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郝全田 《电工技术》2011,(10):38-40
精炼炉电极调节系统是一种多变量、强耦合、大滞后的非线性系统,传统的PID控制技术的控制效果不理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极调节内模控制方法.仿真实验表明,精炼炉电极调节系统内模控制跟踪设定电流好、抗扰动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一般解耦控制器参数整定比较复杂、解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探讨了用于VSC-MTDC系统的多自由度内模解耦控制方法。一自由度和三自由度内模控制可以实现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但一自由度内模解耦控制只用一个内模控制器调节系统的跟随性、鲁棒性和抗干扰性,使系统的解耦效果和动态性能受到限制。针对其不足,文中提出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三自由度内模解耦控制方法,其反馈控制器用于调节系统的鲁棒性、前馈控制器用于调节系统的抗干扰性、给定的内模控制器用于调节系统的跟随性能。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一个三端的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三自由度较一自由度内模解耦控制具有更好的跟随性、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3.
广义内模预测控制在非最小相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义内模预测控制做了简单的介绍,并针对水轮机调节系统的非最小相位特性,进行大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广义内模预测控制具有许多优点,如:响应速度快,实际应用时计算量小,鲁棒性强特点,特别是对模型的失配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模控制的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凸极同步电动机是个非常复杂的多变量、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针对前馈解耦控制的不足,将先进的内模控制理论应用在同步电动机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定子电流环的控制中,所设计的内模控制器对定子电流交叉耦合电势具有动态解耦作用,且只有一个调节参数,在线调节方便,参数调整与系统的动态品质关系明确。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它与传统的前馈控制相比,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内模控制的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速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内模控制原理,在建立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非参数模型基础上,设计了PMLSM内模控制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确定了决定内模控制器性能的参数取值范围,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PMLSM内模控制系统跟踪调节性能好、鲁棒性强,能消除不可测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内模控制的双闭环PWM整流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的双闭环PWM整流器设计中常常采用常规PID调节方式来进行控制,但是由于PWM整流器具有非线性等特性,在较大的扰动情况下,使用PID调节方式较难以得到满意的调节效果。根据内模控制原理,针对双闭环PWM整流系统设计了一种内模控制器,取代了常规的PID调节器,优化了PWM整流系统。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内模控制器能使系统获得优良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而且设计方法简单,控制器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7.
变速恒频(VSCF)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系统。为提高系统性能,设计了基于内模控制(IMC)的VSCF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全新控制方法。IMC结构简单,参数单一,能清楚地表明调节参数和闭环响应及鲁棒性关系,从而兼顾快速性和鲁棒性。应用内模原理分别实现了机侧和网侧控制系统耦合量的不同处理,既保证了发电机与电网间的"柔性连接",又能保证输出直流电压恒定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能力。与传统的矢量控制相比,IMC策略具有很好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内模的球磨机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球磨机制粉系统的多变量强耦合、大惯性以及时变性等特点,采用多模型对象描述其动态特性,并基于内模控制方法,对球磨机系统进行了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结果表明,内模控制能够较好地解决球磨机系统的时变性、耦合性和迟延性,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时滞多变量耦合系统,研究了带有多时滞的多变量稳定过程的解耦内模控制,根据开环系统的时滞给出了一种时滞系统多变量解耦方法,由于理想的多变量时滞系统内模控制器设计复杂,且根据内模控制理论设计的控制器一般是高阶的,因此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模糊内模控制器。其宗旨是首先根据过程对象的模型,设计多变量时滞解耦的预补偿器,对其进行对角优势化,利用补偿后的主对角元素作为内模控制的预估模型,设计了多通道模糊内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解耦能力,鲁棒性强;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二极管钳位式三电平PWM整流器的电路结构,建立了在dq坐标系的解耦状态空间方程。当系统参数与模型参数不完全匹配时,传统的双闭环调节方法可能会出现解耦失败。为了实现可靠的解耦控制,将内模控制原理应用于三电平PWM整流器电流内环控制中,用内模控制器代替传统的电流PI调节器,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内模控制器能使系统获得优良的动静态性能,而且设计方法简单,参数调节方便。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逆变器内环采用传统的一自由度内模控制无法兼顾系统跟随性和抗干扰的局限性,同时由于系统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不能实现彻底解耦、控制器设计依赖系统参数过强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闭环控制策略。其中,内环采用基于合成矢量的二自由度内模控制,既解决了系统因输入电感值不能实现彻底解耦的问题,又能保证并网电流同时具有较强的跟随性和抗干扰性;外环在基于瞬时功率平衡的思想上采用不依赖精确模型且强鲁棒性的自抗扰控制技术来保持直流侧电压的稳定,二者结合实现对并网逆变器的综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比基于自抗扰的传统内模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静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以及更低的并网电流谐波含量。  相似文献   

12.
