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季铵萃取分离钴、镍的生产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萃取分离钴、镍的基础上,根据串级模拟计算结果合理安排工艺流程,进行了与生产规模相当的生产性实验. 结果表明季铵氯化物萃取分离钴、镍的工艺可行, 稳定可靠, 经济合理. 对氯离子浓度较低的料液, 季铵比叔胺更优越, 特别适合从高镍低钴的低浓度氯化物介质中萃取分离钴、镍.  相似文献   

2.
7804螯合萃取剂对铜铁钴镍萃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亚栋  王华 《化学世界》1994,35(3):130-132
本文研究了新型羟肟萃取剂7804对Cu(Ⅱ)、Ni(Ⅱ)、Co(Ⅱ)和Fe(Ⅲ)等在酸性和氨性硫酸盐体系中的萃取性能,并用它实现了混合液中铜镍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范晓燕  于媛 《山东化工》2000,29(3):41-42,44
探讨了金属离子混合液中Co(Ⅱ),Ni(Ⅱ)的化学分离条件,并采用萃取光度法分别测定Co(Ⅱ)、Ni(Ⅱ)的含量,对所选方法最佳显色条件和干扰离子试验进行研究。在最优化条件下,对飞机残片样品中Co(Ⅱ)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4.
5.
王靖芳  杨文斌 《山西化工》1993,(3):12-13,40
1.前言锌镉在自然界中多以MS形式存在,镉主要存在于锌的各类矿石中。在火法冶炼中,两种金属同时被还原,不易分离。本文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简称P507)萃取分离锌镉—湿法冶金,选择出适宜萃取及分离的各种有关条件,为  相似文献   

6.
对P507(2-乙基己基磷酸单脂)萃取分离钴镍镁进行试验研究和P507分离钴镍镁效果很好。钴的直接收率达81%,回收率达99%,而且萃取过程无污染,其效果优于使用P204和氟化铵。  相似文献   

7.
8.
P507与Cyanex272协同萃取分离溶液中钴镍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507与Cyanex272协同萃取分离回收浸出液中的Ni2+, Co2+,考察了初始pH值、有机相复配比(P/C)和水油相比(A/O)的影响. 结果表明,协萃优化条件为:有机相皂化率50%,皂化时间30 min;有机相组成为10%复配萃取剂[P507:Cyanex272为3:2(j)]+85%磺化煤油+5% TBP;相比为3:1,水相pH值为2.5. 在此条件下,Co2+的一级萃取率为92.96%. 利用200 g/L硫酸反萃负载有机相,在相比2:3、振荡强度225 r/min、时间4 min的条件下,Co2+的反萃率为98.68%,实现了低pH值下Ni2+和Co2+的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9.
Co、Ni离子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渗析与萃取耦合的集成方法,实现混合溶液体系中Co1, 、Ni2, 分离.在分离条件上,通过选取和设置萃取剂皂化率、原料的质量配比、原料同萃取剂的摩尔配比、加酸方式、酸用量、循环处理、萃取剂是否回用等因素及其不同水平,以考察它们对离子分离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萃取剂皂化率60%、原料中NiCl2·6H2O与CoCl2·6H2O的质量配比1:2、原料同萃取剂的摩尔配比1:1.7、一次性加酸、酸用量取理论用量的1.3倍为优取的分离工艺条件.另外,离子分离过程可采取料液循环、萃取剂再皂化后回用的多级操作;电流效率达80%以上.由此得到,电渗析与萃取耦合的技术可分离Co2, 和Ni2, .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废弃茶叶对水溶液中的Zn2+、Cd2+、Cu2+的吸附实验,讨论了影响茶叶末吸附重金属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pH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30 min内,废弃茶叶末对Zn2+、Cd2+、Cu2+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达到最大,最佳pH因金属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处理单组分金属离子水溶液时,3种离子的吸附量和吸附率的大小顺序均为Cu2+Cd2+Zn2+。而处理3种金属离子的多组分溶液时,其吸附量和吸附率的顺序则为Cd2+Cu2+Zn2+。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混合溶液中Ni(II)与Co(II)的分离,设计了电渗析与萃取耦合的集成分离技术,借助自行设计的设备,在选P507为萃取剂后,考察了电流密度、酸用量、体积流量、萃取剂皂化率、原料与萃取剂摩尔比、萃取方式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电流密度3.8 mA/cm2,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3倍,体积流量60 L/h、皂化率60%,原料与萃取剂摩尔比1:1.7为优取的操作条件;料液循环重复萃取,能显著提高分离效果.由此表明,电渗析与萃取耦合的分离技术,可分离混合体系中的Ni(II)、Co(II),且无需溶剂参与.  相似文献   

