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对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其品质指标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0、10和20℃下,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西兰花采后不同温度条件下功能营养变化规律及适宜温度条件的确定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西兰花的黄化时间显著不同。10℃和20℃条件下,西兰花抗氧化活性、总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与10℃和20℃相比,0℃能有效延长西兰花中VC、类黄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保持时间,贮藏28 d时西兰花品质良好。采后短期贮藏有利于西兰花功能营养的提高。整个贮藏过程中西兰花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相关性最大,其次是类黄酮,与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2、0、4及10 ℃包裹保鲜膜贮藏和0 ℃直接贮藏方式对芫荽采摘后色差、叶绿素含量、失重率、膜通透性以及感官评价的影响,探索芫荽最佳保鲜条件。结果表明:在0 ℃下贮藏7 d后,保鲜膜包装下芫荽的失重率为24%,而直接冷藏其失重率达到35%,保鲜膜能够抑制芫荽水分蒸发,降低自身失重率。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芫荽的失重率、色差不断提高,膜通透性不断增强;芫荽叶绿素含量下降趋势更加明显。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分析,芫荽在0 ℃条件下包裹保鲜膜贮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鲜切西兰花的PE薄膜保鲜包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业贮运温度(4℃)和货架储存温度(25℃)及不同湿度(RH40%、60%、80%)条件下,采用厚度为0.006、0.011、0.017mm的普通聚乙烯薄膜(PE)及0.018、0.028、0.039mm的激光打孔PE膜对鲜切西兰花进行保鲜包装。以西兰花的感官品质、失重率和叶绿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并利用薄膜的透湿性实验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激光打孔PE薄膜的透湿率大于普通PE薄膜;对同种薄膜而言,随着厚度的增加,透湿率减少。在25℃环境下贮存4d,激光打孔膜包装的霉变现象比普通PE膜严重,且对同种薄膜而言,厚度越大,包装试样的黄化和霉变程度越轻,保鲜包装效果越好。激光打孔膜包装试样的失重率和失重速率均明显大于普通PE膜;在相同贮存条件下,PE薄膜越厚,试样的失重率越小。故从包装试样的感官品质和水分的保持方面看,普通PE膜优于激光打孔PE膜,且薄膜越厚效果越好。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试样中的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从叶绿素的保持方面而言,薄膜越厚,保鲜效果最好,且试样中叶绿素a的损失幅度和速率远远大于叶绿素b。4℃的低温贮存环境利于产品感官品质、水分及总叶绿素含量的保持,利于其PE薄膜的保鲜包装。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薄膜对西兰花的保鲜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薄膜包装西兰花,以聚乙烯(polyethylene,PE)薄膜包装和无膜包装为对照组,在(20±3)℃条件下对西兰花的相关指标进行定期测定,研究PLA薄膜对西兰花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PLA薄膜、PE薄膜和无膜包装贮藏过程中,西兰花的VC、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前者含量明显高于后两者,而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前者明显低于后两者。可见,PLA薄膜包装处理对常温条件下的西兰花有明显的保鲜效果,能有效地延长西兰花的常温货架期。  相似文献   

5.
以红薯叶为试材,在不同贮藏温度(0、5、10℃、室温)和不同PE保鲜膜(0.05、0.03 mm、微孔)下,测定1,3,5,7,9,11 d的相对电导率、失重率、黄酮含量、叶绿素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并结合红薯叶感官品质的变化研究了温度和保鲜膜对红薯叶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下贮藏结合0.05 mm保鲜膜包装对采后红薯叶起到较好的保鲜效果,可以减缓红薯叶的叶绿素和黄酮的分解,抑制相对电导率和失重率的升高,保持红薯叶较好的感官品质,有效延长货架期。因此建议红薯叶贮藏过程中用0.05 mm PE保鲜膜包装,贮藏于10℃。  相似文献   

6.
