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波  景然 《饮食科学》2007,(10):49-49
一年四季,无论何时,只要走在新疆叶城县的街道上,游客们都会被一片一片的火红所包围。组成这火红的海洋的是红玛瑙般的石榴,摘一颗石榴,动手剥出一粒粒的小果实,捧在手里还要并紧巴掌,一把倒在嘴里,嚼出汁水。那滋味,甘美异常。  相似文献   

2.
大董 《美食与美酒》2013,(2):142-143
喜欢梵高的画,是从那幅叫做《鸢尾花》的画中醒目的蓝紫色开始的,喜欢这种蓝紫的优雅与性感,而且是那样的纯粹。梵高似乎也如同喜欢向日葵一样喜欢画这种植物,画面中灿烂的蓝紫色鸢尾花十分突出,它的花形恰似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作者巧妙地将它那郁郁葱葱的粉绿色叶子做了低调的处理,与远处的花草一同衬托出了鸢尾花的生动与灵性;再有地上红赤泥土的陪衬打破了画面冷色的调子,使得色彩对比强烈且和谐并富有律动,色调也极其明亮,整幅画面富有活力,洋溢着清新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还没走进隐藏在北京三里屯曲折小巷中的翰墨画廊,就看见阎博阳光下的笑脸。在此之前,除了知道他是一位画家之外,我对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我想,一个拥有如此单纯笑脸的人,他画笔下的生命一定也很纯洁吧。事实证明,我的想象没有错。画家的才情大都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对生活敏锐的捕捉和丰富的感受,常常能让人在不经意间生出对生命的感动。借着画廊中不太明亮的光线,另一种生命渐渐无声地浮现出自己的轮廓。阎博的画有两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白天的画"和"夜晚的画"。一个人的白天,他所经历的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但正是  相似文献   

4.
当您翻到这些色彩绚丽的绘画作品时,大概不会想到她们是由一位家具商介绍到中国来的,并将此画展也办在了一个家具展厅内的画廊中。 画的作者Rosa maria Rinaldi女士与我刊是  相似文献   

5.
张家训 《酿酒》1997,(6):61-62
石榴的栽培及石榴酒酿造(三)张家训(安徽乳泉集团石榴饮品公司)第二章石榴酒的酿造石榴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在上一章中已经叙述),特别是内含有足够的糖类和一些有机酸类,为石榴酒的酿造提供了条件。1986年,我们对石榴的深加工—石榴酒的研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爱吃石榴,却厌烦其复杂的食用过程,不曾知晓有软籽石榴。缘见河阴石榴是在一个朋友那里,石榴在朋友手中被轻巧的打开,一粒粒石榴籽像是鲜红剔透的宝石,满满一勺入口,带着少许惬意,仔细品味,甘甜四溢,几乎感觉不到籽核,回味无穷。从此便恋上了这软籽石榴。对石榴的认识,正如对人生的思考,我们总是在刻意排斥着一切不喜欢的事物,固守自己狭隘的空间,殊不知人生充满了惊喜,一个不经意的遇见便  相似文献   

7.
正回忆起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常和华君武黄永玉两位老师在北京饭店东二楼"当代中国美术家画廊"里,一边观看和欣赏着李可染的《五牛图》,一边听他们在议论。五头牛形态各异,不仅线条流畅、造型准确,而又写意,墨分五彩,水墨淋漓,很是大气。李可染的另一张四尺整纸《桂林山水》画,使用的是逆光处理方法,画的  相似文献   

8.
《丝绸》1986,(12)
前片:在左上角画一直角,纵线上量出7.5厘米,横线上量出6.6厘米,画出领围线。在中线上量出20厘米画胸围线,再成直角画肘线,肋线尺寸与后片肋线相同。在肘线与中线间画一直线,然后在中线向下量出3厘米画腰围线,袖围线的曲线要比后片的弧度深。从领围往下18厘米处做上乳线位置记号。后片:在右上角画一直角,在纵线上量出1.8厘米,横线上量出6.6厘米,画出领围线。然后量出肩幅,如图那样画出肩线和后胸围线,腰围线的尺寸与其相同。在后肋线上往下量0.5厘米画出腰围线。  相似文献   

9.
窗帘如画     
轰轰烈烈的房间装修完成后,打扫过战场,待窗明屋净时我们先要做的多半是选一幅美丽的窗帘挂起来。 窗帘既可作为装饰品来美化房间,又有其实用价值,它的种类也很多,从亚麻、丝绸、棉布、化纤、尼龙等各种材质的窗帘,到今天更为多样和时尚的金属平拉百叶窗、PVC垂悬百褶窗,欧洲帆布伸缩窗和西式如画般的轴卷帘等等,不一而足。除了遮挡视线的功能以外,窗帘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调节室内的光照与温度。 不同质地的窗帘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室外热冷空气的渗透,尤其是在夏天可利用它来进行遮阳与隔热,其次窗帘能够减轻噪声对室内的影响、丝绒、薄毯及其它厚而软的织物都是很好的吸  相似文献   

