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汀水库大坝溢流面修补过程中及时分析产生裂缝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对裂缝进行严格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就水库大坝溢流面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对裂缝的处理措施、施工材料及工艺进行了简要总结,以供同类现象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三峡三期工程施工特点,结合工程实践,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防止产生温度裂缝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防范,效果明显,值得其他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故县大坝在11^#~16^#坝段溢流面反弧段底部附近产生了总长70多m的纵向非连续贯穿性裂缝,对溢流坝挑流鼻坎的稳定运行构成威胁。通过超声波探测法探测了裂缝的深度及走向,初步探讨了裂缝成因,用有限元法对鼻坎各种工况下的应力进行了分析,表明在泄洪状态下,鼻坎裂缝将继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固处理。采用广州化学研究所研制的液态EAA环氧材料对裂缝进行了灌浆处理,并辅以穿缝钢筋锚固,从而初步保证了溢流面的泄洪 相似文献
5.
6.
7.
8.
混凝土大坝溢流面裂缝比较少见,太平湾电站大坝却块块溢流面都产生有一定规律的裂缝。本通过对设计与施工中有关资料与现象的分析与整理,对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浅析,同时简要介绍了裂缝处理的情况。20年来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在大坝经历了百年一遇的洪水考验后,不但大坝安全无恙,而且裂缝及处理部位至今未见任何异常。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大南诉可靠及耐耐久性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大坝混凝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首先与原材料的品质密切相关,而混凝土的质量及性能亦有着重要关系。本文对三峡大坝混凝土吉的几个技术问题,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骨料、混合材和外加剂)、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防止三峡大坝上游坝面产生垂直裂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兴建的一些大坝的上游面产生横向垂直裂缝,有的在蓄水后裂缝进一步扩深,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国内外典型工程上游坝面产生垂直裂缝的主要原因(较大的内外温差和温度梯度),结合三峡工程具体条件重点研究混凝土受年变化气温和气温骤降产生的温度分布和温度应力,定量报通仓浇筑的溢流坝段产生该类型裂缝的可能性。分析表明,裸露混凝土表面在年变化气温作用下拉应力达1.24-1.86Mpa,在寒潮袭击下为0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溢流面硅粉砼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技术处理方法,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提高砼的抗冲刷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3.
14.
长江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大坝也属世界第一流的大坝。在照明工程设计中,采用坝体立面照明,衬托高大雄伟的大坝坝体,使其显示宏伟壮观、独具一格的景色。对水利枢纽大坝作专门的照明系统设计,这在国内已建水电站中尚属首例。在设计中对多个方案进行了优选,在供电方案、灯具选择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大黑汀水库溢流面修补工程堰面砼裂缝的调查分析,结合丰满二期溢流面补强工程及国内其他薄层大块砼裂缝分析认为:气温骤变,养护措施不到位,季风及高温是引起大黑汀溢流面砼早期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原材料及砼拌和物质量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砼质量.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砼施工质量,尽可能减少砼裂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最大水电工程,工程量大,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期长。为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在左岸厂房坝段和左岸电站厂房工程施工中,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机械设备和检测试验方法,加强了施工管理,严格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拌和和浇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使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得到落实,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为今后水电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闸坝溢流面砼进行最大水化热温度和收缩当量温差计算,估算砼浇筑后可能产生的温度收缩应力,以便于施工期间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预防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人们往往重视土建工程施工,而忽视金属结构安装。实际上主体建筑物混凝土浇筑与金属结构安装施工的逻辑关系,至为密切,相互渗透,相互制约。通过深入分析,优选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排除或减少两者之间的施工干扰,以及缩短工程施工进度,保证质量和生产安全。本文以三峡大坝施工为例,论述其协调性,金属结构施工的间断性,隐蔽性和控制性。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洞坪水电站大坝表孔溢流面运行和检测情况。通过对溢流面混凝土裂缝的日常巡检和专项检测,初步分析了裂缝形成原因,结合检测分析结论和前期处理的现状,对溢流面后期巡视检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