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大鲵油抗氧化活性,测定大鲵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Fe~(2+)螯合能力。以V_C为阳性对照,评价大鲵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鲵油抗氧化能力强于鲐鱼油,添加复合抗氧化剂后抗氧化能力更强,对Fe~(2+)的螯合能力表现最好,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强于V_C;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与V_C相当。大鲵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Fe~(2+)螯合能力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3.523、0.493、0.559 mg/m L,添加了复合抗氧化剂的大鲵油的相应IC_(50)分别为0.572、0.099、0.062 mg/m L。  相似文献   

2.
该实验研究了黑加仑自然发酵酵素的产品指标、有机酸种类与含量,以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和还原力为抗氧化性指标,在多体系中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性能。 结果表明,黑加仑酵素的总酸含量(以乳酸计)为2.65 g/100 mL,有机酸以柠檬酸(1 567.27 mg/L)、苹果酸(220.01 mg/L)、草酸(110.01 mg/L)和奎宁酸(93.73 mg/L)为主,同时因发酵代谢积累了莽草 酸(14.58 mg/L);总抗氧化能力值为614.20 U/m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为1 998.30 U/mL。 总花色苷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为 6.63 mg/100 mL、8.45 mg/mL。 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黑加仑酵素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的半 抑制浓度(IC50)为5.18 mg VC当量/mL、1.43 mg VC当量/mL、20.28 mg VC当量/mL、39.06 mg VC当量/mL。 因此,黑加仑酵素含有较丰 富的有机酸和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葡萄酵素有机酸分析及其体外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葡萄酵素中有机酸种类与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性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种类及含量。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性指标,在多体系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葡萄酵素以酒石酸、乙酸和柠檬酸为主,同时因发酵代谢积累了丙酮酸、莽草酸和富马酸。葡萄酵素的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在试验浓度范围,葡萄酵素对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VC对照,且对羟基自由基有特别强的清除能力。结论:葡萄酵素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其中部分来自于微生物的发酵代谢,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原因归咎于有机酸、多酚、维生素和SOD酶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葡萄酵素在天然发酵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性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葡萄酵素在天然发酵过程中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变化。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多体系地考察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性能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酚含量从1.460 mg/m L升高到1.739 mg/m L,发酵前、后增加了19.1%,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逐渐上升趋势,发酵前、后分别提高了17.2%,12.5%,7.0%和17.2%,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呈先升高后略微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发酵前、后提高了12.8%;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含量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9,0.869,0.926,0,920,0.953,P0.01。葡萄酵素在发酵过程中展现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抗氧化性能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与酚类物质变化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蓝莓酵素在天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性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蓝莓酵素在天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能力的变化以还原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多体系地考察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性能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酚含量从1.850mg/mL升高到了2.308mg/mL,发酵前后增加了24.7%;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逐渐增加趋势,发酵前后分别提高了3.6%,5.7%和16.5%;还原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先增加后略微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发酵前后分别提高了20.4%和2.4%.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含量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0.860,0.975 (p<0.01).结论表明,蓝莓酵素在发酵过程中体现了高抗氧化性能,抗氧化性能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与酚类物质含量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沙棘酵素的功能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性能,对其发酵过程中总酸、总游离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以及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并以VC为对照考察发酵60 d沙棘酵素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发酵时间延长升高;总酸、总游离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发酵60 d时分别达到(32.493±0.64)、(3.059±0.07)、(0.570±0.01)mg/m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酸含量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极强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和0.956)。沙棘酵素中有机酸以L-苹果酸为主,含量为(11.262±0.23)mg/mL;游离氨基酸以谷氨酸为主,含量为(1.257±0.05)mg/mL。沙棘酵素的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4.049 mgVC/mL、2.554 mgVC/mL和0.406 mgVC/mL。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VC对照。  相似文献   

