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脱氢乙酸钠(Na-DHA)的遗传毒性。方法细菌回复突变试验采用鼠伤寒沙门菌TA97a、TA98、TA100、TA102和TA1535菌株,设1 667、556、185、62和21μg/皿5个剂量组,同时设自发回复突变组、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的情况下计数每皿回复突变菌落数。微核试验采用昆明小鼠,设549.0、275.0和137.0 mg/kg BW 3个剂量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Na-DHA灌胃给予小鼠2次,间隔24 h,末次给予6 h后取股骨做骨髓涂片,观察红细胞(RBC)、嗜多染红细胞(PCE)和出现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MN)数,计算每组PCE/RBC和MN/PCE(微核发生率)。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采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设2 000、1 000、500μg/ml 3个剂量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处理6和24 h,观察300个中期分裂相/组,记录畸变类型和数目,计算畸变率。结果各剂量组TA97a、TA98、TA100、TA102和TA1535的回复突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复突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CHO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回复突变组和阴性对照组三项试验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微核发生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条件下,未发现Na-DHA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内消旋玉米黄素的遗传毒性,为其作为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评价内消旋玉米黄素的遗传毒性。内消旋玉米黄素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和TA102四种测试菌株,试验设5000、1000、200和40μg/皿4个剂量组,并设阳性对照和自发回复突变对照;内消旋玉米黄素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设1250、2500和5000mg/kg 3个给药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60mg/kg)。内消旋玉米黄素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设1250、2500和5000mg/kg 3个给药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丝裂霉素C 2.0 mg/kg)。结果:在不大于5000μg/皿剂量范围内,加入和不加入S9的内消旋玉米黄素各剂量组对TA97、TA98、TA100和TA102四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剂量-反应关系;在1250~5000mg/kg剂量范围内,内消旋玉米黄素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内消旋玉米黄素未显示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云南文山三七须根急性毒性和诱变毒性作用。方法 急性毒性采用一次限量法, 剂量设为10000 mg/kg BW。Ames实验使用的菌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实验分别设每皿5000、1000、200、40、8 μg剂量组, 同时设阴性、阳性对照组, 采用平板掺入法, 观察每皿回变菌落数。微核及精子畸形试验均使用SPF级昆明种小鼠, 实验设1250、2500、5000 mg/kg BW 3个剂量组、一个阴性对照组及一个阳性对照组。微核试验采用30 h给受试物法, 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精子畸形试验于首次染毒后第35 d处死动物, 观察精子畸形率。结果 云南文山三七须根对受试动物的急性毒性(LD50)>10000 mg/kg BW。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云南文山三七须根各剂量组在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Ames试验)中实验结果为阴性,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表明未引起微核发生率增加, 对小鼠精子畸变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云南文山三七须根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 在Ames实验中未呈现致突变作用, 未见诱导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能力, 未见有致小鼠精子畸形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两色金鸡菊的遗传毒性,为其食用安全性评价提供研究数据。方法 以两色金鸡菊(水提取物)为受试物,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MLA)分别在代谢活化(+S9)和非代谢活化(-S9)条件下检测;以两色金鸡菊(粉末)为受试物,采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细菌回复突变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检测1.25、2.5、5、10 mg/皿4个剂量诱发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TA100、TA1535、TA1537及大肠杆菌WP2uvr A的his-/trp-回复突变能力;MLA采用微孔法,检测1.5、2.0、2.5、3.0、3.5 mg/mL 5个浓度在±S9/3 h处理条件下是否诱发L5178Y细胞tk+/-基因突变频率(MF)增加,评价对测试细胞的损伤作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间隔24h连续3次经口灌胃给予CD-1小鼠900、1800、3600 mg/kg两色金鸡菊粉末(200目),并在末次给予后18~24 h取材,计数2000个嗜多染红细胞中含微核细胞,计算微核细胞率。结果 +、-S9条件下,1.25~10...  相似文献   

5.
