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整果荔枝干护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鲜荔枝果实应用A(连二亚硫酸钠)、B(亚硫酸氢钠)、C(熏硫)三种方法作退色处理,以HCl,H2SO4,植酸作复色处理,每种酸采用pH为0.5、1和3,浸泡时间为5、10和15min,处理后的果实置于50-60℃下进行间歇干燥,最后以果肉含水量29%-32%为成品,此时产品得率为25%-28%。结果表明:护色效果及感官因酸的种类、pH值和浸泡时间而稍有差异其中以A、B处理后再用pH=3的H2SO4浸泡5min,烘干后果实护色效果及口感最好,色泽接近原色具荔枝干特有的香味,无SO2残留味。对总酸、VC、还原糖、SO2等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总酸升高,总糖和还原糖有降低,SO2含量微量。对成品的贮运试验证实,成品密封于保鲜袋中,常温下保存一年以上果皮仍为自然的红色,果肉不发霉,无异味。 相似文献
2.
姜汁护色浸提研究与姜汁保健饮料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姜汁热浸提护色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生姜与水按1∶3质量比混合、以0.5%柠檬酸护色、在90℃下浸提5min时所得姜汁外观与风味最佳。还研究了姜汁与椰汁的复配,开发出一种口感与营养俱佳的姜汁保健饮料,其工艺与配方为:姜汁稀释4倍、姜汁与椰汁复配比例1∶2、白砂糖3%、pH6.8、黄原胶0.07%。 相似文献
3.
4.
5.
姜蒜浸提液与壳聚糖复合保鲜切分莲藕护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鲜莲藕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生姜汁、大蒜提取液、壳聚糖及三者不同浓度复合的保鲜剂对鲜切莲藕贮运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试浓度的生姜汁、大蒜浸提液及壳聚糖处理切分莲藕贮藏15d后,多酚含量均有所降低,而丙二醛(MDA)含量有所上升;2.0%和4.0%的生姜汁、4.0%和6.0%的大蒜浸提液及2.0%的壳聚糖能显著抑制鲜切莲藕贮藏期间多酚的氧化和MDA的积累,在2℃下贮藏15d后无褐变和不良风味变化;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是2.0%生姜汁、5.0%大蒜浸提液、2.0%壳聚糖、最佳浸泡时间为10min,复合保鲜剂处理的切分莲藕可在2℃下贮藏28d而不会出现风味劣变。 相似文献
6.
复合护色液对鲜切莲藕护色效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不同的护色剂组合对鲜切莲藕进行护色处理,并在8℃条件下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1)对鲜切莲藕褐变抑制的最佳因子组合为EDTA浓度为0.25%、Vc浓度为0.1%、草酸浓度为0.25%、半胱氨酸浓度为0.7%、处理时间为8min。经过该护色处理的鲜切莲藕,在整个试验期间内,色白,无褐变现象产生;(2)鲜切莲藕在贮藏期间褐变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时,莲藕的褐变度增加速度较快,其活性下降时,褐变度增加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黑果枸杞汁加工新技术,采用超高压处理(300、400、500 MPa/10 min)和巴氏杀菌(75℃,15 min)处理,分析处理前后及贮藏期(4和37℃,40 d)的微生物、活性成分、关键内源酶及抗氧化活性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200 MPa以上高压处理和巴氏杀菌均能有效杀灭酵母菌和霉菌,300 MPa以上高压处理能使菌落总数降低到1个对数以下;300 MPa高压处理能使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减少17.81 U/mL,但不能使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酶活性显著降低;400 MPa以上及巴氏杀菌均能使POD酶和PPO酶活性降低至0.5 U/mL;超高压处理分别为300、400、500 MPa条件下,总酚含量分别为87.10、87.11、86.92 mg/100 g、总多糖含量分别为61.54、61.04、60.97 mg/mL、花青素含量分别为2.62、2.56、2.58 mg/mL;超高压处理的黑果枸杞汁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6.82%、87.40%、86.60%,均高于巴氏杀菌处理的82.17%;超高压处理组对亚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分别为15.74、16.15、15.95 μg/100 mL DW,处理后直至贮藏结束,高压处理各活性物质均高于巴氏处理。超高压处理在有效灭活微生物、钝化酶的同时,极大程度保护活性物质不被破坏并保证了黑果枸杞汁的抗氧化能力,使得黑果枸杞汁得到了良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8.
