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研究富硒食用菌硒蛋白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和抑制作用,为富硒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利用Fenton体系产生·OH,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O2-·。以缓冲溶液为提取剂从富硒食用菌中提取硒蛋白,ICP-MS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硒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硒蛋白浓度的增大,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随之增加,空白蛋白和无机硒对·OH的清除率之和小于富硒食用菌蛋白对·OH的清除率,且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机硒、普通食用菌蛋白和硒蛋白对超氧阴离子(O2-·)均有清除作用,随着体积的增加,三者对O2-·的清除率呈上升趋势,在不同浓度下,富硒食用菌蛋白对O2-·的清除率均高于普通食用菌蛋白以及无机硒。硒与食用菌蛋白之间在清除自由基方面存在协同作用。硒蛋白对O2-·有一定的清除和抑制作用。硒蛋白对·OH的清除效果好于对O2-·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富硒灵芝蛋白的各种溶剂提取物中,水溶性蛋白是其中结合硒含量最高的。本文以高硒(Se)含量、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考查指标,通过优化的柱层析等方法对富硒灵芝中的水溶性硒蛋白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蛋白质结合的硒元素(se)含量,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进行纯度鉴定。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捕捉(EPR)技术测定样品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后的硒蛋白显示出很强的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这种抗氧化能力随着硒蛋白中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从而反映了硒元素在富硒灵芝蛋白抗氧化活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出Mn~(2+)-H_2O_2-PAR[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新体系并用于羟自由基的检测。pH 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Mn~(2+)-H_2O_2体系产生羟自由基,加入偶氮染料PAR,羟自由基迅速氧化PAR-Mn~(2+)螯合物分解退色,测定500nm处吸光度的变化确定羟自由基产生的量。利用所建立的实验方法对抗坏血酸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测定,其结果与DPP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分光光度法和羟自由基测定试剂盒法相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测定快速,重现性稳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42%,可作为一种简便的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3种方法中抗坏血酸的IC_(50)分别为0.013、0.005、0.2 mg/mL。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三种富硒糙米为原料,对糙米中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富硒糙米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与测定。研究发现:相较于普通糙米,富硒糙米中硒含量显著增加(P<0.05);富硒处理可提高糙米中粗蛋白含量,造成肉豆蔻酸含量降低,硬脂酸含量升高;相较于普通糙米蛋白,富硒糙米蛋白中蛋氨酸含量上升,半胱氨酸含量下降;富硒处理对蛋白质分子量及亚基组成无显著影响,但会增加β-折叠、无规则卷含量增加,降低β-转角、α-螺旋含量。富硒糙米蛋白具一定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与还原力,且均明显高于普通糙米蛋白,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恩施堇叶碎米荠,通过比较测定3种碎米荠提取物:碎米荠碱提物(CE)、碎米荠富硒蛋白(SPR)和碎米荠富硒多肽(SPI)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考察3种富硒碎米荠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并与富硒酵母(SY)、无机硒(IS)和非富硒多肽与无机硒混合物(SPIS)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PI清除4种自由基能力最强,其对DPPH·、OH·、ABTS~+·和O_2~-·的清除率分别为87.5%,50.3%,99.7%,45.7%,IS清除4种自由基能力最弱,均不超过14%。通过比较SPR、SPI、CE、SY、IS和SPIS对4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半抑制浓度(IC_(50)),发现有机硒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强于无机硒。  相似文献   

6.
李华为  赵素云  铁梅 《食品科学》2010,31(23):61-64
从富硒蛹虫草中提取硒多糖和硒蛋白。分别采用ICP-MS 法和苯酚硫酸法及考马斯亮蓝法对硒多糖和硒蛋白中硒、多糖及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在Fenton 体系中,以510nm 波长处的吸光度研究硒多糖和硒蛋白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硒多糖和硒蛋白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强于相同浓度的无机硒、多糖及蛋白;其中,富硒蛹虫草硒多糖的对羟自由基最高清除率为38.02%,而硒蛋白的最高清除率可达75.00%。  相似文献   

7.
带鱼下脚料蛋白多肽亚铁螯合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舟山带鱼下脚料为原料,利用风味酶和动物复合蛋白酶水解制备多肽亚铁螯合物,并对亚铁鳌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带鱼下脚料蛋白用量4.1g,温度40℃,风味酶与动物蛋白酶复合比1:1,酶量6×103IU/100mL,pH7.带鱼下脚料蛋白最佳螯合条件为:pH7,时间15rain,温度20℃,抗坏血酸用量0.1%.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亚铁螯合物对羟自由基具有一定清除作用,但对过氧化氢清除效果不明显,对植物油抗氧化效果接近VE,但持久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酶解法(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提取刺参多糖(Stichopus japonicus polysaccharides,SJP),以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并研究其清除活性氧保护线粒体的作用机制。以Fe~(2+)-Vit C系统诱发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以丙二醛(MDA)为指标测定SJP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测定SJP的还原力及其对Fe~(2+)的螯合作用;以H_2O_2-Fe~(2+)体系为羟自由基(·OH)生成系统,测定SJP清除·OH的能力;用滴定法测定SJP清除过氧化氢(H_2O_2)的能力;用氮蓝四唑(NBT)法测定SJP清除超氧阴离子(O_2·~-)的能力。研究表明:SJP可抑制MDA生成;SJP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和较弱的Fe~(2+)螯合作用;另外,SJP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明显清除·OH、H_2O_2和O_2·~-。SJP能通过抗氧化、清除活性氧(ROS)来保护线粒体,具有保护机体的功效,这是SJP保护线粒体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的红薯叶多糖为原料,利用硒化试剂SeOCl2进行硒化反应,实验结果证明硒化试剂用量和反应温度会影响产物的含硒量.反应温度为70℃、硒化试剂加入量为2mL时,硒化红薯叶多搪的收率和含硒量分别为84.5%,358 μg/g.硒化红薯叶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增强,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茉莉花丙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通过测定其在Fe~(3+)氧化体系的抗氧化能力以及用Marklund法和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其对O_2~-·和羟自由基及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茉莉花丙酮提取物对Fe~(3+)氧化体系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并具有一定的清除O_2~-·、·OH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