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不同溶剂提取红皮云杉球果中多酚类化合物并测定了三种酚类化合物(总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的含量和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还原力)。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的差异对红皮云杉球果提取物总多酚,黄酮,原花青素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红皮云杉球果中含有较高含量的多酚(88.90±1.37)mg/g、原花青素(74.26±0.74)mg/g,和相对较低含量的黄酮类化合物(47.80±0.86)mg/g。原花青素是红皮云杉球果提取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红皮云杉球果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实验中鉴定出的含量较高的绿原酸和儿茶素可以极大地促进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油菜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以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将其应用到色拉米肠中评价对脂肪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蜂花粉黄酮得率为3.02%,油菜蜂花粉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604 mg/g。黄酮含量为250μg/m L的油菜蜂花粉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是维生素E(250μg/m L)的1.62倍、1.18倍和3.11倍。0.05%油菜蜂花粉黄酮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色拉米的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p0.05)。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宁夏地区种植的8种马铃薯总酚、总黄酮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酚酸种类及其含量;通过体外抗氧化评价模型比较8种马铃薯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铁还原能力。结果表明:黑美人总酚含量最高,为400.38 mg/100 g,夏波蒂总酚含量最低,为233.93mg/100g;费乌瑞它黄酮含量最高,为107.39mg/100g,庄薯3号黄酮含量最低,为33.17mg/100g;所有品种马铃薯的主要酚酸物质均为绿原酸,其中黑美人含量最高(91.46%);绿原酸含量与酚酸、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酚酸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最大;黄酮含量与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绿原酸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黑皮鸡枞菌水提物和醇提物中主要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性能。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2种提取物中多糖、多酚及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并通过检测2种提取物对DPPH、ABTS、羟基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来比较抗氧化性,初步探讨了2种提取物中抗氧化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提物中多糖、多酚、黄酮的含量分别为23.10 mg/g、6.25 mg/g、0.00 mg/g;醇提物中多糖、多酚、黄酮的含量为0.00 mg/g、5.50 mg/g、4.18 mg/g;这2种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水提物抗氧化能力高于醇提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提取条件下,蛤蒌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在不同提取条件下,采用匀浆-超声波法对蛤蒌叶进行粗提取,并对不同提取物的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蛤蒌叶乙醇提取物对DPPH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当乙醇浓度为100%、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8 h时,蛤蒌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佳。在较佳的提取条件下蛤蒌叶提取物的黄酮含量为62.29 mg/g、多酚含量为61.83 mg/g、多糖含量为391.43 mg/g、蛋白质含量为62.28 mg/g。结论蛤蒌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优于水提取物,当乙醇浓度达到100%时抗氧化活性最强,且乙醇提取物的黄酮、多酚和蛋白质含量要明显高于水提物,两者的多糖含量则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大花罗布麻根、茎、叶、花4 个部位中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分析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NaNO2-Al(NO3)3法分析罗布麻的根、茎、叶、花4 个部位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3 种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大花罗布麻总酚含量次序为:叶>根>花>茎,各样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部位游离酚、结合酚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介于3 560.19~6 273.23、13.45~22.01和3 582.2~6 286.68 mg GAE/100 g干质量,其游离态多酚占总酚含量百分比平均为99.60%;游离态黄酮、结合态黄酮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介于1 080.30~2 488.21、9.69~28.59、1 106.81~2 516.80 mg RE/100 g 干质量,其游离态黄酮占总黄酮含量的百分比平均为98.64%。大花罗布麻叶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ABTS+·能力和总还原力最强,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50 0)。结论:大花罗布麻各部位中含有较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常见6种杂粮与2种主粮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常见6种杂粮:荞麦(甜荞、苦荞)、小米、糜米(粳性、糯性)、玉米、薏米、燕麦与2种主粮:大米、小麦食用部分的总酚、黄酮含量及其存在形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并分析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酚含量,NaNO2-Al(NO)3测定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法、ABTS+ ·法、β-胡萝卜素-亚油酸乳化液法和还原力法评价样品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总酚含量由高至低为:苦荞、甜荞、燕麦、薏米、玉米、小米、粳性糜米、小麦、糯性糜米、大米,并且除小米、糯性糜米外其他样品提取物的多酚主要以自由态存在,占总酚的64.18%~98.70%;黄酮含量最高的为薏米、燕麦次之,且均多以自由态存在;杂粮的抗氧化活性高于主粮,其中苦荞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ABTS+ ·能力和总还原力最强,甜荞次之,而小米抑制β-胡萝卜素褪色能力最强;同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杂粮的总酚含量及总抗氧化活性高于主粮,其中苦荞最为突出,因此,推荐增加日常杂粮食用量以弥补主粮膳食中多酚物质含量过低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三叶木通不同部位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俊  罗丹  张佳琦  黄晖  富春亚  李忠海 《食品与机械》2016,32(8):132-135,223