7.
在超声波辅助下,分别以无水乙醇、丙酮、蒸馏水为提取溶剂,对桑葚果实进行提取,浓缩后分别得无水乙醇提取物AE,丙酮提取物EE,蒸馏水提取物WE,通过测定提取物对DPPH·、ABTS~+·、·OH的清除作用评价桑葚的抗氧化活性。提取物AE、EE、WE对DPPH·的IC_(50)分别为0.173、0.18、0.19 mg/m L;对ABTS~+·的IC_(50)分别为0.044、0.052、0.06 mg/m L;对·OH的IC_(50)分别为0.67、0.83、1.02 mg/m L。提取物清除DPPH·、ABTS~+·、·OH的IC_(50)值均远远小于10 mg/m L,表明桑葚提取物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试验表明溶剂对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复合酵素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的大小的测定,来评价、比较两种酵素产品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酵素产品在体外的抗氧化性良好,抗氧化能力总体上与0.1 g/L抗坏血酸相当;其中,产品A的抗氧化性能优于产品B,产品A的总酚含量可达280 mg/m L。  相似文献   

9.
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余甘子多酚提取物(polyphenol extracts from Phyllanthus emblica L.,PEPs)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并通过PEPs还原能力及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PEPs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可达95.7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71 mg/m L。PEPs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在0.01 mg/m L~0.03 mg/m L,PEPs的还原能力与维生素C(Vitamin C,VC)相当。PEPs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其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2-苦肼自由基(DPPH·)的IC_(50)值分别为0.77 mg/m L、5.23 mg/L,清除DPPH·的能力高于V_C,且PEP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及抗氧化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PEPs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百合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通过对其发酵过程中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力进行测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有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百合酵素发酵过程中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呈上升趋势;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不规则变化。百合酵素有机酸以乳酸和醋酸为主,还含有草酸、L-酒石酸、L-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及琥珀酸;除L-酒石酸和柠檬酸含量呈不规则变化外,其余有机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随发酵时间延长而上升,60~80 d达到最高后稳定或略微降低。在类间距离15处,聚类分析将发酵阶段归为3类,将有机酸种类归为2类。除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外,其余抗氧化活性指标均与乳酸、醋酸、草酸和L-苹果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相关系数为0. 711~0. 945)。该研究揭示了百合酵素发酵过程中各种有机酸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的差异性,为百合酵素发酵阶段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壳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优化文冠果壳多酚的提取条件;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文冠果壳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壳多酚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超声时间26.4 min、提取温度47℃、超声波功率250 W,在最佳条件下文冠果壳多酚得率为5.64%;文冠果壳多酚提取物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为13.36μg/m 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值为23.7μg/m L,铁还原能力为6.4 mg FeSO_4/mg DW,可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2.
以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为评价指标,多体系地考察了诺丽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相关性分析和对产品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诺丽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总酚含量在60 d达到最高1.61 mg/mL,78 d后趋于稳定;总黄酮含量发酵至54 d时达到最高0.39 mg/mL,60 d后趋于稳定;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在发酵至54~66 d达到最高(71.22%、76.21%、58.64%),总还原能力在72 d达到最高(0.593);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与总酚含量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诺丽酵素的pH值、总酸、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65、2.48 g/L、0.16 mg/mL和29.35 mg/m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分别达到376.43 U/mL和17.65 U/mL。  相似文献   

13.
<正>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木瓜酵素的抗氧化活性,从而为木瓜酵素综合性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方法:研究运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法、DPPH分析法分别研究木瓜酵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同等条件下抗坏血酸抗氧化作用比较。结果:(1)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50%时,木瓜酵素所需浓度为16.85mg/m L,抗坏血酸所需浓度  相似文献   

