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农民工进行了界定,并对他们的社会保险现状以及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的措施,对完善这部分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险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转型期应运而生的农民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自身及社会的原因,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尚未解决,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种种缺陷,使得农民工的生活处于无保障状态。近年来,部分省市进行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并形成了扩面型模式、单独建制模式和仿城型模式等几种特色鲜明的社会保障模式。认为应将农民工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联系,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问卷调查了河南女性农民工的福利获得状况。根据调查结果,认为进入城市的女性农民工容易遭遇身份和性别双重歧视,在参与社会保险和享受单位福利方面比较被动,劳动权益难以保障。对改善女性农民工的福利状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制度障碍。为合理开发农民工人力资源,认为政府应建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开发工作;要改革户籍制度,赋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和待遇;要不断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并建立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险法制建设现状和社会保险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的论述及分析,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营机制、实现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管理等等当前社会保险法制建设亟待开展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转型,社会关系不断调整,各类社会保险信访问题日渐凸显。结合马鞍山市社保信访工作实际,对我市社会保险信访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现有工作机制和制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几点解决社会保险信访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险制度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机制;通过对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分析了社会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河南省农民工融入城市现状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居住、交往、公民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权利意识和归属感等方面均与市民有较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种制度排斥农民工融入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突出,农民工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较低,从业技能单一;农民工就业能力低,无稳定工作,人际交往不够和谐等。应采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制度性障碍,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益,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构建农民工安居工程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针对社会保险基金积累过程中的困难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险专业银行的新思路,并探讨了社会保险专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行政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中国高龄农民工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随着高龄农民工数量的逐年增加,他们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在众多学者对高龄农民工的研究大体是集中于高龄农民工将来的养老问题上,而笔者通过对高龄农民工总量、流向、工作、收入、健康、保障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缓解高龄农民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探寻建立基于就业创造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基于就业创造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本思路展开了分析,并指出了建立基于就业创造的农民增收长效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包括确保农民拥有同样的市场机会、建立农村法律保障体系、建立符合就业创造需要的农村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形势总体是稳定的,但仍存在着农村社会治安、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严重影响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农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各级政府要加大力度落实“三农”政策,建立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构建农村社会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集体社会关联度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因此以试图调动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参与乡村事务积极性为主要目的,提出以集体社会关联度作为衡量农民积极性的综合指标,建立集体社会关联度指标体系.采用RAGA和PPC模型耦合的方法对哈尔滨道外区巨源镇7个行政村集体社会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并分别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熵权系数法等对其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证明RAGA和PPC模型耦合方法可行.RAGA和PPC模型耦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我国农村集体社会关联强度的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应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依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分类设计.在贫困型农村,应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保险模式;在温饱型农村,应建立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在富裕型农村,应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同时还应考虑到进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特殊养老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量需求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该地区相当数量农村土地被征用。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保障问题不单单是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经济学观点出发,全面论述了失地农民的培训机制与形式,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失地农民再就业保障制度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既需要体制内的动力,也需要体制外的推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受益者和管理者.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培育新型农民,契合新形势下农村建设的实际,是农村内生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和谐统一的根本保证.新型农民培育必须从应急式管理中摆脱出来,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出实招.  相似文献   

17.
成都作为西部内陆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开展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索。抓住低碳经济的发展契机、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创造零碳的社会环境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承担着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社会责任,关键是要打通毕业生通向农村的道路,这就需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增加和恢复原有的涉农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在招生政策上施行倾斜、优惠政策,引导高中毕业生报考涉农院校与专业;在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实行对口定向招生,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扎根型人才;提高去农村等艰苦地区高校毕业生的经济待遇,鼓励其到农村去就业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其到农村去建功立业,为新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树立以人为本的西部开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开发观就是将人放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 ,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实现经济发展的经济开发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是西部经济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以人为本的西部开发观的内容有 :减少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减少农村人口 ,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以人为本的西部开发观的实施对策有 :加强西部人才资源的开发 ;努力转变人的思想观念 ;建立健全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西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