昆仑雪菊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昆仑雪菊的遗传毒性,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受试物为昆仑雪菊浸泡浓缩液,每毫升相当于1 g昆仑雪菊干品。Ames试验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分别设昆仑雪菊浸泡浓缩液0.008、0.04、0.2、1、5 mg/皿组和1.25、2.5、5 mg/ml组,直接计数培养基上各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和染色体畸变细胞数。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小鼠精原细胞或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设昆仑雪菊浸泡浓缩液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各试验分别镜检计数每只动物1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1 000个完整精子、10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记录有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量、畸变精子类型和数目、染色体畸变细胞数。结果昆仑雪菊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未发现昆仑雪菊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龚广予 《食品工业》2012,(6):135-137
对强化褪黑素超高温牛奶(褪黑素含量:3 mg/250mL)进行老鼠急性毒性试验,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等遗传毒性试验。试验样大鼠经灌胃后的急性毒性试验LD50均大于20 g/kg BW;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等遗传毒性试验均未见试验样有致突变作用。试验样不会导致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 d喂养试验和致畸试验对霍山石斛茎(Dendrobium huoshanense stems,DHS)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霍山石斛茎的雌雄小鼠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15.0 g/kg·bw;遗传毒性试验显示,霍山石斛茎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TA97、TA98、TA100、TA102均未呈现遗传毒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嗜多染红细胞与正染红细胞(PCE/NCE)的比值均无影响,对小鼠精子畸形发生无显著作用;90 d喂养试验表明,霍山石斛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动物的体重变化、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体比、血液学、血液生化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致畸试验表明,霍山石斛茎各剂量组对孕鼠体重增长、胚胎早期发育及胎鼠的生长发育、骨骼、内脏和外观发育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综上,霍山石斛茎在5 g/kg·bw剂量范围内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红曲发酵夏秋茶, 探究其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评价其食用毒性, 通过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红曲发酵夏秋茶进行遗传毒性评价。结果 经过急性经口给药的受试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及死亡, 且雌雄小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大于10 g/(kg BW), 属于实际无毒级, 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红曲发酵夏秋茶各剂量组嗜多染红细胞/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red blood cells, PCE/RBC)比例无明显差别,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红曲发酵夏秋茶无细胞毒性。结论 在本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 通过红曲发酵的夏秋茶既无食用毒性也无遗传毒性, 该结论能为其食用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黄芩叶进行系统毒理学研究得到安全性基础数据。方法 以黄芩叶提取物为受试物,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对黄芩叶开展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以及90 d经口毒性试验,进行系统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结果 黄芩叶提取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雌雄小鼠LD50>20.0 g/kg?BW,雌雄大鼠LD50>15.0 g/kg?BW,属于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3项遗传毒性检测结果均为阴性;90 d经口毒性试验中,2.0、4.0、8.0 g/kg?BW 3个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生化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本试验剂量条件下,未发现黄芩叶提取物摄入对实验动物产生毒性作用,换算后黄芩叶NOAEL值为24.0 g/kg?BW。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种微生物絮凝剂受试物的急性毒性和诱变毒性作用。方法分别对微生物絮凝剂进行了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该微生物絮凝剂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_(50)≥5000 mg/(kg BW);Ames试验中,各剂量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见明显增加,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微生物絮凝剂各剂量组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微生物絮凝剂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在Ames试验中未呈现致突变作用,未见诱导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废纸脱墨废水的毒性及其污染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优选的发光细菌对二次纤维脱墨废水的急性毒性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脱墨工艺条件下的废水毒性大致相似,120 t/d和250 t/d脱墨生产工艺废水急性毒性EC50分别为69.96%和67.78%,均属于毒性级别;其总有机污染负荷CODCr分别为25.71 kg/t浆和20.35 kg/t浆,总毒性排放因子分别为17.88 TU.m3/t浆和15.54 TU.m3/t浆,相当于0.143 g/t浆和0.148 g/t浆的HgCl2。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GA3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桑  王健  丁晓雯 《食品科学》2015,36(17):236-239
目的:研究赤霉素GA3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合理使用赤霉素以及赤霉素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最大剂量耐受法测定赤霉素GA3的急性毒性,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测定赤霉素GA3的遗传毒性。结果:给昆明种小鼠经口灌胃赤霉素GA3,LD50>15 000 mg/kg;赤霉素GA3在质量浓度为0.1~2.0 mg/L范围内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呈上升趋势,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微核指数均>1.5;7.5 g/kg赤霉素GA3对雌、雄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分别为7.47‰、7.07‰,小鼠精子畸形率为5.47%,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赤霉素GA3的急性毒性虽然比较低,属于无毒级,但是在较高剂量条件下对植物细胞、动物的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均具有遗传毒性,应尽快制定赤霉素GA3使用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黄芪茎叶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为黄芪茎叶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标准对黄芪茎叶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及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发现雌雄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250.00 g/kg BW,属实际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大鼠90 d经口毒性试验显示,试验期间各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未见中毒表现和体征,大鼠眼部检查、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及血生化、尿常规、脏器重量及脏体比等指标均未见损害性影响,解剖及组织学观察也未见明显与试验因素有关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5.00 g/kg BW。结果表明黄芪茎叶在本条件剂量下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4.
15.
16.
苇浆少污染漂白废水的毒性及毒性污染负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光细菌法对苇浆OHMP漂白废水进行了毒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O段废水的EC50为233.4%,属于无毒级别;H段废水的EC50为224.0%,属于无毒级别.总毒性排放因子(TEF)为53.89 TU·m3/t浆,其中O段废水的TEF为26.54 TU·m3/t浆,占总量的49.2%,H段的TEF为27.35 TU·m3/t浆,占总量的50.8%.总毒性排放负荷相当于5.389g HgCl2/t浆,毒性排放负荷较小.  相似文献   

17.
木浆CEH漂白废水的毒性及毒性污染负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发光细菌法对木浆CEH三段漂白废水进行了毒性研究,C段废水的毒性最大,其EC50为15.78%,属于强毒级别;E段、H段废水的EC50分别为138.3%、205.4%,均属于无毒级别;C段的毒性排放负荷约占总废水毒性排放负荷的84.94%左右.漂白废水的毒性排放负荷较大,约为570.757(TU·m3/t浆),相当于57.08(g HgCl2/t浆),对其治理或改进漂白方法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O.L. Oke 《Food chemistry》1980,6(2):97-109
The toxicity of cyanogenic glycosides is reviewed in the context of their metabolic involvement with goitre and tropical ataxis neuropathy (TAN). The significance of toxicity data is logically related to the nutritional adequacy of diet.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辅酶Q10软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辅酶Q10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安全依据。方法:应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某种辅酶Q10软胶囊的毒性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该辅酶Q10软胶囊对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10 000mg/kg.bw,属实际无毒物质;Ames试验中受试物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各剂量组微核率、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证明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次试验条件下,该辅酶Q10软胶囊属实际无毒级,未显示有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