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丽 《建筑》2009,(17):32-32
6月18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合肥举办安徽建筑劳务输出及企业合作对接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新疆六省市的94家特级和一级知名建筑企业,以及安徽本省精心挑选的247家建筑企业、83家建筑劳务企业参加了对接会。对接会上,共签订劳务输出及分包合同211项,合同价款人民币23.46亿元、美元5000万元,新增劳务输出人员130036人。  相似文献   

2.
《建筑》2005,(7):18-19
一、因势利导,大力提高建筑劳务队伍的组织化程度1、加强劳务基地培育选择部分劳动力资源丰富、建筑业传统特色鲜明的市、县作为省级劳务输出基地加以培育。部分省辖市及省级“建筑之乡”县(市)以及少数建筑业发达县(市)的重点乡镇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建筑劳务输出基地。2、完善建筑劳务培训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建筑院校在建筑人才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重点进行岗前培训和专业培训。二是广泛开展技能竞赛,为优秀技工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已先后举办了四届建筑业青工技能竞赛,不仅促进了一批高级技工脱颖而出,同时带动了建筑劳务队伍整体素质的…  相似文献   

3.
李晋杰  江磊 《中州建设》2008,(12):19-22
河南是劳务大省,尤其是建筑劳务,更是全国知名。多年来,河南建筑劳务已形成了有组织、成建制、企业化的输出。迄今,河南建筑劳务输出人数已超过100万,年创收近百亿元。这些建筑工人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出了国门。在奥运主会场“鸟巢”、奥运村、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  相似文献   

4.
韦国梅 《建筑》2004,(12):63-63
近年来,金湖县建筑管理处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建筑业劳务输出已成为金湖县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自1997年以来,全县年建筑总产值都在7亿元左右,年输出劳务工人1万多人,人均收入超万元。早在1996年金湖县建管处通过外经关系,争取了12名赴以色列的建筑劳务输出名额,并帮助外出员工垫资12万元,使首批外出务工建筑工人人年均收入达4万元,  相似文献   

5.
张达 《建筑》2006,(7):46-48
近年来,信阳市平桥区劳务输出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全面了解该区劳务经济发展现状,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全面推进非农化进程,进而实现富民强区的目标。作者于2002-2004年在平桥区政府、区委挂职锻炼期间,深入乡镇及有关部门,对该区劳务输出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6.
洪鸿 《建筑》2008,(18):6-13
河南省劳务输出规模和收入2007年位居全国第一,实现劳务收入955亿元。今年,通过"林州建筑"、"长垣防腐"、"项城防水"等一批知名劳务品牌和优秀劳务品牌的带动,河南省劳务输出在层次、质量和规模上都有较大的提升。由此可见,劳务输出已成为河南省劳动力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初步估计,全省今年劳务输出至少收入囊中1000亿元……  相似文献   

7.
范涛  赵志勇 《中州建设》2012,(24):10-18
河南的建筑劳务输出是在省委、省政府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方针指引下,由豫北林州、安阳、获嘉、长垣等地的农民自发外出搞建筑起步,经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不断组织引导,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河南每年向省外输出的建筑劳务人数达到200万以上,其中,以各类建筑施工企业直接组织向省外输出的人数有130多万人。每年从省外带回的经济收入400亿元以上,河南已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建筑劳务输出大省。  相似文献   

8.
1989年11月,国务院“两部一办”批准建立第一批国家建筑劳务基地,标志着我国建筑劳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初,建设部颁发《建筑劳务实行基地化管理暂行办法》,把建筑劳务推向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基地化管理,是通过建立建筑劳务基地,对大中型施工企业零星使用的乡镇建筑队伍实行统一组织、统一选派、统一管理,在建筑劳务输出、输入双方及其主管部门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实行对建筑劳务全过  相似文献   

