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孔树脂纯化菠萝蜜果皮黄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菠萝蜜果皮为原料,比较5种大孔树脂对菠萝蜜果皮黄酮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纯化菠萝蜜果皮黄酮的大孔树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纯化工艺;测定菠萝蜜果皮黄酮纯化前后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作用,分析纯化效果。结果表明:NKA-9树脂纯化菠萝蜜黄酮效果较好,最佳条件为粗提液浓度6 mg/m L,上样流速1.5 m L/min;洗脱剂70%(v/v)乙醇,洗脱流速2.5 m L/min,菠萝蜜果皮黄酮纯度提高至80.15%。菠萝蜜果皮黄酮纯化后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IC_(50)值分别为0.0054、0.015 mg/m L,优于纯化前的IC_(50)值0.041、0.092 mg/m L。以上说明,NKA-9树脂适合分离纯化菠萝蜜果皮黄酮。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法对菠萝蜜果皮中的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经乙醇溶液萃取得多酚粗提物,用XAD-7HP大孔树脂对多酚粗提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并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了菠萝蜜果皮多酚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59(g∶mL),乙醇体积分数35%,超声温度55 ℃,超声时间41 min和超声功率360 W,在该条件下多酚得率为5.89 mg/g。经XAD-7HP大孔树脂纯化后的多酚含量由13.41%提高到63.26%,纯化倍数为4.71。降血糖活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多酚能显著降低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3.
杨新周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2):65-69,76
以菠萝蜜果皮为原料,经粉碎制成粉末吸附剂。探究了菠萝蜜果皮吸附亚甲基蓝的性能。结果表明,在100 mL 10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中,菠萝蜜果皮最佳投加量为0.8 g,pH为5、温度为25 ℃、震荡时间为40 min。利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模拟菠萝蜜果皮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过程,利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模拟其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适合于准二级动力学、Freundlich模型。文中计算了焓变(ΔH0)、自由能(ΔG0)、熵变(ΔS0)等热力学参数,菠萝蜜果皮吸附亚甲基蓝的ΔG0小于0,ΔS0小于0、ΔH0小于0,说明菠萝蜜果皮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趋于有序的放热过程。通过对吸附亚甲基蓝染料前后菠萝蜜果皮材料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发现亚甲基蓝染料填充了菠萝蜜果皮表面的的空隙,导致吸附前后菠萝蜜的表面形貌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菠萝蜜果肉及果皮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与果肉挥发物中富含酯类化合物,果皮挥发物中的乙酸正丙酯和乙酸正己酯相对含量高于果肉中的,果肉挥发物中的异戊酸甲酯、戊酸丁酯、丁酸乙酯相对含量高于果皮挥发物中的,二者中的戊酸乙酯相对含量接近;二者中的其他酯和醇、羧酸(酐)、含氮及含硫类化合物均无共同成分;果皮挥发物中未检出而果肉挥发物中检出的化合物类型还有醛、醚、萜烯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各单因素对菠萝蜜果皮多酚得率的影响以及菠萝蜜果皮多酚的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对菠萝蜜果皮多酚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多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结果:在乙醇体积分数66%、提取温度41℃、液料比27:1(mL/g)的条件下,菠萝蜜果皮多酚得率为2.24%,与理论预测值相近。多酚质量浓度为0.2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5%。菠萝蜜果皮多酚浓度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972;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IC_(50)值为158.85μg/mL,对照品曲酸的IC_(50)值为18.97μg/mL。结论:菠萝蜜果皮多酚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具有美白产品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桑葚多糖提取、纯化分离及其降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桑葚多糖纯化工艺及降糖作用。方法:AB-8树脂纯化,乙醇醇沉,5%的三氯醋酸的正丁醇+氯仿正丁醇(5∶1)去蛋白,所得多糖经DEAE-纤维素柱分离,所得多糖进行降糖效果测定。结果:实验表明,树脂纯化、乙醇醇沉,5%的三氯醋酸的正丁醇+氯仿正丁醇(5∶1)去蛋白纯化效果较好,DEAE-纤维素柱分离中性多糖P-1,酸性多糖P-2、P-3,且降糖效果明显。结论:该纯化工艺和药理实验为桑葚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更多竹资源的信息,对麻竹竹叶中的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研究。麻竹竹叶水提,提取物Sevage法去蛋白,95%醇沉,透析,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2种多糖,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Mw)分别为61500u和1780 ku,该实验为麻竹多糖研究打下基础,为竹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毛杨梅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薄层层析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杨梅树皮中分离鉴定出了4个化合物:蒲公英赛醇(A)、芦荟甙(B)、杨梅醇(C)、杨梅素(D).结论:化合物A、B、C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白花泡桐果皮和花芽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LH-20、ODS等柱色谱层析方法对白花泡桐果皮和花蕾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分析(MS,CD,1HNMR与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花泡桐果皮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aulownione A(Ⅰ),(2R,3R)-4’,5’,5,7-tetrahydroxy-3’-methoxy-6-[6-hydroxy-3,7-dimethyl-2 (E),7-octadienyl]flavanone (Ⅱ),tanariflavanone D (Ⅲ),isopaucatalinone B (Ⅳ),prokinawan (Ⅴ),洋芹素(Ⅵ)。从其花芽中分离纯化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iplacone (Ⅶ),3’-O-methyl-5’-methoxy-diplacol (Ⅷ),diplacol (Ⅸ),异槲皮苷(Ⅹ),金圣草黄素(Ⅺ),dihydrotricin (Ⅻ),(-)-芝麻素(ⅩⅢ),(+)-松脂素(ⅩⅣ),(er...  相似文献   

10.
