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生长调节因子,具有广谱的生理效应,其作用于果蔬能够显著诱导果蔬产生抗病性、提高果蔬的耐冷能力、改善果蔬采后的感官品质和耐贮性。MeJA改善果蔬采后品质的机制主要包括诱导基因的表达、提高抗氧化及抗病相关酶的活性、促进抗性物质的积累、改善果蔬体内能量的代谢等方面。本文就MeJA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在果蔬采后方面的应用现状、作用机制及其在果蔬生产中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以期为MeJA在果蔬采后中的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单独或结合杀菌剂可以有效除去果蔬表面的污垢,杀灭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抑制酶的活性,调控质构、颜色等采后品质。综述超声波技术在果蔬采后贮藏保鲜中的研究进展,介绍超声波的作用机制和相关设备,并对该技术在研究和应用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褪黑素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吲哚类色胺,具有调控果蔬衰老、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防止抗氧化酶钝化等作用。最新研究发现褪黑素可以显著延缓果蔬采后由呼吸作用、乙烯释放、蒸腾作用、自由基代谢等代谢活动导致的品质劣变。本文从果蔬采后品质劣变角度综述了褪黑素对果蔬采后生理的调节作用,从导致品质劣变的关键生理活动包括呼吸作用、乙烯合成、蒸腾作用、酶促褐变、膜脂氧化、抗性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外源褪黑素的调控机制,系统阐述了外源褪黑素对果蔬品质的影响,包括感官品质、糖酸代谢、风味变化等,以期为褪黑素在保持果蔬采后品质及相关贮藏保鲜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节果蔬的生理及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采后NO处理果蔬,对延缓成熟、减轻冷害和增强抗病性的效果,概述了NO抑制果蔬成熟衰老,通过激活抗氧化体系、维持能量水平、保护细胞膜和调控CBF抗冷途径增强抗冷性,通过杀伤病原菌、调节次生代谢过程、病程相关蛋白和抗病基因的表达提高抗病性的作用机制,同时对NO在果蔬采后基础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低温贮藏能维持果蔬采后品质,但冷敏型果蔬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冷害,严重影响果蔬的贮藏品质和贮藏期。草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于调节果蔬生理生化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延缓采后果蔬的成熟衰老过程,还能减轻采后冷敏型果蔬低温贮藏中冷害的发生。该文主要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渗透调节物积累、糖代谢和细胞壁代谢等方面综述了草酸处理减轻采后果蔬冷害机制,以期为草酸在控制采后果蔬冷害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果蔬采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失衡造成氧化胁迫,加速品质劣变,破坏其商业价值。文章以ROS代谢与果蔬贮藏品质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低温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延缓果蔬采后品质劣变的作用;同时,从转录调控角度综述bHLH、WRKY及NAC等低温响应转录因子参与果蔬采后抗氧化作用,进而揭示低温延缓果蔬品质劣变的抗氧化转录调控作用的可能机制,旨在为开展果蔬采后品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及进一步阐明果蔬采后成熟衰老和品质劣变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MCP对果蔬采后抗病性的诱导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MCP(1-甲基环丙稀)是新型乙烯作用抑制剂,能延长许多果蔬产品货架寿命和品质。1-MCP也与果蔬采后病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能够诱导多种植物的抗病性,采后1-MCP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苹果、鳄梨、菠萝、草莓和李果实等多种果蔬的采后病害。1-MCP的诱导机理主要涉及促进病程相关蛋白产生、活化酚类物质代谢、诱导活性氧积累等方面。本文对1-MCP在果蔬采后抗病性诱导的现状及机理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对果蔬的保鲜作用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改善贮藏品质、调节采后生理代谢和防腐3个方面论述了壳聚糖对果蔬的保鲜作用,并着重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壳聚糖对果蔬的保鲜作用机理主要包括4个方面:在果蔬表面形成半透膜;抑制病原真菌生长;降低病原菌的侵染性和诱导果蔬产生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生鲜果蔬营养丰富,是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的主要来源,采后易发生衰老、腐烂等品质劣变。包装是果蔬采后重要的商品化处理方式,在保护果蔬产品质量安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包装作为递送载体,实现抗菌、抗衰老等功能的活性包装是食品包装技术的一大进步,其在果蔬采后保鲜方面效果显著。该文旨在探讨基于果蔬保鲜的常见的活性包装的特点、现状和应用,并分析了活性包装发展中过程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活性包装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筱  潘浪  丁胜华  单杨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8):304-309,316
果蔬的贮藏保鲜是果品蔬菜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与衰老的重要因子,1-甲基环丙烯可作为乙烯受体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的保鲜,可有效延缓其后熟软化和腐烂,延长果实保鲜期。本文从1-MCP单独处理果蔬效应和与物理化学方法联用处理果蔬效应两方面总结归纳了近年来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各种果蔬采后品质的影响,分别对果蔬的外观质构、营养品质、酶活性、风味物质、基因调控等等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发现了1-MCP对保持果实硬度与香气成分、延缓颜色变化,减缓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抗氧化成分的降低,抑制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等酶的活性,预防生理失调症状等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浓度与作用时间、微生物控制、挥发性酯类和醇类损失、基因调控通路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阐述1-MCP保鲜作用的利弊,以期为更精准有效地将1-MCP应用于果蔬市场提供参考,避免采后的浪费,进而促进果蔬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于采后旺盛的生理代谢, 新鲜水果和蔬菜会出现品质劣变, 采取有效的抗菌保鲜策略是果蔬采后贮藏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天然大分子壳聚糖作为果蔬的活性包装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安全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壳聚糖基涂层/膜用于果蔬保鲜包装的抗菌保鲜效果及其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壳聚糖的来源及应用特点以及制备壳聚糖薄膜材料的常用方法, 