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草鱼鱼鳞为淡水产品副产物。我们用木瓜蛋白酶水解草鱼鱼鳞并优化酶解条件,运用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和凝胶渗透色谱确定所得胶原蛋白肽的分子量,并分析了其中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8%(质量分数)、酶解时间2 h、pH 5.0、料液比1∶30(g/mL)。所得的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小于500 u,其中主要含有甘氨酸、丙氨酸、羟脯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  相似文献   

2.
鱼鳞胶原蛋白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伟  张歆  黄山凌子 《食品科技》2012,(10):204-206,210
比较鱼鳞胶原蛋白提取方法,观察其体内外抗氧化作用,为鱼鳞开发利用奠定基础。通过水提法、酸法及酸法与热水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体外观察鱼鳞胶原蛋白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体内观察水提法胶原蛋白对小鼠血清、肝脏、大脑中SOD、CAT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提法及酸法与热水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胶原蛋白提取率明显优于酸法的提取率,3种方法得到的胶原蛋白对·O2-、·OH均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水提法得到的胶原蛋白能明显提高小鼠血清、肝脏、大脑中的SOD、CAT含量。水提法可很好提取鱼鳞胶原蛋白,且得到的胶原蛋白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鲢鱼鱼鳞胶原蛋白肽-SCSCP-的抗氧化活性. 依次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 3, 1ku的超滤膜对鲢鱼鱼鳞胶原蛋白肽进行分离分级,通过6种体外抗氧化指标评价各超滤组分抗氧化活性的强弱,分子量小于1ku的SCSCP-IV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P<005- ;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SCSCP-IV中总疏水性氨基酸和精氨酸含量均较高,推测可能与其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有关;建立高脂动物模型,考察SCSCP-IV在大鼠体内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SCSCP-IV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降低丙二醛含量-P<0 05- ,表明SCSCP-IV在大鼠体内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SCSCP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胶原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介绍了胶原蛋白的结构,综述了胶原蛋白生物活性肽的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结和抗肿瘤活性等,并对胶原蛋白生物活性肽的开发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裙边的利用率,以其为原料纯化胶原蛋白,并通过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共酶解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酶解液经超滤、SuperdexTM peptide10/300GL凝胶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获得了3条来源于皱纹盘鲍胶原蛋白的肽段SGEVGQ、QRGPAGAQGPQ和GPPGPAGAR。其中结合能力最强的肽为GPPGPAGAR,对ACE的IC50值为177.1μmol/L,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其主要作用于ACE的S1活性口袋,抑制模式与赖诺普利类似,并且经模拟胃肠液消化后仍能发挥较强的ACE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酶解皱纹盘鲍裙边胶原蛋白制备ACE抑制肽,为鲍鱼裙边的精深加工和ACE抑制肽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克服传统酶解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酶解反应效率为目的,研究了鱼鳞胶原蛋白抗氧化肽制备的不补料连续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技术.从实验得到的加酶量、底物浓度和循环泵转速时蛋白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酶膜耦合反应技术优于传统的酶解技术的原因.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4%(W/W)、加酶量1.5%、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60℃、循环泵转速120r/min和pH9.5,该条件下蛋白转化率高达97.56%.  相似文献   

7.
以克服传统酶解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酶解反应效率为目的,研究了鱼鳞胶原蛋白抗氧化肽制备的不补料连续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技术。从实验得到的加酶量、底物浓度和循环泵转速对蛋白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酶膜耦合反应技术优于传统的酶解技术的原因。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4%(W/W)、加酶量1.5%、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60℃、循环泵转速120r/min和pH9.5,该条件下蛋白转化率高达97.56%。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鱼鳞胶原蛋白的高效提取,在优化脱钙、混酸法和酶法提取工艺基础上,对鱼鳞胶原蛋白的酸酶进行分步提取。研究发现,鱼鳞最佳脱钙工艺为料液比8:100(g/mL),盐酸浓度1.0 mol/L,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20℃;混合酸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醋酸料液比1:12(g/mL),柠檬酸料液比1:10(g/mL),乳酸料液比1:12(g/mL),即混合酸料液比为1:34(g/mL),其中,0.8 mol/L柠檬酸、1 mol/L乳酸、0.8 mol/L醋酸的体积比为6:5:6,提取时间2 d,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48.14%;最佳酶法提取条件为胃蛋白酶用量450 U/g,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72 h,该条件下提取率为45.26%。酸酶耦合法优于单一方法或同种方法两次提取的效果,可实现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蛋白的连续提取,先酸后酶法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达84.61%,SDS-PAGE凝胶电泳发现其为Ⅰ型胶原蛋。  相似文献   

