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应用GPS、RTK及CAD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立施工方格网的新方法;经工程应用,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工作方法得到了简化。 相似文献
2.
建立GPS平面控制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平面控制网是当前工程测量中建立平面控制网广泛采用的方法。由于控制网的用途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和起算数据的差异, 使得在GPS平面控制网的数据处理和质量检验与控制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本文总结了部分工程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对类似工程问题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500kv 杭东变铜接地网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东 500 kV变电所位于浙江省海宁境内,变电所远景规划为 2组 750 MVA和 2组 1000 MVA主变压器,本期上一组 750 MVA主变压器。500 kV出线远景为10回,配电装置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形式,本期上一个完整串。 220 kV出线远景为16回,配电装置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本期上9回,接线采用双母线单分段接线。所区占地面积为 10.07 ha。 由于该变电所地处钱塘江河口平原地区,土壤中所含CI离子对一般接地中采用的铁或热镀锌材料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经反复权衡比较,杭东变接地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GPS测量技术在施工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的原理、可行性及精度,最后,提出了其工作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5.
龙首二级水电站为中型三等工程。现代工程建筑对于其精度要求特别重要,特别是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综合性水利工程,为覆盖整体工程的测量、放线的控制,决定在大坝区和发电厂房区布设一条四等符合导线控制网。 相似文献
6.
7.
三相四线制低压微网中,由于接入大量单相负荷,常引起三相不平衡情况。而传统控制方法在三相不平衡情况下不能有效控制低压微网在孤岛运行时的电压和频率稳定。针对三相四线制低压微网特点,设计了单相电压独立控制的下垂控制方法。论文首先在考虑低压微网的阻抗特性主要呈阻性的情况下,采用了改进的下垂控制方法,并设计了单相电压独立控制,使控制系统能够运行在三相不平衡负荷下;然后设计两级控制对低压微网孤岛运行时的频率和电压进行控制,并对误差量进行修正;最后根据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系统仿真分析验证方法有效性。在PSCAD平台上通过对搭建的小型低压微网算例仿真,验证了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单相独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以及能够实现低压微网孤岛运行时电压频率稳定的要求,所设计的方法能够达到在三相不平衡情况下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微网下垂控制的网络化控制策略中数据传输随机丢包对系统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两级控制的孤岛微网网络化控制方法。采用初级控制实现负荷分配,同时增加分布式次级控制部分弥补电压和频率偏差提高孤岛微网负荷分配精度并维持微网稳定,通过改进的分布式卡尔曼(Kalman)滤波估计微网电压与频率输出状态,可有效避免数据传输随机丢包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所提的控制策略可实现二次型性能指标的全局最优控制,且对较小程度的数据丢包率具有鲁棒性。仿真实验验证表明,所給出的控制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10.
主要介绍了三维双程导线重复测量取代传统测量方法应用于多支洞相向开挖隧洞施工平面控制的基本思路、技术措施、相应的理论依据、贯通误差的测定和调整,及在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中的成功应用情况。实践证明它是一种精度可靠、使用方便、速度较快、困难较少的测量技术,对于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合火力发电厂建设网络计划管理的经验,介绍了网络计划管理模式及层次的确定、编制、动态控制及更新,在伊朗萨汉德电厂建设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在高渗透光伏接入多电压等级配电网中,针对低压分布式光伏无功能力没有被充分利用和高/中/低压配电网无功电压未整体协调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充分挖掘光伏无功能力的多电压层级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在低压配电网中,对于暂不具备通信网络,无法实现统一调度的光伏逆变器,采用3种就地自主电压控制模式进行实时无功电压控制;在多电压层级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模型中,考虑包括具备通信网络的光伏逆变器在内的各种无功源,建立电压分区和主导节点选择模型,设计上层全局优化和下层分区优化的双层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充分挖掘了光伏无功对配电网电压的调节能力,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精准控制。将所提策略应用于江苏某220 kV主变区域实际系统,验证了其无功电压控制和消纳光伏发电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18.
19.
基于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精密位移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内在的滞回非线性,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 会在开环系统中引起定位误差,在闭环系统中造成系统不稳定。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将动态递归神经网络(DRNN)前馈和PD反馈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实时滞回补偿控制策略,以期实现GMA的精密位移跟踪控制。DRNN控制器是根据GMA的滞回特性构造的,通过反馈误差学习方案在线学习GMA的逆滞回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适应GMA滞回特性随机械负载、输入信号的变化,在线建立GMA的滞回逆模型,从而消除滞回非线性的影响,实现GMA的精密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