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永忠  吕敬 《中国核电》2010,(3):253-257
从核电厂实物保护系统视频监控需求的角度,介绍了数字视频技术在核电厂的最新应用,为核电厂实物保护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马亮  荣峰  王建永  高朋杰 《核安全》2013,(1):64-68,80
实物保护系统(PPS)是核工程技术领域中一个综合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包括探测、延迟、响应三大要素。系统介绍了实物保护系统(PPS)设计与分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实物保护系统网络集成,旨在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来提高实物保护系统的功能性、稳定性与可靠性,使其在保护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方面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核安全》2020,(2)
实物保护系统对保护核设施免遭外部威胁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核安保领域实物保护系统定量评估方法及其模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对各模型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为提高实物保护系统评估模型的可信度、可实施性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核设施实物保护系统大多采用路径分析法进行有效性评价,通过计算截住概率来衡量系统的优劣,评估指标单一,未能精确反映系统可靠性、指挥策略、信息安全设计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全面分析实物保护系统综合效能,从影响系统效能因素集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建立实物保护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借助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复合能力,建立核设施实物保护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模型,完成了海洋核动力平台实物保护系统综合效能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收敛迅速,避免了AHP评估过程中不能满足多数样本集中效应的缺点,且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稳定性,为实物保护效能评估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葛帅  孟赛  王瑞楠 《核安全》2023,(1):63-70
针对我国现有核设施实物保护定量评价缺少关于水域和低空系统评价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敌手入侵时序图(ASD)的水域和低空实物保护外部入侵定量评价软件功能模块设计,通过对现有软件中区域设置的修改,增加水域和低空路径元件的方法,实现对水域和低空实物保护系统的外部入侵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核设施的实物保护对于设施的安全运行和核材料的合法使用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国家核安全局发布核安全导则HAD501/02《核设施实物保护(试行)》(下称《导则》),将我国民用核设施分为三个实物保护级别,并明确了相应的分区保护要求。几年来,《导则》为规范我国核设施实物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实践表明《导则》存在部分不足之处,如个别条款缺乏量化指标,导致分级扩大化。本文对《导则》的制定理念和原则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对《导则》进行修订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唐联华 《中国核电》2010,(3):246-252
实物保护系统是对核电站及核设施的重要设备和核材料实施保卫,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重要设备遭受破坏和核材料丢失的危险减至最小。早期实物保护系统涉及的各子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形成整个系统的真正集成,导致资源浪费和投资成本的增加。本文研究了实物保护系统的不同集成模式,建立了基于对象的子系统相互平等互连的模式进行集成的模型,并着重研究了该集成模型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一个集中显示功能比较齐全的实物保护系统,它能对一级风险等级的核设施和核材料进行技术安全防范。  相似文献   

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改造一期工程中,将我院分散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消防系统进行了集中管理,建立了院级实物保护监控中心,对我院重要部位进行实时监控。院实物保护监控中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保安管理和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周界探测系统、室内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保安通信系统和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严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37(Z1):181-184
分析了核材料与核设施实物保护延迟技术和延迟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延迟技术的改进措施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分析是检验核材料和核设施是否处于安全受控状态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性与合理性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实物保护系统的各类因素,分辨实物保护系统的薄弱环节,为改善和提升实物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数据支撑。本文对实物保护系统有效性分析算法与模型展开对比分析,对EASI模型、SAVI模型、HPEP算法(基于A*算法的启发式有效性评估)和河北省核安保技术创新中心-实物保护系统设计薄弱性分析与评价系统各自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面向工程应用的实物保护系统有效性分析算法的研究方向与思路,为后续相关算法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早期核电厂实物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结合新形势对核电厂实物保护系统的要求,提出了核电厂实物保护系统的发展趋势。在分析了能够应用于核电厂实物保护系统的新兴技术后,提出了一种核电厂实物保护系统的架构。  相似文献   

13.
《核安全》2017,(4)
与固定场所的核设施相比,乏燃料运输过程中的核材料实物保护更为薄弱。随着我国核电迅速发展和乏燃料后处理能力增强,乏燃料运输需求日益增加,发展铁路运输与海运是乏燃料运输发展的必然方向。海上运输乏燃料实物保护系统构建是海运乏燃料必须考虑的环节。本文从海上乏燃料运输活动的特点出发,提出威胁的可能情景假设,并从探测、延迟和响应的技术与管理要求等方面着手,提出海运乏燃料实物保护系统设计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是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计算机为中心,集监视、图像和声音处理、自动控制、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于一体,适合于各种安全防范、机要重地监视和报警,以及核设施的远程监视和事故报警等。 按照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应急中心的需要,集成开发了用于重水研究堆控制室和院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MPEG4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硬件ASIC对视频和音频数据进行压缩,通过以太网传输视频流和音频流.系统的配置和状态也是通过以太网远程监视和控制.该方案具有系统体积小,建造成本低等优点,支持多用户连接,适用于银行、交通、教育等多种领域的监控需求.  相似文献   

16.
《辐射防护》2017,37(5):386-386
正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组织,与世界核安全研究所(WINS)、世界核运输研究所(WNTI)和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合作的核材料与核设施实物保护国际会议将于2017年11月13—17日在奥地利维也纳IAEA总部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促进主管部门、设施经营者、托运人和承运人,以及技术支持机构之间关于核材料与核设施的实物保护,包括核材料运输在内的信息、实践与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7.
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实物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发辐射监控系统训练模拟器。训练模拟器仿真辐射监控系统主要设备的外观、人机界面、各项功能,能够对正常运行、异常和事故等工况下辐射监控系统的响应进行模拟。本文介绍研制训练模拟器的总体设计思路、硬件和软件,以及模拟器功能测试和燃料元件包壳破损事故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核设施实体保护的一般概念设计和实体保护系统的设计原则,探讨了小型民用核设施实体保护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实体保护系统设计基准威胁的选择,以及实体保护区域的划分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在我国开展小型民用核设施实体保护的工作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放射性废物库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设计了一种以特种计算机为核心的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它具有火警探测、核辐射监测、视频监控与射频管理的功能。论文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构成,描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硬件、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20.
核设施及核材料安防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具有防盗和辐射监控功能的核设施、核材料安防系统。其中,低电压电源空气电离室在γ(X)射线低辐射水平探测方面具有创新意义。为使可靠性提高,区域和中心控制器均采用双CPU结构。研制的监控微机使人机界面更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