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油气管网规划的研究目标、范围和内容,油气管网及天然气储气库规划布局的原则.通过对中国石油油气管网已有重点规划研究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内油气管网规划的基本模式.在分析我国现有油气管网规划工具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储层有机包裹体分布、相态类型、荧光及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等资料研究了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上、下两套含油气系统的油气成熟度、油气运移期次;通过有机包裹体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对上、下两套含油气系统的油源及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利用有机包裹体中的生物标记物参数对SN地区的下含油气系统油气运移方向及成藏机理进行了研究,其结论与含氮化合物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从而为该区油气运聚提供了更直接的微观证据和研究手段。这一成功研究实例表明,随着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的提高,有机包裹体分析在含油气盆地油气运聚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大民屯凹陷已进入勘探中后期,潜山油气藏为下一步勘探的主战场,其油源和储层条件的特殊性导致油气分布的特殊性.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储层主要为裂缝性储层.通过对裂缝性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的分析,以及对潜山上覆非渗透性红层与油气的分布关系以及烃源岩和油气输导方式的研究,揭示了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及其主控因素:受源岩分布、构造应力场演化、潜山岩性分布及潜山上覆红层分布的联合控制,主要分布在大民屯凹陷的中北部.该发现为选择下一步油气勘探目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最重要的油气发现区.经过20多年的油气勘探,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勘探已取得长足进展,但是该凹陷地质条件相当复杂,影响油气成藏因素较多,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在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藏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4个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烃源灶控制着油气藏规模、数量与分布;沉积岩相控制着油气富集和分布;区域盖层越厚,其下储集层富集油气概率越大;断裂作用对圈闭含油气性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通过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贝中次洼及乌东斜坡带是下步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5.
以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在等时地层格架下研究各类沉积砂体的展布与成因,并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明确了本区的断裂特征和构造格局,进而对构造演化和沉积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结合本区的油气分布特征,总结了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进一步明确了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指出了斜坡带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6.
东濮凹陷胡庆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庆构造带具有较好油气成藏条件,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油气富集.平面上油气集中分布在二台阶,其探明储量占整个地区探明储量的90%以上,一台阶和三台阶储量很少;纵向上油气富集段集中在沙三段的沙三中、下亚段.油藏类型主要为墙角式油藏和断鼻型油藏.通过对该区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认为Ⅱ级断层的断缝带、不同构造转换带及不同含油气区块结合部、零星出油点周边、岩性油藏、低幅度隐蔽油藏以及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沙三上、沙二下和沙一段等层系,是下步勘探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分析了动力学机制控制下的盆地南部构造演化特征,提出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四个控制作用:(1)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演化阶段与凹陷结构;(2)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沉降中心迁移与地层分布;(3)构造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关键时期和油气分带的差异性;(4)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聚集与分布.构造运动是盆...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油田古近系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多年来其深层油气勘探一直未取得突破,油气成藏期次的不明确阻碍了对其油气成藏过程的准确认识.通过对狮子沟油田古近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的镜下观察、荧光分析以及均一温度和盐度测试,对其古近系油气成藏期次进行研究表明,研究区古近系主要发生2期油气充注事件.结合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可知,第1期油气充注发生于上新世中期,距今约12~10 Ma,捕获的流体包裹体以浅黄色、黄绿色液态烃和气液烃为主;第2期油气充注发生于上新世末期,距今约4~2 Ma,捕获的流体包裹体以黄绿色和绿色气液烃为主.此外,研究区油气藏还具有多期充注和持续充注的特征,但主要的油气充注时期均相对较晚,晚期形成的油气藏规模更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指导含油气盆地内下源上储式油气勘探,以源断盖空间配置油气侧向分流运聚机制及其所需条件为研究基础,通过厘定源岩成熟区、油源断裂分布区和盖层封闭区,研究出一套基于源断盖空间配置的油气侧向分流运聚有利区的预测方法,并用其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东一段源断盖空间配置天然气运聚有利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在断裂和砂体空间配置类型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砂配置与所形成油气分布之间关系的分析,对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砂配置聚集油气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气运移方向不同,断—砂配置聚集油气存在着3方面的差异:断—砂配置聚集油气所需断裂类型不同,垂向运移条件下断—砂配置聚集油气所需的断裂类型是长期活动断裂;侧向运移条件下断—砂配置聚集油气所需的断裂类型是短期活动断裂;断—砂配置聚集油气圈闭类型不同,垂向运移条件下油气聚集圈闭主要有断块、断背斜、断层遮挡、断层—岩性和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侧向运移条件下油气聚集圈闭主要有断块和断层遮挡圈闭;断—砂配置油气聚集部位不同,垂向运移条件下油气主要聚集在断—砂反向配置的上盘砂体中;侧向运移条件下油气主要聚集在断—砂反向配置中的下盘砂体中。  相似文献   

