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采用单凝聚法制备叶黄素酯肠溶微囊,并对其性质进行评价。首先以明胶为囊材采用单凝聚法通过超声辅助制备叶黄素酯微囊,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Beckman Coulter LS 230激光粒度仪表征微囊表面形态及粒径,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其包封率和载样量进行测定,依据药典测其在肠中的溶出度,并进行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考察。通过单因素法与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处方和工艺,经考察,最终处方和工艺如下:温度55℃,搅拌速度为400r.min-1,叶黄素酯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6。通过本次研究考察,制备得到的微囊具有较好的耐酸性与肠溶性能,平均粒径约为70μm。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叶黄素酯、玉米黄质、柑橘粉、蓝莓粉、糖醇等为原辅料,制备一款压片糖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研究糖醇种类、环境湿度和片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芽糖醇为最佳辅料,环境湿度45%、片重0.7 g时产品的感官评分最高,达到93.67分。以此工艺制备的压片糖果表面光滑,颜色均一,口感好,硬度适中,适宜咀嚼。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明胶为壁材,采用单凝聚法制备叶黄素肠溶微囊。以微胶囊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检测指标,研究了明胶浓度、药胶比、凝聚剂浓度和成囊温度对微囊化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明胶浓度4%,Na_2SO_4浓度20.84%,明胶与叶黄素质量比2.02∶1,成囊温度53.29℃。在此条件下,叶黄素微囊的包封率为80.73%,载药量为24.90%。产品应干燥、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4.
以叶黄素酯为原料,在超声条件下系统地考察了由叶黄素酯制备叶黄素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曲面法对叶黄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液固比、超声皂化温度以及皂化时间为因素,分析了各因子与叶黄素得率的关系。确定最佳皂化反应条件是:皂化时间138min、超声皂化温度48℃、液固比15mL/g。在此条件下叶黄素得率达到75.8mg·g-1。   相似文献   

5.
以叶黄素酯为原料,在超声条件下系统地考察了由叶黄素酯制备叶黄素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曲面法对叶黄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液固比、超声皂化温度以及皂化时间为因素,分析了各因子与叶黄素得率的关系。确定最佳皂化反应条件是:皂化时间138min、超声皂化温度48℃、液固比15mL/g。在此条件下叶黄素得率达到75.8mg·g-1。  相似文献   

6.
目的:蓝莓叶黄素酯软糖的制备工艺及视疲劳功效评价研究。方法:以蓝莓浓缩汁、叶黄素酯为原料,果胶、麦芽糖醇液、异麦芽酮糖醇和柠檬酸等为辅料,以感官评分和产品的质构特性为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通过动物模型评价蓝莓叶黄素酯软糖对视网膜光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不同剂量对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对视网膜MDA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果胶与水的配比对蓝莓叶黄素酯软糖的制备工艺有较大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蓝莓浓缩汁和叶黄素酯的添加量为50 g/L、果胶与水的质量比为1∶8(g∶g)、糖浆浓度为45%、柠檬酸添加量为0.5 g/L;超过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醇含量对模型组具有差异性,对视疲劳起一定对抗作用。结论:此产品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缓解视疲劳的作用,可作为新型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7.
以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溶剂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黄菊叶黄素酯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0℃,料液比1∶20(g∶mL),提取次数3次,每次提取时间3h.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比较了黄菊、贡菊和杭白菊中的叶黄素酯提取得率,结果得率分别为0.25%、0.01%、0.04%.  相似文献   

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米糠油制备甘二酯的工艺条件。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定化脂肪酶添加量及反应物质量比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结构矩阵的建立,构建以甘二酯产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6℃、反应时间为10h、固定化脂肪酶添加量为8.5%及反应物质量比为14∶1时,甘二酯产率理论为60.36%,实际为58.31%,相对误差为3.4%。  相似文献   

