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研究韩式泡菜在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变化,先测定韩式泡胡萝卜、泡白菜的乳酸菌含量、pH值及总酸度;再用电子鼻、电子舌检测比较气味和滋味的差异性,并应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式分析对其风味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发酵6 d韩式泡胡萝卜的乳酸菌含量达到最大值,发酵4 d韩式泡白菜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后,2种泡菜的乳酸菌含量都快速减少。发酵3 d形成可检测的乳酸,韩式泡胡萝卜发酵6 d、韩式泡白菜发酵4 d的pH分别是3.40、3.48,总酸度分别是1.26%、0.51%。不同的发酵时间,韩式泡胡萝卜、泡白菜的风味变化明显有差异。韩式泡胡萝卜与泡白菜,在气味特征上十分接近,但可依据气味特征的差异明确分成4类。而在味觉特征方面韩式泡胡萝卜、泡白菜则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咸味值、苦味值和涩味值,韩式泡白菜比韩式泡胡萝卜的值都大。试验说明发酵过程中,在同一种制作工艺、发酵条件下,韩式泡菜的气味、滋味等风味特征变化明显,其风味的变化受到发酵时间、原材料的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白菜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成分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实验室自制的泡菜中分离出乳酸菌菌株,并以该菌株为纯发酵剂,白菜为原料,进行人工发酵制作白菜泡菜,并对其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加碘、加花椒的方法有利于产酸;盐浓度对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白菜中Vc含量随发酵过程的进行而下降;整个发酵过程中泡白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发酵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3.
酸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几种酸泡菜的发酵过程中,分离、鉴定出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明串珠菌、小片球菌、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棒状乳杆菌等乳酸菌种类。明串珠菌、片球菌一般在发酵前期出现.乳杆菌则在发酵的中后期占优势,其中以植物乳杆菌最常见。  相似文献   

4.
对从泡菜中分离出的三株乳酸菌H-1,G-1,X-1,选择了其最适扩大培养基,研究了乳酸发酵蔬菜汁生产中的添加剂对三株乳酸菌生长的影响,并对乳酸发酵蔬菜汁工艺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5.
泡菜乳酸菌发酵蔬菜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对从泡菜中分离出的三株乳酸菌H-1,G-1,X-1,选择了其最适扩大培养基,研究了乳酸发酵蔬菜汁生产中的矩味剂、酸味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对不同株乳酸菌生长的影响,并对乳酸发酵蔬菜汁工艺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业科技》2002,(08):64-66
对从泡菜中分离出的三株乳酸菌H-1,G-1,X-1,选择了其最适扩大培养基,研究了乳酸发酵蔬菜汁生产中的添加剂对三株乳酸菌生长的影响,并对乳酸发酵蔬菜汁工艺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菜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营养丰富,但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存在对其食用安全性造成了隐患。研究了不同发酵方式和发酵条件对现代生物新技术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自然发酵相比,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不仅可以缩短发酵周期而且安全性更高;食盐、乳酸菌制剂、低温发酵及部分辅料对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有抑制作用,均可提高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直投式乳酸菌制剂生产黄瓜泡菜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发酵生产泡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直投式乳酸菌制剂添加量1‰、蔗糖4%、食盐8%、姜4%、蒜4%、氯化钙0.3%、最适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5天。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泡菜色泽正常、香气柔和、口感清脆、滋味可口。  相似文献   

9.
泡菜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炯  黄明发 《中国调味品》2007,(5):22-25,35
简述国内外泡菜生产的概况,对泡菜生产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泡菜微生物、泡菜生产工艺、泡菜营养和安全性的研究,并提出了泡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泡菜生产的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木瓜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法、乳酸菌发酵法(1%乳酸菌发酵、2%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分析不同发酵方式对木瓜泡菜pH值、可滴定酸、维生素C、质构动态变化和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2%乳酸菌接种发酵使得木瓜泡菜的pH值降幅更快,维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损失较少,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最好。与自然发酵相比,添加乳酸菌发酵明显能缩短发酵周期,对营养和质构的保持较好,而且木瓜的香气浓郁,口感酸爽,质地脆嫩,整体感官最佳。  相似文献   

