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STM32单片机、飞控、数传电台、4G等模块,以及C#软件设计一套无人机空中交通监控系统。无人机飞行中,通过数传电台把无人机的姿态,高度,精度,维度等信息无线传送到设计好的地面站上并显示信息数据。在无遥控器操作时可以通过地面站界修改PID,飞行路线等数据发送给飞控控制无人机飞行。无人机上的4G模块可以超远距离向空管发送飞机的地理位置,编号,操作手信息等信息。空管接收数据对无人机进行监控也可以对无人机发送指令或者与地面站进行联系。实现无人机,地面站,空管三者的全双工通信以及空管监控系统与无人机监控系统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进步和空管工作的持续开展,空管交通拥挤下的影响空管安全的人为因素及对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从阐述空管交通拥挤下的影响空管安全的人为因素入手,对空管交通拥挤下的影响空管安全的优化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际交通运输协会的统计,80%的航空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所以,人为因素是当今航空飞行安全的最大隐患,控制人为差错的发生也成为了提高飞行安全水平最有效的手段。而人在空管工作中以单人与团队形式存在,因此急需对两者在空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文章运用SWOT模型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进行较详细地分析,得出单人和团队在空管中的优势与劣势。运用该方法模型,力图将两者优势充分结合,寻求出改进方法,使得两者在空管中的应用能相得益彰,真正起到改善空管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通用航空主要活动范围的低空空域由于我国社会条件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受到限制,同时,随着航空业改革的进行以及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于低空开放也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放开政策。而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也将对我国航空事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低空开放对于空管的影响出发,对应对低空开放的空管对策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希望为我国空管系统的优化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不断发展,近些年飞机结冰问题造成事故频问题也愈加严重,严重影响飞机飞行的安全性。这就需要重视结冰对飞机飞行安全的影响,并采用相关防护技术,降低飞机飞行的结冰率或减少结冰对飞机飞行安全的影响。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飞机飞行结冰的机理和对飞机飞行的安全影响,进而提出了飞机飞行结冰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对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终端设备系统的特点研究,结合近年来日益发展的云计算技术的特点,从两个方面对云计算技术在空管终端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简略的分析。一是云计算的计算模式在多个空管系统之间的应用研究;二是云计算的存储模式在多个空管系统之间的应用。通过将云计算技术引入空管系统,可以大大增加空管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因此,云计算是未来空管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无人机这种快速、廉价的飞行手段需求也与日俱增。随着我国中低空开发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无人机的应用发展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然而,随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在现行的空中交通管理中却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监控难度大,非法、违规飞行较多。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大多处于被动指挥,难以对无人机活动实施动态管控,给正常的空中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我国现行空管体系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无人机空中交通监控系统和管理办法,一方面继续为现行的空中交通运输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对无人机飞行的有效监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同时也可为无人机飞行提供各种空中交通信息服务,从而为我国无人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文章正是以此为目的对无人机的监视和信息反馈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空管自动化系统是民航空管部门与管制员联系最为频繁和密切的单位,是为区调、进近、塔台等用户单位提供空中管制服务的核心枢纽部门。通过处理并获取雷达信号、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自动相关监视-广播式)、多点定位等监视数据及气象信息,将其监视信号与飞行计划融合处理显示在管制员的指挥屏幕上,其中包括航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告警和飞行异常冲突等,有助于管制员安全有序的指挥飞行。因此,文章对自动化系统由多路监视数据融合处理生成的综合航路航迹和飞行计划可以进行自动相关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飞机的结构性能在不断地加强,但是仍有大大小小的飞行事故在上演。据调查统计结果得出,当前,约有四分之三的飞行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为差错造成的。因此,在对飞行事故进行分析研究时,对人为差错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主要从人为差错对飞行安全影响进行思考分析,并根据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空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极大,在国家资源组成中占重要部分,国家对其管辖力度要与对地域、海域相近。国家空域具有固定性,我国在对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域进行管控时,还对一千零八十万平方公里空域进行管控。在空域飞行中,空中交通管控的重要性极大,通过该管控,地面可以对空中飞行进行指挥,同时也能够对空域起拓展作用。自动化飞行管理系统复杂性强,由分布式组分构成,自动化程度高,通过网络将管控设备和管控对象相关联,保证飞行顺利,增强空管便利性。  相似文献   

