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地球电化学方法在秦岭柳梢沟金矿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秦岭柳梢沟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柳梢沟金矿区开展了电化学找矿研究,利用衬度异常法等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地电提取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矿区的已知矿体上方集中出现了明显的地电提取的主成矿元素异常及衬度累加异常,说明地球电化学勘查找矿方法是有效的。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和主成矿元素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秦岭柳梢沟隐伏金矿地电化学理想找矿模型,并在已知矿体外围开展隐伏矿预测工作,圈出了4处具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靶区。  相似文献   

2.
对陕西柞水地区金盆梁金矿区1:50000水系沉积物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分布、分配、共生组合特征以及主要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进一步确定该区找矿方向。结果表明:Au是金盆梁金矿区内主要的成矿元素,Ag为主要伴生元素,As、Sb为远程指示元素;泥盆系上统桐峪寺组第五岩性段上亚段是金矿富集的有利层位;石炭系下统二峪河组下亚组下段、泥盆系上统第四岩性段上亚段、泥盆系上统桐峪寺组第五岩性段上亚段为金成矿有利岩性段;矿区经历了至少两期热液活动,金矿体的形成受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以Au为主成矿元素圈定的4个综合异常区与地层展布方向一致。位于玄檀沟附近的综合异常区处在金矿富集有利层位,次级构造发育,指示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Au异常强度高且规模大,并在异常内发现金矿体,因此,位于玄檀沟附近的综合异常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金厂外围区找矿问题,应用地电提取测量法在黑瞎子沟及邢家沟之间开展找矿预测研究,并在研究金厂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PSS软件对所测 Au、Ag、Cu、Pb、Zn等10种元素进行R型聚类和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接触带及断裂构造为该区重要控矿因素,西部的成矿深度相对于其他部位较深,北部受热液改造的程度比中部要强烈。结合地电提取各元素、因子得分异常特征,综合地质条件分析,在研究区内共圈定出具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靶区6处,其中一异常靶区经山地工程验证见到金矿体。  相似文献   

4.
根据矿区指示元素与主成矿元素的相关性,运用数据标准化和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提出了6种将地电提取各单元素异常进行叠加整合的方法,以强化找矿信息。结果显示:"全累加"异常显著但不平稳;"正累加"剔除了负相关元素的影响;"大累加"进一步剔除了低度相关元素的影响;"全关加"受相关性较小或负相关元素的影响较大,甚至出现负异常;"正关加"异常显著平稳;"大关加"进一步剔除了低度相关元素的影响,对矿体的指示作用更直观、清晰、有效。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属热带气候区,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型热带季节雨林亚型。通过对该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植物群落总体的Cu、Ag、Pb、W、Mo、As等元素的含量,矿区均大于背景区;背景区和矿区高含量元素的植物种属分别仅占调查种属的18.42%和33.33%;有些种属中某些元素的含量在背景区和矿区都较高或都较低;有些种属在背景区某些元素含量不高,但在矿区富集;有些种属在背景区某些元素富集,但在矿区含量并不高。植物不同器官中无论是背景区还是矿区,大多数元素最为富集的是根部特别是细根,其次是叶及细枝,含量最低的是木质部及皮。选择找矿有效指示植物既要考虑高浓度的矿化元素环境对植物的胁迫造成的"被强迫吸收",也应考虑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屏障效应"。植物地球化学衬度系数(KCD)和植物地球化学屏障系数(KPZ)可作为选择和评价找矿有效指示植物及其指示元素的指标。本区可作为找矿有效指示的植物为凤尾蕨、小叶藤黄、芒萁和长叶实蕨,有效的指示元素主要为Cu、Ag、W、As和Pb等。  相似文献   