选育适应菠萝蜜果醋发酵的菌种,提升菠萝蜜果醋的醋酸含量和品质,为菠萝蜜果醋发酵提供新的菌种资源。本实验通过分离纯化和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对自然发酵的菠萝蜜果醋醋醪中醋酸菌进行选育和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菠萝蜜果醋醋醪中分离鉴定出5株醋酸菌,分别为Aa723和Aa941(都为Acetobacter pasteurianus)、Aa847(A. fabarum)、Aa747(A. tropicalis)以及Aa844(A. aceti)。其中菌株Aa941发酵性能最佳,在连续发酵96 h后,其最大产酸量为38.70 g/L(温度31℃,乙醇体积分数4%),最大醇酸转换率为74.85%(温度30℃、乙醇体积分数6%)。另外,该菌株在乙醇体积分数为8%时(温度30℃)产酸量和醇酸转换率分别为25.11 g/L和74.10%,在37℃时(乙醇体积分数4%)生长良好,产酸量和醇酸转换率分别为19.79 g/L和65.10%,其耐乙醇和耐高温性能优于商业菌种As1.41。醋酸菌Aa941能将菠萝蜜果酒发酵成具有菠萝蜜特征香气的果醋,可作为菠萝蜜果醋发酵的菌种。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以菠萝蜜果皮的黄酮粗提液为供试液,通过静态吸附解析从6种极性不同的大孔树脂中筛选出NKA树脂作为最佳分离纯化树脂,并对NKA柱层析的动态吸附解析条件进行探索,得到最佳上样浓度为0.90 mg/m L、上样体积为200 m L、洗脱剂用量为120 m L;通过柱层析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流速和洗脱流速4 m L/min,上样p H5,以70%乙醇洗脱,此条件下,黄酮回收率高达96.02%;过柱后样品的黄酮纯度由原来的16.74%提高到84.42%,提高了4.04倍,表明NKA树脂对菠萝蜜果皮黄酮的富集纯化效果显著。对比纯化前后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NKA柱层析后,随着黄酮纯度提高,样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红曲黄色素的分离、纯化及光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研究红曲菌代谢产物生成过程及其用途,采用柱层析法对红曲中的醇溶性黄色素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纯度及光稳定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柱层析法可以分离和纯化醇溶性红曲提取物中的黄色素,其最大吸收峰为385nm。红曲黄色素对光较敏感,光照后由于其分解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褪色,因此对红曲黄色素应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纯化核桃隔膜多糖并分析其单糖组成。方法:核桃隔膜经水提醇沉、冷冻干燥得水溶性多糖,经DEAE-纤维素52离子柱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后得到多糖组分PDJL-A11(diaphragma of juglans regiaL. acid polysaccharide)。运用紫外光谱鉴定纯度,气相色谱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核桃隔膜多糖PDJL-A11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鼠李糖和葡萄糖,其物质的量比为2.11:6.52:8.81:12.59:15.58。结论:建立了核桃隔膜多糖分离纯化的方法,确定了其单糖组成及其物质的量比、可为核桃隔膜药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酶法提取菠萝蜜果皮(含腱)果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加酶量及料液比对果胶提取的影响[1]。确定了酶法提取菠萝蜜果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42℃、加酶量45 mg/100 g、料液比1:14(g/m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菠萝蜜果皮中果胶的提取率为13.69%,总半乳糖醛酸为87.6%,比国家标准高22.6%。无论质和量它都高于目前文献报导的各种提取方法。同时,它不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生产安全,流程短,成本低,低碳环保。提胶后的残渣仍保留了原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可用于饲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青柠果皮精油提取工艺及性质,为青柠果皮的综合利用提供数据。方法:以青柠果皮为原料,通过压榨法提取其精油粗产品,后经分子蒸馏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总轻馏分得率为指标,考察蒸馏温度、刮板转速、进料速度、蒸馏压力4个单因素对青柠果皮精油提取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青柠果皮精油提取工艺,并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青柠果皮精油香气成分组成。结果:青柠果皮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蒸馏温度30℃,刮板转速400 r/min,进料速度0.25 L/h,蒸馏压力15 Pa,其总轻馏分得率为76.10%±0.29%;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纯化青柠果皮精油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共鉴定55种化合物,主要包括柠檬烯(36.585%)、γ-松油烯(12.077%)、α-松油醇(8.407%)、萜品油烯(7.867%)、α-松油烯(5.777%)等。