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史铁生将自己笔下的残疾人,扩展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他认为人类生来就是残缺的,这一残缺看来是偶然而实然是宿命性的,史铁生从"爱"出发,为这一残缺找到救赎,从而达到了灵魂对肉身的突围.  相似文献   

2.
2002年史铁生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时,当时那段授奖词相对准确的评价了他,即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他用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史铁生面对生活的勇气,以及人生态度,对文学作品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就是对此领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史铁生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作为一位哲思型的作家,他苦苦追寻生命意义之所在,正视苦难,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拉紧了生命的琴弦,寻找救赎之路,并弹出美妙的旋律。他认识到人应该以超脱的态度对待死亡,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他以自我的生存方式体现着生命的意义并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从其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的文本分析入手,展现社会下层普通民众尤其是女性群体虽生犹死的生存图景和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即"虽生犹死,非生非死"的生死情状。重点关注其小说中以"死"观照"生",以"生"透视"死"的生死意象,在作者热烈而绝望的期冀下,警示人们去思考"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一深邃的人生要议。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存在主义有共同的思想渊源,其契合之处在于:荒诞的世界,绝望的人生,他人就是地狱和向死而生的自由选择方式.鲁迅在<野草>中,注入了对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写出了人生世界的荒诞与绝望,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面时虚无的人生,鲁迅选择一种向死而生的绝望抗战的生命姿态,高扬了顽强的生命意志,具有震撼灵魂的力量和崇高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6.
霍布斯的道德哲学思想以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为基础,以人的自我保存作为出发点,推演出了人类的道德法则和社会政治法则,建立了一个以人性自私为基础的伦理学思想体系.霍布斯的道德哲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他从对人性的考察出发,推演出自身的道德哲学体系,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思考.  相似文献   

7.
女性所面临的空间焦虑,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存问题和情感困惑是苏青小说一以贯之的一个母题.女性无论身处家庭或社会,总是感受到空间带给她们的压力,处在空间焦虑中.她们对空间的焦虑,反映了现代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挣扎,是作者对女性角色和自我认同的思索.苏青用自己的笔展示了现代都市知识女性真实而又普遍的生存状态,传达出她们真实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蕴涵着浓厚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对人的本质、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实践的、历史的说明.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实践性具体体现在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照、对人的交往方式的关注和对人的发展历史的关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格非是一个喜欢沉思、具有怀疑精神的作家,他眼中的世界既包含荒诞又存在美好,他怀疑和企图反抗这个世界但同时又喜爱并且臣服于它.同样,格非笔下的主人公们常常挣扎在记忆和想象之间,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格非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看待和思考各种问题.荒诞是格非小说关键词,它从遗忘、死亡、分裂三个方面展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10.
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苦难、荒诞与积极的自我承担精神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真切概括.中国当代作家阎连科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文章将阎连科的小说与萨特、加缪的小说进行比较研究,阐释阎连科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亦即本真的苦难精神和西西弗式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11.
存在主义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它肯定"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一首要原则,表现人在荒谬、绝望的境遇中的自由选择和精神自由.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伊姆雷,他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无命运的人生>以冷静客观的视角描绘了二战时法西斯集中营中专制残酷的生活,与此同时,他阐释了集中营中的"自由"与"幸福",因此受到好评的同时也存在着反时的声音.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视角探讨作品当中处处渗透的存在主义精神自由、自由选择的色彩,以及加缪论述的<西西弗的神话>中的"幸福",这种"自由"和"幸福"最终又将矛头指向奥斯维辛留给人们的灾难性回忆和精神创伤.  相似文献   

12.
现代管理中的“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本精神对个体素质的要求,除了传统人本精神中的乐道精神、和合精神、笃行精神外,还需具备强烈的忧患精神、竞争精神和创新精神。  现代“人本”理念与传统“人本学”存在着一些区别和差异。现代“人本”理念在对个体素质的要求,以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现代“人本”理念的内容不仅包括尊重人,而且包括使用人;不仅包括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且包括满足人的劳动力(包括知识型劳动力)再生需要,包括尊重人在合法条件下自我选择和自主流动的自由。在尊重人的基础上,如何通过人与自然、社…  相似文献   

13.
在海德格尔那里,"诗"与"思"不可分,诗是他阐发哲学思想的重要方式,而他的现象学方法是一种面对事情本身的方法,是一种在自己的生存处境中察看事实真相、领悟生存意义的方法.本文从海德格尔的视角出发,选取"愁"、"异乡人"、"灵魂与大地"、"语词"等中德诗歌中常见的主题,通过跨文化的诠释,揭示中德诗歌中的生存论意境.  相似文献   

14.
弗洛依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其中潜意识是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晚年,他又把"本我"修正为两类--"生本能"和"死本能".两者都是人类本能的表现,它们之间处于不停的搏斗中,一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本文试以川端康成的思想脉络为线探讨其生死观的形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创作中形成的凄美文字,揭示作者在爱与宿命、生的迷惘和死的游弋中徘徊的脚步及由此娩出的冷与艳、空灵与凝重、表面抑制与内在飞扬为一体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5.
贺享雍在长篇小说<土地神>中一改往日凝重、写实的叙述策略,以恢谐幽默的手法,将农村的单纯与复杂,简约而不简单地展现出来,传递出他对乡村基层干部与百姓的生存欲望与生存困境的思考.不过,作品显露出的创作意图与创作实践及阅读接受间的不平衡现象,以及欲望书写难以摆脱的功利化、世俗化、非理性的艺术倾向,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16.
贾樟柯的电影准确把握了当前社会人群的生存状态,深刻体现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他运用的电影实践方法与类学理念有许多相似之处.从人类学角度出发,对其电影实践及其内容进行学术分析,探讨其中主要体现的的人类学理念与方法,对于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技术是他考察的-个重要话题.他的新作<人性的未来>一书,集中表达了他对基因干预、基因改善、自由优生与人性关系的看法.在这本书中,哈贝马斯以当前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基础,考察了基因技术与人的道德之间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在反思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他从人类学的广阔视野出发,认为只有将人的生命置于主体间性中,才能避免在基因技术发展中对其他生命的控制和操纵.  相似文献   

18.
热爱生命的人都会关心生产的安全。对事故原因的再思索,认为:操作者的行为受管理制度约束,表现在生产过程就是自我保护,而管理制度又取决于生产管理者的超前意识,进而提出安全生产管理的超前意识是基础,实现安全生产的保证是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9.
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剧坛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认为悲剧的主人公应该是普通人.<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一生都在追逐他心中的"美国梦".他身上所体现的"反英雄"特色不仅让读者为其悲惨的一生感到心痛,更反映了"美国梦"的虚伪以及现代商业文化对普通美国人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他对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作出的一种审美反应.他的思想脱出崇奉理性、膜拜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主流,属于关注人的感性样态,追求诗意生存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