11.
民航空管信息业务IP化传输趋势增强,MPLS VPN是民航ATM数据通信网为解决IPoA使用的主要技术,也是未来空管IP通信网中的主要业务应用模式。在民航数据通信MPLS L3VPN网络基础上实现组播将是雷达信息、场间监视、视频会议以及视频监控等民航业务信息广播传输的合理高效解决方案。本文通过民航ATM数据通信网组播VPN设计与实现,为民航业务组播和运维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民航业务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作战飞机需要三大技术做为支柱,那就是机载武器系统、飞行系统与航空电子系统。这三大系统之中,航空电子系统是操纵另外两大系统核心组成部分,没有航空电子系统的操纵指挥,另外两大系统也就形同虚设了。笔者以服务军方多年的实践经验浅淡我国的航空事业中的电子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供有关技术部门用以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航空气象对于航空飞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民航强国"战略提出,民航局空管局提出建设"四强空管",航空气象要由目前的"数字化、自动化"向"智能化、智慧化"发展。文章讨论了目前航空气象技术由二维向多维、由立足业务到立足服务,对提升航空飞行安全、提高节能减排效应的一些思路作一些阐述,讨论了航空气象信息在航空飞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在保证安全条件下的经济飞行。  相似文献   

14.
目前,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以IP为基础的全业务网络,即融合数据、语音、视频和移动通信等业务。民航空管内部有大量基于IP技术的业务应用系统,如转报、空管自动化、气象、办公等。本文将主要探讨IP技术在民航空管通信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民航空管在信息系统上有较大的规模,涉及了较多的应用以及对业务有较高的依附程度,若对信息安全加强建设就会侵犯民航空管的信息安全资源。在网络技术上的安全、开放形成了矛盾,严重影响着民航空管的安全,致使民航空管的信息系统产生泄露现象。因而,要想对民航空管信息的安全性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在信息管理体系之下增强其民航空管在信息安全方面防御风险的能力。文章针对民航空管在信息管理体系之下的安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新疆地区空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架构及应用价值。系统以五个"一"为基本架构,在云、网、安三个层面进行充分融合,并紧密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三个"智慧"应用,从而有利于建立空管数据标准,打造空管数据服务生态圈,构建智慧空管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攀高,终端机场及航路航线日益拥挤,各类空管设备也基本呈现不间断工作状态。加强对空中交通管理设备的运行保障,提高设备的服务水平,已成为东北空管局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二维码技术具有快捷、方便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各领域中。文章就如何将二维码技术应用到空管设备运维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运输也以较高速度增长,空中航班流量同时随之增长,由此引发的飞行冲突事件也呈现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对通用航空和定期航班的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如何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飞行冲突,一直是空管行业的一个难题。文章阐述了管制领域常见的人为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直观、并切合实际地说明空管人为因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航空事业的日益发展,乘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保护航空作业人员和乘客的健康,保健工作者曾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航空饮食一直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人由地面突然飞向空中,外界的气温、气压、湿度、氧分压等条件急剧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较大,而起飞与降落、飞行时的加速与减  相似文献   

20.
以民航为代表的高风险单位具有技术密集、设备繁多、人员众多、组织庞大等特点。与一般行业相比,空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业者要承担更多的各种高强度、高危险性、与财产、生命息息相关的工作。随着民航运输事业的发展,航空运输飞行流量的不断增加,新机型和新技术的引进,要保证空中交通安全、畅通,维护好空中交通秩序,严防和避免空中交通管制事故,空管部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