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二级脱盐水水质标准,对二级脱盐水在液压传动中的使用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使用二级脱盐水时外啮合齿轮泵齿轮径向间隙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聚酯工业》2017,(6):42-43
装置对界区内脱盐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内容包括:新增装置脱盐水回收循环系统,将关键动设备的冷却水由循环水改为脱盐水;该技改实施后,装置内脱盐水压力更为稳定,关键设备的冷却效果明显提升,未再出现温度高报警。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很多企业都加强了对脱盐水处理装置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脱盐水处理工艺不断成熟,因此脱盐水处理装置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就脱盐水处理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推动脱盐水处理装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陕化集团化肥公司为了提高新厂脱盐水装置的处理水量和提高老厂脱盐水的处理水质,结合新老两厂脱盐水装置的运行实际,对将老厂脱盐水送至新厂再次处理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改方案,并评价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脱盐水处理装置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许多企业在对脱盐水处理装置运用的时候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脱盐水处理工艺日益成熟,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围绕企业在脱盐水处理装置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使脱盐水处理装置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郝莉莉 《安徽化工》2018,44(2):98-99,103
参照清洁生产审核物料核算的操作规范,对氮肥装置脱盐水系统进行了水平衡的建立与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该氮肥装置脱盐水系统平衡建立期的合成氨装置脱盐水消耗量为5.871吨/吨氨,单位尿素脱盐水消耗量为3.258吨/吨尿素。基于该测算结果,可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以提高该氮肥装置脱盐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脱盐水是化工生产中各类锅炉用水的主要来源,是化工生产的血液,脱盐水装置的安全稳定和效益运行事关企业安稳长满优,探讨了脱盐水的运行优化,最后工序的混床的检修和运行小结,有助于同行借鉴,共同抓好脱盐水的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8.
李建广 《化肥工业》2003,30(2):31-32
通过对脱盐水处理装置的2次改造,降低了脱盐水再生用的酸碱消耗,稳定和改善了脱盐水的水质,节约了操作费用。  相似文献   

9.
龚长寿  潘永亮 《大氮肥》2003,26(3):199-202
脱盐水水质时有超标,致使脱盐水供应不时出现危机,成本大幅度超标。通过一系列技术改进,加强了生产技术管理,使脱盐水生产得到根本好转,消除了水质超标和供水危机,脱盐水酸碱耗量降低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水中电导率是衡量脱盐水质的重要标准,通过分析28单元脱盐水电导率的异常情况,确定了泄漏的设备,经过处理,脱盐水电导率恢复正常,保障了生产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1.
娄世松  赵德智  范洪波  周伟 《应用化工》2006,35(10):817-820
为解决破乳剂的选择性强、破乳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化学破乳剂和微生物破乳剂复合的方法,研制出了广谱、高效、低成本的破乳剂,并用大庆三次采油采出液、塔河原油、南阳原油、蓬莱原油、俄罗斯混合原油进行了脱水、脱盐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大庆油田采出液,微生物复合与化学破乳剂比较,脱水效率提高5%以上,脱出水含油可降低40%以上;对于易乳化的南阳原油、蓬莱原油,脱后含盐可达3 mg/L以下,脱出水含油可降低50%以上。工业应用表明:对于俄罗斯混合原油脱后含盐可达2 mg/L以下,脱出水含油可降低70%以上,脱后排水含油小于15 mg/L。所研制的微生物复合破乳剂适应性强,成本可降低20%~50%。  相似文献   

12.
电脱盐换热器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电脱盐换热器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管材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水质等进行检测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管材的腐蚀穿孔是由于管材金相组织中珠光体聚集球化造成其耐腐蚀能力降低,而水中等指标的超标使腐蚀得以快速进行并导致穿孔失效。  相似文献   

13.
贾亮  郑忠伟  张志宇 《山东化工》2012,41(10):62-64
深入研究丙烯酸装置工艺流程后,通过工艺管线改造,将原作为废水进行焚烧处理的含丙烯酸和醋酸的急冷塔顶D140凝液,改用为配制阻聚剂的溶剂。有效降低了丙烯酸废水处理量,节约了配制阻聚剂所需除盐水,回收了凝液中的丙烯酸和醋酸,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文睿  陆华 《广东化工》2012,39(6):320-321
依据电镀集中园区废水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收集,采用化学法+膜生物(MBR)+RO膜脱盐处理工艺达标排放和回用,对比了部分常见工艺的特点,包括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强调电镀污水源头分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脱盐水站产水量达不到需水量要求,扩能改造工程将工业废水回用水与原脱盐水站一级反渗透产水混合后进入二级反渗透进行脱盐,降低后续混床进水的可溶性固体物质浓度,并新增1台混床与原混床并联,增加混床处理水量。扩能改造后,脱盐水站运行稳定,产水量满足锅炉补给水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高悬浮物、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利用工程的设计与运行。悬浮物去除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除盐应用电吸附技术。高悬浮物矿井水处理工艺增加预沉淀环节,水力循环澄清池设计参数和结构作了调整和改进。处理后的矿井水根据不同用水地点的水质要求,分别进行了综合利用,电吸附除盐后可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 new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electrochemical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employing active carbon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to adsorb Na+ and Cl- from NaCl solution. Due to their unique mesoporosity, active carbons have high ability to desalt NaCl solution. But they have many defects such as high electrical resistance, high-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intensity. Since carbon nanotube is a new material which has high intensity and low resistance, we can composite the merits of active carbon and carbon nanotube and develop carbon nanotube/active carbon materials combination electrode. It was tested that when carbon nanotube content in carbon materials is 1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ation electrode is the best for us to desalt brackish water because of their high desalin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hough there are a few techn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our results show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desalting salt water.  相似文献   

18.
结垢对电吸附除盐的影响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吸附技术对含有高重碳酸盐(HCO3-)和不同浓度Ca2+的原水进行除盐处理,研究了结垢对电吸附除盐的影响. 实验分别在Ca2+浓度为40, 144和350 mg/L三种工况下进行,结果表明,当Ca2+浓度较高时,除盐率明显下降. 对离子去除率、离子脱附率和起始工作电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Ca2+与HCO3-相互作用在电吸附模块内部形成碳酸钙垢体,导致电极的双电层电容量降低,从而影响电吸附的除盐效果. 利用酸化吹脱预处理将原水中HCO3-浓度控制在100 mg/L,可使碳酸钙垢体溶解,改善模块的除盐性能. 根据HCO3-积存和工作出水pH值的变化,探讨了碳酸钙在模块内部的结晶与溶解机理.  相似文献   

19.
选取富硒海芦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富硒海芦笋在脱水加工前的烫漂、脱盐以及三种脱水方式对富硒海芦笋硒保存率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硒在烫漂中大约要损失26%,脱盐对硒影响不大;真空油炸、真空微波和热风干燥三种脱水方式对硒的保存率依次增大。  相似文献   

20.
王红  王军  佟彦波 《当代化工》2012,41(5):486-487
锦州石化公司常减压装置由于掺炼重油使原油变重、粘度增大、电导率高,造成电脱盐系统在运行中经常出现异常.在装置大修中,从优化换热网络流程、采用多种破乳技术、改变罐内电场结构等几个方面对电脱盐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的技术指标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