10.
美食如画     
常言说得好,江山如画,人生如画。人类的双手就是一支涂满灵感色彩的神笔,将动人的场面奉献给世界。但是,谁曾想过,这一幅幅动人的图画,离不开“吃”的主题,吃可以知味。吃可以健身,吃可以体验文化,吃可以了解人生。但是用另一种形式,将“吃”用图画表现出来,比起文字来,其直观性、感染力、渲染力却更加吸引人。欣赏一幅幅传统的“吃”画,可以震撼人的心灵,让人不知不觉勾起许多吃的故事,浮想联翩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的1月15日,外滩三号的沪申画廊在绵绵细雨中揭幕。而两年后的2月25日,沪申画廊则举办了两周年庆典,一个名为《内容》的展览也在雨中开展。画廊:出身豪门雨或多是伤感的意象,因而在它与沪申画廊的周年庆典之间,是不能被赋予任何象征意义的。至少从表面上看,沪申画廊的两年是无风无雨的两年。外滩三号尚未开张营业,就已被公认为是顶级消费场所和新的上海时尚地标。所谓顶级,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贵。其一楼是阿玛尼中国旗舰店;四至七楼的四个餐厅,一次人均消费约700元;四楼的依云水疗,一个半小时的按摩也需1200元。  相似文献   

12.
裴超 《北京纺织》2011,(8):218-219
从《美丽家园》到《时尚》,她身上从不缺少被媒介关注的焦点。从新加坡到巴黎,她不断改变着人生旅途的轨迹。从诗人到画者,她一直保持着内心的那份宁静。荣获台湾梁实秋文学奖让她拥有了文学创作的自信,法国著名的卡蒂亚画廊为她举办的个展使她名扬国际,她的系列作品价位高达6位数,她就是陈鱼,双手各执一笔驰骋在诗与画的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13.
人们也许可以在许多场合看见她心碌的身影,人们也许可以从许多媒体上听到她熟悉的名字。但是要用文字给她画一张素描却是那样不易,因为她是“丰富的”、“多变的”、“开放的”、“执着的”,如同她情有独钟的华丽丝绸那样由多根经纬线编织而成,任何片言只语都不足以描述这个“多维”的海燕。  相似文献   

14.
石榴果酒是主要以石榴为原材料,通过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低酒精度的饮料酒。石榴果酒不仅具有独特的石榴香味,口味纯正,而且留有石榴的部分营养和保健功效。本文对石榴果酒酿造工艺研究过程中的石榴品种的选取、酵母的筛选、酿造工艺方法进行了综述,来为石榴果酒酿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浴缸     
田源是在德国留学学艺术的"大师生",在一次位于北京的德国画廊举办的综合交流展中,我第一次看见她的作品,那是一组描绘"浴缸"的纸上作品。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这组浴缸的形象很具趣味,富有情感与诗意,它以轻松浪漫的浅唱诉说出它和生活空间极具趣味的联系。田源:在国内上大学时学的是版画,2001年我到了德国,作为大师生继续研修绘画。因为此前一直学的是版画,所以对画面中线面关系的处理很敏感。我到德国的第一年,没有几个朋友,也没有人说话,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在画室中画画,所以当年画了特别多的画。现在想想,那时是挺郁闷和寂寞的,特别渴望与人交流,想和人对话,所以画面中的元素都是两两对应出现的,像是  相似文献   

16.
石榴,又名安石榴、天浆果、金罂等,是稀有果品,被古人誉为“天下之奇树,果中之极品”,历代均作为朝贡天子、供奉神灵的上等佳果。石榴又称“吉祥果”,是团圆吉祥的象征,因其独特的果实结构,常作为“多子多福”、留恋、团结的代表。故石榴成为家人团聚、馈赠亲朋的首选佳品。石榴是一种很神奇的植物,也是世界上一种逆向生长的植物。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果实中含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 ̄2倍,钙的含量极高,通常是其它水果的数十倍以上,是一种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17.
石榴果实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剂,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石榴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品。对石榴的化学成分及其保健功能进行了综述,为石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孙雯 《中国宝石》2010,(3):90-91
一千万年前.一股来自地球内部的熔浆顺裂隙而上.经过上千公里的长途跋涉后.被稀释为一股热液.在靠近地表的地方停了下来。这股最初炙热的红色熔浆.经过神奇的幻化后.凝结出像天空那样纯净的蓝色矿石。沉睡了千万年后.这种美丽的矿石在台湾都兰山被人们发现.取名为蓝玉髓。  相似文献   

19.
正相信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会太在意鲜榨果汁包装,因为其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塑料杯,最多在表面印上几句广告语。但图4所示的这款设计却让很多人开始对手中不起眼的鲜榨果汁包装产生兴趣。试想,当手捧满满的一杯石榴汁时,包装上的石榴图案是鲜红饱满的,随着你的饮用,果汁一点一点减少,石榴图案就会一点一点脱水失色,最后变成透明的。你是否仿佛喝到包装上那颗石榴的鲜榨果汁呢?消费者在喝鲜榨果汁的同时可以  相似文献   

20.
橘子 《食品与生活》2007,(12):29-29
已经开始准备圣诞礼物、圣诞大餐了吗?如果你还不知道圣诞日历,请不要说你是"圣诞达人"!第一次知道圣诞日历是在不久前与一位定居上海的法国自由作家苏妮的会面。当时她带着两个女儿,拿出一张比杂志还要大的"贺卡",上面印着一幅水彩画,画面上圣诞老人骑着飞舞的龙,小孩子穿着冬衣在放风筝,还有城隍庙等,"很中国"的元素。我问她:"这是贺卡吗,是你女儿画的吧?"她摇摇头又点点头,深邃的蓝眼睛里透出一丝自豪:"这不是普通的卡片,是我们全家一起做的圣诞日历,我15岁的大女儿苏洋功劳最大,这是她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