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民族唱法"是表现民族精神和生活习惯的演唱形式.民族声乐作品的地方色彩鲜明、民族个性强烈、形式生动、语言淳朴,深受广大听众的热爱.提高民族声乐演唱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民族声乐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调查法并结合自己的多年工作经验,对民族声乐演唱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羌族被称为群山之颠云朵中的民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羌族民风纯朴民俗舞蹈相对较多.舞蹈作品"对襟"是编导在田野采风时根据羌族民俗舞蹈对襟这一民俗性舞蹈经过编导的艺术加工,采用大胆夸张的手法,表达羌族男女之间别具一格的恋爱方式。本文就从该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该作品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犹太裔美国作家艾·辛格的文学作品研究后发现,其所有作品都是由意第绪语翻译至英语,继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与中国文学的对比下得出结论,翻译对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国文学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发展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4.
何皎 《天津冶金》2015,(3):165-166
文章从1958年宁夏原创民族器乐作品着手,概述了近几十年民族器乐创作的历程和脉络,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宁夏各演艺团体的成立催生了一批优秀的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民族器乐作品,文章从创作的时间、体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宁夏民族器乐作品创作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5.
马思聪是著名的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他的一生创作的每一首小提琴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他的创作特点经常是选取一个短小的中国民歌旋律作为的主题,从而创作出一首完整的乐曲。其中,他以内蒙民歌为主题写成的《思乡曲》,是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受到很多人喜爱的一部作品。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其音乐创作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民间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极其宝贵的群体无形文化遗产,对于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尤其是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我国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标示了我国的基本文化身份,也是维系我国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对其的研究和保护就渐渐成为了突出性的世界性问题.对其权利归属的界定也开始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我们认为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归属不能笼统进行划分,而应根据原生作品和次生作品来分别加以归属.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文艺评论还是创作实践,沈从文都以强烈的读者意识注重对读者大众的关爱、阅读对象的论析和接受效果的评价.他的接受美学思想深植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民族危亡的隐忧,高扬着"民族重造"的文学理想和严肃文学的奋斗旗帜.尽管他游离政治的人性书写和艺术探索有悖于革命读者政治需求的期待视野,但他始终以伟大而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关注文坛动向,瞩目读者变化.他强调文学社会价值、重视作品接受效果、坚持艺术品质创新和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理论主张正是其接受美学思想的鲜明表现.  相似文献   

8.
从丰子恺抗战后的散文随笔创作看,除了与早期的作品有着一致的主题-谈人生、谈艺术外,这时期的作品关注社会的面更宽了,写出了一批洋溢着强烈战斗精神的作品.从其抗战散文中,我们看到了日寇的罪行和我们民族顽强的活力,这对鼓动抗战、推进抗战文艺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学院派民族唱法的表演、作品中融入戏曲元素,其已成为当今中国专业音乐创作领域、声乐领域的趋势。本文着眼于当今音乐学界划定的中国民族唱法的分支"学院派民族唱法",对其融入戏曲元素的必然性以及尤其对京剧唱腔、京剧板式、京剧身段、京剧场面音乐的借鉴作了分析。其中,针对表演领域、作品领域对京剧元素的不同驾驭,笔者列举了例子,以达到从微观角度探讨学院派民族唱法表演过程、作品创作过程所涉及的对京剧元素的审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情感处理是否到位,是决定声乐作品完成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作品的充分理解、声乐技巧的娴熟、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情感表达.想要更好的表达作品的内涵,演唱者对作品的分析和歌曲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在此从作品分析,情感表达,歌唱心里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次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多元一体文化.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可称为"多元",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一体".为了保证各个民族保证其自身的独立性以及独特性,我国建立了民族自治区制度对于各个民族予以足够的保护.在民族发展过程中,民族经济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没有经济发展,那么民族自治都是一纸空话.我国传统的民族经济区域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民族经济区域相对比于汉语地区有着明显的差距.这种现况表明,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集中在少数民族希望对于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主义不单表现为一种政治诉求,同时也表现为一种文化诉求,20世纪30年代东方各民族均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马哈福兹正是在文学的创作园地孜孜不倦地实践着这一重要课题.其作品以宏阔的视野、鲜明独特的创作风格,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埃及的历史、现实、未来,不断唤醒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激励民众争取民族的民主自由,同时寻求民族前进和人类发展的理想之道,表现出他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因而被誉为"阿拉伯民族之魂".马哈福兹带着其独特的民族特色而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就其艺术性而言,主要是其犀利凝练的语言特色堪称一绝,而最重要的是作品深邃的内容所折射出来的永恒的思想光芒,可以塑造民族以及中国人的精神性格,是我们永远都需要的,那么鲁迅作品所折射出的思想光芒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几篇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同时也是语言教学,当然也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导入.  相似文献   

16.
民族院校由于其特殊的师生资源和特殊的地域环境,决定了它肩负着为本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的重任.所以民族院校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和进行的.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因此民族文献的收藏是民族院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融入传统戏曲演唱技巧,是近年来学科内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对作品进行多维度人文解读与创作技法剖析,以亲历者的切身体验,阐释演唱过程中的理解与诠释,在把握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在"润腔"与"表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18.
北美殖民时期不仅是美国文学的萌芽期,更是美国思想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期.立足于殖民时期北美大陆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主流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将印第安人形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全面考察,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这些作品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美利坚民族的思想文化体系和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9.
古人赋予了时间丰富的内涵.屈原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时间观念,或有意为之,或无意为之,但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及情感内涵,都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具有一致性.在此试从屈原作品中的时间观念这个微观角度入手,来解读其蕴藏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相对于欧英等发达国家的来说,起步晚,在电影市场化的的过程中,国产电影探索具有实践的意义,同时也有许多的不足.高群书的<西风烈>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它试图把警匪与西部结合在一起,打造中国的民族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