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以感官品质、pH、硫代巴比妥酸(TBA)、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鲜度指标K值、细菌总数为指标,研究鲫鱼在冷藏(4℃)和微冻(-3℃)贮藏中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鲫鱼在4℃和-3℃贮藏条件下,分别在第8d和第24d达到感官品质接受上限。4℃条件下第14d TBA值为1.29mg/100g,-3℃贮藏条件下第30d TBA值为1.58mg/100g。4℃条件下贮藏8d TVB-N值为18.76mg/100g,-3℃贮藏24d TVB-N值为18.52mg/100g。4℃贮藏8d和-3℃贮藏24d的鲫鱼K值分别为56.7%和53.2%。4℃贮藏12d细菌总数为7.02lg cfu/g,3℃贮藏30d为5.78lg cfu/g。综合各指标变化,4℃和-3℃条件下鲫鱼的货架期分别为8d和24d,与冷藏相比,微冻能明显的延长鲫鱼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鲳鱼在不同温度贮藏下货架期情况,本文对冷藏(4℃)、微冻(-3℃)和冻藏(-18℃)条件下鲳鱼的菌落总数(APC)、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K值、肌动球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和微观组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三种贮藏方式鲳鱼菌落总数、pH、TVB-N值和K值上升,至三种贮藏方式实验终点,鲳鱼TVB-N分别在第6 d,20 d和60 d时达到0.35 mgN/g、0.40 mgN/g,0.16 mgN/g,说明冻藏能有效的延缓鲳鱼腐败变质;三种贮藏方式鲳鱼肌动球蛋白溶出量与巯基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肌纤维间冰晶形成程度随贮藏温度不同呈现不同趋势,贮藏至第20 d,因为冰晶的形成冷冻组鲳鱼肌纤维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大,肌纤维发生大规模位移和形变,微冻组鲳鱼肌纤维仅发生部分位移,说明微冻贮藏方式能更好保持鲳鱼良好的肌纤维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4.
以感官特性、色差、质构、K值、pH、硫代巴比妥酸(TBA)值以及菌落总数(TVC)为评价参数,研究冷却保鲜(4 ℃)、冰藏保鲜(0 ℃)以及微冻保鲜(-3 ℃)对高白鲑鱼片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至第6 d,各实验组的感官品质、色差和质构均逐渐降低,K值、TBA值和菌落总数均持续增加,且4 ℃实验组上升程度明显快于其他组(p<0.05)。综合分析不同指标的数据发现,微生物数量、K值和TBA值能够准确地反映出高白鲑鱼片的品质变化,同时也发现4 ℃和0 ℃贮藏条件下高品质保鲜期分别为1 d和2 d,而-3 ℃微冻能将一级鲜度延长至3 d,有效维持良好鲜度品质。研究结果为高白鲑高品质保鲜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10)
以鲫鱼鱼片为材料,试验分别设置了1.5%、2.0%和2.5%三种茶多酚浓度,蒸馏水作空白对照,以细菌总数、L~*值和b~*值、TBA值、pH和硬度为指标,研究不同浓度茶多酚对冷藏鲫鱼鱼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鲫鱼鱼片的细菌总数、L~*值和b~*值、TBA值、pH和硬度均优于空白对照组,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茶多酚浓度增加,冷藏鲫鱼鱼片的贮藏效果增加,其中浓度为2.5%的茶多酚对鲫鱼鱼片的保鲜效果最为显著。冷藏18d时,经过2.5%茶多酚处理的鲫鱼鱼片的TBA为2.14mg/100g,细菌总数为6.21lgccfu/g,pH为6.92,硬度为20.62N,L~*值为42.48,b~*值为2.48,贮藏期至少为18d,明显优于其他组处理。综合各项理化可知,茶多酚能够明显延长鲫鱼鱼片的贮藏期,提升鲫鱼鱼片的贮藏品质,达到保鲜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232-237
为了研究南极磷虾在冻藏过程中品质变化,通过测定-18、-25、-30和-50℃不同温度下冻藏南极磷虾的持水率(WHC)、pH、总蛋白含量、菌落总数(TVC)、鲜度指标(K值)与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指标,并结合感官品质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的感观品质、持水率、总蛋白含量随着冻藏温度的延长而下降,且冻藏温度越高下降越迅速。总菌落数(TVC)、鲜度指标(K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随着冻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H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种冻藏温度下品质变化不明显,不适合作为区分指标之。-30和-50℃-18和-25℃更能长久地保持南极磷虾品质。