莼菜护色工艺及其护色过程中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硫酸铜、醋酸铜、醋酸锌等护色过程中添加剂的添加量以及护色的温度、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对莼菜护色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硫酸铜单独护色的效果比较理想;采用90℃的漂烫温度,3min的漂烫时间,250mg/kg的CuSO4进行莼菜护色,护色效果理想;护色后采用水∶莼菜=4∶1浸泡,每隔24h换水,换水三次就可以将Cu2+浓度降低到10mg/kg以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内源荧光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荧光探针法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黑果枸杞汁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00 MPa以上压力能使黑果枸杞汁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到0.5 U/mL以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兰州大接杏为原料,采用无硫护色液对真空冷冻干燥的杏干进行护色工艺研究。以明度值和色差值作为影响杏干褐变的指标,通过实验最终得到一种替代亚硫酸盐的无硫护色液:杏干冻干之前,在柠檬酸0.4%、抗坏血酸0.06%、氯化钠0.1%、焦磷酸钠0.04%的护色液中浸泡10min,冻干后测得杏干的色差值ΔE为6.96,此时杏干颜色保持最好。 相似文献
11.
12.
甘薯全粉生产过程中护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甘薯全粉生产工艺环节中护色剂、护色时间、及高温处理对甘薯护色效果,利用回归正交得到最佳复合护色剂,即0.58%柠檬酸和0.5%亚硫酸钠。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复合护色剂最佳浸泡时间为45min;经护色处理后甘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为0.083,其抑制率达87.52%。 相似文献
13.
14.
天然护色剂对酱牛肉护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于用红曲红色素作为表面着色剂的小包装方便酱卤肉制品在贮藏期间易发生氧化褪色这一现象,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酱牛肉的pH、红度值、色素残留率、感官评价,研究抗坏血酸钠、葡萄糖、茶多酚及其复合剂作为抗氧化剂对产品表面红曲红色素的保护效果。研究表明:0.05%的茶多酚护色效果最为显著,0.06%的抗坏血酸钠和0.01%的葡萄糖也明显起到了护色的效用,复合剂的相乘效用使其比单一组抗氧化效果更明显,且与市售护色剂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复配护色剂(0.06%抗坏血酸钠+0.01%葡萄糖+0.05%茶多酚)能使酱牛肉储存28d后,红度值仍能达到12.51、色素残留率达到46.54%、感官评价达到3.5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黑果枸杞果实为原料,分别用95%乙醇和水浸提黑果枸杞果实中的抑菌成分,研究黑果枸杞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黑曲霉、啤酒酵母6种菌的抑菌效果,并用抑菌效果较好的醇提液进行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研究pH、温度对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果枸杞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均对以上细菌、霉菌、酵母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对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霉菌和酵母菌;醇提液的抑菌效果比水提液的抑菌效果好;醇提液对不同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有所不同,其中对黑曲霉和啤酒酵母的最小抑菌浓度是1g/mL,对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是0.5 g/mL,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0.125 g/mL,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是0.062 5 g/mL;提取液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效果显著,高温长时间处理可降低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于用红曲红色素作为表面着色剂的小包装方便酱卤肉制品在贮藏期间易发生氧化褪色这一现象,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酱牛肉的pH、红度值、色素残留率、感官评价,研究抗坏血酸钠、葡萄糖、茶多酚及其复合剂作为抗氧化剂对产品表面红曲红色素的保护效果。研究表明:0.05%的茶多酚护色效果最为显著,0.06%的抗坏血酸钠和0.01%的葡萄糖也明显起到了护色的效用,复合剂的相乘效用使其比单一组抗氧化效果更明显,且与市售护色剂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复配护色剂(0.06%抗坏血酸钠+0.01%葡萄糖+0.05%茶多酚)能使酱牛肉储存28d后,红度值仍能达到12.51、色素残留率达到46.54%、感官评价达到3.5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18.
在全藕粉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防止鲜切藕片褐变的护色剂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当护色液组成为柠檬酸0.15%,抗坏血酸0.15%,DL-苹果酸0.25%,L-半胱氨酸0.15%时,其护色效果优于护色效果较好的含硫护色剂,而组合护色剂不含硫,对人体无害,更符合现代食品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肉制品的护香护色护味,是指低温产品和高温灭菌产品(火腿肠)在出厂一个月以上仍能保持其刚出厂时那种新鲜状态,色、香、味不变或基本不变的问题。该问题几乎普遍存在,只是产品的色衰、香弱、味淡不像腐败变质那样后果严重,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目前企业普遍满足于产品不让人吃坏肚子,至于在出厂几个月后是否仍旧保持刚加工出来时的色香味,则少有考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