6.
青海拉水峡铜镍矿床综合找矿模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拉水峡铜镍矿区开展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电化学综合勘查方法找矿的基础上,通过对已知矿体的地质、地球电化学信息和低阻、高磁的地球物理找矿异常特征的研究,建立了拉水峡铜镍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电化学勘查综合找矿模型:以矿体的地质信息为基础,地球电化学异常、高精度磁异常及TEM异常的组合。利用综合找矿模型,进行了隐伏矿体的勘查和综合找矿预测,在矿区发现了4个地球电化学镍、铜的异常带,其中3个属于浅隐伏靶区,1个为深隐伏靶区。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追索黑龙江铜山铜矿已知的隐伏矿体是否有向东南方向延伸的趋势,在铜矿区开展了以地电化学测量为主的找矿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地电化学测量在已知的矿体上方有明显的地电化学异常,说明地电化学测量在该矿区寻找隐伏铜矿是可行有效的;经过对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找矿理想模型。结合本矿区的地质条件,在矿区外围开展了地电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吸附相态汞等研究,圈出具有找矿前景的靶区5处。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追索黑龙江铜山铜矿已知的隐伏矿体是否有向东南方向延伸的趋势,在铜矿区开展了以地电化学测量为主的找矿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地电化学测量在已知的矿体上方有明显的地电化学异常,说明地电化学测量在该矿区寻找隐伏铜矿是可行有效的;经过对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找矿理想模型。结合本矿区的地质条件,在矿区外围开展了地电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吸附相态汞等研究,圈出具有找矿前景的靶区5处。  相似文献   

9.
为优选明舒井南找矿靶区,在了解该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矿区元素的富集、分异及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研究表明:(1)矿区处于Au元素高背景带上,下石炭统红柳园组及其中发育的石英脉中Au以强富集强分异(Au富集系数f>2.5,变异系数Cv>3.2)为特征;As、Sb、W元素也表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大功率激电中梯扫面和激电对称四极测深在广西某铅锌矿区的综合应用。在简要阐述矿区地质构造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大功率激电在该矿区的工作方法与技术原理,绘制了激电η_s、ρ_s平面异常图,结合已知地质及钻孔资料对激电异常进行了推断解释。在测区平面上圈定了5个主要的高极化率异常区带,分别编号为M1、M2、M3、M4、M5,其中M1和M5钻探揭露少,仍是有利的找矿靶区;在7号线0~500m范围内探明一条自北往南向深部倾斜的低阻高极化异常带。这些异常对该矿区深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盲提取算法提取地球化学的异常数据,再利用分形含量梯度法确定地球化学的异常浓度中心,应用该方法对西藏1:20万拉萨幅水系沉淀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所圈定的异常浓度中心和矿化分布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说明了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盲源分离的原理及其化探数据的高度非线性性,提出了一种关于JADE算法处理化探数据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反演地球化学元素组合.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新方法能更好的适应化探数据的高度非线性性,能更好地圈定地球化学异常及异常浓度中心.利用这种方法对西藏某地区1∶20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圈定出了传统方法不能圈定出的弱异常,所圈定的异常和矿化分布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北山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矿区内与华力西晚期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蚀变、矿化广泛发育,矿区东部与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化已达小型矿床规模.通过在矿区开展的综合物化探快速评价工作,在矿区西部发现了面积达2km^2,作SN向展布的大规模面型高相位电性异常,其峰值达47mrad,一般均在15mrad以上。同时在电性异常之上叠加有Au,As和Sb的面型化探异常。结合区内金矿与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密切相关的事实,表明矿区西部很可能存在寻找次火山斑岩型隐状—半隐状金矿的潜在远景。  相似文献   