分别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提取法对三叶木通不同部位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回流提取法,不同部位中以藤茎超声波提取物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和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多酚含量(TPC)、黄酮含量(TF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分别为(63.033±0.482)mg/g,(26.395±0.731)mg/g,(380.860±5.462)μmol Trolox/g,(337.181±1.586)μmol Trolox/g,(387.406±1.773)μmol Trolox/g。两种方法测得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以下趋势:藤茎叶片果皮种子果肉。Spearman相关性研究表明,多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强相关。研究结果为三叶木通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初步研究金银花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将金银花药材用石油醚脱脂后,分别用无水乙醇、95%乙醇、90%乙醇、80%乙醇、70%乙醇、60%乙醇和50%乙醇提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绿原酸、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进行分析,并测试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以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金银花95%乙醇提取物绿原酸、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23.99、242.62和48.76 mg/g;95%乙醇提取物清除·OH和DPPH·能力也最强,清除率分别为90.69%和65.64%。可见,金银花清除·OH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绿原酸、黄酮和多酚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鲁赫’刺蔷薇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用不同溶剂(蒸馏水、无水乙醇、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0%乙醇,正丁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对叶中总黄酮、总多酚和原花青素进行提取,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分析不同极性溶液对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并评价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提取效果不同,其中60%乙醇提取物具有最高的粗提物得率(23.76±0.04)%;60%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74.29±0.01 mg/g和24.02±0.2 mg/g;80%乙醇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最高(12.92±0.46)mg/g。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性之间呈正相关性。总多酚和总黄酮类化合物是‘鲁赫’刺蔷薇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1.
肖星凝  李苇舟  石芳  李谣  明建 《食品科学》2017,38(15):31-37
为研究不同品种李子果皮、果肉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以9个不同品种的李子(芙蓉李、巫山李、玫瑰李、红布李、黑布李、西梅李、脆红李、江安李、青李)为原料,提取游离酚和结合酚,测定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多酚组成。结果显示:9种李子果皮总酚含量范围为111.52~775.88 mg GAE/100 g;果肉总酚含量范围为120.65~301.91 mg GAE/100 g,其中红布李果皮、果肉总酚含量均最高,西梅李总酚含量均最低。在多酚组成上,游离酚含量显著高于结合酚,且多酚组分主要为酚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9种李子果皮、果肉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IC50值范围为4.38~46.46μg/m L,ORAC值范围为0.24~210.50μmol TE/g,其中巫山李果肉游离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红布李果皮游离酚ORAC值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比较9个品种番石榴果实的抗氧化活性,为筛选适合开发天然抗氧化产品的番石榴优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紫色’‘红宝石’‘粉红蜜’‘西瓜’‘珍珠’‘帝王’‘翠玉’‘水蜜’‘本土’9个品种番石榴醇提物和水提物的总酚、黄酮含量,研究其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mmonium salt, 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利用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评价不同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9个品种番石榴醇提物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1.363~2.394 g/100 g和0.607~1.875 g/100 g,对DPPH、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medi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50)分别为0.242~0.518 mg/mL和1.990~4.929 mg/mL,总抗氧化能力为0.113~0.206 mmol/g;水提物总酚和黄酮含量则为1.192~2.142 g/100 g和0.393~1.118 g/100 g,对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320~0.661 mg/mL和2.837~5.472 mg/mL,总抗氧化能力为0.105~0.181 mmol/g。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总酚、黄酮含量均以‘紫色’番石榴最高,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也以‘紫色’最高。除‘水蜜’外,其他品种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水提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酚、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9个品种番石榴的提取物中,‘紫色’醇提物的总酚、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是开发天然抗氧化产品的最佳来源。  相似文献   

13.
枸杞叶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70%乙醇)提取枸杞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然后以枸杞叶黄酮提取物为研究对象,以Vc和BHT为阳性对照,通过自由基清除实验体外评价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枸杞叶黄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277.7mg/g。枸杞叶黄酮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亚硝基自由基、ABTS+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其最大清除率分别为62%,84%,80%,34%,78%,对Fe~(3+)的还原能力达到Vc和BHT还原能力的50%。结论:所提取的枸杞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为枸杞叶黄酮类化合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UPLC-QTOF-MS/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6孔板法测定青钱柳叶不同溶剂(水、70%乙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考察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trometry,UPLC-QTOF-MS/MS)分析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且70%乙醇溶液提取物表现出最高的总酚(219.01 mg GAE/g)、总黄酮含量(7.23 mg CE/g)及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35.46 mg TE/g)和还原能力(1.89 mmol Fe SO_4/g);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之间呈正相关,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多酚类物质是青钱柳中主要的抗氧化剂。UPLC-QTOF-MS/MS分析70%乙醇溶液提取物并初步鉴定出22种化合物,包括2种有机酸、4种酚酸、5种黄酮、8种三萜皂苷类和3种酯类,其中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有机酸、三萜皂苷及酯类化合物可能是潜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茵陈蒿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黄酮、总酚含量的相关性及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黄酮成分,为茵陈蒿多元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干燥后的茵陈蒿全株为研究对象,分别以70%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氯仿进行超声提取,检测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分析提取物对DPPH~+·、ABTS~+·的清除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以及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3种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HPLC法进一步分析提取物中黄酮成分。结果: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其中7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151.02 mg芦丁/g)和总多酚(40.30 mg没食子酸/g)含量最高,且其铁离子还原能力(484.42 mg Trolox/g)明显高于其他溶剂提取物,其主要黄酮成分为金丝桃苷(2.503 mg/g)和槲皮素(0.043 mg/g)。结论:茵陈蒿7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6.