将生鲜三文鱼肉进行抗菌海绵衬垫覆PE膜包装、PP衬垫覆PE膜包装以及空白组覆PE膜包装,在4℃条件下贮藏,以感官评定、失重率、pH值、色差值、质构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以及菌落总数为评价指标,研究抗菌海绵衬垫对冷藏三文鱼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在贮藏期间,各组三文鱼肉的感官评分值呈下降趋势;失重率、色差值、挥发性盐基氮及菌落总数呈上升趋势;pH值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除失重率外抗菌海绵衬垫组包装的三文鱼片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PP衬垫组与空白组,抗菌海绵衬垫可延长三文鱼肉的冷藏货架期2~4d。  相似文献   

7.
王慧倩  郑聪  王华东  王静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4,35(16):250-254
研究乙醇熏蒸处理对鲜切西兰花总酚、总黄酮、总硫代葡萄糖苷和萝卜硫素等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先将花球在20 ℃条件下分别用体积分数为2%、5%、10%、20%乙醇溶液熏蒸处理6 h,再切割成小花并在10 ℃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10%乙醇溶液熏蒸处理可以显著延长鲜切西兰花的货架期、提高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延缓总硫代葡萄糖苷和萝卜硫素含量下降,并可有效保持较高的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提高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从而延缓西兰花采后衰老、保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发现,总酚、总黄酮和萝卜硫素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乙醇熏蒸处理在鲜切西兰花保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番荔枝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荔枝(品种‘非洲骄傲’)为原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4、25℃)对采后番荔枝呼吸速率、木质素与总酚含量等贮藏品质的影响,比较贮藏前后番荔枝果实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5℃贮藏条件下,番荔枝硬度迅速下降,失重率明显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4℃贮藏的番荔枝硬度缓慢下降,并且到贮藏第14 d,失重率仅为5.21%;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番荔枝果实细胞表面均出现很多孔隙,木质素颗粒沿细胞壁内侧沉积,形成完全木质化的细胞。木质素含量在不同贮藏温度期间均呈增加趋势,但在贮藏第5 d,25℃贮藏的番荔枝木质素含量增加了44.47%,而4℃贮藏的番荔枝木质素含量仅增加了30.48%;25℃贮藏条件下,总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4℃贮藏条件下,总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25℃贮藏的番荔枝在第2 d出现跃变高峰,呼吸速率达到600.23 mg/kg·h,而4℃贮藏条件番荔枝果实呼吸速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低温贮藏显著抑制番荔枝的呼吸强度,有效延缓果实木质化进程,更利于番荔枝果实采后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9.
不同保鲜膜处理对番茄常温货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保鲜膜处理对番茄常温货架品质的影响。将番茄分别装入厚度为20μm(PE20)、30μm(PE30)、50μm的聚乙烯保鲜膜(PE50)和20μm的聚乙烯微孔膜(WK)中,每袋大约5 kg,扎口,于(25±1)℃、RH50%下贮藏。并通过测定袋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失重率、硬度、色差、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丙二醛等指标来确定保持番茄常温货架品质的最佳保鲜膜。结果表明,在第10 d,微孔膜的失重率与其他保鲜膜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4 d,硬度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在第2、4 d,亮度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在第10 d,a*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在第4 d,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在第10 d,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微孔膜处理可以降低番茄的失重率,保持番茄的硬度,维持番茄较好的色泽,保持番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抑制番茄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对番茄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鲜切西兰花在4℃条件下贮藏14 d内自身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DPPH体系、Fenton体系和还原体系研究鲜切西兰花在贮藏期间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同时还测定了与西兰花抗氧化能力有关的营养成分与酶活性的变化,包括总酚和VC、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鲜切西兰花在贮藏期间总抗氧化能力在贮藏前12 d呈逐渐上升状态,之后缓慢降低;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很高,但在贮藏期内呈先缓慢降低后回升的趋势;还原能力在贮藏前10 d呈上升趋势,之后大幅度降低。