12.
电渗析与萃取耦合技术分离Ni(Ⅱ)与Co(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混合溶液中Ni(Ⅱ)与Co(Ⅱ)的分离,设计了电渗析与萃取耦合的集成分离技术,借助自行设计的设备,在选P507为萃取剂后,考察了电流密度、酸用量、体积流量、萃取剂皂化率、原料与萃取剂摩尔比、萃取方式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电流密度3.8 mA/cm2,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3倍,体积流量60 L/h、皂化率60%,原料与萃取剂摩尔比1∶1.7为优取的操作条件;料液循环重复萃取,能显著提高分离效果。由此表明,电渗析与萃取耦合的分离技术,可分离混合体系中的Ni(Ⅱ)、Co(Ⅱ),且无需溶剂参与。  相似文献   

13.
朱滨  陈坚 《化学世界》1993,34(6):270-272
本文研制了一种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用于Fe~(3+)、Cr~(3+)、Co~(2+)、Ni~(2+)测定的光纤化学传感器的固定化试剂相(敏感膜)A-91,该膜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对Fe~(3+)的检出限为0.05mmol/L,对Cr~(3+)、Co~(2+)、Ni~(2+)的检出限均小于0.01mol/L,测定时干扰离子少、操作简便,若将其制成光纤化学传感嚣,将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乙醇脱氢一步法合成乙酸乙酯新工艺的分离工艺中的关键设备萃取精馏塔和水洗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验证了采用萃取精馏塔和水洗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16.
铜镍混合盐的溶剂萃取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益海  何东保 《化学世界》1991,32(6):280-282
从废氢化触媒中获得的硫酸铜和硫酸镍混合盐还含有Fe、Ca、Mg等金属离子及各种机械杂质,经氧化和沉淀Fe(OH)_3后,混合盐得到初步净化。在pH值为3.3~3.5的条件下用一定皂化度的脂肪酸萃取铜,萃取铜后的水相再用皂化后的脂肪酸萃取镍。这时铜镍得以分离,且能除去Ca~(2+)、Mg~(2+)离子。用稀H_2SO_4进行反萃取,反萃水相经幕发结晶即可得到合乎工业品要求的硫酸铜和硫酸镍产品。  相似文献   

17.
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分离体系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它有两种萃取体系:1)聚合物-盐-水液-固体系;2)盐-三元缔合物-水液-固体系.由于此分离技术具备分离设备简单、速度快、收率高、不使用有毒有机溶剂等特点,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金属离子分离和生物活性物质纯化过程中.重点阐述了该体系的基本原理、影响分离效率的有关因素及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开发了多种含氮杂环化合物与有机酸类萃取剂的协同体系,明显提高了镍、钴的萃取性能,同时增强了对杂质元素的分离效果,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本工作综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与有机酸类萃取剂组成的协同萃取体系,探讨了萃取体系对镍、钴的协同萃取效果及与常见杂质元素的分离,并讨论了协同萃取体系潜在的工业应用。协同体系对镍、钴的萃取及对杂质元素的分离主要是由酸性萃取剂本身性质和含氮杂环协萃剂的影响共同决定,有机磺酸、羧酸、膦酸等萃取剂与含氮杂环化合物组成的协同萃取体系在萃取镍、钴的过程中对金属杂质元素分离的选择性不同,在镍、钴的提取及生产过程中也展现出不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杨智宽 《湖北化工》1996,13(4):50-52
重点研究了酸度、盐析测、萃取级数及反萃条伯等对钴镍分离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20%的N235-煤油溶液萃取相,经五级逆流萃取,并用稀盐酸水率三级逆流反萃,可以有效地回收利用废水的钴和镍,回收率均可达98%以上,并能实现工业用水的封闭循环,减少废水废渣的排放,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