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珠  陈庆森  张蕾  闫亚丽  赵培 《食品科学》2017,38(17):174-183
本研究对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植物甾醇酯(phytosterol ester,PSE)及其相关乳制品进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的功能性评价,并为指导植物性化学物质和养心乳制品(Yangxin dairy,YXD)的实际使用提供科学依据。SD大鼠被分为9 组,每组10 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分别喂养正常饲料和高脂饲料,灌胃0.9%生理盐水,PS、PSE、YXD和安慰剂组高脂喂养的同时连续灌胃PS(23.6、47.2 mg/mL)、PSE(23.6、47.2 mg/mL)、YXD(30、60 g/250 mL)和花生油 4 周。4 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大鼠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这些干预方式会对降低甘油三酸酯的水平、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稳定。在肝脏和病理切片的相应指标测定结果中也有相同的趋势。PSE和YXD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此外,本研究证实YXD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保护肝脏和血管的效果方面较突出。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燕麦制品在缓解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产生的心脑血管风险中的应用,选取40名社区居民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观察组实验对象连续服用燕麦制品3个月,之后进行运动风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对运动风险指标检测,观察组实验对象的细胞因子,心肌酶表达水平变化情况,心率血压变化情况、颈动脉内膜厚度检测、心率变异性分析、脑血管血液流动学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居民发生明显改善,P0.05,差异显著。所有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证明燕麦制品可以缓解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产生的心脑血管风险,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I)——植物甾醇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当前关于植物甾醇的基础研究进展表明,利用基因工程调控植物油料中甾醇含量与组成、揭示植物甾醇影响胆固醇的合成与相关基因表达的机理、明晰植物甾醇在植物衰老中的作用是植物甾醇基础研究工作的三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乳制品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和可能机制.研究表明,总乳制品、低脂乳制品以及牛奶摄入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控,低脂乳制品以及发酵乳制品有利于脑卒中的防控,而对于冠心痛患者以及超重者,摄入乳制品对于疾病的控制有正面效果,但关于乳脂肪的作用研究证据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具有降低胆固醇功能的植物甾醇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新 《食品科技》2006,31(11):1-3
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证明,从自然界油料和谷物中提取的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能,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从20世纪末,均己批准植物甾醇可使用于降胆固醇的功能食品。我国虽有生产但仅用于药物原料,作为功能食品配料尚未批准使用。现将近年国外发展动态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含植物甾醇酯的功能性蛋白饮料的研制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出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蛋白饮料,这种蛋白饮料含有0.1%~10%的植物甾醇酯。植物甾醇酯是由植物甾醇与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制得,其中植物甾醇是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及其它天然甾醇的混合物,脂肪酸是C2~C22脂肪酸中的一或几种混合脂肪酸。成人每天摄入含0.75%以上植物甾醇酯的蛋白饮料,即可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建立了测定这种功能性蛋白饮料中甾醇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市场升级,竞争激烈,买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退货已成为眼镜店经营中经常遇到的普遍现象,以致越来越多的眼镜店除了拼质量.价格和个性化服务之外,还纷纷打出了"无条件换货","无条件退货"等口号来吸引消费者,即便如此,退货仍是困扰消费者与商家的一个难题.一方面,无条件,无理由的退货之路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畅通;另一方面,对眼镜店来说,消费者愈来愈挑剔,退货愈来愈普遍,眼镜店也承受着愈来愈大的压力与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述乳制品保质期,对种种上影响因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药食同源植物牛大力的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为豆科美丽崖豆藤属植物,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牛大力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同时,临床实验表明牛大力还具有缓解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遗精、白带异常、肾炎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疗效。牛大力中的标志性成分是高丽怀素和芒柄花素。目前,已有超过50种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挥发油成分、甾醇类等化合物从牛大力中分离出。近几年对于牛大力的毒理性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对牛大力的传统功效、植物学特点、化学成分、营养成分、药理活性和毒理性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以期为牛大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最近美国市场出现一类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人造黄油、色拉酱等涂抹类食品,立刻引起消费者的极大兴趣。一些植物甾醇(Phytosterols)和植物饱和甾醇(Phytostanols下简称饱和甾醇)能明显地降低人体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 植物甾醇如何降低胆固醇。在西方膳食中,人们每天平均摄入250mg植物甾醇,大多数来自植物油、谷物、水果和蔬菜,这大致相当于每日人体胆固醇的消耗量(300mg/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钙铁营养强化调制乳粉为基粉,添加两种活性物质——植物甾醇酯和磷脂酰丝氨酸,研究不同配比对营养粉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添加比例对营养粉抗氧化性、溶解性以及感官特性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的添加量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甾醇酯和磷脂酰丝氨酸的添加比例为1∶2时,营养粉的抗氧化性最好;而添加比例为1∶4时,营养粉的溶解性和感官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甾醇的特性、生理功能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植物甾醇的特性和降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概述了在医药、食品、化妆品、饲料等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浓盐酸水解、KOH乙醇溶液皂化、正己烷萃取、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种类、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烟叶样品中游离态和结合态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含量.结果表明:①各甾醇的检测限在0.10~0.35μg/mL范围,相对标准偏差2.3%~3.3%,回收率87%~99%;②烟叶中植物甾醇的总含量与其类型、产地、部位等有非常大的关系;③烟叶中植物甾醇的种类分布也受品种的影响,但部位、产地的影响不大;④烟叶中酯态甾醇(SE)和糖苷态植物甾醇(SG+ASG)的含量可能分别与其高级脂肪酸和单糖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和降胆固醇的生理功能,概述了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饲料等行业中的应甩。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甾醇是天然无毒的活性物质,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而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工业上特别是医药行业对高纯度的植物甾醇及其单体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植物甾醇的提纯工艺和各种单体尤其是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分离工艺是研究的重点。综述了植物甾醇提纯的工艺,包括溶剂结晶法、络合法、皂化法、分子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吸附法(柱吸附法、高压流体吸附法)、酶法等;概述了以植物甾醇为原料分离甾醇单体的工艺,主要有化学法和物理法,着重介绍了物理法中利用溶剂结晶法富集豆甾醇或β-谷甾醇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植物甾醇脂质体(Phytosterol Liposome,PLs),并以不同浓度壳聚糖进行修饰优化制备工艺;通过粒径、Pd I、电位和稳定性指数,分析评价了壳聚糖修饰植物甾醇脂质体(Chitosan modified Phytosterol Liposome,CS-PLs)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并对壳聚糖修饰前后PLs进行了体外胃肠消化环境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壳聚糖浓度为0.3 mg/mL时可获得粒径小、分布均一的CS-PLs;且pH、温度和离子强度及种类均对CS-PLs稳定性有显著影响;PLs经壳聚糖修饰前后,胃消化稳定性均良好,但在模拟肠消化环境中,经壳聚糖修饰后的PLs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食用油中植物甾醇测定方法的优化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虹  姜元荣  魏婷婷  王伟 《中国粮油学报》2011,26(2):120-123,128
研究了食用油中植物甾醇的检测方法,并将液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法、实验室优化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和精密度好的优点。同时,利用此检测方法,对油脂加工过程中植物甾醇的含量进行了追踪分析,考察了油脂在精炼过程中的甾醇损失情况。另外,还对不同种类植物油的毛油和脱臭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为将来相关领域开发应用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甾醇作为新资源食品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天然植物甾醇来源、降血脂功效评价、降血脂机理研究和提取纯化4个方面的总结,认为植物甾醇主要是通过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数量起到降血脂的作用,但机制和体内作用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新型的植物甾醇类产品只有在提高摄入量和吸收率的基础上才能起到良好的降血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