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实现基于ARM的指纹识别门禁系统,采用Veridicom公司的FPS200指纹采集芯片进行指纹采集,采用Samsung公司ARM9 S3C2440AL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仿真结果。经验证该系统拒识率小于0.1%,认假率小于0.01%,识别时间小于2 s,实验结果良好。此外,重点介绍了该系统中采用的指纹分割算法,该算法以前景与背景类间方差最大为原则,分割稳定的同时具有分割阈值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在一些高档小区、机密部门等重要场所的门禁系统,广泛采用了指纹识别方式。利用指纹识别系统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与传统的钥匙开启方式相比,大大的提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王啸东 《电子技术》2011,38(5):31-32
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因而指纹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指纹识别原理与处理方法,指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ARM9体系结构的指纹识别门禁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的智能型无线门禁系统,系统前端探测器与主机微处理器之间传送数据采用无线方式,克服了有线式门禁系统布线的困难,避免了布线后会影响美观性的缺陷。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通过微控制器控制无线模块nRF905进而实现对TCS3C-TCD42A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无线收发。该系统成本低、实用、可靠、功能灵活多样,可广泛用于银行、仓库和家庭等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嵌入式技术以及人脸识别的研究,提出了在基于IMX6ULL处理器上,搭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给出了系统总体框架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案,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的硬件设计和系统的软件实现.该系统运行稳定,效率高,满足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门禁系统在楼宇、办公等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传统门禁系统安全性较低、便捷性差的特点,该文提出了将指纹识别技术与STM32开发板相结合,利用指纹识别技术的易用性、安全性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一套门禁系统。系统硬件以STM32作为控制器,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电磁门锁等搭建门禁系统的硬件平台。软件部分通过指纹识别门禁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等实现了对门禁系统的智能管理,采用基于灰度图形处理的方法提升了指纹搜索的效率,在嵌入式系统中通过裁剪指纹图像冗余数据的方法解决了其存储空间的不足。经测试,门禁系统识别率达到了94.73%,满足了门禁管理的安全性、易用性及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指纹识别技术,基于指纹的终身不变性和唯一性结合信息处理技术,将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了一起,在身份识别和安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文设计了基于FPS200的指纹门禁系统,介绍了指纹门禁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广播电视台进入大楼安全管理实际情况,选用深圳市十指科技有限公司TFS-M12指纹模块作为设计平台,设计了一款新型的指纹门禁系统。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硬件配置、控制方式、软件设计等。现场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指纹采集传感器件和DSP、CPLD技术的发展,自动指纹识别技术正向着小型化和嵌入式方向发展。本文运用现代技术,设计出指纹识别系统硬件原理图并制作了硬件电路板,设计了系统的USB通讯程序和上位机人机交互软件,最后进行了联机调试,得到了预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把个人指纹信息的特征值存储在IC卡上。通过专用的网络认证终端,对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实现更高安全级别的身份识别认证。本系统具有数字签名和认证功能,可以联机使用亦可以脱机使用。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子门禁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恩 《通信技术》2011,44(5):68-70
电子门禁系统属于智能弱电系统中的一种安防系统,它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涉及电子、机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诸多新技术。介绍了一套电子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C语言编程,实现了主控端与门禁端的相互通信并协调工作。在门禁端,完成了开门请求以及环境等状态信息的采集功能;在主控端,实现了对门禁端请求的手动响应以及无响应时的定时中断,并可查看门禁端的状态信息。该系统经过测试和运行使用表明,能够达到现代智能门禁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2.
徐勇 《通信技术》2010,43(10):117-119
以嵌入式处理器(ARM)作为核心处理芯片,以指纹作为载体,通过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来实现上位机与门禁节点控制器的通信,完成了门禁系统的基本功能。该系统弥补了以往门禁系统中依赖单片机作为主要控制芯片的存储空间不足及扩展能力有限的弊端,并将人体生物特征应用到门禁系统中,利用人体生物特征的唯一性大大提高了门禁系统的安全性,促进了门禁系统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M的汽车防盗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先进的ARM技术,采用无线通信网络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提出了一种网络型智能汽车防盗系统.系统由三星公司的S3C44B0微处理器、MC55无线通信模块、GM-X205型GPS接收机以及防盗传感器组成.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当确认有盗贼分子盗车后,切断汽车油路的同时给车主手机和监控中心发送汽车被盗的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真正解决了汽车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柳杨  商建东 《通信技术》2009,42(12):76-78
针对考试替考现象以及考场作弊行为,提出了基于ARM和DSP双核处理器的硬件架构。对指纹细节点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利用三角形检索方法进行指纹特征值的快速查询,从而实现对考生身份的识别。采用x264开源算法处理视频图像,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对考场情况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Bootloader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娅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7):142-144
在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也取得迅速发展,嵌入式技术应用范围的急剧扩大。但是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针对嵌入式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Bootloader代码的设计是一个难点。在基于ARM720T核的嵌入式处理器芯片的EP7312上进行设计,总结出嵌入式处理器芯片的Bootloader设计的一般模式及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并给出了Bootloader的详细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ARM的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RM的图像处理系统与基于PC计算机的图像处理系统相比,具有速度更快、体积更小、应用灵活及成本更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基于ARM的图像处理系统硬件构成,分析了LCD控制器与CAMIF(Camera Interface)的工作原理;在软件方面,重点介绍了基于ARM的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实现算法.此系统利用ADS1.2开发环境和C语言编写图像处理程序.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图像处理系统能够实时地实现颜色提取、灰度处理及边缘检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深入研究了目前广泛应用的ARM嵌入式微处理器,通过使用三星公司的S3C4480的ARM7内核芯片,扩展了以太网模块、串口模块以及USB接口模块,构成一个支持多接口转换、多设备互联的嵌入式装置。本设计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可作为嵌入式系统、嵌入式局域网互连及连入因特网的接口转换装置。该装置具有功耗低、体积小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信息网络等各种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ARM分布式数控系统的设计。分析了方案中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硬件电路和程序的分析。重点介绍了CAN总线在ARM嵌入式下的驱动和接口设计。该系统将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和ARM运行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等优点结合起来,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实时性,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9.
崔鹏 《电子与封装》2010,10(7):28-3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密码保护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而指纹识别技术具有唯一且不可复制的特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在信息安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文章从指纹识别系统的应用角度着手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指纹采集,通过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用户指纹图像,上传至指纹处理模块中;指纹处理,由指纹处理模块对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在添加指纹时将提取的特征值存入指纹库中,当需要指纹验证的时候,将用户的指纹与指纹库中的指纹进行特征匹配,然后将匹配结果上传至ARM处理器;结果显示,由ARM处理器将指纹匹配的结果通过LCD液晶屏显示,以确定是否允许用户进入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网络和嵌入式设备实现远程视频监控的系统。摄像头采集模拟的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通过局域网传送到网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从而实现异地的监控功能。本系统利用GEC2410ARM9嵌入式开发板作为硬件开发平台,操作系统采用专用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用普通30万像素的USB摄像头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通过网络把数据传到中心服务器显示并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