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根据燃烧分析仪测录的示功图对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不同工况的燃烧百分率和燃烧率进行计算,分析其燃烧特性,得出了有关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的一些结论,为合理组织燃烧过程和提高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俊杰  李锋  吴永红 《内燃机工程》2001,22(3):56-59,63
对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燃烧百分率和燃烧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找出了实现最佳燃烧所对应的引燃油量。计算了双燃料发动机最高燃烧压力循环变动,找出了它随引燃油量变化的规律。为合理组织燃烧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柴油-天然气发动机的爆震燃烧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纯柴油发动机和双燃料发动机的示功图和放热率的对比,将双燃料发动机的爆震燃烧分为三种形式,并分析了双燃料发动机爆震燃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分析及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热力学和内燃机燃烧的基本理论入手 ,推导了计算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工质成分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关系式以及求解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微分方程式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计算软件。研究结果表明 :用传统柴油机分析方法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峰值偏小 ,所计算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偏高 ,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该分析软件可以适用于多种燃料发动机 ,是内燃机燃烧放热规律的通用计算软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表明 :双燃料发动机初始放热率比纯柴油大 ,若着火始点在上止点后 ,双燃料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比纯柴油低 ,否则比纯柴油高 ;控制双燃料发动机着火始点是控制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 NOx 排放的关键 ,双燃料发动机着火始点应在上止点后 ,可以使发动机爆发压力和 NOx 排放比纯柴油低。  相似文献   

5.
双燃料发动机放热率计算和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描述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多区模型,模型将气体燃料的燃烧和引燃柴油的燃烧分别进行考虑。建立了由实测示功图求解双燃料发动机放热率的微分方程式,开发了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软件,并在一台生物质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与传统柴油机放热率计算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对比。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用传统柴油机分析方法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峰值偏大,所计算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偏高,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吻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6210双燃料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电液联控天然气喷射系统、性能试验等。并浅析了该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情况,主要参数是最高燃烧压力、排气温度。同时,本文引入了另一型号的双燃料发动机与6210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料燃烧时的化学平衡方程,使用Matlab5.3软件编写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产物摩尔分数的分析计算程序,提出了求解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产物摩尔组分的新方法。计算和实验表明:文中所提的方法是正确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高THC排放来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加氢燃烧”的概念.利用氢燃烧速度快,燃烧界限宽,比热值小,淬熄长度长等特点,改善气体燃料的燃烧特性,达到降低THC排放的目的.试验中,在ZH1115单缸直喷柴油机的进气口加装电控喷气阀,实现了CNG和氢气的可控比例气口喷射,并且在这台发动机上进行了纯柴油、双燃料(柴油/CNG)和双燃料加氢的比较试验.研究了加氢对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特性和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双燃料加氢后可以缩短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明显改善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的THC和CO排放,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并着重分析了引燃柴油供给系统参数对双燃料发支持性的影响。以试验为基础,首先简要比较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与柴油机的燃烧特性,并对比了负荷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最小循环喷油量,引燃柴油量,引燃油喷射压力,喷嘴参数及供油提前角等引燃柴油供给系统参数对最高爆发压力,燃烧放热率,着火开始时间、累积燃烧放热率等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并行式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利用FIRE软件建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柴油喷射系统的多次喷射模型。同时,通过进气压力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实现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稀薄燃烧方式。针对高负荷工况,研究了多次喷射策略和稀薄燃烧方式对双燃料发动机最大压力升高率及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工作在高负荷及柴油替代率为80%时,采用双燃料稀薄燃烧方式能使NOx排放降低,但最大压力升高率仍可能超过安全临界值1MPa/(°)。采用合适的预喷射量与预喷射时刻能降低最大压力升高率。通过多次喷射和稀薄燃烧方式相结合的燃烧策略对缸内燃烧方式进行组织,可以实现双燃料发动机高替代率燃烧,并使高负荷时NOx排放达到或者低于国Ⅴ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1.
崔怡 《现代车用动力》2007,(2):31-32,40
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基本燃烧过程及工作特点:换气短路损失,高压缩比,小负荷工作等作了介绍,并对双燃料发动机的两种典型结构预燃室双燃料发动机、直喷式双燃料发动机以及双燃料发动机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宋雅丽  吴朝晖 《柴油机》2015,37(3):38-42
介绍了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两种燃烧循环过程,以及双燃料发动机与一般柴油机结构的区别进行了介绍。以此为基础总结了两种燃烧循环的双燃料发动机零部件结构、性能及外围支撑的优缺点。对两种循环发动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少量柴油机为引燃油的双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它包括热力学、经学反应动力学、引燃油多区传热和燃烧模型。应用该模型预算了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分析了运行和结构参数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建立了柴油喷雾扩散燃烧子模型和气体燃烧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子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机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当吻合。计算表明:当引燃柴油比例较大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以喷雾混合控制燃烧为主,柴油喷雾扩散燃烧模型与实测较吻合;当柴油比例较小时,该过程以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为主,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模型与实测软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引燃柴油量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大,引燃柴油减少,着火滞燃期延长,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15.
在原单一燃料放热规律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特点,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建立了一种新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率计算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引燃燃料与主燃料放热率计算的分离。简要介绍了该模型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的引燃柴油、LPG及总体的燃烧放热率,分析了其燃烧过程及燃烧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为研究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可燃生物制气,用作为以柴油引燃的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燃料。测量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计算分析放热规律。双燃料发动机与燃用纯柴油时的发动机相比,燃烧始点延迟,最大燃烧压力降低,最大放热率和排气温度增加,后燃较严重。负荷增大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始点提前,最大燃烧放热率增高,最高燃烧温度升高,后燃较严重。供油提前角提前时,后燃减小,燃烧过程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利用CB366燃烧分析仪测录了柴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示功图,进行了放热规律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了有关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采用燃料复合供给方式 ,在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压缩比的优化试验研究 ,对比分析了使用纯柴油和LPG/柴油双燃料的燃烧特性 ,着重研究分析了双燃料发动机在不同压缩比下的最高燃烧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压力循环波动及燃烧放热率 ,并以此为依据优选了双燃料发动机的压缩比。试验结果表明 :降低压缩比后 ,双燃料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及最大压力升高率均有较大降低 ,同时压力循环波动变小 ,但滞燃期、燃烧持续期都会有所增加。经过优化 ,压缩比确定为 14.5时 ,ZH110 5W柴油机改燃LPG/柴油双燃料后在高负荷工况下无严重爆震现象 ,压力循环波动较小 ,且经济性较好 ,热效率损失不大  相似文献   

19.
LPG-汽油双燃料电喷发动机工作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环境保护和能源短缺的影响,双燃料发动机改造技术在各国得到大力的发展.本文分析了LPG的燃烧特性,阐述了LPG-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与汽油发动机的性能相比较,提出了改进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采用燃料复合供给方式,在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压缩比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使用纯柴油和LPG/柴油双燃料的燃烧特性,着重研究分析了双燃料发动机在不同压缩比下的最高燃料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压力循环波动及燃烧放热率,并以此为依据优选了双燃料发动机的压缩比。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压缩比后,双燃料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及最大压力升高率均有较大降低,同时压力循环波动变小,但滞燃期、燃烧持续期都会有所增加。经过优化,压缩比确定为14.5时,ZH1105W柴油机改燃LPG/柴油双燃料后在高负荷工况下无严重爆震现象,压力循环波动较小,且经济性较好,热效率损失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