9.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在低于蛋白变性温度的条件下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并对鱼鳞原料的前处理方法、胶原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鱼鳞原料的前处理工艺中,以0.1mol/L 的Na2CO3 溶液为试剂脱除原料中杂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室温、料液比1:40(g/mL),300r/min 搅拌处理3 次,每次6h;以0.3mol/L 的EDTA 为试剂脱除原料中矿物质杂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室温、料液比1:60,搅拌处理3 次,每次12h;ASC 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不高于25℃,料液比1:60,醋酸浓度0.8mol/L,提取3 次,每次24h;PSC 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胃蛋白酶用量为鱼鳞原料质量的3.0%、醋酸浓度0.8mol/L、料液比1:30、提取温度4 ℃、提取2 次,每次24h。  相似文献   

10.
鱼类加工副产物——鱼鳞鱼皮富含胶原蛋白肽,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加工简单,是鱼源肽加工企业的首选原料。该文对鱼鳞鱼皮制备胶原蛋白肽的提取方法、分离过程、鉴定及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以鱼鳞鱼皮为主要原料制备美白保湿肽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其进一步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草鱼鳞为原料,基于研究室原有工艺条件,在酶解过程中施加超声,研究超声功率(0?600 W)和超声时间(0?40 min)对胶原肽得率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产物得率影响显著。单酶酶解使用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超声条件增加,水解度和氮收率先升高后降低;在碱性蛋白酶酶解时施加300 W、20 min超声,水解度从5.37%升到7.27%;分步酶解使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酶,在每步酶解各施加300 W、10 min超声时,水解度从9.26%升到11.05%。超声对产物分子量和氨基酸含量有一定影响,产物分子量集中在500 u~1 ku,单酶酶解胶原肽在该段分布从24.26%升至33.99%,分步酶解胶原肽在该段分布从31.99%升至39.28%;单酶酶解氨基酸含量从66.30 g/100 g升至73.75 g/100 g;分步酶解从66.05 g/100 g升至70.70 g/100 g。超声对产物乳化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影响显著。综上,单酶酶解最佳工艺为碱性蛋白酶酶解中施加300 W、20 min超声;分步酶解最佳工艺为在每步酶解中各施加功率300 W、时间10 min的超声。  相似文献   

12.
草鱼鱼鳞酶溶性胶原蛋白粘度特性及变性温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旋转流变仪系统考察了浓度、pH、剪切速率、NaCl、CaCl2、丙三醇、乙醇和保温时间对草鱼鱼鳞酶溶性胶原蛋白(PSC)粘度的影响。结果显示,PSC溶液粘度随浓度增大呈指数增加;pH 3时粘度最大,pH 4和pH6~9时粘度下降,pH 10时粘度又陡然回升;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呈对数下降;NaCl和CaCl2的添加都会使PSC溶液粘度下降;丙三醇和乙醇添加量在10%以内,其添加浓度与粘度成正相关;保温时间长短对PSC溶液的粘度影响不大。通过粘度变化考察了不同处理下的变性温度,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PSC乙酸溶液粘度降低,在28.0℃左右粘度急剧下降,胶原蛋白变性,这与乌氏粘度计测定结果(胶原蛋白乙酸溶液的变性温度为32.0℃)存在较大差异。添加4%丙三醇或4%乙醇对PSC溶液的变性温度基本没有影响,而添加1.5%NaCl或2%CaCl2时,都使变性温度下降到22.0℃左右;PSC水溶液粘度明显大于其柠檬酸和乙酸溶液,且变性温度(32.0℃)高于其柠檬酸(26.0℃)和乙酸(28.0℃)溶液。  相似文献   

