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及人体摄入量初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我国常见植物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初步估算了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的人均日摄入量。精炼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大豆油0.89%~3.48%,菜籽油1.97%~4.76%,玉米油1.75%~6.19%,葵花籽油1.48%~2.36%,花生油0.10%~0.47%,棕榈油0.12%~0.28%,其存在形式以反式多不饱和脂肪酸(t—C18:2、t—C18:3)为主;专用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替可可脂(CBR)和植脂末用油40%~50%,代可可脂(CBS)、烘焙和夹心用油中3%~5%,其存在形式以反式单不饱和脂肪酸(t—C18:1)为主。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人均日摄入量为1.06g,其中城市1.44g,农村0.92g,分别占日摄入总能量的0.42%、0.61%和0.36%。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所谓物理精炼通常指水蒸汽蒸馏,即借助于甘油三酸酯和游离脂肪酸相对挥发度的不同,在高温高真空下进行蒸汽蒸馏,直接蒸馏出游离脂肪酸,从而除去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工艺。物理精炼是近代发展的油脂精炼新工艺。与中和碱炼有着明显不同,它不是用碱类对毛油中游离脂肪酸进行化学中和,而是借助真空水蒸汽蒸馏达到脱除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目的的一种精炼方法。与碱炼相比,它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原辅材料省,经济效益好;精炼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并可直接获得高质混合脂肪酸,没有废水污染等优点。尤其是对高酸价油脂如棕榈油、米糠油及椰子油等脱酸,其优点更为突出。例如棕榈油碱炼脱酸;其最佳精炼指数通常只为  相似文献   

3.
冉萍 《中国油脂》1992,(5):29-30
米糠油、棕榈油等植物油脂,游离脂肪酸(FFA)含量一般都在4%~20%,这种植物油脂加碱化学精炼,其生成物皂脚量很多,皂脚中带油及多次水洗、脱色、脱臭,精炼损失系数高达1.25~1.8,而用物理精炼方法,融脱酸、脱臭、部分脱色为一体,去除游离脂肪酸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水蒸汽蒸馏直接得到成品油及混合脂肪酸,损失系数只有0.8左右。因此,高酸价油脂物理精炼有明显的优势,以含游离脂肪酸10%的毛糠油来说,其精炼率至少提高6%,有的高达8%~10%。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精炼和氢化大豆油中的反式脂肪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宋志华  单良  王兴国 《中国油脂》2006,31(12):37-40
采用CP—Sil88强极性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精炼和氢化大豆油中的顺、反异构和位置异构的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精炼和氢化大豆油中主要顺、反式脂肪酸实现了很好地分离,各种位置异构的反式脂肪酸也实现了较好地分离。采用归一化法对各种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精炼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为总脂肪酸含量的3.45%,以△9c,12t—C18:2、△9t,12c—C18:2和△9c,12c,15t—C18:3、△9t,12c,15c—C18:3 4种形式为主;氢化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为总脂肪酸含量的38.73%,以△9t—C18:1、△10t—C18:1、△11t—C18:1 3种形式为主的反式十八碳单烯酸(t—C18:1)占反式脂肪酸总量的90.81%。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精炼的小麦胚芽油品质质量,该文研究了化学和物理精炼过程中小麦胚芽油的品质劣变程度。结果表明:化学精炼的小麦胚芽油,酸价降至0.18 KOH/(mg/g),反式脂肪酸含量由毛油的未检出增加到0.07%,生育酚含量损失了37.14%。物理精炼的小麦胚芽油,在真空残压≤60 Pa,在温度为200℃~240℃,时间为2 h~8 h条件下脱酸,酸价降为5.49 KOH/(mg/g)~0.19 KOH/(mg/g),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10%~3.13%;过氧化值为1.61 mmol/kg~4.33 mmol/kg,茴香胺值13.76~59.3;生育酚含量减少26.68%~85.90%。由其试验结果对比知,化学精炼对小麦胚芽油品质劣变的影响明显小于物理精炼,尤其是防止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维生素E含量损失等方面显著,是一种适合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功能性营养成分类型的油脂的精炼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化学和物理精炼工艺对葡萄籽油氧化裂变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化学和物理工艺精炼葡萄籽原油,探讨反式脂肪酸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精炼阶段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和VE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葡萄籽油经化学精炼酸价降至(0.20±0.016)mg KOH/g,葡萄籽油的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降低,反式脂肪酸质量分数增加至(0.36±0.001 4)%,VE损失了37%~43%。对葡萄籽原油进行物理精炼,240℃条件下真空脱酸6 h,酸价降至(0.19±0.029)mg KOH/g,过氧化值降低、p-茴香胺值升高,反式脂肪酸质量分数增至(0.91±0.001 3)%,VE损失了50.69%。比较得知,物理精炼过程相对于化学精炼对葡萄籽油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精炼工艺对葵花籽油品质的影响。系统分析了葵花籽毛油、脱胶油、脱酸油、脱蜡油、脱色油、脱臭油的常规指标、微量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炼使葵花籽油色泽变浅,酸值、过氧化值显著降低;葵花籽油中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变化不大;生育酚、角鲨烯、甾醇含量显著降低,损失率分别为11.43%、48.82%、32.52%,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增长率为576.92%。  相似文献   

8.
应用物理精炼毛油适宜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工艺,应用多级酸脱胶制取葵花籽油,作为单独预处理工序。应用非晶形硅胶——水凝胶取代脱色的处理,得到结果表明,压榨毛葵花籽油和浸出毛葵花籽油中磷脂含量和组成明显不同,这对预处理非常重要的,适当选择毛油和应用多级酸脱胶对葵花籽油物理精炼可产生有效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李洁艳 《中国油脂》2021,46(6):25-27
研究精炼加工过程玉米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趋势,考察精炼工艺对玉米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式脂肪酸主要在精炼的脱臭工段产生;脱臭温度在210~230 ℃,脱臭时间60 min时,生成的反式脂肪酸主要为C18∶ 2t,脱臭温度升高到250 ℃时,有C18∶ 3t生成;脱臭温度越高,脱臭时间越长,反式脂肪酸含量越高;在脱臭温度210~230 ℃、脱臭时间100 min条件下得到的成品玉米油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0.3%,且质量指标满足国标一级玉米油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应用物理精炼毛油适宜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本介绍一种简单工艺,应用多级酸脱胶制取葵花籽油,作为单独预处理工序。应用非晶形硅胶--水凝胶取代脱色的处理,得到结果表明,压榨毛葵花籽油和浸出毛葵花籽油中磷脂含量和组成明显不同,这对预处理非常重要的,适当选择毛油和应用多级酸脱胶对葵花籽油物理精炼可产生有效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