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7个不同品种藜麦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藜1号、香格里拉白藜、香格里拉红藜、香格里拉黑藜、太旗白藜、太旗红藜、太旗黑藜为材料,对不同品种藜麦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7个不同品种藜麦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其中太旗黑藜蛋白质含量高达16.52 g/100 g、脂肪含量为3.38 g/100 g,总膳食纤维含量11.07 g/100 g,其高蛋白质、低脂肪、高总膳食纤维特性尤为突出,更适合有减肥需求或素食主义群体。藜麦富含氨基酸,主要以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酪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则含量较低。其中陇藜1号和香格里拉红藜主要氨基酸(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均高于其他品种,且其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也明显较高。对必需氨基酸进行评分的结果表明,太旗白藜和香格里拉红藜必需氨基酸含量评分最优,更适合婴幼儿群体。另外,藜麦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7个品种藜麦中K、Ca、Cu、Mg的含量都高于小麦、水稻和小米,尤其是香格里拉黑藜K含量高达12037 mg/kg,而Na含量在检出限以下,具有高钾低钠的良好营养特性,更适合中老年群体。本文为开发特定群体的藜麦功能食品的品种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藜麦的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藜麦的营养成分以及功能性成分,以期为深入的研究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藜麦营养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藜麦是适宜人类食用的全营养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VB1、叶酸、矿物质(Ca、Zn、Fe)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酚、黄酮、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皂苷等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减肥等生理活性。本文综述藜麦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藜麦营养价值高、次生代谢产物丰富,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免疫应答等生理活性,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本文综述藜麦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及其营养保健功效,为藜麦在食品药品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藜麦进行萌芽处理,测定其萌芽过程中芽长、萌芽率、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淀粉、灰分、总黄酮、总多酚、γ-氨基丁酸(GABA)和皂甙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藜麦萌芽过程中,24h时萌芽率即达80%;蛋白质、总灰分及总淀粉含量呈递减趋势,而粗脂肪含量则呈递增趋势,其变化幅度分别为-64%,-41%,-49%,+28%;氨基酸组成无明显变化,但总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从35%增加至38%;多酚和黄酮含量均呈先降后增再减少,分别在36h和60h达最大值(1.76mg/g和2.8mg/g);γ-氨基丁酸含量从萌芽初期持续增加,至72h达最高值(185.6mg/100g,为未萌芽藜麦的3.4倍),其后略有下降;皂甙含量在萌芽初期(6h内)迅速下降,6~42h期间含量保持平稳,之后逐渐升高直至96h时达最高值(7.80 mg/g),萌芽120h后皂甙含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6.
藜麦萌发促进其活性成分的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青海藜麦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温度和时间对藜麦萌发干重的影响,分析了多酚、黄酮、皂苷、单宁、植酸等活性成分含量及产率变化。结果表明,萌发温度和时间对藜麦芽干重均有较大影响,在20℃条件下萌发24 h藜麦干重增加最大(25.20%),此后干重下降,而在其它温度条件下藜麦干重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萌发温度和时间对藜麦芽中活性成分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在12~72h之间,藜麦芽中多酚、黄酮和皂苷含量随萌发时间延长而增加,而单宁含量则呈波动变化趋势,至72 h时,单宁含量在25℃条件下最高(2.08 mg/g),而在15℃条件下最低(0.70 mg/g);在15~35℃条件下藜麦芽植酸含量随萌发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本研究从活性成分产率的角度(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多酚和黄酮的产率,降低皂苷、单宁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产率,最终筛选出的适宜萌发条件是:萌发温度30℃,萌发时间48~60 h。本研究为藜麦芽产品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有关藜麦研究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文1984~2016年4月、英文2002~2016年4月)进行数据统计与定量、定性分析。从文献年代、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来源出版物、研究方向、著者及引文等角度,分析国际藜麦研究分布和发展态势,对藜麦研究领域各国、各科研机构、核心作者的发文情况及研究热点与中国藜麦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帮助我国学者了解世界藜麦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推动中国藜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比例的藜麦全粉对高筋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确定藜麦全粉馒头中最佳的藜麦全粉添加比例并进行馒头加工工艺的优化。通过混合实验仪和吹泡仪对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以馒头的感官评价和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对藜麦全粉馒头的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和醒发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藜麦全粉馒头的最佳藜麦全粉添加量为15%;当酵母添加量0.75%、发酵时间100 min、醒发时间15 min时,藜麦全粉馒头的感官评价总分达到最高值86.58,比容达到最高值3.02 mL/g,同时,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分别达到最低值9.76、45.53 N和6.66 N。  相似文献   

9.
