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油田开发中晚期阶段对薄储层沉积微相精细描述的要求更高,采取井震联合手段、半定量或定量地描述是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地质统计学及平面插值算法为数学工具,分别探讨了井点离散型沉积相数据与连续型砂地比数据的互换关系、地震属性与井点砂地比参数的相关性、敏感地震属性的优选等;同时,建立了储层目标砂地比预测模型,并依据模型相关度,选择合适的平面插值算法进行砂地比成图;最后,利用砂地比与薄储层沉积微相的转换模式,结合单井相及沉积背景,获得了相对合理的薄储层单元沉积微相地质成果平面表征图件。通过研究区实际应用与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也形成了一套较可行的井震联合储层特征精细描述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众多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进行了岩相划分、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及测井相分析,进而将研究区下石盒子组盒3段划分为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相,并进一步细分出河床滞留、心滩、边滩等微相。根据研究区700余口井各小层砂体厚度的统计结果及井间沉积微相的对比研究,系统编制了大牛地气田盒3段不同时期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研究认为:受物源和古地貌控制,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沉积微相存在差异,H3-1小层在西南区为辫状河至曲流河过渡带,具辫状河沉积特征;H3-1大部分、H3-2和H3-3为曲流河沉积。此研究成果为地层圈闭评价及进一步的开发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顶部发育的马五13小层是盆地东部的主要产层之一,小球状硬石膏结核白云岩是其重要的储集层。对马五13小层岩石学特征及微相标志研究表明,这套小球状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及与其间互的含硬石膏白云岩和白云岩均属潮坪沉积,自中央隆起边缘向东,硬石膏结核含量逐渐减少,含盐度降低,水体变得更开阔,自西向东依次发育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白云岩坪,3个沉积相带呈环状弧形展布。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是马五13小层最有利的沉积微相,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次之,靖边大气田分布于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中。沉积微相是控制靖边气田及榆林—米脂地区有利储集层展布的基本因素。图5表5参15  相似文献   

4.
井震联合分级控制小层对比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塔中4油田的沉积环境为海陆交互相,多变的沉积相加大了小层对比的难度,使得传统的小层对比方法不能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精度需要。为此,提出了井震联合分级控制小层对比方法,即首先在精细井震标定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和标准层控制,构建大套地层等时格架;然后运用相序递变规律、沉积旋回和反演结果在地层格架内对比砂层组;最后利用模型以及岩性和厚度比例对比单砂层。在塔中4油田,利用该对比方法对全区37口钻井的CI油组的4个砂组33个单砂体进行了小层对比与划分,确立了全区砂层组及其单砂体小层的合理对比方案,建立了小层划分数据表。  相似文献   

5.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通过层理构造、岩石颜色、粒度分析、颗粒结构、测井相以及单井相的综合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地区长61层段主要为河湖交汇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体系,物源方向为北东向。研究区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砂坝有利储集相带是油藏形成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应用》2017,(11):112-116
为了掌握高家沟长2油层的储层分布规律,促进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在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物性资料、测井资料统计分析,确定了高家沟长2油层的沉积类型为辫状河流相沉积的河道亚相,识别出了河底滞留沉积、心滩、河道填积、决口扇、泛滥盆地等5种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彭滩-杨井地区长21层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彭滩一杨井地区长21层段岩心的观察和薄片、粒度、测井相等基础资料的分析,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彭滩杨井地区三叠系长21层段属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其可详细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决口扇、河漫滩、河漫沼泽和河漫湖等6个微相,其中水上分流河道和河漫滩微相最为发育;同时对长21层段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古地理展布与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沉积模式,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上分流河道砂和河漫滩泥为长21层段良好的储盖组合,是研究区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地层对比划分是石油地质研究的重要基础,而沉积相研究则有利于揭示油气的形成和油藏赋存规律。通过利用延安组煤层和炭质泥岩标志层、古剥蚀面、区域性洪泛事件标志以及沉积相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9油层组进行精细地层对比与划分,自下而上划分为延93、延92、延91共3个小层,并分析延9油层组的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林镇地区延9油层组为河流相沉积,主要发育河道、河漫滩、心滩及边滩等微相,其中延93油层组为辫状河流沉积,部分河道形态呈现一定的准“曲流化”,普遍出现漫滩沼泽微相,心滩的砂体自延10期以来最为发育;延92油层组为辫状曲流河沉积,漫滩沼泽微相和边滩微相较为发育;延91油层组为网状河流沉积,漫滩沼泽微相是最主要的沉积微相单元,研究区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厚层的含炭质泥岩以及煤层的分布,边滩的分布规模和发育厚度相对减弱。同时根据地层对比、沉积相研究以及油藏剖面分析发现研究区延9油藏的圈闭类型最主要为构造-岩性圈闭油藏,少量为构造圈闭油藏和岩性圈闭油藏。  相似文献   

