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本质,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共同富裕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实现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共同富裕实现的具体途径是通过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也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当前,共同富裕的理想和当代中国现实之间存在很大反差,贫富差距较大,但这有着复杂的原因,并不意味着我国距离共同富裕的目标渐行渐远。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目标、原则,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其实现途径是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准备和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然结果。共同富裕思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根本方法、发展战略和根本途径等方面对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了继承和发展。认真研究和学习邓小平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我们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入阐释共同富裕,必须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加以审视。共同富裕内在规定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共同富裕是以社会主义定向的现代化道路条件下的共同富裕,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讨论共同富裕以及如何走向共同富裕。其二,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成功地驾驭了传统的资本逻辑。马克思意义上的“资本的文明面”被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不断利用资本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并在实质上驾驭、规训了资本,使其始终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其三,共同富裕其实质的价值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兼顾了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之间的辩证统一,以实现个人全方位发展与全体人民共同发展相协调为价值目标,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以及邓小平关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认真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理论来源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也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条件考虑,"民富国强"是时代发展所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联系在一起,从契合点、关联性、时代目标三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理论来源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也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条件考虑,"民富国强"是时代发展所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联系在一起,从契合点、关联性、时代目标三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我国精心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伟大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实行部分先富政策。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说实行部分先富政策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正因为实行部分先富政策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而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因而对部分先富政策的经济根源、理论依据和重大意义进行初步的探索,提高人们贯彻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自觉性,就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了。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共同富裕作出了一系列深刻论述,具有原创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于战略全局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定位;从多维角度厘清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用辩证思维概括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创新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这些原创性贡献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华民族传统共富文化作出了丰富发展,也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行动指导,同时还为其他国家脱贫致富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阐释。和谐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必须努力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着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和第二代核心邓小平 ,对走共同富裕道路都进行了深刻的探索。邓小平在坚持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正确成分的同时 ,抛弃了其错误的部分 ,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共同富裕观 ,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波浪式共同富裕道路的指引下,20世纪末在已经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如何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第三次分配就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就此,对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几点建议:加强理论研究,以促进第三次分配的深入发展;完善慈善事业的专项法规,尽快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注重慈善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化的启示:党和政府要关注发展的质量;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政治共同民主为经济共同富裕提供制度基础和政治保障。其中,民主政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建立有效、灵活和合理的政府是关键,健全法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文化共同繁荣为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经济的不公正状态是导致三农问题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因素之一。解决城乡经济公正问题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业发展困境,改善农民生活,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现共同富裕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最终目标。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传承中,以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为主体核心、主体范围、主体动力以及主体战略来进行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对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更符合当今时代、更符合人民需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经济哲学的核心是矛盾分析法.邓小平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类国家之间的矛盾关系,阐述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正确分析了经济与文化之间的矛盾关系,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确分析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关系,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正确分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关系,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理念的民族特色是以中华民族“大同”社会的理想为基础,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具有民族特点、民族风格、民族精神的理念,既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显著特征。我国共同富裕理念的民族特色具有历史文化发展及现实国情需求的必然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与活力。同时,共同富裕理念又具有世界意义,为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及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任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都是交换价值理想化的表现,是调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利益关系的杠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观除了具有这一普遍特征外,还表现出其他的特征,即既承认先富后富,又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既承认合理经济利益,又提倡服务奉献的精神;既坚持平等,又允许某些方面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