9.
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县域面积1814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其中农业人口116万,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属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直管试点县。多年来,滑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建筑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强县富民的战略工程来抓,着力培育出了几个龙头企业和一批门路广、信誉高的劳务输出“能人”,通过他们的带动,滑县的建筑劳务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田军  赵志勇 《中州建设》2012,(24):19-20
河南省建筑劳务管理办公室成立于1995年,是经省编委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隶属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全省建筑劳务输出、管理我省在外省的建筑队伍,搞好劳务输出的指导、协调、管理、服务。17年来,劳务办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认真履行省委、省政府和省住建厅党组赋予的职责,为促进河南建筑劳务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建筑》2018,(17)
正根据2018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部署的"大力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引导和支持大型施工企业与建筑劳务输出大省合作建立劳务基地,逐步建立建筑工人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使用相衔接的管理机制"的任务,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司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企业经营和劳务管理分会开展了针对劳务基地建设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企业座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和分析建筑业劳务基地建设的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广东建设信息》2006,(6):19-20
为贯彻落实曾培炎副总理关于“要健全和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加快发展成建制的劳务企业,加强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建设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精神.建立我省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培育建筑劳务市场,发展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促进我省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4,(3)
研究当前在建筑劳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省市发展建筑劳务品牌的成功经验,提出构建建筑劳务输出"绿色通道"、加强特色基地建设、加强培训、积极推广、发挥党组织和工会作用等措施,期望能以建筑劳务品牌打造为契机,全面推动重庆建筑劳务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汤华 《建筑》2006,(3):34-35
经过近十五年来的发展,建筑业已成为江苏省建湖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建湖县建筑业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大力扩大工程总包份额的同时,瞄准劳务市场投入小、收益快、风险小、利于发挥劳力资源优势的特点,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截止2005年底,全县劳务输出已达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实现施工产值55亿元,劳务收入突破8.2亿元,外出劳务人员年均收入1.5万元。经验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为推进劳务输出提供组织保证劳务输出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优良 《建筑工人》2014,35(10):18-19
如今建筑市场总体上优秀的劳务作业队伍比较少。特别是劳务班组人工费用占工程总造价比重逐年递增,一般主体结构工人劳务费用造价权重已达到20%左右,装修工程比例更高.施工企业管理难度大,研究不同企业的劳务班组管理与组织模式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荆门市建筑劳务分包工作起步于2006年,明显滞后于全国.但近几年发展迅猛,其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和经济效益极具扩张。据统计,迄今为止,全市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已达到56家,吸纳城市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工2.2万余人,年产值可达15亿元.已成为建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李萌 《建筑》2006,(9):23-24
一、建立健全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机制1、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劳务输出地培训。由政府主导,在劳务输出当地建立若干家建筑劳务培训基地,对当地拟进入建筑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综合培训,内容包括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生产安全、法律维权等。输出地培训的目的是使培训合格的农民顺利进入建筑业成为建筑工人,为避免培训与就业脱节,培训基地要按照“专业培训、定向输出、建制劳务”的原则,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输出,以规范劳务市场秩序,提高农民工地位。建议输出地政府积极促进大中型总承包企业和劳务基地的对接,引导企业通过其劳资管理部…  相似文献   

18.
《云南建筑》2009,(2):110-110
昆明荣茂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工程劳务分包贰级资质的建筑劳务企业。2005年7月成立以来,在云南各建筑企业中分包各项劳务工程。包括:木工、砌筑、钢筋工程、脚手架搭设工程、抹灰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在昆明市备案的众多劳务企业中业绩名列前茅。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85.1%以上,是昆明市劳务分包企业中最具有实力的企业之一,获得总承包商及业界同行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9.
《建筑》2007,(13):19
近年来,河南省建筑劳务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底,全省建筑劳务基地县(市、区)已发展到21个,建筑劳务企业已超过1000家,建筑劳务队伍人数357万人,年创劳务收入232亿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8)
近年来,河南省新县涉外劳务在国内外打出了品牌,劳务输出已成为新县重要的四大经济产业之一,但同时新县劳务输出中面临着劳动力素质偏低、外派劳务输出渠道单一、行业垄断管理经营严重、非法中介泛滥、外派劳务担保政策不规范、存在管理漏洞和腐败隐患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应完善外派劳务人员市场机制,引入更多合法主体,把握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大外派人员技能和素质培养力度,联接出国归国两个环节,实现归国劳务人员城镇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