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糖是桑黄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存在于桑黄子实体,发酵液以及其菌丝体中。本试验提取了桑黄子实体多糖和二种不同生长期的桑黄菌丝多糖,研究其分子结构,并且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多糖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甘露糖;桑黄菌丝多糖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桑黄子实体多糖和桑黄菌丝多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桑黄子实体多糖对人肝癌细胞、人肺癌细胞和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率IC_(50)值分别为:0.34 mg/mL、0.65 mg/mL、0.95mg/mL,表现出很强的抗肿瘤活性。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桑黄子实体多糖抗肿瘤效果显著高于桑黄菌丝体多糖,不同生长期的菌丝多糖也呈现出不同的抗肿瘤活性,生长期长的菌丝多糖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不同桑黄子实体中营养、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本研究比较分析了5种桑黄的营养、活性成分含量及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此为评价指标筛选优质桑黄子实体,采用rDNA ITS序列分析对目标桑黄进行鉴定,并对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通过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多糖性质。结果表明,供试桑黄在营养、活性成分含量及多糖抗氧化活性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桑黄S-4中粗纤维、粗蛋白、多糖、总酚、总黄酮、总三萜含量相对较高,粗脂肪和灰分含量相对较低,且S-4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较好,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07、12.87、91.34μg/mL,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抗坏血酸相当;将S-4作为目标桑黄,经鉴定,为杨树桑黄;紫外、红外光谱和单糖组成分析表明S-4多糖具有典型的多糖类特征吸收峰,是含有β-糖苷键和呋喃环的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岩藻糖、葡萄糖醛酸、核糖和甘露糖组成。S-4的营养、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药用真菌桑黄为研究对象,应用甲醇为溶剂提取其有效成分,进一步采用微孔读板法评价桑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应用多功能读板器,在已有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以满足微量检测的需要,采用96-微孔板法快速评价不同浓度的桑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通过微孔读板法快速评价桑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结果表明,桑黄提取物对三种自由基(·OH、O_2~-·和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并且不同桑黄提取物对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存在量效关系。结论:采用修改后适合微量检测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应用微孔读板法能够快速评价具有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物质,该方法快速可行,适合高通量筛选和评价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对5种食用菌(猴头菇、杏鲍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液体发酵菌丝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比较。提取各发酵菌丝中多糖及蛋白并测定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还原力的大小,并研究菌丝多糖及蛋白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菌丝多糖及蛋白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及清除O-2·、·OH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不同菌丝多糖及蛋白对同一自由基清除能力不同,同一菌丝多糖及蛋白对不同自由基清除能力亦不相同。利用综合评价法分析结果表明,5种食用菌菌丝多糖中,金针菇菌丝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最高,抗氧化活性顺序为金针菇>猴头菇>杏胞菇>香菇>鸡腿菇;5种食用菌菌丝蛋白中,猴头菇菌丝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最高,抗氧化活性顺序为猴头菇>金针菇>杏胞菇>香菇>鸡腿菇。菌丝多糖及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多糖及蛋白含量越高,综合抗氧化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通过发酵获得桑黄菌丝体,并对桑黄子实体和菌丝体的一般营养成分及主要功能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对SW620、HepG2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进行主要成分活性的比较。结果表明,桑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含有蛋白质、多糖、氨基酸、脂肪、纤维、矿物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组成基本一致。主要营养成分中,桑黄菌丝体中水分、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桑黄子实体(P<0.05),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桑黄子实体(P<0.01),而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子实体(P<0.01);在所测定的17 种氨基酸中,二者氨基酸种类一致,菌丝体氨基酸总量为25.11%,子实体氨基酸总量为4.69%;多糖、黄酮、三萜3 种活性成分在桑黄子实体中含量极显著高于菌丝体(P<0.01),其中子实体多糖、黄酮、三萜DPPH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77.14%、61.37%、49.97%;桑黄菌丝体、子实体多糖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可达21.45%和32.86%,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可达37.91%和51.29%。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桑黄菌丝体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组成基本一致,含量丰富,液体发酵所得菌丝体可以缓解野生桑黄子实体匮乏的局面,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应用段木和木屑栽培的桑黄子实体中 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总多糖、总黄酮、总三萜含量,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含量差异,并研究了其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分别选取段木和木屑栽培的桑黄子实体,依据国家标准对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总多糖、总黄酮、总三萜、麦角甾醇、麦角甾酮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不同栽培基质对上述13个指标均具有影响。段木栽培的桑黄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总多糖、总三萜、麦角甾酮含量均高于木屑栽培桑黄;木屑栽培的桑黄中总黄酮、麦角甾醇含量高于段木栽培的桑黄;段木栽培桑黄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木屑栽培桑黄。结论 段木培养基更适宜桑黄子实体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积累,从而提高其抗氧化活性,代料栽培产桑黄子实体的培养基需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为桑黄栽培基质的优化和桑黄饮品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和铁氰化钾法4种方法,分别对3种不同产地(安徽金寨、吉林通化、吉林蛟河)灵芝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灵芝子实体粗多糖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安徽金寨灵芝子实体粗多糖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对应EC50值分别为1.50 mg/m L和2.09 mg/m L,同时也具有最强的总还原力;吉林通化灵芝子实体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EC50值是2.13 mg/m L;吉林蛟河灵芝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均最低。因此,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8.
通过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体系来研究体外桑黄深层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深层发酵得到桑黄发酵液,经过离心和旋转蒸发得到发酵上清液,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对其进行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物和萃余物,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黄发酵上清液乙酸乙酯萃余物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且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各组分的抗氧化能力递减顺序为:乙酸乙酯萃余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发酵上清液>石油醚萃余物.定性实验初步验证上清液萃余物中抗氧化成分可能为黄酮、酚类、蒽醌类等.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解杨树桑黄不同提取物的生物活性,采用超声辅助法制备了杨树桑黄粗多糖和醇提物,分析了二者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比较了二者体外抗氧化、降血糖及降尿酸活性。研究发现桑黄粗多糖中总糖含量为74.87%,蛋白质含量为6.61%,糖醛酸含量为4.84%,硫酸基含量为2.59%;桑黄醇提物中总酚含量为35.72%,总黄酮含量为8.98%,总三萜含量为5.82%,总甾醇含量为7.36%。此外,桑黄粗多糖和醇提物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一定的还原力。体外降血糖及降尿酸实验表明桑黄多糖和醇提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与黄嘌呤氧化酶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桑黄醇提物降血糖和降尿酸活性明显优于桑黄多糖;另外桑黄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IC50值为0.43 mg/mL,远低于阿卡波糖IC50值(0.87 mg/mL)。与桑黄多糖相比,桑黄醇提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及降尿酸活性,这为充分利用桑黄资源、开发桑黄功能性食品或医药保健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