藜麦是一种新型高营养杂粮作物,已在我国多数地区展开种植,然而藜麦中含有大量的皂苷,其独特的结构导致藜麦产品风味口感不佳、苦味问题突出。本文综述了藜麦皂苷造成藜麦制品苦味、涩味的原因以及去除藜麦皂苷的工艺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藜麦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藜麦作为"伪谷物"的代表,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够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单体植物,不仅基本营养成分丰富而且富含多酚、黄酮、皂苷等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在过去的几十年,藜麦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其中功能食品领域更是将其视为一些特殊人群的福音.目前,针对藜麦开发的相关产品很多,但由于藜麦种质具有一定的基因变异性,因此品种间的营养特...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藜麦产品多样性,开发即食型藜麦产品,采用挤压膨化工艺加工藜麦粉,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挤压膨化藜麦粉的营养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淀粉体外消化性进行了评价,同时研究了挤压膨化加工对藜麦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挤压参数为水分含量16.61%,模口直径4.00 mm,挤压温度140.00℃,螺杆转速160.00 r/min,综合评分为88.17分。在此条件下,挤压膨化藜麦粉蛋白质含量为12.44 g/100 g DW(干重),含17种氨基酸,总脂肪含量为6.32 g/100 g DW,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分别占总脂肪的55.38%、8.07%,含有较高的矿物质钙、铁和锌含量;总酚含量为2.45 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为0.29 mg CE/g DW,其DPPH自由基清除力、ABTS+自由基清除力和Fe3+还原力分别为2.80、3.34、8.45 μmol TE/g DW;淀粉消化性良好且体外血糖生成指数为84.69。经挤压膨化加工后,藜麦粉部分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程度损失,总酚、总黄酮含量下降,抗氧化活性减弱,但淀粉体外消化性明显提高且产品食用体验更佳。  相似文献   

12.
以藜麦和高粱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酿造藜麦酒和高粱酒,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方法检测藜麦酒和高粱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GC-MS检测的藜麦酒中总挥发性风味成分为49种,高粱酒为29种。GC-MS和GC-IMS检测到藜麦酒中独有的物质分别为23种和12种,其中D-柠檬烯、α-古朱烯、石竹烯、异丁酸乙酯、丙酸异丁酯、丁酸异戊酯、2-甲基丁酸甲酯和(E)-2-己烯醛是藜麦酒中的特征挥发性成分,在白酒中少见报道;异戊醇、(s)-(-)-乳酸乙酯、1-丙醇、辛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和2,6-二甲基吡嗪是藜麦酒和高粱酒中共同存在的高含量挥发性风味成分;与高粱酒相比,藜麦酒中异丁醇和异戊醇等具有不良气味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感官评价表明,藜麦酒的粮香和果香更为突出,酒体丰满、口感圆润。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藜麦品种的原粮粉与脱皮粉为实验材料,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藜麦品种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3种原粮粉的粗蛋白、总淀粉含量显著低于脱皮粉,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脱皮粉(P0.05);原粮粉与脱皮粉的之间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原粮粉中总酚、总黄酮及皂甙含量均高于脱皮粉,格尔木原粮粉的总酚(1.70 mg GRE/g)、总黄酮(2.08 mg RE/g)及皂甙(10.38 mg OAE/g)含量最高,海藜脱皮粉的总酚(1.13 mg GRE/g)、总黄酮(0.76 mg RE/g)及皂甙(6.55 mg OAE/g)含量最低。不同品种间脱皮粉及原粮粉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藜麦原粮粉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力(FRAP)均显著高于脱皮粉(P0.05)。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粉为原料,将藜麦全粉以不同比例添加到面粉中制备面条,对面粉的粉质特性、糊化特性、面团拉伸特性及面条的品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藜麦全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最小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生值降低,面团的吸水率、弱化度增加,面团的拉伸能量、延伸度下降,藜麦面条的蒸煮损失率变大、断条率增加,硬度和咀嚼性增加、弹性减小。用藜麦粉代替面粉会降低面团的加工性能和面条品质。  相似文献   

15.
16.