然后综述了壳聚糖及其与其他生物活性材料复合使用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并总结了使用壳聚糖基涂层/膜保鲜对果蔬外观品质、营养品质、挥发性香气物质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 对壳聚糖在果蔬抑菌保鲜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介绍, 以期为其未来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果蔬在采后以及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褐变、组织软化、腐烂变质等生理生化变化,造成果蔬品质下降、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此,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熏蒸技术主要是利用熏蒸剂在密闭空间内以气态形式扩散并与果蔬作用,通过调控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酶活性、抑制细菌生长等方面发挥保鲜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普遍使用的乙醇、一氧化氮和植物精油等熏蒸剂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为果蔬保鲜研究中熏蒸剂的选择与熏蒸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拮抗菌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选择对果蔬产品不造成危害的微生物来抑制引起采后腐烂的病原真菌的生长,以达到抑制果蔬采后腐烂的一门技术,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本文对拮抗菌的利用途径、作用机制以及提高拮抗菌作用效果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能量状态在果蔬采后衰老中的作用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量是采后果蔬维持正常生理代谢活动的基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能量亏缺是导致采后果蔬衰老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采后果蔬的呼吸代谢、活性氧和细胞膜完整性与能量状态的关系等方面阐述能量状态在果蔬采后衰老中的作用,并对采后果蔬能量状态的调控措施以及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此外,从能量合成、转运、耗散和感知相关基因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与调控,采后果蔬衰老的起始因子,能量亏缺的应激反应等方面进行展望,旨在为从能量角度探究采后果蔬衰老的机制和研发果蔬采后保鲜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发光二极管(LED)照射调控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ing diode,LED)照射技术作为当前新兴的物理保鲜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无毒害、无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在果蔬采后保鲜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该文首先简要阐述LED特性和其可能的保鲜机制,重点综述LED照射对果蔬采后生理特性(色泽、失重率、呼吸强度、相关酶活性)和品质特性(VC、可溶性糖、酚类物质、抗氧化力)调控作用,并对其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解析;最后提出该技术目前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茉莉酸甲酯作为与抗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外源应用可激发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诱导其产生与机械伤害相似的防御效果。采后果蔬在贮藏和运输期间总酚、抗坏血酸以及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含量下降,致使其抗氧化活性降低,且品质和抗性受到了不良影响,大大缩短了果蔬的货架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茉莉酸甲酯可通过提高果蔬抗性物质合成酶和抗氧化相关酶的活性增强果蔬抗性,有效维持果蔬的抗氧化活性、降低品质损失、延长货架期。本文对近些年国内外茉莉酸甲酯在果蔬应用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聚焦于其对果蔬抗性、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今后茉莉酸甲酯在果蔬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后果蔬机械损伤愈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从而引起果蔬腐烂变质。机械损伤是采后损耗的主要原因。研究采后果蔬损伤愈合机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减少采后果蔬损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采后果蔬损伤愈合的形成机制,主要综述了影响损伤愈合的因素,以及采后果蔬损伤生理和品质的变化对损伤愈合的影响,为保持果蔬的采后品质,减少商用价值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吲哚胺类化合物,已经被证实广泛分布在高等植物的组织和器官中,具有调节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发育、抗逆性以及成熟衰老等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褪黑素在延缓果蔬采后衰老和品质劣变中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简述植物中褪黑素合成途径、部分果蔬中褪黑素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综述褪黑素对果蔬采后生理(呼吸作用、乙烯生成、抗氧化酶活力)和品质(色泽、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的调控作用,并对其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详细解析,最后归纳褪黑素在果蔬采后保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重点,为今后褪黑素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色泽是果蔬采后主要的感官品质之一,它是消费者判断果蔬成熟度、新鲜度、商品可接受度及营养价值的重要参数。决定果蔬采后色泽的主要色素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它们的代谢使果蔬呈现红、橙、黄、绿、蓝、紫等多种颜色。果蔬采后常发生的褪绿、褐变、黄化和白化等转色现象,也与果蔬色素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研究果蔬采后色素代谢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生物技术等在调控果蔬采后色素代谢方面的作用和机理,旨在为采后果蔬色泽的有效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CO2对果蔬采后生理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CO2对果蔬采后生理、成熟衰老机制和果蔬保鲜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果蔬采后CO2的生理效应、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组分的变化、几种主要的细胞壁降解酶在果实成熟软化中的作用等方面,重点叙述了CO2对果蔬采后果胶酶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