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铝业公司与空客签署了长达数年的高附加值钛和铝航空锻件的供货协议,总价值达1.1亿美元。美国铝业公司供应的钛部件及铝部件包括:空客最省油的单通道飞机A320neo上连接机翼和发动机的钛锻件;A330和A380上使用的大型铝锻件,如世界上最大的航空锻件——A380内后翼梁等。美国铝业公司还将采用7085合金锻制大型航空结构件,这些大型航空构件大多数为机翼结构件,其较高的比强度是提高飞机飞行性能的关键。美国铝业公司将使用其在俄亥俄州克里弗兰的5万吨压机进行生产。该压机采用了最先进的控制技术,能够生产出完全符合航空  相似文献   

2.
美国铝业公司在发展新型7×××系厚板铝合金与第三代铝-锂合金。美国铝业公司新推出的航空铝合金7085于2002年在美国铝业协会公司注册,用于生产航空器厚板,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超纯7×××系合金,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0.06Si、0.08Fe、1.3~2.0Cu、0.04Mn、1.2~1.8Mg、0.04Cr、7.0~8.0Zn、0.06Ti、  相似文献   

3.
美国一项专利(5011666)提出一种钛矿石提纯方法。该方法可去除钛矿石中像铁、碱金属、碱土金属、铝、磷、钍、铀、铬、镁、硅、钒、钇这样的杂质。先把矿石磨碎至粒度-20~+400目,然后在700℃以下(最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技术以及拉伸实验,研究了回复态(锻造+250℃×24 h热处理)超纯铝在大变形(等通道转角挤压+压缩)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回复态超纯铝的低角度晶界数目占比为99.7%,后续大变形过程中发生动态连续再结晶,部分低角度晶界变成大角度晶界,平均角度增大,位错密度基本不变。超纯铝由于其内部钉扎大应变过程中位错因素很少,其不能有效累积位错,进而不能产生位错强化。大变形引入的位错运动到低角度晶界,被其吸收,低角度晶界长大。回复态大变形超纯铝的强化主要是低角度晶界强化、晶格摩擦应力以及高角度晶界强化,其中主要强化是低角度晶界强化。  相似文献   

5.
超纯铁的制备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宏权 《上海金属》2002,24(6):32-35
介绍并评述了制备超纯铁等纯净金属的各种方法 ,包括冷坩埚熔炼、电磁悬浮熔炼、区域提纯、固体电迁移等技术 ,以及目前超高纯铁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 ,提出了采用高真空 半连续拉锭的感应加热冷坩埚熔炼 区域提纯 电迁移的综合方法大规模制备超高纯铁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合并和收购热正在改变着世界铝工业的整体形势,原铝供应的状况由于美国Reynolds铝业集团并入美铝(ALCOA),加铝(ALCAN)吸收Algroup加盟,及法国普基公司(Pechiney)的存在而形成世界上三大跨国铝业集团,控制着全球1/3以上的原铝产量。 一、未来5年世界 铝工业的形势 众所周知,西方世界的三大铝业集团,美铝、加铝和普基公司已经实现了强—强联合,对世界氧化铝的生产和销售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色金属》2009,(16):73-73
包头铝业集团高纯铝厂引进吸收国外先进铝提纯技术,使偏析法生产高纯铝项目在包铝得以实现。偏析法生产精铝工艺的成功引进和顺利投产,开创了我国应用偏析法技术生产高纯铝的先河,标志着包铝已经吸收、消化和掌握了世界先进的精铝提纯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生产出了最好的精铝产品。  相似文献   

8.
王祝堂 《轻金属》2004,(3):51-51
安泰科信息公司讯 中国现有 2家生产精铝与高纯铝的企业 :新疆众和精铝有限公司 ,中铝公司贵州分公司 ,它们都采用三层电解法提取精铝。中国在建的精铝生产线是包头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中法合资的偏析法精铝项目 ,生产能力 5kt/a,可于2 0 0 4年晚些时候投产 ,届时中国有 3家企业可生产精铝与高纯铝。据称中国还有一些企业拟建精铝与高纯铝项目 :关铝股份有限公司 ,中铝公司广西分公司 ,白银公司约鹭铝业有限公司 ,神火集团铝业公司等。约鹭铝业公司将从日本引进偏析法生产技术。中国有多个铝企业拟建精铝与高纯铝生产线@王祝堂…  相似文献   

