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高锋 《河南建材》2012,(4):137-138
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015-2003出版发行之后,针对某高校新校区的设集中公共盥洗卫生间的Ⅳ类学生宿舍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对比新老两版规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FIDIC合同的设计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版FIDIC红皮书规定承包商应对设计工作履行应有的谨慎义务,但1999年版FIDIC新红皮书、新黄皮书、银皮书和2009年测试版新分包合同均规定承包商应承担满足使用功能的严格责任。以英国法为基础,引用英关法判例,论证FIDIC合同中承包商的设计责任及其违约责任,有助于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FIDIC合同的要旨,提高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立然 《山西建筑》2010,36(7):183-184
结合《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就高速公路投标施组的编制方法做了深入的分析,重点介绍了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工期安排、施工总平面布置编制的技巧,以供高速公路投标施组编制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截止2009年.装饰装修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已经完成了2004版至2008版的转换.瓷质砖产品强制性认证,也已经开展5年了。现本人将在瓷质砖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检查中关于关键原料掺加量的思考与同仁探讨.以便得到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5.
周军  刘昕铭 《四川建筑》2014,(1):117-120
在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和"4·20"芦山大地震后,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重视抗震设计。目前,我国尚未颁布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不适用地下铁道工程,地铁车站抗震设计通常参考《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9年版)进行抗震工况核算。文章以成都地铁工程的一个地下车站为实例,采用"等效静力法"分析计算地震工况,并根据车站结构的地震破坏形式,提出一些抗震概念设计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砖混结构在厦门市中小学校舍中还占有较大的比例,其建设时间主要在1993年以前,执行的抗震规范为89版或78版,其抗震性能与2008年版抗震规范的要求差距甚远,如何科学、合理、经济、快速的进行加固以满足GB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对于设计、施工都是很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的情况,探讨砖混结构校舍加固设计与施工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比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版)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地下车库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方面的内容,探讨了车库的送风量、平时排风量与消防排烟量计算方法和排烟排风合用的设计要点,阐述了地下汽车库的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兼用的实用性[1-4]。  相似文献   

8.
刘晓梅 《福建建筑》2010,(10):101-102
本文通过消除余热通风量核算,提出柴油发电机房冷却空气需求量与设置地气候关系极大。相关产品样本及国家标准图集中给出的通风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无法保障机房温度符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发电机房的室温应小于35℃的要求。期待着专家及同行关注这一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9版)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筑业10项新技术"自1994年开始及推广应用以来,经1998年、2005年进行调整和补充后,又过去4年时间,目前,中国模板协会已经完成2009版模板及脚手架技术初稿编写工作。"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9版)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项目展示了模板脚手架行业的先进水平,也体现了我国模板脚手架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09中国(北京)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Fenestration China2009)将于2009年10月14—16目再度亮相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经过六年的砺练,2009中国(北京)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以下简称门窗展)已经成为全亚洲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国际,陛建筑行业品牌展会之一。2009年,门窗展将重拳出击,引入“建筑科技”理念并携手亚洲建筑展一起与展商共度危机之年!  相似文献   

11.
暖通空调系统几项重点节能设计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探讨了暖通空调系统的几项重点节能设计措施,主要包括: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取值、冷热负荷计算、供暖系统设计、风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冷热源选择、补水定压、保温及水力平衡、室温调控与冷热量计量,以供专业人员在工程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小型热电站设计的几项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员利民 《山西建筑》2003,29(16):76-77
从设计角度列举了中小型热电站的几项节能措施,目的在于把好设计节能环节,提高电站效率及经济效益,真正体现中小型热电站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石松 《山西建筑》2004,30(5):19-20
对砌体结构温度裂缝的形状、特点、规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结合砌体结构的型式、保温材料的性能以及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设计施工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和温度裂缝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供配电系统节能、变压器节能、电力拖动节能、照明节能、线路敷设节能、建立完善的电能计量系统.  相似文献   

15.
关于屋面建筑节能设计措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目前我国建筑节能的设计现状,对屋面节能设计措施进行了探讨,并详细介绍了屋面生态节能措施,太阳能屋面以及采暖供热系统的节能措施,为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晋华 《山西建筑》2004,30(6):18-19
就如何进行钢结构的计算及合理的构造设置问题,结合钢塔构造的设计原则,从钢塔构件的构造设计、构件的连接及横膈的构造方面,提出了钢塔设计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许永安 《山西建筑》2011,37(8):189-190
通过采取降噪、降低无线电干扰、电磁污染防护、"三废"处理、环保建材的应用、站内景观、可回收等环保措施对变电站设计进行了分析,力求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倡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工业化"变电站设计,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张宇彤 《山西建筑》2011,37(27):41-42
简要介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强调了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具体措施,对结构设计人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俊玲 《山西建筑》2010,36(32):79-80
结合工作实践,对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措施进行了探讨,分别介绍了建筑物不同部位的隔震或减震措施,并对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减震技术作了阐述,指出建筑物结构设计过程中应着重考虑抗震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Stuart G. Reid   《Structural Safety》2002,24(2-4):333-345
To date, reliability-based structural design standards have been developed using deterministic design procedures that are formulated to achieve target levels o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target safety indices) without requiring explicit reliability calculations. Target safety indices have been selected to match typical safety levels in previous design standards. However, the current levels of structural safety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most appropriate, and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explicit risk-based measures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should be used to optimise the target levels of design performance. Explicit risk-based measures could be used to underpin deterministic design requirements or they could be used directly for explicit risk-based desig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risk-based 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esign Standards.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broader issu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Standard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is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