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力于意识流小说的写作手法的探索.论文主要围绕伍尔夫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作者从伍尔夫小说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的不一致性,叙述视角的多变性,以及心理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这三个方面入手,总结出伍尔夫小说有代表性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2.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并非只有意识流写作,该小说中存在着意识流技巧与现实主义技巧并置,意识流叙述内部呈现"复调"状态等特点,象似性理论为正确认识这些特点及其成因提供了理论支持.福克纳并非为意识流而使用意识流写作,而是让形式从内容中自然生发,"形神合一"才是作者的最高艺术成就所在.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产生极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作家把他们的注意力投向了人的精神世界活动,来探索发现现代人在充满危机的世界中的挣扎与挫致.在连一时期的优秀作家中,威廉·福克纳被认为是20世纪现代小说家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是20世纪最优秀的悲剧小说之一,被文学评论家们奉为圭臬.福克纳对语言的运用以及对结构衔接的天衣无缝,充分证明他是一个创作技巧的大师.本文主要讨论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即意识流、多角度叙事和神话模式.与传统小说相比,这部小说语言艰涩,句子冗长,加上意识流、内心独白、多角度叙事等手法,给读者造成很大的阅读困难,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技巧的运用,可以使读者进八一个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小说中所蕴舍的深意.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形式的叙事作品中都有一个叙事人,他是由作者创造的叙事文本中的叙述主体。作者通过对不同视角的选择、运用和切换来达到表达立场、传递情绪、调节叙事距离。叙事视角的重要性从一方面决定着一个小说家的优秀——只有能够建构自身独具一格叙事方式的小说家才能算是优秀的小说家。在《我哥刁北年表》这部作品中,作家刁斗采用了第三人称复合叙事的方式,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起来,使小说的叙述可进可退、游刃有余,将个人命运融入历史,带给读者新奇而深厚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束的西方文坛,"意识流"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表现技巧.伍尔芙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理论的阐述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文坛也刮起了"意识流"之风,王蒙的几篇反传统小说引起了中国文坛的轰动,被称为"中国的意识流小说".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王蒙的<春之声>,以探讨中国与西方作家在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上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6.
时间结构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有效策略,常为小说叙事采用.白先勇在<岁除>中机智地设计时间刻度,巧妙地运用"时间倒错"法,表达了较强的时间意识,体现了他独特的生命哲学,即向悲而生.本文以叙事时间为着眼点,通过分析具体文本中的时间艺术,以充分呈现白先勇小说叙事中渗透的强烈的"生命悲感".  相似文献   

7.
日本导演黑泽明拍摄的<罗生门>震惊了世界,其所依据的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和<莽林丛中>也渐渐唤起人们往昔的阅读记忆.毕竟芥川的自杀,给后世留下了太多未知的谜团.本文主要时<莽林丛中>这篇小说进行尝试性的释读与解构,包括电影艺术、小说结构、叙事视角、哲学内涵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乔伊斯和鲁迅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和<狂人日记>中,分别运用意识流手法对人性进行了独到的剖析,并打破文学、历史、政治、伦理学的边界发现美学和政治权力的空缺,对大叙事历史进行了大胆颠覆,展现了主人公无意识领域所探寻的历史语境,从对人类精神生活关怀的角度展望了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9.
毛姆(1874-1965)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为数众多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剧本,其主要的成就在小说创作上.他影响较大的长篇小说有:<人性枷锁>(1915)、<月亮和六便士>(1919)、<大吃大喝>(1930)和<刀锋>(1944).毛姆擅长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技巧来刘画人物和展开情节,本文结合他的部分作品对他的叙事特点进行深入探讨,挖掘其作品广受欢迎、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讲述了一位巴基斯坦青年追寻美国梦而最终破灭的经历.小说不仅在主题上吸引了读者,而且在叙述策略上别具匠心.在叙事理论的基础之上,从认知诗学角度来分析小说的叙述策略可发现: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作为叙述视点,交替使用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时空视点.作者运用这些策略的深层用意和内涵,既成功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巴基斯坦青年形象,又深刻展现了当下美国社会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评点者打破小说线性叙事的传统,构筑了一个相对自足的<金瓶梅>话语阐释空间.叙事空间成为浓缩小说文本意蕴的符码,小说评点者的空间叙事建构,将各个叙事单元组合成相互渗透的意义之网,凸显中国小说理论强化文本细读之时的整体统摄眼光.以空间思维来读解小说文本和审视社会生活,<金瓶梅>评点者的空间意识展示了文本阐释空间的延展性和开放性,彰显了体悟小说文本意蕴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宠儿>独特的叙事结构进行尝试性分析.<宠儿>的叙事结构是不平衡、循环和重复的.其独特的叙事结构深化了小说主题,体现了莫里森精湛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铁凝的小说<伊丽娜的礼帽>的叙事策略,将叙述层面分为三类:封闭空间叙事、看与被看叙事、自我与本我叙事.从而探讨小说在结构情节与叙事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叙事视角的选择:--叙述主体弱化成为一个不太正常的人 (一)<秦腔>的叙述方式是作者写作目的的直接结果 作者在小说的<后记>中说:"我决心以这本书为故乡树起一块碑子."而作者的树碑子的目的是要写出一部能够反映清风街方方面面的文章,这样的目的造就了该小说的新式叙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主题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小说<福楼拜的鹦鹉>如何通过对再现的质疑来说明"真实"的多元性以及如何通过戏仿和自反叙事的策略来构建多重的文本世界,表明其充满多元性和游戏性的后现代的文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自由间接引语是隐蔽的叙事声音的重要标识,是一个较难把握的概念.要进一步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读解,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就必须直视该方面的研究.从叙事学的视角来剖析文本自由间接引语是隐蔽叙事者叙事声音的重要标识,隐蔽叙事者叙事声音的出现弥补了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叙事的缺陷.隐蔽叙事者叙事声音与小说人物声音的交织使得文本叙事更为巧妙,更有韵味、更为耐读.早在千余年前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已是充分使用了这一技巧,表现出作者紫氏部高超的叙事技艺.  相似文献   

17.
鲁迅留给我们的小说并不多,但<呐喊>、<仿徨>、<故事新编>,字字珠矶,篇篇精品,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尤其是阿Q这一典型的创造,使鲁迅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伟大作家.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在小说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小说语言方面的创造是全方位的.下面我们就以<呐喊>和<仿徨>的部分作品为例,分析鲁迅小说的叙事人称横断面结构.  相似文献   

18.
比较研究顾长卫的电影<孔雀>和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认为两者均采用多角度的叙述方式,有相似的家庭构造.实际上,这两部不同体裁、相同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对特定的社会环境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9.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八月之光>反映出他的思想与存在主义有相通之处,他对人的存在状态、存在价值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通过运用存在主义相关哲学理论对福克纳在<八月之光>中所塑造的人物乔·克里斯默斯进行分析.意在探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存在主义倾向.进而阐明福克纳的思想与存在主义之间的联系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从首次出版以来受到了不同时代读者的称赞.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塞林格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反应了存在主义思想,并且关注了主人公即叙述者的内心及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