总酚和APX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VC含量从80 mg/100 g降低到60 mg/100 g,之后变化不大;CAT活性和SOD活性在贮藏前期呈现降低趋势,中期回升,后期又逐渐降低。结论鲜切西兰花的抗氧化能力在8~12 d期间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适当失水与自发气调包装对青皮核桃保鲜的协同效应,本文以‘西扶2号’核桃鲜果为试材,采取0、5%、10%3种果实失重率与PE30、PE50两种自发气调包装(水气耦合)条件复合处理,以0失水加食品保鲜膜包装为对照,(0±0.5)℃下贮藏。结果发现,各处理对果实的保鲜效果和核桃仁品质保持能力均高于对照,以失水10%复合PE50包装处理(10%+PE50)最强,5%+PE30其次。贮藏80 d后10%+PE50的裂果率、腐烂率、褐变指数最低,分别为:2.1%、2.0%、10%,对照分别为:81.6%、42.4%、80.0%;10%+PE50的核桃仁总酚、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核桃仁感观品质下降最少,核桃仁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含量、酸价、过氧化值最小。贮藏110 d后,10%+PE50的果实腐烂率11%,因褐变指数大于20%,贮藏中止。因此,失水10%复合PE50包装处理被选为最有效的水气耦合条件,能使青皮核桃保鲜期延长至110 d。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延长西兰花货架期,采用4 种膜包装鲜切西兰花,研究其在贮藏期品质的变化。将鲜切西兰花分别用 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聚乙烯(polyethlene,PE)、低密度PE、聚甲基戊烯4 种膜 包装,贮藏期间每3 d测定西兰花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西兰花的品质逐渐下降;贮 藏12 d时,采用PVDC膜包装的西兰花的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力最高,质量损失率、 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力最低;但PVDC膜在叶绿素保持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方面不如PE 膜。综合分析得出,鲜切西兰花贮藏0~9 d,PVDC膜保鲜效果最好;贮藏9~12 d,PE膜包装的商品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新鲜银耳为原料,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其保鲜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PE膜打孔包装、PE膜不打孔包装和无包装方式贮藏于1℃和4℃条件下,定期测定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1℃贮藏期间,打孔、不打孔和无包装的鲜银耳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分别为40.86%、43.01%和45.16%;鲜银耳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和白度变化率低于4℃贮藏条件。贮藏25 d时,1℃贮藏的PE膜打孔包装鲜银耳品质最佳,失重率23.76%、亨特白度43.4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0.55 mg/g、总糖含量3.39%、微生物的抑制情况显著好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采后绿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50%的水溶性壳聚糖(WSC)和羧甲基壳聚糖(CMC)分别对在2℃贮藏条件下采后绿芦笋的涂膜保鲜。通过感官品质、失重率、抗坏血酸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以未经处理的绿芦笋为对照。结果表明:经0.50%的CMC和WSC进行涂膜处理,均可有效地降低芦笋的失重率,维持其硬度,延缓其抗坏血酸和叶绿素营养物质的消耗。而且CMC处理可以明显抑制绿芦笋总酚含量的下降及其PPO、POD和SOD活性的变化,其感官品质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绿芦笋的贮藏时间延长至35 d。  相似文献   

15.
贮藏温度对湖南本地青椒采后理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贮藏温度对湖南本地青椒采后理化品质的影响,确定不同温度下青椒采后品质变化规律。方法考察不同温度(8℃和25℃)在贮藏20 d期间青椒理化品质变化,包括失重率、硬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能力、ABTS~+能力、FRAP能力)变化规律。结果同25℃相比, 8℃贮藏温度下青椒的理化品质保持更好。8℃处理组的青椒在贮藏期间失重率小,硬度较高,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变化幅度小,抗氧化活性较高。结论 8℃低温贮藏更有利于青椒采后理化品质的保持,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6.