9.
国际     
正受美国制裁影响俄罗斯铝业关闭Nadvoitsky工厂据外电8月6日消息,全球除中国外最大的铝生产商--俄罗斯铝业(Rusal)代表周一表示,已经开始关闭其中一个较小的工厂生产,因美国对该公司实施制裁。该公司表示,位于俄罗斯卡累利阿地区的Nadvoitsky铝冶炼厂运营难以维系,因自从美国于4月6日起实施制裁后,该厂难以进入终端市场以及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在制裁下,美国客户必须在10月23日前结束与俄铝公司的业务。俄罗斯铝业表示,Nadvoitsky工厂的生产完全面向美国市场。公司代表表示,"因此自  相似文献   

10.
1981年有41个国家,173家工厂生产原铝1660万吨。工厂规模由年产数4吨已发展到超过50万吨。美国生产490万吨,占首位,约为世界总产量的30%。其他主要生产国有苏联(15%)、加拿大(7%)、日本(5%)和联邦德国(5%)。加拿大铝业公司、美国铝业公司、雷诺金属公司、凯撒制铝及化学公司、彼施涅铝业公司和瑞士铝业公司等六大公司及其分公司或有关的公司控制着世界铝生产能力的38%。六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是铝,但  相似文献   

11.
《铸造技术》2015,(11):2619-2622
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性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以及其脱氧精炼方法,分析了其生产工艺和性能,最后对超纯不锈钢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欧洲空中客车公司2011年与诸多铝业公司签订了铝材供应长期合同、协议或意向协议,它们是:与美国俄亥俄州贝奇伍德(Beachwood,OH)爱励(Aleris)铝业公司的5年合同,供应各种铝合金航空薄板与厚板;与中国西南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铝材供应框架合同(procurement frame contract);与美国铝业公司(Alcoa)在法国的企业签订了材料供应的多年协议;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福特希尔兰奇(Foothill Ranch)凯撒铝业公司(Kaiser Aluminum Corp)达成了一个铝厚板与薄板供应的多年原则协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铝市场上月出现复杂的情况,需求继续疲软,但价格显示出新的涨势。一月中旬的现货价格已由每磅51.5美分上升到5.25美分。尽管需求仍然停滞,但供应已开始变化。两公司新削减产能,马丁玛里铝业公司6.5万吨/年的最新系列全部投产,使美国原铝开工率只达到其5483600短吨/年的57%。另据报道,各铝业公司都不愿减少库存。阿纳康达铝业公司将蒙大拿哥伦比亚瀑布城铝电  相似文献   

14.
正汇聚铝业新技术,引领行业新风向,2018年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7月11~13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国内外铝材生产、加工设备供应、材料工艺加工等企业,24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铝产业链专业观众参加此次铝业盛会。本届展会立足铝全产业链,聚焦行业发展新技术、新趋势,为铝行业内及下游应用行业观众带来丰富崭新的观展体验。特别企划"泰国主宾国"活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国外几家大型钢厂采用RH法生产超纯超低碳钢的最新进展与水平。从工艺到设备,如何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尽可能降低钢中碳、氖、氧、氮、硫的含量,是他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以满足各种特殊新钢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美国铝业公司和阿考金属公司 (Arco MetalCo.)签订一项协议,共同研究用美国铝业公司的工艺从高岭土中生产铝的新方法。阿考金属公司将研究氯化铝制取工艺,这一部分阻碍了整个方法在工业上的应用;美国铝业公司则集中自己的力量研究铝还原工艺。铝还原工艺已经在安德森(得克萨斯州)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美国铝业协会宣布,美国铝工业每生产1磅铝的能耗,1980年下半年与1972年相比,下降了13%。铝业协会列举了78项节能的事例。其中包括:安  相似文献   

18.
日本铝企业     
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二个铝加工国。轧制和挤压公司有55家。在轧制铝板方面,仅有住友轻金属公司,古河铝业公司,神户制钢所,三菱雷诺铝业公司及斯卡依铝公司等5家公司,这5家公司占日本全国板材轧制能力的80%,并从北美大铝业公司输入加工技术。在挤压生产方面,1968年有29家公司。主要有不二铝框公司,住友轻金属公司,古河铝业公司,神户制钢所,昭和铝业公司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上最新轻金属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互联网的现状:轻金属方面美铝(Alcoa)等6家铝业公司和铝业协会动态;镁和钛的消息;今年TMS年会和美国《铝工业技术发展指南》执行进展等。提供了有关的网址。  相似文献   

20.
<正>7月19日,备受行业瞩目的中国国际铝工业暨上海国际工业材料展览会(以下简称:铝工业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这场中国最大的铝工业展将吸引超过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国内外铝材生产、加工设备供应、材料工艺加工等企业进行最新铝业工艺、技术及成果展示,20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铝产业链及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观众出席此次盛会。本次展会现场依然保持了国际化的风格。除了来自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澳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