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实行取水政策的必要性,认为具有命令控制手段特征的取水许可证和带有经济刺激手段色彩的水资源费政策适合我国目前国情;实施取水政策既有利于政府调控,也可激励用水户采取节水技术和措施。取水政策的有效性受取水目标设计、管理机制和技术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借鉴环境政策分析框架,研究了中国取水政策的政策目标与实施机制,指出政策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建议:①制定清晰的取水目标;②加强中央对地方水资源管理的稽核机制;③完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④建立信息监测与公开机制;⑤水资源费标准设置和地方水利部门的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郑康平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3):35-37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小水电已成为广东省山区和落后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全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我省大小电网变为直管后,小水电的公益性也随之改变。为此,小水电如何适应当前的改革,小水电政策如何延续等问题已成为焦点问题,必须深入研究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优先发展水电的条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已制订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重新审视能源结构,认为须优先发展水电。当前发展水电的机遇与困难并存。国家电力公司的成立,实行全国联网,将为西南东道铺平道路;电力供求矛盾暂时缓和但又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扩大内需的经济形势对水电建设项目资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4.
过去水电项目向国家申请优惠政策时 ,强调水电机组 (调峰 )容量效益在电网中未得到体现、增值税赋相对过大等。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火电调峰机组在技术性能上不逊色水电 ,水电增值高当然应该多交增值税等。因此促进水电开发的优惠政策 ,在市场经济新形式下应有新思路。本文就水电是可再生性资源及工程开发的多目标性 ,再论促进水电开发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6.
7.
在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与化石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积极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水电建设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水电行业将步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但当前加快水电建设任重道远,从水电开发建设单位角度分析当前制约加快水电建设的问题,探讨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了解广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加强广西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强化管理政策,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切实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管理.促进广西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984年,国务院决定三峡工程水库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开发性移民方针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对因水库蓄水而被淹没的公私财产进行补偿的原则。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分为新旧差价性补偿、适当发展性补偿和动态增长性补偿三种类型。实践证明,开发性移民方针是能够使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方针。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不仅补足了受淹没的公私财产的损失,而且还考虑了适当的发展;加之国家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维护了移民的合法权益,为移民提供了改天换地、发展经济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一次能源的石油、煤炭、天然气日益枯竭,需求与供给的矛盾逐渐凸显,加上能源成本上升、环境污染加重、中东高产油地区局势动荡和各国对石油资源争夺激烈,能源安全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建设,从法律、政策上为其创造了条件。水电是可再生能源中唯一能形成供给规模、改善结构、保障安全、恢复大气及生态环境的优质能源,加快水电开发是时代的选择,理应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短缺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中国特殊的自然条件、快速增长的人口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仍然相当严重。面对经济增长与水生态环境的冲突,我国政府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水利建设中,务实地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标。水利科技进步也就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分析水利科技投入现状及其对水利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有必要建立全国性的水利科技投入政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80年代国外大坝安全监测的进展概况,归纳了其发展特点,列举了有关的国际会议及出版物,反映了各国对安全监测的认识。文中着重阐述了近10年来坝基现测布置和性态分析成果,变形、渗流观测仪器和方法的改进,一些发达国家自动化观测系统的发展情况以及数学模型、反馈分析等技术的进步。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90年代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膜下滴灌技术的含义特点,总结了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和内涵。通过在赤峰市现代节水型灌溉农业中从节水、节肥、节农药、节地、保土、保肥、增温、调温、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品质、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防治盐碱、抗灾能力等方面说明了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同时列举各种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膜下滴灌的优越性,证明了膜下滴灌技术在干旱贫水区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出了膜下滴灌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发展进行了回顾,提出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水处理技术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技术发展水平下的产物。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污水可持续发展处理技术的关键是需要新工艺进行不断探索和解决污泥处理技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水利科技活动的起点是从农田灌溉开始的, 从建国初期提出的集中用水过渡到现在发展渠道防渗、喷灌、滴灌、盐碱土改良、引洪淤灌和水田建设, 为农业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区水利科技发生巨大变化, 水利科技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加重了水电行业的负担,不利于水电事业的发展,建议在水电行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并提出了另外几项加快水电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展小水电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与环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开发热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小水电开发的形势,科学确立开发方针,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使之真正走上“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水电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农村水电的效益理论出发,提出新时期农村水电的生态开发模式、电气化开发模式、民营开发模式,并对相应的投资模式和政策支持体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