9.
以叶黄素酯为皂化反应原料,应用薄层分析法计算皂化率,采用响应面法对万寿菊花中叶黄素酯皂化反应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叶黄素酯皂化的适宜操作条件,并研究了其皂化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皂化最佳工艺为叶黄素酯2.0 g,C2H5OH用量为31.3 m L,皂化温度为60℃,KOH固体用量为2.1 g,皂化时间为4 h,叶黄素酯的平均皂化率为78.4%;皂化反应总级数为2级,对叶黄素酯为2级,对KOH反应级数为0,建立叶黄素酯皂化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叶黄素酯CWS(Cold Water Soluble)微囊粉的理化性质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包括光照、温度、pH和氧气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叶黄素酯CWS微囊粉表面含油率为0.84%,含水率为0.91%,堆密度为0.50g/cm3,色价为58.05,平均粒径为302.63nm,溶解速度为32s;通过实验比较光照、温度、pH和氧气对叶黄素酯CWS微囊粉和叶黄素酯晶体的稳定性影响,结果显示叶黄素酯经过微囊化处理后,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微囊化技术的使用可以明显提高叶黄素酯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并能降低pH和氧气对叶黄素酯含量的影响。同时为叶黄素酯开拓了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鱼油微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以酪蛋白酸钠(SC)、麦芽糊精(MD)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鱼油微囊,并通过中心组合实验(Box-Benhnken)和响应面优化微囊的制备处方和工艺条件以及微囊中包裹的鱼油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酪蛋白酸钠与麦芽糊精的浓度比为1∶3;鱼油占总投料质量比为35%;高压均质压力为36MPa;出风温度为197℃;进风温度为92℃,结果证明了中心组合实验(Box-Benhnken)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的实验统计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工艺条件优化,其优化后的条件效果较好,所制得微囊产品的包埋率及抗氧化性能显著增加,包埋率可以达到92%,产品性质稳定,质量可控,工艺操作方便且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喻樊  陈倩  蔡伶丽 《食品工业》2022,(12):34-37
测定海参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并探索喷雾干燥法制备海参多肽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以羟自由基和DPPH清除率为指标,测定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以微囊形态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微囊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固体紫外、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对空囊、海参多肽微囊、乳铁蛋白、海参多肽、物理混合进行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海参多肽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良好,清除DPPH能力较弱。微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0℃、进样速度7.0 mL/min、风机频率45 Hz。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微囊表面光滑,无粘连。固体紫外、红外光谱、DSC、XRD结果显示海参多肽成功包覆于微囊中。喷雾干燥法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喻樊  蔡蓉  蔡伶丽 《食品工业》2022,(12):95-99
研究海参粉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以乳铁蛋白粉为囊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海参粉微囊。以微囊形态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微囊的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固体紫外测定仪、红外光谱测定仪、XRD等仪器对海参粉微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囊的最佳工艺为乳铁蛋白质量浓度5%、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0.4 L/h、风机频率45 Hz。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拍图表明该制备工艺下制得的微囊形态光滑、大小均一。固体紫外、红外光谱、XRD结果显示海参粉成功包覆于微囊中。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叶黄素和叶黄素酯在消除和减轻眼视网膜底中心的蓝光集中区对眼睛的伤害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焦岩  李大婧  刘春泉  肖亚冬 《食品科学》2017,38(18):259-265
以叶黄素晶体为原料,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得到了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叶黄素用量0.51 mg/m L、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4∶1)用量5.0%、pH 7.4、温度62.9℃。此条件下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91.20±0.56)%,平均粒径为(226.8±10.62)nm;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所制备的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呈球形纳米结构,叶黄素在纳米脂质体内部均匀分布;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1-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研究结果表明,叶黄素及其纳米脂质体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可有效提高叶黄素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试验优化万寿菊花中叶黄素酯皂化反应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黄素酯为原料,对万寿菊花中叶黄素酯皂化反应的工艺进行优化,考察反应溶剂种类及用量、皂化温度、皂化时间等因素对皂化反应的影响,采用薄层层析法计算皂化率,确定叶黄素酯皂化的适宜操作条件,对皂化反应工艺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黄素酯的皂化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叶黄素酯为2.0 g时,无水乙醇用量31.3 mL、皂化温度60 ℃、KOH用量2.1 g、皂化时间4 h,此条件下叶黄素酯的平均皂化率为78.4%。  相似文献   

17.
刘兰香  普真琪  郑华  徐涓  李坤  张弘 《食品科学》2016,37(22):28-33
对紫胶色酸分子中的羧基先进行甲酯化,然后再用醋酸酐进行乙酰化,最后制备得到了紫胶色酸酯。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胶色酸酯的制备工艺条件为:紫胶色酸1.0 g、对甲苯磺酸用量为紫胶色酸质量的5.0%、甲酯化时间36 h、醋酸酐用量1.0 mL、三乙胺用量2.5 mL。在此条件紫胶色酸的酯化率为81.3%,标准偏差为0.67%。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表明紫胶色酸酯中酯基及烷基的吸收峰变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热重分析测定,表明紫胶色酸酯的熔融温度为68 ℃,温度高于198 ℃时出现热分解。紫胶色酸酯的色价为121,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脂溶性增强,其在1 L菜籽油可溶解0.340 g,保存28 d后,油样呈红色,且澄清无沉淀,保存率达96.2%,说明其稳定性良好,对油脂类物质染色效果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赵伟  李振花  冯芳 《食品科学》2010,31(20):89-9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对半干法制备磷酸单酯淀粉的工艺进行优化。获得较优方案为多聚磷酸钠加量9%、尿素2%、pH5.0、150℃条件下反应2h,取代度最高可达0.0516。正交试验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温度提高至180℃进行反应可获得较高取代度,但产品色泽需改善;淀粉水分15% 左右时有利于酯化反应进行,且产品色泽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2):166-171
目的是建立叶黄素微囊粉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测定方法。前处理方法:称0.05g样品至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水,超声溶解,加10mL甲醇于该容量瓶中,摇匀,加50mL流动相,摇匀,10%无水硫酸钠溶液定容,摇晃1min(200次/min),静止15min;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WelchUltimateSiO_2,4.6mm×250mm,粒度5μm,流动相:正己烷:乙酸乙酯=70∶30,柱温:28℃,流速:1.5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446nm。方法学验证:叶黄素在0.3166~10.13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8;玉米黄质在0.6175~9.879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5;加标回收率叶黄素在98.2%~102.3%之间,玉米黄质在97%~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叶黄素在1%以内,玉米黄质在2%以内。该方法处理简单,准确度高,适用于叶黄素微囊粉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0.
叶黄素酯和叶黄素抗氧化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叶黄素酯和叶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不同工艺制备叶黄素酯和叶黄素,通过体外还原能力试验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0H·)试验,测定并比较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还原能力试验中,叶黄素、叶黄素酯的还原能力远高于同浓度的VE,叶黄素的还原能力略高于叶黄素酯:在清除0H·和O2·-试验中,叶黄素酯和叶黄素的清除能力略高于BHT和VE,叶黄素酯清除0H·的能力略强于叶黄素,50%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0.88、1.36 mg/100 mL;叶黄素酯和叶黄素清除O2·-的EC50值基本相同,50%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1.11、1.07mg/100mL.结论:叶黄素和叶黄素酯都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活性.叶黄素酯的光热稳定性强于叶黄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