以15种红果肉海棠为材料,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法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评价。Folin-Ciocalteau法测其多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其酚类物质的组成与含量,相关系数法分析多酚、黄酮与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其多酚含量为318.14~838.83 mg GAE/100 g干重,黄酮含量为367.64~1821.37 mg RE/100 g干重。印第安魔力海棠、红巴伦海棠、红园海棠和印第安夏天海棠的多酚和抗氧化能力均较高。检测出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矢车菊素-阿拉伯糖苷和芦丁等10种多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15种非浓缩还原(NFC)苹果汁的多酚组成、抗氧化能力及二者相关性,研究多酚组成对抗氧化能力的贡献,为果汁生产企业在原料果选择方面提供借鉴。方法:制备15个品种的NFC苹果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体外抗氧化试验分析多酚组成和抗氧化能力(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单因素方差和相关性分析处理试验结果。结果:NFC苹果汁中,单体酚以绿原酸含量最高,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低;大类多酚有原花青素、酚酸和黄酮类3种,其中酚酸含量最高(102~331μg/mL),黄酮含量最低(5~30μg/mL)。不同品种苹果中,“乔纳金”苹果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为89.1%,“秋香”苹果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92.6%。结论:原花青素大类物质是NFC苹果汁体外抗氧化能力的主要贡献者,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3种单体酚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多地依赖于总酚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酚类提取物及其复配物的协同增效作用,以桑葚和甘蔗糖蜜多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总酚、黄酮含量及酚类组成,基于单一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按一定配比制得复配物,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葚游离多酚(MFP)占桑葚总酚含量的90.3%,为677.62 mg没食子酸当量(Gallic Acid Equivalent,GAE)/100 g,黄酮含量为736.65 mg芦丁当量(Rutinum Equivalent,RE)/100 g,共检测出原儿茶酸、3,4-二羟基苯丙酸、咖啡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芦丁8种多酚物质,其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占92.6%。甘蔗糖蜜多酚(SMP)总酚含量为339.69 mg GAE/100 g,总黄酮含量为314.61 mg RE/100 g,主要单体包括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芦丁和表儿茶素9种多酚物质。在0~10 mg/mL的浓度范围内SMP、MFP及其复配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呈现量效关系。同时,两种复配物的抗氧化活性优于SMP和MFP,其中中效原理计算复配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0.25 IC50、0.5 IC50、0.75 IC50、1 IC50、1.25 IC50、1.5 IC50的联合作用指数CI分别为0.73、0.85、0.94、0.91、0.89和0.90,均小于1,表明桑葚和甘蔗糖蜜多酚复配物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廖霞  李苇舟  郑少杰  石芳  明建 《食品与机械》2017,33(7):145-148,174
为评价不同品种黑腺肋花楸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以3种黑腺肋花楸为原料,采用Folin-Ciocalteau比色法、pH示差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法分别测定其多酚、花青素和黄酮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法评价3种花楸多酚、花青素、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黑腺肋花楸多酚含量变化范围为11.916~14.550mg GAE/g·FW,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力,尼罗多酚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较强,克蓝还原力较强;花青素百分含量为3.094%~3.771%,尼罗花青素抗氧化能力最强;黄酮含量为19.519~23.399mg RE/g·FW,克蓝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尼罗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较强,而维金还原力较强。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黑腺肋花楸花青素含量与DPPH~+·、ABTS~+·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黄酮含量与ABTS~+·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品种的粟谷全粉甲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全麦粉比较。选用5个代表性的粟谷品种,分析粟谷全粉甲醇提取液中的酚类物质、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单体酚类的组成及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3种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不同品种粟谷及全麦粉甲醇提取液清除DPPH能力的变幅范围为12.2~20.7 mg TE/(100 g DW),清除ABTS+能力的变幅范围为85.4~136.6 mg TE/(100 g DW),FRAP的变幅范围为32.8~52.8 mg TE/(100 g DW)。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幅为11.1~25.8 mg GAE/(100 g DW),平均值为19.8 mg GAE/(100 g DW)。黄酮含量的变幅为3.8~7.5 mg CE/(100 g DW),平均值为5.4 mg CE/(100 g DW)。在6种全谷物中,均未检测到单宁(缩合单宁)。北冀谷中结合态酚含量在78%以上,郑麦7698结合态酚占74%。粟谷全粉中含有较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能力与酚类物质、黄酮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有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