9.
对于厚度薄、层数多、垂向叠置、横向连片的滨浅湖滩坝砂体,以小层为单位的沉积微相平面图不能准确反映砂体的分布特征,如果开展单砂体级别的沉积微相研究,则可以精细描述单一坝砂体。文中以柴达木盆地扎11井区新近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第Ⅳ油层组第10小层为例,探索精细刻画单一坝沉积微相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根据测井相特征在单井上识别坝中和坝缘;2)根据单砂体底部等高、测井曲线形态相似及单一坝水低油高的特征,开展单一坝井间对比,由此确定单砂体分布范围;3)从下向上厘定单一坝的形成期次;4)将各井中单一坝的沉积微相和分布范围投射到平面图上,并结合平面油水关系适当调整。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对单一坝砂体的精细刻画,对加密井部署和注采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春光油田排2-400井区特殊的古地貌特征,利用构造精细解释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刻画了研究区内古冲沟的分布范围及形态特征。对研究区目的层的岩性、粒度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展开研究,确定了该区沉积体系类型,并对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划分,最后提出了该区的沉积模式。研究认为:春光油田排2-400井区发育南低北高、南宽北窄、西深东浅的不规则U型沟谷,沉积类型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冲积扇,其主体区域位于冲积扇的扇中与扇端交汇处,沉积微相可细分为辫状水道、泥石流、漫流砂体、水道间及泥质沉积,其沉积模式为受古冲沟限制的冲积扇沉积。  相似文献   