结论:优化了分子蒸馏提取青柠果皮精油工艺,并从香气成分中鉴定出55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菠萝蜜果皮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浸提法从菠萝蜜果皮中提取黄酮,研究了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对菠萝蜜果皮黄酮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和多元二次回归分析优化了此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浓度76%,料液比1∶22(g/m L),提取温度68℃,提取时间2 h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验证实验得到黄酮提取量为23.512 mg/g且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V_C相当。各因素对菠萝蜜黄酮得率的影响次序是: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因此,从菠萝蜜果皮中也能获得较高得率的黄酮,且该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一株适合菠萝蜜果浆发酵的酿酒酵母,提高菠萝蜜酒的酒精度和品质,以菠萝蜜为发酵原料,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三级筛选得出一株适合菠萝蜜果酒发酵的酵母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为酵母属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经过性能测定,该酵母菌的最适发酵温度为28~31 ℃,最适初始糖度为29 °Brix,最适pH为5.5,最适SO2添加量为80 mg/L,当初始酒精度为7%时能抑制该酵母菌的生长,初始酒精度为11%时,接近酵母菌酒精度耐受性的极限。经测试发现,该酵母菌的传代稳定性良好,产酒精度稳定在10°左右。此酵母能在高糖度且较高酒精度的胁迫下发酵菠萝蜜果浆,产生具有菠萝蜜特征香气的酒,可作为改良驯化及菠萝蜜果酒发酵菌种。  相似文献   

18.
大花红景天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人工种植的大花红景天醇提物的化学成分.采用溶剂法和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7,8-四羟基-黄酮4′-氧-α-L-鼠李糖吡喃甙(1)、草质素-7-0- (3″-0-β-D-葡萄糖基)-α-L-鼠李糖苷(2)、酪醇(3)、红景天苷(4).而且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人工种植的大花红景天其主要成分与野生相同,药材质量与野生的相似.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合菠萝蜜果皮黄酮的提取方法,以得率为评价指标,应用酶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其果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两种提取方法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菠萝蜜果皮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300 U/g、乙醇浓度80%(v/v)、温度55℃、p H5.5、底物质量浓度45 g/L,时间2.0 h;有机溶剂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v/v),温度55℃,料液比1∶20(g/m L),时间2.5 h;酶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得率和纯度分别为4.98%、12.60%,高于有机溶剂浸提法的3.05%、8.92%,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强于有机溶剂浸提法,说明酶法提取菠萝蜜果皮黄酮优于传统有机溶剂浸提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技术(UMAE)对菠萝蜜果皮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4因素3水平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建立多酚得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得到多酚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40、微波功率75 W、微波时间12 min,多酚得率为7.19 mg/g。在该条件下,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方法提取效率优于传统水浴回流法(1.04 mg/g)、微波辅助法(5.23 mg/g)和超声辅助法(5.89 mg/g)。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菠萝蜜果皮多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呈量效关系,其EC50值分别为101.39μg/m L和106.60μg/m L,表明多酚是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