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洋 《现代装饰》2009,(7):145-145
来自德国的世界顶级水龙头生产商汉莎集团,近期在第14届上海国际厨房、卫浴展上举行了新品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展出了亚洲首发的Hansa Latrava、Hansa Canyon、Hansa Murano三大系列新品,博得了众多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
CIPEA——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China International Practice Exhioition of Architecture)立足于建筑、艺术和历史的多元视角,拟建一个以建筑艺术为主并融合其他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会展中心。2003年,建筑实践展在南京正式启动,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浦口区政府、东南大学建筑系等部门联合主办,预计未来2-3年内,在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佛手湖畔一片约23.3ha的地块上,  相似文献   

3.
李辉 《南方建筑》1999,(3):85-86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建筑创作摆脱了以往的思想束缚,建筑师们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创作手法与理论。这样在建筑形式表现上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我国建筑形式的发展状况比较复杂,一方面受到当时物质材料基础的影响,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政治环境、建筑美学思潮的影响。新时期的建筑形式具有多种类型的表现,但又在整体上反映了整个时期建筑形式的总体特征。建筑形式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仍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及动态的延续性,因此分段点往往不能以确定的日期来表现,与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不同步性。(一)1978—19…  相似文献   

4.
顾子聪1926.1.15教授级高工.建筑结构专业。 简历:1947—1952年先后在南京市工务局,南京市建设局,西南铁路工程局任职:1952—1969年中财委中央设计院.建工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工程师:1970—1983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室主任;1970—1980年美国林同炎设计公司进修工程师;1983—1985年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事业的发展和建筑节能的要求.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的整洁,清洁明城市的创建,“太阳能与建筑—体化”已成为我国建筑节能技术领域的重要议题。“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己成为我国建筑节能技术领域的重要议题。该通过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和对21世纪绿色生态建筑的构想,阐述了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认识,指出仅把“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认为是把太阳热水器镶嵌在坡屋顶上,使其浑然一体,符合建筑美学要求还远远不够。还得考虑通过太阳能与建筑结合一体化的实施,解决建筑物全方位利用太阳能的能量复合系统及其优化配置问题,目的是实现“建筑节能”。本通过云南省在这方面的工作,介绍了热泵技术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同其他艺术领域一样,建筑领域也受到表现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表现主义建筑,尽管它作为西方现代建筑中的一个小插曲,涉及到的建筑规模和数量都不大,但在建筑历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表现主义建筑是运用非常规的建筑语言来营造出鲜明的个性,通过这种建筑语言的反建筑性来达到表现建筑自身的目的.从而使人去感悟一种来自于设计者的精神呼唤,以致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我国十分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强化建筑节能的开展。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气候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各地也制定了建筑节能实施细则以及相应的图集、规程。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节能形式总体上还不容乐观。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节能建筑仅占整个建筑总量的10%左右。大量新建建筑中仅有不足20%的比例达到节能标准,而在我国400亿m^2的既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绝大多数为高能耗建筑。为此,建设部于2000年下发了JGJ129—2000《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强调从2001年1月1日起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并且出台了相应政策,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8.
林建新 《建筑》1994,(9):39-39
建筑装饰水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和社会文明水平。十八世纪以来,建筑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历史阶段,各种新颖的建筑材料、结构、设备以及形形色色的建筑造型,使建筑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建筑无论在规模上、数量上、类型上、速度上都突破了旧传统的习惯和束缚,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建筑装饰,已经作为建筑的~项基本标志,闯进了建筑美学的领域。现代建筑装饰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其艺术形式于变万化,艺术风格不一,很难用条文作出具体…  相似文献   

9.
李群 《建筑细部》2007,5(3):396-401
新建的九层办公与商业建筑拥有自信、沉着、稳重的汉萨风格,它矗立在汉堡市中心的中央地带。这座具有白色防火墙的玻璃建筑填补了原来一块闲置了几年的空地,在这条街上大胆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同时又向当地建筑坚固的水平檐口和垂直分隔的窗户表达了敬意。建筑场地位于一块狭窄的地段上,被周围密集的城市建筑环绕着,这对确保建筑内部足够的光照水平提出了特殊挑战。  相似文献   

10.
现有建筑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景岩 《山西建筑》2002,28(6):10-11
通过对我国城市中大量存在的现有建筑的领悟与体会,简要分析现有建筑的历史发展与延续的现象,揭示了东方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对建筑发展的影响,从而论证出东方古代建筑的功能变迁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与历史发展,但并非是现有建筑形式变化的决定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建筑师》2014,(5):130-131
新建筑理论十二讲——基于最新数学方法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作者:(美)萨林加罗斯著,李春青译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6—1ISBN:978—7—112—15742—6版次:1页数:250字数:400000印刷时间:2014.6—1定价:49.00元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内容推荐: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编著的这本《新建筑理论十二讲——基于最新数学方法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利用科学方法和视角研究城市与建筑问题,延续了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批判,同时抛弃了现代主义利用技术来实现设计的方法,而是利用科学,通过达尔文物种选择理论分析出“前现代主义建筑”所具有的大量参数。  相似文献   

12.
常钟隽 《新建筑》1995,(3):32-34
现代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许多用新的技术建造的建筑蕴藏着文化的内涵,体现出建筑文化的延续,而文化对建筑技术又具有促进与制约作用,一些新的技术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文化的水平。因此,建筑技术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正是这种关系为建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建设论语     
《中州建设》2010,(8):31-31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很显然,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  相似文献   

14.
何天 《上海建材》2013,(3):12-13
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 08—205—2011(以下简称居建标准)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 08—107—2012(以下简称公建标准)相继颁布意味着全市的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继提高到了65%。在实际的项目建筑节能设计中往往遇到兼顾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属性的综合性建筑,而设计人员对此类建筑在节能模型选择上往往出现偏  相似文献   

15.
最初在建筑杂志上登载我的作品是在1963年。当时的建筑界正处于功能主义的成熟期。丹下健三推出了他的东京海上都市构想。菊竹清训发表了“形—形式—形状”的建筑方法论专论。路易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当前世界绿色建筑评定中的主流之一—美国的“能源及环境先导计划(LEED)”的研究,详细介绍其发展进程和评定程序,并提出对我国绿色建筑评定的建议。相信这一介绍会对我国建筑工业及市场上绿色建筑实践的规范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南京举行的2003年的学会年会上,听了张钦楠题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报告很有启发。虽然他谈的是建筑、建筑理论,但联系我们室内专业,也是专业理论贫乏和落后,导致室内设计盲目性很大。因此,建立室内建筑专业理论的课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18.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当前的建筑耗能状况,从概念和技术上阐述了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念及内涵,分析了3种建筑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当今建筑节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行业刊讯     
《住宅产业》2010,(10):8-9
新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1925年创刊以来,《新建筑》已经迎来了创刊1000期纪念。在本期盛大的纪念特辑中,除了有杂志创刊以来全部1000期封面的收录图片之外,更邀请到了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原田真宏,以及多位中青年日本建筑师新秀,来和读者们—起探讨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并对建筑的社会性角色展开思考。除此之外,本期特辑中还收录了一系列大型建筑设计案例,以及小空间建筑构造精选分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西方建筑》一书是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焕加先生在教学之余所作的13篇教学札记,内容包括近代建筑革命、建筑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与结构、当代西方建筑审美意识的变异、建筑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文章,全书对现代西方建筑发展演变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下面就(论现代西方建筑卜书中有关现代西方建筑发展演变理论的核心内容,作一简要的概述。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20世纪前半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代和30年代,西方建筑舞台上出现了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