徐蕙  李鑫  徐二树 《中国电力》2020,53(2):83-91
为了将槽式太阳能集热回路的导热工质出口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研究调节迅速、控制效果良好的集热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以1 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槽式集热回路动态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开发了集热场导热工质出口温度内模控制器,并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集热回路工质出口温度PID控制系统和内模控制系统,对比分析了多扰动情况下2种系统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太阳辐照、导热工质入口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共同作用下,相较于PID控制系统,内模控制系统调节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控制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赵弘  李华德  李擎 《电气传动》2006,36(12):16-18,53
从内模控制的鲁棒机理入手,分析了内模控制的性能,其具有良好的抗扰性和鲁棒性。由于电机参数时变会影响矢量控制系统性能,提出具有高性能的新型异步电机变频调速内模控制系统结构,设计了内模控制电流调节器和速度调节器,解决了矢量控制系统参数鲁棒性差的问题,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永磁同步电机是典型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系统,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dq轴电流存在耦合,传统的PI控制器无法实现解耦,提出一种基于内模控制原理和空间矢量算法相结合的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解耦控制方法,用内模控制策略控制理想电机模型,对定子电流交叉耦合电势动态解耦,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同时在整个电流闭环过程中对参数摄动和外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这种方法不需要额外的电机参数和检测硬件,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曹泰斌 《热力发电》2006,35(11):23-25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在线参数辨识的内模控制,并应用于大时延变参数对象,构成对该对象的智能控制系统,使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得到了提高。应用内模控制对火电厂过热器温度控制进行仿真研究,并探讨了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内模控制方法对过热器温度控制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have introduced as a model in the adaptive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structure a fractional order system to obtain a fractional adaptive IMC scheme. We have shown that this adaptive control scheme always provides theoretical guarantees of stability when a stable fractional order transfer function is used as an IMC parameter and that the use of this fractional IMC parameter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control system along with its robustness against noises. A comparative simulatio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fractional order adaptive control scheme.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the existing topologie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SST, a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type solid state transformer (MMC-SST) with internal model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MMC-SST are analyzed, and accordingly its mathematical model of input- and output-stage under synchronous rotating coordinate is established. Secondly, a new kind of dual-loop control structure combine with the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current inner loop and proportional integral (PI) voltage outer loop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C. Lastly, a sim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ypical operating cases, i.e., the grid side voltage variation, load change, grid and load side power factor deviation, ar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l model control based MMC-SST can run stable under the required power factor, and the good performances such as fast voltage and current response speed, strong anti-disturb ability to load, and enhanced robustness on system operation are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8.
感应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系统的双内模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渊深 《电气传动》2005,35(7):12-16
基于先进的内模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双内模控制结构,将内模控制拓展应用到多环控制的感应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系统的外环;仿照调速系统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内模控制原理的调速系统调节器设计原则,并进行了调节器设计.所设计的电流调节器为PI结构、磁链和转速调节器为PI或PID结构,但都只有一个可调参数,结构简单,参数调整方便.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内模控制后,系统的输出动态性能优于工程设计方法设计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矢量控制中转子电流M轴和T轴间存在的交叉耦合电压,提出单神经元内模控制器解耦新方案,讨论了具体的实现结构。对内模控制器采用等效变换和泰勒级数展开,将其约化为PID控制器的结构形式,并给出了单神经元控制器的详细S函数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单神经元控制使系统具有一定的参数自适应性,同时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