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贮藏品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的品质变化进行动态跟踪,分析产品在4℃、10℃、20℃条件下贮藏,其感官、pH值、TVB-N值、TBARS值、蛋白、脂肪及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产品在贮藏过程中,pH值呈下降趋势,TVB-N值和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脂肪、水分含量及TBARS值变化不明显。贮藏温度对产品质量和货架期影响显著,低温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根据感官品质判断产品的货架期,4~10℃贮藏货架期为21 d,20℃贮藏货架期为14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冷凉地区甘薯块根品质的影响,为当地因地制宜建设地下或半地下贮藏窖的短期贮藏筛选适宜品种。方法 以腐烂率、失重率、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坏血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果胶含量、α淀粉酶活性及薯块硬度变化为指标,考察了12个甘薯品种在6、9和12℃ 3个不同贮藏温度中块根品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相同品种间,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甘薯腐烂率、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果胶含量和硬度波动明显,总体呈上升趋势,失重率、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而缓慢下降。不同品种间耐贮性存在较大差异,12℃贮藏条件下,各品种腐烂率较低,但失重率相对较高;9℃贮藏条件下,部分品种腐烂率上升,但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等营养物质损失较小;6℃低温贮藏条件下,失重率及腐烂率较低的品种是商薯19、苏薯28号和徐紫薯8号;α淀粉酶活性较弱的品种是徐紫薯8号、济薯26号、心香和商薯19;而济薯26号、徐薯32号、商薯19号和徐紫薯8号贮藏35 d后,淀粉含量损失较少。结论 通过贮藏特性评价,掌握不同品种的品质随贮藏温度变化规律,筛选出商薯19、徐紫薯8号和苏薯28号3个适宜6℃低温贮藏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真空包装结合避光贮藏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聚乙烯(polyethylene,PE)+尼龙(polyamide,PA)材料对马铃薯切片进行真空包装,以托盘+保鲜膜包装为对照,于(20±1)℃下分别避光和不避光贮藏4 d,分析贮藏期间鲜切马铃薯感官品质、营养物质含量、褐变相关酶及抗氧化酶活力等多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PE+PA真空避光处理能显著抑制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和硬度的上升(P0.05),显著降低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和抑制总酚、类黄酮、过氧化氢含量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的上升(P0.05),有效维持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诱导提高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综上,真空包装在避光下贮藏有利于降低鲜切马铃薯代谢水平,抑制愈伤组织形成,减轻褐变程度,保持较好的感官及营养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BioSuee保鲜膜对新疆鲜枣采后贮运品质的影响,以“转色期”冬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为试材,采用3种不同配方的BioSuee保鲜膜(BioS-1、BioS-2和BioS-3)和普通PE保鲜膜对冬枣果实进行包装处理,在(20±1)℃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冬枣果实转红指数、硬度、相对电导率、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Vc、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分析BioSuee保鲜膜对冬枣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与对照和PE包装相比,3种BioSuee保鲜均能维持冬枣的采后品质。其中,BioS-3保鲜膜的效果最好。BioS-3保鲜膜显著抑制了冬枣果实转红指数、腐烂率、失重率和相对电导率的增长,延缓了果实硬度、TSS、TA和Vc含量的下降,推迟了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因此,BioS-3膜可以有效地延缓冬枣果实的转色,维持果实采后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5):192-198
为了研究富士苹果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1-MCP处理后贮藏4个月的富士苹果为实验材料,0℃贮藏4个月后转移至模拟货架温度(5、10、15、20、25℃)下进行贮藏性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对感官品质和营养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富士苹果的品质随货架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感官品质评价,影响富士苹果货架期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是果皮的褪色,主要表现为花青苷含量和a值的下降,最有利于颜色保持的温度是5℃;25℃条件下综合品质下降最快;货架期8、16、24 d口味最佳温度分别为15、10、10℃,说明货架时间越长,要求温度越低。以营养品质评价,货架期间Vc和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果肉总黄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果皮则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相对于果肉而言,果皮DPPH清除率在货架初期对温度不敏感,各温度之间无明显差别。以上结果说明货架期间低温有利于保持较高的营养品质,但是口味最佳时果实营养品质并不是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