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MIDAS GEN结构分析软件,对无次梁整浇地下室顶板结构的设计方法作了初步探索.分别采用实体模型、板+杆模型、纯杆模型对简单的2×1跨单层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当梁板刚度差不多时,采用常规设计方法设计误差是比较大的,而采用板+杆模型进行设计计算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普通剪力墙及带边框剪力墙进行定义分析,明确带边框剪力墙的特点.讨论了带边框剪力墙中边框梁的几种设置方式,对比不同形式的边框梁,结合工程实例,对边框梁进行了计算分析,总结暗梁、框架梁、连梁等不同组合形式的边框梁构造措施,供设计师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劲性钢筋混凝土悬挑梁骨架成型二次就位整浇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并对型钢制作加工、现场地面就位拼装等操作要点作了阐述,提出了质量验收标准,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对现浇混凝土外墙多向薄壁结构板一次成型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工艺的经济、技术、社会效益,指出薄壁结构一次成型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次梁在PKPM中不同输入方式的结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混凝土次梁在PKPM中不同输入方式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不同输入方式的优缺点,旨在为实践提供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次梁相交在梁中引起的扭矩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主、次梁相交在主梁中引起的扭矩在设计中往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并结合笔者几年来的设计实践 ,对主、次梁间扭矩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毛杰  郭杰 《中州建筑》1997,(3):25-27
本文就笔者的设计经验体会对受协调扭矩作用的钢筋砼框架边梁的设计提出了探讨,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邵引周 《山西建筑》2005,31(11):102-103
阐述了高层施工中常用的墙体保温形式,介绍了高层外墙外保温构造、施工方法及细部处理方法,并提出了质量标准,总结了施工体会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次梁楼盖结构体系中 ,设计者所关心的边梁受扭问题进行了讨论。文中根据空间弯扭协调理论 ,按弹性分析得出了次梁与边梁的弯 扭变化规律 ,并对预应力的扭转效应进行了研讨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预应力次梁对主梁产生的扭矩与结构施工顺序有关。对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主楼32.0m×17.0m跨构成的双向正交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计算,表明主梁的抗扭设计不能简单地对主梁的扭矩乘以扭矩折减系数后进行配筋,而应先计算次梁在每个施工阶段对主梁产生的扭矩,然后进行叠加。同时也提出主梁所施加的预压力Np0对主梁抗扭是有利的,在设计中可考虑这一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