递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一些油井的产液量呈下降趋势,由于地层堵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油井的产液能力大幅度下降,已步入了低产低效井的行列。针对薄差储层砂体发育差、注采不完善、初次压裂不完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油水井对应压裂技术思路,在细分控制压裂理论基础上,紧密结合油水井砂体发育的实际情况,应用多学科研究成果,合理选择对应压裂层位,通过油水井对应压裂,提高薄差油层的出液能力;对注入端砂体压裂改造,提高渗流能力,减少压力损失,相当于"平移了井筒",实现对薄差油层的高效动用,通过对油水井对应单砂体压裂改造,提高对应压裂井组动用厚度。  相似文献   

10.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措施挖潜难度不断加大,选井选层越来越困难,增油效果逐年下降。本文通过对南五区压裂选井选层方法的研究及注水井的压前培养、压后补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压裂增油效果,同时为其它薄差油层的重复压裂挖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朝阳沟油田老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开发,在油田的一类区块出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自然递减率加大的开发矛盾,而对于油层条件较差的二、三类区块,由于储层物性及原油物性较差导致单井产量低、开发效果差。通过探索研究应用适用于朝阳沟油田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在试验区实现了提高单井产能、控制含水上升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主力油层而言,非主力油层因其含油面积小、储量低、厚度薄等客观原因,在历次井网及注采系统调整中都不是重点调整对象。但随着老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采后期,开发对象由主力层逐渐向非主力层转移。通过对龙虎泡油田主体区块龙37排以北非主力层挖潜实践研究,对不同类型非主力层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改善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A区块加密调整井的储层物性、调整方式及开发规律认识上的深化研究,找出加密调整井低效的原因及治理方法,为油田高含水后期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的不断勘探与开发,厚油层的储量已经得到了广泛动用,致密储层、小层等渗透率低的油层逐渐成为油田开采的主力,也逐渐成为研究人员主要的科研公关方向。渗透率低的薄差储层,由于其岩性、岩相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等地质特征,导致勘探开发难度比较大。本文根据本人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油层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以求更加准确的了解下石盒子油层的剩余油分别情况,为地质录井、储层预测及储层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萨南油田油水过渡带地区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相对纯油区油水过渡带地区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本文根据过渡带地区和纯油区代表性岩心室内实验的研究结果,结合区块动、静态开发资料,对比分析认为过渡带储层分选性、孔隙结构和胶结均差于纯油区,导致水驱开发效果比纯油区差;相对渗透率曲线对比表明过渡带地区中、高渗油层含水上升速度较纯油区快,该类油层开发效果差于纯油区。因此针对中、高渗油层采取缩小注采井距的挖潜措施,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油层动用厚度增加,产量递减速度减缓,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主力油层产量逐年降低,三类薄差油层的开采是油田今后重要的开发及措施挖潜对象。三类薄差储层油层渗透率低、连通效果差,常规压裂措施裂缝间干扰严重、单孔施工排量低、连通差、施工规模小,严重影响了储层动用程度。因此,本文通过采取优化卡段划分、单层排量、裂缝穿透比、加砂量等参数的方式,提高三类储层有效动用程度。现场应用表明,细分对应限流法压裂较常规压裂平均单井日增液量为23.1t,平均单井日增油量为4.0t,有效提高了三类薄差储层的有效动用程度,为三类薄差储层三次加密新井增产提效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规模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的不断勘探与开发,厚油层的储量已经得到了广泛动用,致密储层、小层等渗透率低的油层逐渐成为油田开采的主力,也逐渐成为研究人员主要的科研公关方向.渗透率低的薄差储层,由于其岩性、岩相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等地质特征,导致勘探开发难度比较大.本文根据本人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油层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以求更加准确的了解下石盒子油层的剩余油分别情况,为地质录井、储层预测及储层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敖包塔油田欠注井多、油层条件差、剩余油潜力分布零散及措施增油难度大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注采关系完善、注水结构及产液结构调整等对策,认识到改善各类油层的水驱效果,有效控制产量递减、含水上升速度是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开发后期的到来,剩余油分布于薄差油层的储量丰富,因此采取钻探水平井的方式,不断提高剩余油的开采效率。研究水平井钻井的工艺技术措施,有利于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施工的成本,避免发生钻井事故,保证钻探出优质的水平井,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敖南油田扶余油层属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开发效果差,改善扶余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效果一直是多年来油田开发中的重要问题。为提高扶余油层产量,探索改善低孔、低渗、薄差储层开发效果的新途径,在南1井开展了欠平衡筛管完井及层内液体火药压裂配套技术试验,探索新的油层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