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内首台ASI 2×1自动切换器——KD7021系列数字ASI 2×1自动切换器大连科迪视频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经过国内数家知名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测试和试用,完全达到有线电视传输标准,得到用户的一致赞誉并正式投入使用。KD7021系列数字ASI 2×1自动切换器是一个ASI/SDI信号的2选1自动切换器,能够实时监测输入的  相似文献   

2.
《有线电视技术》2006,13(7):134-134
国内首台ASI 2×1自动切换器——KD7021系列数字ASI 2×1自动切换器大连科迪视频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经过国内数家知名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测试和试用,完全达到有线电视传输标准,得到用户的一致赞誉并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3.
《有线电视技术》2009,16(4):130-130
随着数字有线电视的不断发展,如何保障数字信号的安全播出,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TS流智能切换系统是针对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前端信号进行监测、报警和自动应急切换的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加快,数字前端的信号安全传输问题显得愈发重要,接收机、复用器的信号应急系统普遍采用了1 1或N 1备份,而对于主要信号又进一步采取2×1应急,大连科迪推出了智能化TS流/ASI 2×1自动切换器,作为前端系统必不可少的产品,已经在多个有线网络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5.
《电视技术》2005,(12):36-36
DEC1100是一款工程型数字有线电视码流转换器。完全符合DVB—C标准,将QAM调制信号解调输出DVB系统TS流、带有ASI接口;有MPEG-2解压处理,可输出A/V信号,供本地节目监视使用。  相似文献   

6.
范晔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40(1):66+68-70
本文就有线电视的ASI、IP数字前端简单介绍,从割接内容与准备、后台认证系统配合工作、割接方案和割接实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新旧两个平台如何平滑过渡及应急预案作出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有线电视是一个从节目制作、信号传输到信号接收处理显示完全数字化的系统,这对数字电视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立数字有线电视监测系统的必要性,指出了在当前环境下,构建一套数字有线电视监测系统是数字电视前端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电视技术》2012,(8):10
CCBN2012上,安徽天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携带众多产品设备盛装亮相,大红色的展台,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给展会带来了强劲的民族风。本次展会,天虹主要展示了TS流分割检测系统、TS流广告截播系统、TS流收录、流媒体播出、数字有线电视字幕插播系统、数字有线电视增值解决方案、数有线电视前端监测系统、数  相似文献   

9.
电缆反射使数字有线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明显的码间干扰,接收设备无法正确接收信号,在图像中出现马赛克、中断等现象。本文讨论同轴电缆反射现象的产生、影响及反射与码间干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数字有线电视系统中电缆反射的解决办法,为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测量、同轴电缆故障排除等提供分析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平阳县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不断推进和数字微波技术的发展,我们经过再三论证决定采用8G数字微波用QPSK调制方式,以点对点的传输来解决南麂岛的有线电视联网问题。目前传送省台、市台及本地等12套电视节目和本地调频广播节目1套.  相似文献   

11.
总局大院有线电视前端系统担负着为总局各级领导提供电视审看信号的任务,同时为总局各职能部门提供电视监看信号。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以及有线电视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节目传输中心数字有线电视前端的规模亦不断扩大,目前共传输230余套电视节目,其中有13套高清电视节目。面对庞大的节目数量、多样的监测指标,建设有线电视前端监测系统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2.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中最关键部分就是前端系统,这是数字有线电视的交换中心,包括信号输出、信号处理、信号输入以及信息管理等内容,并且每一部分又由若干电子设备和子系统构成,这些内容互相组合后就成了有线电视前端系统。现在要满足数字有线电视用户需求,必须对数字电视前端的系统进行安装、设计和维护。本文主要分析了信号输出、信号处理、信号输入以及信息管理的构成形式和主要功能特点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ISA总线的有线电视信号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有线电视信号监测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ISA总线的有线电视信号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对有线电视图像、伴音和伴音载频信号的自动监测与报警。详细讨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介绍了使用WinDriver设计硬件驱动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俊 《数字通信》2014,(6):12-14
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广播电视的音视频基带信号已进行了数字化处理,电视前端的信号处理系统已实现了数字化改造?但目前有线数字电视的传输系统仍然采用射频调制的传输方式,而由于有线电视数字节目的扩容,高清节目,互动电视的开播以及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安全稳定性越来越重要等因素,这种传统的射频传输方式已不适应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结合目前的数字电视平台和数字通信领域的传输技术,阐述了数字电视信号在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传送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基于SDH网络的数字电视平台基本架构,并对基于ASI信号和基于IP信号的数字电视传输网 的组网方式进行了对比,经过比较得出有线电视的环网传输更适宜采用基于IP网络的传输架构?  相似文献   

15.
孙涛 《有线电视技术》2010,(10):51-53,56
本文在介绍了数字有线电视系统和HFC网络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电视信号的重要性能指标,结合实际网络情况。对HFC网络中数字有线电视信号的测试模型、用户端模拟、测试点的测试指标等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分析表明:HFC网络适应数字化的要求,是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的经济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叙述了数字有线电视系统中传输码流即MPEG - 2TS流参数的测试,采用码流分析仪对TS流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文庆 《有线电视技术》2006,13(10):122-123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线电视在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建设了HFC网,能够传输几十套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的出现解决了城里人看电视的问题.但是广大农村地区有线电视发展却很慢,农民看电视很困难,只能收看到两三套电视节目,而且信号质量很差.要想解决广大农村看电视难的问题,就要把有线电视向农村延伸.如果在农村采用架设HFC网的方式发展有线电视,需要巨额资金,而且建设工期长,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高,信号质量和稳定性差.同时农村地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匮乏,难以保证投入巨资建设的HFC网能够长久运行.如果采用数字MMDS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看电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某有线电视用户反映其有线电视信号不好,电视节目的图像出现失真,经过上门检测有线电视信号正常,是用户本身的电视机出现故障。  相似文献   

19.
房华 《中国有线电视》2013,(12):1402-1402
枣庄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已经结束,最终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有线电视用户垂直贯通,完成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建设任务,在全面推进有线广播电视光纤网络数字化进程中,如何插入区(县)级广播电视节目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前下传的信号经过光-电转换后,与本地节目进行电信号混合,然后再进入光发射机,输出光信号,连接到当地的光放大器,实现辖区内的有线电视信号的覆盖,这种方式会对信号指标造成较大的损伤。我们,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的逐步深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广电局和广电网络公司都在积极的构建自己的数字电视平台.数字电视的迅速普及为我国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对传统的电视编播体制提出了挑战.特别是有线电视播出和监测部门,处于体制变革和技术更新的最前沿,能否顺利完成模拟播出到数字播出的转换,是关系到数字电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可量化的管理就成为各个有线电视播出和监测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