13.
鲢鱼鳞胶原多肽的酶法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生物胶原蛋白酶对鱼鳞胶原蛋白进行酶解制备胶原多肽。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优化的工艺参数为:40℃、6h和pH=7.5。SDS-PAGE结果显示,所制得的多肽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0.0 ku以下,表明胶原蛋白酶对胶原蛋白产生了明显的降解作用。对鱼鳞胶原多肽的性质进行分析,其外观为浅咖啡色,略有腥味,pI约为4.7,微生物学指标符合特级全脂乳粉标准。该鱼鳞多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S.A.)为15.8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 mg/mL和0.5 mg/mL。表明鲢鱼鳞胶原多肽在食品添加剂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草鱼鱼鳞胶原蛋白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共混膜,测定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水溶液稳定性、水蒸气透过系数、透光率,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显微镜等方法表征了共混膜的结构。结果表明:共混膜的最佳组成是1.5%壳聚糖溶液与0.3%胶原蛋白溶液的体积比为1:3。在此条件下形成的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水溶液稳定性、水蒸气透过系数,较单一成分的膜有明显改善,壳聚糖与胶原蛋白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为共混膜在医学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王孟津  汪海波  桂萌  丁超 《食品科学》2009,30(18):113-116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在低于蛋白变性温度的条件下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系统测定。实验结果表明,ASC 和PSC 的热变性温度分别为30~35℃和28~35℃; PSC 在溶解性能、乳化性能和乳化稳定性方面优于ASC,而在溶液黏度、吸水性能、吸油性能、起泡性以及泡沫稳定性方面,ASC 明显好于PSC。  相似文献   

16.
以鲤鱼鱼鳞为原料提取甲壳素。通过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将鱼鳞中矿物质和蛋白质等去除,从而提取鱼鳞中的甲壳素,加热脱去乙酰基得到壳聚糖。通过4个不同的单因素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HCl溶液浓度为1 mol/L,HCl溶液浸泡时间为30 min,Na OH溶液浓度为1 mol/L,Na OH溶液处理时间为8 min,得到甲壳素的最大提取率为11.72%。将提取出来的甲壳素加入到Na OH溶液中,水浴(T=80~℃,t=10 min)加热,水洗,并用酸度计调节至中性,干燥得到黄色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17.
陈莹艳  陈运中 《粮油加工》2014,(2):77-80,84
探讨草鱼鱼鳞明胶的提胶条件及其特性。采用正交试验研究pH值、温度和时间对鱼鳞明胶品质的影响,利用物性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对制备的明胶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最佳提胶条件:提胶液pH值为6、提胶温度为55℃和时间为6h。得到的明胶提取率为35.56%,黏度为6.04mPa·s,凝胶强度为478.58g,等电点为pH值7.6,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达21.6%。所得鱼鳞明胶结构稳定,为较高品质的明胶。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将鲢鱼鳞胶原肽与亚铁离子进行螯合,以螯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探究胶原肽-铁螯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分子量分布、氨基酸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胶原肽-铁螯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 H值7.5、肽铁质量比5:1、肽液质量分数2.5%、螯合时间40 min、螯合温度35℃,在此条件下,铁的螯合率为92.04%。由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可知,胶原肽与Fe2+螯后1 000 u以下的分子量占比下降,胶原肽中存在的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和精氨酸对螯合反应具有重要作用;紫外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胶原肽中的羧基、氨基和酰胺基等基团参与了螯合反应;X射线衍射图谱也显示鲢鱼鳞胶原肽-铁螯合物呈现出不同于胶原肽的非晶形结构。该研究可望为鲢鱼鳞胶原肽-铁螯合物的制备、工艺优选及结构表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燕  鲁亮  杨玲  邓明霞  杨欢  汪海波 《食品科学》2014,35(11):21-26
体外自组装是天然胶原的重要分子行为特征之一,并对胶原基产品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以草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胶原体外自组装动力学行为、影响因素、组装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其热稳定性能研究。浊度实验和自组装程度分析的结果表明,草鱼皮胶原蛋白具备体外自组装能力,其自组装进程受胶原质量浓度、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pH 7~8、胶原质量浓度3~5 mg/mL、体系温度25~30 ℃以及NaCl浓度0~200 mmol/L条件下胶原自组装进程较快、自组装程度较高;组装动力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较高的离子强度(NaCl浓度300 mmol/L)和较低的组装温度(20 ℃)时,胶原组装进程表现为:成核、组装和平衡3 个阶段,而在较高组装温度(25~30 ℃)和较低离子强度时(NaCl浓度0~200 mmol/L),胶原组装进程表现为:快速组装段、低速组装段和平衡段;胶原纤维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草鱼皮胶原组装纤维具有典型的D周期特征但D周期长度值(64.6 nm)小于哺乳动物胶原纤维(约67 nm);示差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分析结果表明,经纤维重组后,草鱼皮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