14.
对银耳蓝莓酵素(tremella blueberry enzymes,TBE)发酵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性能的变化及其理化品质进行研究,从多个体系监测银耳蓝莓酵素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性能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银耳蓝莓酵素发酵后的总酚含量较发酵前提高了39.99%;金属离子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发酵前相比提高了7.30%、17.21%、15.40%、18.07%和10.47%;经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银耳蓝莓酵素发酵后的蛋白酶、脂肪酶、α-淀粉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分别达到51.10、5.64、0 U/mL和138.75 U/mL。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比较NKA-9、AB-8、HPD-400、D101等4种大孔树脂对秋葵中黄酮类物质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并以VC为对照,对其还原力及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DPPH自由基(DPPH·)、ABTS~+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最适合分离纯化秋葵黄酮的树脂类型为AB-8型,通过动态吸附-洗脱试验得出AB-8树脂分离纯化秋葵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0.60 mg/m L,上样流速0.70 m L/min,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流速0.40 m L/min,纯化后秋葵黄酮纯度由39.2%提高到67.3%。抗氧化结果显示秋葵黄酮对秋葵黄酮总还原力高于VC,对·OH、O_2~-·、DPPH·、ABTS~+·的IC_(50)值分别为0.56、0.42、0.62、0.52 mg/m L,其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0.4%、80.4%、77.6%、88.4%,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对金莲花花瓣和花茎中黄酮进行抗氧化对比研究。用醇提法分别提取金莲花花瓣和花茎黄酮,采用D101大孔树脂进行纯化,以L-抗坏血酸(V_C)作对比,分别用还原力法、DPPH法、羟基自由基法、ABTS法对其进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花瓣与花茎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4.83%和13.3%。花瓣与花茎黄酮对DPPH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中花瓣黄酮与花茎黄酮在选定浓度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不显著,但都低于V_C的清除率;当浓度大于0.16 mg/m L时,花瓣黄酮清除ABTS自由基略高于花茎黄酮,接近V_C的清除率。花瓣与花茎黄酮的还原能力与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较弱,远低于照品V_C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鸡枞菌饮料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了鸡枞菌饮料对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ABTS自由基(ABTS~+·)的清除能力,考察了饮料在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总还原能力及其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鸡枞菌饮料和V_C(0.2 mg/mL)对DPPH·、O_2~-·、·OH、ABTS~+·均有清除作用,对各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V_C1∶5全菇饮料1∶5菌根饮料1∶10全菇饮料;在人工模拟胃肠液中,饮料和V_C的总还原能力均低于常规溶液中的总还原能力;鸡枞菌饮料对猪油、芝麻油也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随氧化时间延长,抗油脂氧化能力均低于V_C、V_E(0.2 mg/mL)。因此,鸡枞菌饮料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性,是一种值得开发的饮品。  相似文献   

18.
以红树莓鲜果为原料,采用体外抗氧化方法研究不同溶剂提取对红树莓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以水、25%乙醇、50%乙醇、75%乙醇、100%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为提取溶剂,测定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研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对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0%乙醇粗提物的总酚、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57.19、10.48、406.45、22.47 mg/100 g;7种不同红树莓提取物中50%乙醇提取物的总还原力与V_C相近,50%和75%乙醇提取物对DPPH·清除能力强于V_C,7种溶剂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弱于V_C;红树莓7种溶剂提取物中总酚与对DPPH·的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的相关性较大。比较发现,50%~75%的乙醇水溶液能够更好的溶出红树莓中的活性成分,而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玉米须多酚进行提取,通过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5种体系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极性的多酚,抗氧化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酚含量与还原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的相关性,但抗氧化能力的顺序一致,依次为水层正丁醇层乙酸乙酯层氯仿层石油醚层。总体来说,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玉米须多酚以极性酚为主。因此通过富集极性多酚,以期获得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玉米须多酚。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苋菜中提取红色素的工艺,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吸光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提取条件,并测试其还原力及对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苋菜红色素的提取条件为用30倍量体积分数20%乙醇于温度40℃提取2次,每次1 h;苋菜红色素对·OH、DPPH·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0.44 mg/m L和0.14 mg/m L,还原力约为V_C的1/4。结果表明:苋菜红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