为提高藜麦麸皮利用度,改善面包品质,添加藜麦麸皮不可溶性膳食纤维(0%、3%、6%、9%)制作面包,通过对面包比容、保水性、老化性、质构特性、感官评价、抗氧化性等特性分析,研究藜麦麸皮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藜麦麸皮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添加量增加,面包比容、弹性显著减少(P<0.05),保水性、硬度、咀嚼性显著增加(P<0.05),内聚性无显著变化,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藜麦麸皮膳食纤维可以提高面包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藜麦麸皮的利用价值,以国标、高效液相法及气质联用法测定藜麦麸皮各营养成分,并且对麸皮的脂类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藜麦麸皮中蛋白质、淀粉、油脂含量较高,分别占26.86%、28.78%、14.15%;矿物质含量也非常丰富,其中含量较高的矿物质分别为钾、镁、钙、铁,含量分别为9197 mg/kg、7145 mg/kg、651 mg/kg、120 mg/kg;6种皂苷含量为457.61mg/g。经测定,藜麦麸皮油脂主要由22种脂肪酸组成,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四种脂肪酸为反油酸、花生四烯酸、芥酸以及油酸;油脂的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藜麦麸皮油脂具备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当浓度为10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9.26%、4.06%。藜麦麸皮富含各类营养物质及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常压蒸煮、高压蒸煮、挤压膨化三种熟化方式对藜麦粉熟化后制曲并发酵成藜麦酱,研究不同熟化方式对藜麦酱的常规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发酵时间点挤压膨化组水分、总酸、氨基酸态氮以及还原糖含量高于常压和高压蒸煮组,而pH与盐分较另外两组低。三种藜麦酱中共检测到8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酯类、醛类和酸类是藜麦酱的主要风味物质。其中,常压蒸煮组中检测到73种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的有糠醛、醋酸、苯乙醛、亚油酸乙酯;高压蒸煮组中检测到6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的有糠醛、醋酸、亚油酸乙酯;挤压膨化组中检测到3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糠醛、醋酸、正十六酸、亚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对三种藜麦酱进行感官评价,挤压膨化组藜麦酱口感咸甜适中,鲜味十足,风味独特,大众的喜好度更高,因此挤压膨化是更适合制作藜麦酱的熟化方式。本研究为藜麦酱的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籽粒玉米是我国居民,尤其是北方居民的重要口粮,但其食用香味品质国内外鲜有报道。取样5个优质黄粒玉米品种的籽粒,磨碎成全粉,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测定不同处理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组分和含量,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101种,单个品种60~70种,可分为12类。其中的酯、烷、酮数量较多,其次是醇、醛、酰胺等。对挥发性物质组分进行分析,发现峰面积在106水平的高含量成分20余种,其中所有品种均含有的共有成分13种,品种特有成分4~16种,这些成分构成总含量的80%以上。峰面积107水平的高含量成分2种,分别为正十二烷和叔丁醇,是籽粒玉米中重要挥发性物质。检测结果还显示,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相对总含量为36.660~68.001 mg/kg,品种间差异显著,同一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条件含量差异也显著。新收获籽粒香气物质含量最高,籽粒自然保存1年,含量耗损约1/5,全粉自然保存1年,耗损近1/3,真空包装,损耗轻微。这些结果表明,玉米香气物质含量具品种特性,选择优良品种并在特殊地区生产,能有效提高含量;贮存时间和贮存条件显著影响玉米品质,低温真空条件贮存可有效保持香气品质。这些结果为优质食用玉米品质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将藜麦和小麦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用快速粘度分析法测定混合粉糊化特性,流变仪测定了冻藏过程中小麦-藜麦冷冻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核磁共振法测定面团中水分迁移,并测定其发酵体积变化,最后分析了冷冻面团组织状态与产品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藜麦粉对冷冻面团及面包的品质均有改善。藜麦粉降低了混合粉体系的糊化粘度和崩解值。冻藏后,冷冻面团的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增加,小麦粉冷冻面团损耗角正切值增加了4.73%,添加量为5%时冷冻面团损耗角正切值仅增加0.41%;小麦冷冻面团自由水上升了3.90%,藜麦添加后仅上升2.40%,可见藜麦粉能冷冻面团降低水分迁移程度;同时,添加藜麦粉能维持面团面筋网络结构的完整性,发酵体积由26.42 mL/h增大到29.17 mL/h。不同添加量的藜麦粉对面团及面包的品质改善程度不同,最适添加量为10%,烘烤后面包比容为3.08 mL/g,硬度为2803.48 g。本研究可为开发藜麦冷冻面团提供理论基础,在藜麦新产品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