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轼精心于意象的创造,通过立意选象,其高峻的人格和放旷不羁的胸怀得以完美的彰显。他将多种意象的营造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当中,展示了诗人生活的全部底蕴,以及他独特的生命体验。本文旨在尝试浅析苏轼诗词中的意象向我们展开的一个博大富饶的诗歌世界,进一步看出苏轼的多元思想情感特征以及他作为一代文豪在中国文坛史上的地位和成就。  相似文献   

2.
宋代李清照在文坛上堪称大家.她的诗词不仅和苏轼、陆游、辛弃疾并列,也可和陶渊明、杜甫、李白及李煜等前代风格大师比肩,因为她创作了"易安体";更何况她"词别是一家"的<词论>在文学批评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对于李清照在文学上的创作再恰当不过了.她的词让人感受到真实感人的意境且词作魅力也难以超越.易安词的真实感,是由于词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的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3.
散文翻译应以原作审美情感的迁移为核心,这一过程可表述为情感判断、情感体验、情感迁移的线性序列.情感判断着力于体察原文中审美意象系统构筑的意境和含蕴的情感;情感体验过程中译者以虚静为前提,移情为中枢,了悟为目的;译者最终通过情感迁移在译文中再现原作情感.以<荷塘月色>的英译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究散文翻译中的审美情感迁移问题,并提出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意象主义诗歌的先驱,同时又是一位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情结"的诗人.在他的诗作<少女>中,诗人巧妙地导演了一幕少女变树的短剧.文章力图通过对庞德生平和诗学观点的初步探究,阐述诗人的意象选择与他人生轨迹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进一步解读庞德如何将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与美国现代诗歌内容成功结合,以及如何运用"树"这一根系繁茂的植物表达游子期盼扎根故土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5.
废名和朱美诞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在北京大学讲授新诗课程.他们同时也是诗人,诗歌倾向接近卞之琳,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默想.废名的诗歌追求意境的浑圆和义理的蕴藏,一气呵成,在铺陈想象中强调顿悟;朱英诞的诗歌多取法古诗,画面感较强,在联想中注重情感表达的完整性.在梦、宇宙等意象处理上,二人表现亦有不同.论文在比较废名与朱荚诞诗歌差异之余,进一步思考朱英诞被文学史家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小山词>中有二十六处用到了彩笺,这一意象的频繁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词人情感表现直接相关,无论是欲寄彩笺,等待彩笺,还是手捻彩笺,都浸透着浓重的感伤情绪,对其婉约词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一种笔法灵活,把表象与意象之美融于一体,给人以深切情感体验的文学样式.作为散文翻译,不仅要传达原作之意,还要完整地再现原作的情、境,这也是评价译文质量高下的重要标准.以格式塔意象为理论基础,选取<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探讨散文翻译中情境再现的手段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灯烛是古典诗词的典型意象之一,也是纳兰词的重要意象代表.纳兰词涉及的灯烛意象不仅继承了灯烛意象的传统用法,而且在表达虚幻人生与痛苦思绪,表现幽怨的情怀和难以言表的悲凉沧桑感等方面,又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苏轼"以诗为词",为宋词注入了新鲜血液.苏轼是豪放派的鼻祖,其婉约词的成就也极高.苏轼的婉约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拓宽了词的内容,除传统言情词外,还创作了咏物、赠友、农村等内容题材的词,词风高雅、清丽、旷达、深邃,将比兴、议论等技巧用于词作,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革新了词的语言,从而显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0.
苏轼"以议论为诗"与其"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一同构成了苏诗议论化的特色,进而体现了宋人尚理趣的主体创作风格.苏诗如此,词亦不例外,这就是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于词中议论说理,触处即发,咏史言志.词中议论是在形象思维之抒情机体上纳入的深层理性意蕴,具体到苏词而言,则在议论位置、引发议论的背景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独具特色,从而构成了"以文为词"的最突出表现形式.苏轼词中议论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秦观北宋词人,婉约词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他的词作有约四分之一的词中出现了梦字,本文主要从这些梦词入手,分析秦观词的梦意象.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从秦观梦词中的忆故人入手,为读者展现的是秦观怎样用梦去诠释他词中的主人公怀念故人的.第二部分为梦追故地,阐述秦观是怎样用梦去回忆在他生命中两个重要的故地的.本文最后一部分为梦断丹心,主要写秦观在仕途失意后他词中的梦意象有何特点与变化.  相似文献   

12.
秦观北宋词人,婉约词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他的词作有约四分之一的词中出现了梦字,本文主要从这些梦词入手,分析秦观词的梦意象.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从秦观梦词中的忆故人入手,为读者展现的是秦观怎样用梦去诠释他词中的主人公怀念故人的.第二部分为梦追故地,阐述秦观是怎样用梦去回忆在他生命中两个重要的故地的.本文最后一部分为梦断丹心,主要写秦现在仕途失意后他词中的梦意象有何特点与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油画材质的肌理、色层及立塑美等各种性能特征和审美特征对写意精神的充分发挥为切入点,将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精神通过西方的油画材质表现出来。这种手法可以更好地表达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宣泄,使作品所蕴含的主体精神与材质特征互相依存,互相辉映。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生观、生活价值观.审美情趣、团结精神.强化音乐教学中审美情趣的体验,是对音乐教学中价值传承的一种体现.本文结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体验的必要性,对如何加强情感体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当中,词作现存有三百四十多首,在我国的词作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苏轼以诗境写词,形成了苏"以诗为词"的独特特点,他以其奔放的才情,洒脱飘逸的文笔,开辟了一代豪放派的新词风.豪放中尽显旷达的胸怀,才情卓越,作品被后人千古传颂.  相似文献   

16.
辛弃疾的诗词作品中,充满了大量的刀剑意象.在这众多的刀剑意象中,映射着他的人生轨迹,折射出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纠结着他固有的英雄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在辛弃疾的三首诗词中,通过"看"字的运用,构成了"看剑"这一经典意象,语精意工,词近旨远,更加凸显了辛弃疾的人生悲剧色彩,增强了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举证梦窗词中对北宋诸名家特别是苏轼作品"今典"的隐括,这种独特的同时代文学的互文性关系,颠覆了读者欣赏的思维惯性,也因此成为理解梦窗词的特别视角.  相似文献   

18.
情感化英语教学也就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设法为学生创造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或利用两种对立情感的可转换性,努力变否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为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与内在意识之间发生联系的切身体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生动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诱发学生情感,因此,情境创设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间合作的纽带,是教学过程的催化剂.它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体验情感,感悟、探究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20.
何谓心境?按心理学的解释,心境是一种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却又比较持久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状态能在一定时间内使人的一切体验与活动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心境愉悦,瞧什么都顺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