11.
自然发酵泡菜汁中主要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研究了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及其与乳酸菌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蔬菜原料,30℃自然发酵生产泡菜的过程中,泡菜汁中食盐(NaCl)、葡萄糖、可滴定酸度、维生素C(Vc)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同,食盐不作为乳酸菌生长的营养成分。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泡菜汁中Vc含量增加。甘蓝单独自然发酵风味不理想,可能与其自身携带乳酸菌种有关。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甘蓝为主要原料制作泡菜,通过向基质中接入乳酸菌发酵泡菜,以感官评分、总酸、pH和亚硝酸盐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影响接种乳酸菌发酵甘蓝泡菜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乳酸菌接种发酵型甘蓝泡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快速生长并产生乳酸,降低了泡菜发酵基质的pH值,泡菜基质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游离氨基酸,钙离子结合成无机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辣椒泡菜在不同的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及食盐添加量的条件下对辣椒泡菜发酵时总酸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酵辣椒泡菜最优工艺条件为蔗糖添加量为3% (w/v),接种量为8% (v/v),食盐添加量为4% (w/v),在20℃~25℃发酵7d~15d.通过质构及有机酸分析,结果显示用此方法发酵的辣椒,质地优良、产酸率高.此外,辣椒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因此,本发酵工艺具有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乳酸菌的发酵原理,阐述了利用乳酸菌制剂发酵方式腌制泡菜的研究意义、生产机理及过程等,并对目前研究现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新型工艺的研究提供了建议,并对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的发展进行了市场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各种蔬菜为原料,采用乳酸菌属中的植物乳杆菌进行发酵,对泡菜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单因素以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工艺,当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2天时,得到的泡菜风味香气浓郁,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13株乳酸菌为出发菌株,20W的紫外灯,距离20cm,照射120s实现诱变。将诱变育种后的菌株在液体MRS培养基中培养6,24h后分别测定pH值和可滴定酸量,筛选出高产酸菌株17-5;通过MRS-溴甲酚紫平板培养菌落产粘情况和胞外多糖产生量测定来筛选出高产胞外多糖菌株26-1。单独或混合接种两株菌株用于发酵泡菜,以未诱变处理菌株为对照组。发酵完成后对泡菜进行物性测定,测定泡菜汁液粘度和pH。得出结论:接种该条件诱变后的乳酸菌发酵能明显改善泡菜品质,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萝卜为主要原料采用乳酸菌制剂发酵方式腌制泡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泡菜品质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乳酸菌制剂用量>糖添加量>发酵温度>食盐添加量;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最佳工艺条件为食盐用量4.67%,糖用量1.67%,乳酸菌制剂用量0.05%,发酵温度30℃,并在此工艺条件下泡菜品质稳定良好.  相似文献   

18.
泡菜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多种泡菜中分离出92株菌,对其在低温下发酵能力进行测试,筛选出了四株产酸较快、发酵风味较好的菌株Leu.1、Leu.2、Lact.1和Lact.2。经API系统鉴定,Leu.1和Leu.2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Lact.1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casei),Lact.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10℃发酵白菜中,接种发酵的产酸速度和风味明显优于自然发酵,其中Leu.1和Leu.2发酵前期产酸较快,发酵11d白菜汁pH值达3.67,而Lact.1和Lact.2发酵11d pH值达3.30左右。另外还对四株菌的相关发酵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9.
不同乳酸菌接种发酵泡菜风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红皮萝卜为原料,分别接种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乳明串株菌、乳酸乳球菌、食窦魏斯氏、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进行纯种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通过测定泡菜的乳酸菌菌相、总酸度、感官评价、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对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不同乳酸菌纯种发酵泡萝卜的风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达到终点时,接种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泡菜中大部分乳酸菌的活菌数相差不大,都在7.0lg CFU/m L左右,泡菜液中的乳酸菌几乎全为植物乳杆菌;大部分乳酸菌纯种发酵泡菜中总酸含量4g/kg;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泡菜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的种类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红皮萝卜为原料,分别接种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乳明串株菌、乳酸乳球菌、食窦魏斯氏、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进行纯种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通过测定泡菜的乳酸菌菌相、总酸度、感官评价、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对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不同乳酸菌纯种发酵泡萝卜的风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达到终点时,接种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泡菜中大部分乳酸菌的活菌数相差不大,都在7.0lg CFU/m L左右,泡菜液中的乳酸菌几乎全为植物乳杆菌;大部分乳酸菌纯种发酵泡菜中总酸含量>4g/kg;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泡菜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的种类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