11.
《石油化工应用》2017,(3):94-98
SM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本文以SM气田马五_1亚段沉积微相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内35口取心井马五_1亚段的岩心、薄片、测井、录井等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认为研究区马五_1亚段属于陆表海台地潮坪相,并进一步划分为潮上带和潮间带2个亚相和9个沉积微相。分别是:潮上泥云坪、潮上云坪、潮上灰坪、潮上膏盐云坪、潮上灰云坪、潮上灰泥潮间云坪、潮间灰坪、潮间灰云坪。结合单井相、连井相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潮上云坪微相。主力层马五_1~3小层潮上含膏云坪最为发育,为储层发育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岩石相是控制致密砂岩储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复杂类型岩石相测井精确识别难度大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J72井区盒1段储层为例,在合理划分岩石相类型的基础上,运用交会图版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岩石相类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盒1段岩石相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砾岩相、砾质砂岩相、粗砂岩相、中细砂岩相以及泥岩相,其中粗砂岩相和砾质砂岩相的物性较好;自然伽马、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地层真电阻率5条测井曲线对不同类型岩石相的响应较好,利用交会图版法识别岩石相的正确率为50.3%,而BP神经网络算法识别岩石相的正确率可达83.5%,BP神经网络算法提高了岩石相识别的精度。通过对研究区目的层岩石相的精确识别,可为后续精细刻画有效砂体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珠江口盆地文昌13-1油田井网稀疏,不同微相砂体厚度及组合特征差异等制约井间砂岩分布及沉积微相刻画的难题,从井点出发通过岩心资料确定了井点沉积微相类型;利用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分析方法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刻画。通过构建“地震基准弧长对数”属性,并利用该属性进行砂岩厚度定量预测,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砂坪主体和砂坪侧缘的地震相模式;利用砂岩厚度分布和地震相落实了沉积微相边界。研究结果揭示,该区ZJ2-1U砂组沉积期经历了“泥坪-混合坪-砂坪”的沉积演化,砂坪主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砂坪侧缘面积大,呈互层状在全区分布。上述认识为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碎屑岩沉积微相图的制图精度,并增强其横向预测性,以满足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的需要,在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地区,针对高台子油层,探索了井震结合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制图方法.在精细地震层位解释与系统沉积地质学分析基础上,进行地震属性切片、区域沉积体系分布规律分析及单井沉积相解释工作;通过地质认识确定沉积微相类型,依据地震显示刻画砂体形态,编制沉积微相图初稿;最后进行单井沉积相校正,完成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图.制图方法已用于指导勘探部署,并取得了较好的钻探效果,预测砂体均钻遇,且见多层油气显示.应用效果表明此种新的制图方法精细、实用,能有效推动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山1段储层与沉积微相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1段主要发育河床滞留、分流河道、河道砂坝、心滩、天然堤、决口扇、河间洼地和河漫沼泽8种沉积微相,储层主要发育在分流河道和心滩沉积微相。储层综合特征和沉积微相研究表明,影响气层产能的最敏感的参数是储层中值半径。储层喉道中值半径的大小、分布和连通性以及碎屑颗粒粒度和石英含量等地质特征决定于沉积微相展布特征。通过对区内山1段储层沉积微相和中值半径等参数的对比分析发现,天然气主要赋存于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平面上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河流交汇处。  相似文献   

16.
SL盆地JN2区块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井网密度已达53口/km2,综合含水率已高达90%以上,剩余油开发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该区特定地震地质条件和实际资料条件,形成了以随机协同模拟技术为核心的反演技术以及井震结合预测砂岩厚度与沉积微相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井资料、综合研究成果及三维地震资料,能够在超大规模数据量条件下进行规模化运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W16井区三叠系沉积相进行了精细的研究。结果表明:W16井区克拉玛依组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的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微相,且湖进-湖退变化迅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骨架储集砂体。同时,对克拉玛依组各个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沉积微相对油气聚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是克拉玛依组主要的油气聚集层,该项研究成果不仅为该区油藏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而且为该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储集砂体骨架分布的基础图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选适于0.3×10-3μm2储层最佳井网及开发技术对策、提高单井产量,需要加强地质研究、建立精准的研究区沉积微相模式.从收集到的庄9井区岩心、地质、测井和生产资料出发,按照沉积微相研究内容和要求确定了从单井到剖面、再到平面的研究思路;采用多种沉积相标志确定研究区沉积相划分方案;运用小波分析技术进行地层划分,通过测井相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技术、交会图技术进行沉积微相识别,在本区开展沉积微相综合研究.研究成果为该油田提高单井产量措施的优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海6-38井区位于辽河坳陷海外河油田海1块东部,东三段1油层组5砂岩组1小层(d3Ⅰ51)发育构造-岩性油气藏。利用地震属性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在海6-38井区东三段油藏的水平井开发部署和扩边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庆喇嘛甸油田SⅡ油层组沉积体系以河流-三角洲为主,河流同期平面上具有多变性、垂向上多期河道相互切叠,等时对比存在困难。采用"重点井沉积时间单元划分—标准层﹑参照层借鉴对比—平面井网对比"这一方法,对研究区301口开发井进行了精细划分、对比,在此基础上,通过测井微相模式的建立和沉积微相的研究,精细刻画了各沉积时间单元砂体空间分布规律,为剩余油的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