14.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母质岩石主要为仡岗岩.该区气候、土壤及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相对于生命物质,植物中主要元素富K,Ca,Mg,Fe,P而贫Na,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超过了一个其相应的数量级别,这同本区花岗岩及其矿化的地质条件和土壤中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密切相关.从山体往下植物中元素K,Na,Ca,Au,Co和Ni含量降低,而Fe,Mn,W,Sn,Bi,Sb和Ag含量增高,与不同土壤分带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植物中元素之问的相关和聚类特征,表明其元素的共生关系同花岗岩及其有关矿床中的元素组合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按植物对元素积聚系数k值大小可将元素分为强积聚型、一般积聚型和弱积聚型.土壤中明显富集的元素其k值小;明显贫化的元素其k值反而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位于承德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的东支棋盘山北东向深断裂上,是银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远景区。本文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在其所判定的成矿远景区,开展了以激电中梯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为组合方式的综合物探找矿实践。利用激电中梯扫面方式对地球化学异常带进行查证,圈定出矿体和矿化体异常,而后,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进行异常主剖面测量,以查明异常体的地下空间展布,指导钻探验证工作的布设。实践表明:该找矿模型效果显著、经济高效,对同类地质成矿地区的隐伏多金属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古布利达铜矿床位于安第斯成矿带中段斑岩型铜金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铜-铅锌矿床集中分布区。由于地形切割大,海拔高以及自然环境恶劣,给找矿勘查增加了难度。以构造岩相学分析研究为思路,将遥感解译-构造岩相学路线观测、沟系次生晕测量、地质填图、构造岩相学解析研究等方法综合应用于古布利达铜矿床找矿。结果表明:①综合构造岩相学勘查技术在玻利维亚高原特殊景观区进行找矿勘查具有准确和快速高效特点; ②通过遥感解译-构造岩相学路线观测,圈定了火山穹隆构造、断裂构造,初步建立了填图单元和对应的遥感异常色斑标志; ③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确定了含矿地层、含矿岩相和储矿构造样式,圈定了矿化蚀变带,揭示了矿化蚀变带走向和倾向,为探槽和钻孔验证提供了设计依据; ④通过探槽揭露了浅部矿体,评价了化探异常,进一步确定了矿体产状,经钻探验证,控制到厚大铜矿体; ⑤在对探槽和钻孔岩芯构造岩相学编录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岩相学解析研究,预测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潜力。综合构造岩相学勘查技术为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快速、高效勘查技术方法选择提供了支撑,也为境外同类型铜矿床勘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天山构造带是中亚成矿域天山兴蒙成矿省天山大型超大型成矿带的重要地段,而冰达坂-阿拉沟一 带是最有利成矿地段之一。在1∶5万区调矿产研究基础上,以该带已知矿(床)点地球化学异常和实际调研新 认识,对该区带金属矿产分布规律、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等成矿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对冰达坂-阿拉沟一带 以金、铜为主的多金属矿产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划分出冰达坂夏热嘎韧性剪切带构造蚀变岩型Au、Cu 成矿带、察汗诺尔阿拉沟构造蚀变岩型Au、Cu、Fe成矿带、萨尔托斯豹子沟黑色岩系Au、Cu3个成矿带。在 此基础上,综合优选出东部地区豹子沟、豹子沟北、豹子沟西、阿拉沟大桥、夏格泽和八一公社6个有利成矿远景 区,并指出了今后找矿工作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8.
湖南石门界牌峪地区雄黄矿床中伴有各类矿化角砾岩。从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的特征来看,它是一种由热泉气体及部分物质在封闭还原条件下产生急剧爆发形成的特殊的角砾岩群。主要成因类型为“侵人状”角砾岩、爆破角砾岩、岩溶角砾岩、崩塌角砾岩。多种角砾岩的叠加现象十分明显。它们是一种极好的容矿控矿体,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歼击机操纵面的故障识别能力,探讨了基于关联分析的故障识别理论.首先介绍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故障识别的原理、步骤和方法,描述了识别的具体实现过程,并根据歼击机操纵面的常见故障,运用灰色关联识别方法进行分析,最后用某歼击机的实例比较了该方法与神经网络方法的识别结果.方法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引入操纵面故障识别中是可行的,并具有简单、计算量小、识别结果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用测氡技术探测采空区位置与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氡的地球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探讨了用测氡技术探测煤矿地下采空区的位置与范围,并经在漳村煤矿的实际应用和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