11.
蜂窝夹套结构热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文献对蜂窝夹套传热性能的研究大多是采用试验或解析方法,给出的传热关系式只能得到估算值,在准确性和应用普遍性上存在欠缺。为此,采用正交设计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蜂窝夹套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1)正方形排列的蜂窝夹套比三角形排列的蜂窝夹套综合传热系数高,因此采取正方形排列方式更可取;(2)蜂窝高度h是蜂窝夹套传热性能和压力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参数L/D是第2显著的影响因素,蜂窝锥角α不是重要影响因素。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为h1,L/D1和α3,此时蜂窝夹套的综合传热性能最好,从模拟的结果看第1号模型的传热性能最好,说明所选出的最优结构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热交换器的污垢问题是国民经济众多产业和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传热学界未彻底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分析热交换器污垢的主要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污垢成分配制了相应的清洗配方,设计了清洗流程及装置,得到了完整可行的热交换器在线清洗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喷射泵气蚀现象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喷射系试验模型进行了调节混合液流量大小及改变喉嘴距长短两种工况的试验。在调节混合液流量的大小时,动力液的流量也相应变化,动力液通过喷嘴时的速度也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随混合液流量的减少,气蚀现象由强变弱直至完全消除。由三种不同的喉嘴距试验得出,增加喉嘴距,可使喷嘴与喉管间的环形过流面积增大,等量流体通过较大面积时的流动速度将更低,压力将更高,气蚀现象就更不易产生。根据试验及分析,考虑到既能保证喷射泵工作效率又尽可能减少气蚀,可定性取喉嘴距0<x<d。  相似文献   

14.
下扬子句容地区中、古生界地层油气显示十分丰富.具有油气显示井数多。层位多。类型多的特点,并在容2、容3井三叠系获得工业油流。分析认为.该区油藏类型有逆冲推覆断裂带断片油藏、自垩系披覆层断块油藏和不整合面地层油藏等三种类型油藏.油源主要源自上古生界三叠系、二叠系烃源岩,成藏时间为晚自垩世。  相似文献   

15.
液压绞车恒速度控制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测井绞车采用了电液比例阀,以调节滚筒旋转的角速度.测井中绞车滚筒半径不断变化,电缆的线速度也不断变化,为保证线速度恒定和顺利测井,需要不断进行人工调整,工作强度大,速度输出一致性差.介绍了一种恒速度方案,采用了单片机进行数字控制,根据绞车的工作特性,建立了控制模型,给出了数学公式,介绍了主要功能.所设计的数字控制器的速度稳定性完全满足测井工作需要,降低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6.
曙-区馆陶组油藏为发育于馆陶组砂砾岩储层中的超稠油油藏。该油藏呈顶凸底凹的椭圆形偏长透镜体状,无统一的油水界面,无明显的蓝层;在顶部与地层水接触区域原油粘度高、密度大、凝固点低,而油藏内原油粘度和密度相对较小、凝固点相对较高;分布于断层两侧和兴隆台油层剥蚀天窗正上方,与兴油源位置确定了油藏分布位置隆台油层直接接触.通过油藏空间分布特征和原油物性分析认为。控制油藏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油源位置、原油的高密度特征、原油的高粘度特征和高凝固点特征.原油高密度、高粘度和高凝固点特征控制了原油的运移和聚集,使原油不利于运秽的同时,由于自凝固圈闭而利于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7.
含油岩屑洗涤方式对原油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量荧光录井分析和岩石热解地化录井分析的直接对象是钻井过程返至地面的岩屑,而岩屑洗涤是对岩屑进行处理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洗涤效果直接影响测试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项研究按照提出的优选原则,利用实际含油和不含油岩心行洗涤方式的实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洗涤效率明显高于清水。在试验的表面活性剂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洗涤效果最好,其次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生活用洗涤剂效果最差。4口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TAB溶液洗涤岩屑,可进一步提高定量荧光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气测录井、地化分析、现场解吸测试等手段,证实了气测录井资料定性判断页岩含气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针对延长油气区长7段陆相页岩选取了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进行了含气性定性分析;重新分析和确定了页岩现场解吸实验中的损失时间,对USBM法中提钻过程中的损失时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改进的USBM法来恢复损失气量。通过现场解吸实验,定量刻画了长7段页岩含气量,总含气量为1.87~5.23 m~3/t,平均含气量为3.51m~3/t,其中解吸气含量为0.28~2.14m~3/t,损失气含量为0.49~4.34m~3/t,残余气含量为0.17~0.61m~3/t。延长组页岩整体含气量不高、含气丰度低,总含气量随着深度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偏心单牙轮钻头的破岩机理和钻井特性,详细研究了偏心单牙轮钻头几何学和运动学,建立了钻头齿面几何学方程和牙齿速度、加速度方程,将绝对运动看作是牵连移动、牵连转动与相对移动的复合,并编制了计算软件,分析了钻头牙齿在井底的运动规律。结果认为,在偏心单牙轮钻头工作过程中,牙齿与井底是间断接触的,偏移距越大,牙齿与岩石接触时间越短,牙齿重复破岩越少,反之牙齿重复破岩越多;牙齿在运动过程中会改变运动方向,偏移距越大,牙齿的径向速度越小,切向速度越大,反之径向速度越大,切向速度越小。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何日斯太凹陷北主洼槽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排烃效率等资料,对生烃条件进行分析。以面孔率、排驱压力、退汞效率和岩心实测孔渗数据为基础,对储层进行评价,并进行圈闭条件分析。研究表明该洼槽有一定生油能力,可形成有效圈闭,但储层本身储集性能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