-30和-50℃冻藏下南极磷虾各项品质指标差别不明显,综合成本、节能等问题,推荐-30℃为南极磷虾佳冻藏温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大鲵肌肉在冰藏(0℃)和微冻(-2℃)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通过测定挥发性盐基氮值(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TBA)、汁液流失率、pH值、质构并观察肌肉微观结构,研究了2种温度对大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VB-N值、TBA值以及汁液流失率变化趋势均上升,且温度越低,升幅越缓;贮藏过程中冰藏组的菌落总数高于微冻组,贮藏结束时菌落总数均超过了6 lgCFU/g;冰藏组TVB-N值由(6.96±0.18)mg/100 g增至(24.82±0.62)mg/100 g,高于国家标准限值,微冻贮藏TVB-N值由(6.96±0.18)mg/100 g增至(14.15±0.42)mg/100 g,低于国家标准规定限值;贮藏初期大鲵肌肉pH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冰藏第3天达到最低值,微冻贮藏第6天达到最低值;各组大鲵肌肉硬度均是在第27天时显著性降低,在冰藏条件下,胶着性和咀嚼性都是在21 d时显著性降低,微冻贮藏条件下,胶着性没有显著性降低,咀嚼性在第27天时显著性降低;从...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超低温条件下的小黄鱼品质变化,该实验通过冻结曲线、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持水力、Ca2+-ATPase(Ca2+-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含量、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以及冰晶形态等指标,综合表征-18、-25和-45℃等3种冻藏温度对小黄鱼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8、-25和-45℃组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区域时间分别为230、95和60 min,超低温(-45℃)组用时最短;且-45℃冻藏下小黄鱼组织中的冰晶面积和直径比其他两组小、分布更均匀,150 d时,肌肉组织间隙均增大,而-18和-25℃两组间隙远大于-45℃组;冻藏200 d,-45℃组的小黄鱼TVB-N含量与羰基含量最小,分别为7.96 mg/100 g与30.60 nmol/mg prot;持水力、总巯基含量与Ca2+-ATPase活性含量最高,分别为74.62%、0.36 mmol/g prot与4.78μmol/mg,显著优于-18和-25℃组(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温度下的小黄鱼品质均变化,但超低温(-45℃)下的小黄鱼品质变化最缓。因此,超低温冻藏对长期贮藏小黄鱼的品质劣变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冻藏温度下鲫鱼肌肉胶原蛋白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胶原蛋白的溶出量和SDS-PAGE法分析鲫鱼在-10、-20、-30℃和-40℃冻藏过程中胶原蛋白的变性情况。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在冻藏过程中其溶出量呈波浪变化,但总体上是下降的。其原因可能是在冻藏过程中胶原分子发生凝聚以及胶原分子降解产生的小分子胶原在碱洗过程中溶出而失去。SDS-PAGE的结果证实了胶原蛋白在冻藏过程中确实发生了降解;冻藏温度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P<0.05);冻藏温度越低,胶原蛋白变化越缓慢。 相似文献
10.
以感官、理化和微生物为指标,研究了微冻(-2℃)和冷藏(4℃)对牙鲆品质变化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牙鲆鱼的感官品质显著下降(p<0.01),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和K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且微冻贮藏时各指标的变化速率都低于冷藏;质构特性中的硬度、弹性、咀嚼度和粘聚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p H与贮藏时间及其他理化指标(TBA除外)相关性不显著。综合感官评分、TVB-N值及菌落总数等指标得出牙鲆在4℃和-2℃贮藏条件下的货架期分别为9 d和12 d。与冷藏相比,微冻能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草鱼内脏鱼油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以草鱼内脏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鱼油,将草鱼内脏鱼油分别置于冷藏(4 ℃)、常温(25 ℃)和37 ℃条件下贮藏60 d,定期测定其酸价和过氧化值,并运用指纹特征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载荷分析等电子鼻技术定期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低温贮藏时(4 ℃ )的草鱼内脏粗鱼油酸价、过氧化值和挥发性气味成分变化均不明显;在常温(25 ℃)及37 ℃贮藏温度下草鱼内脏粗鱼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均明显升高,挥发性气味成分变化较大,尤其37 ℃时变化显著;以酸价和过氧化值作为鱼油是否变质的评判标准,4 ℃时保质期约为55 d,25 ℃时保质期约为40 d,37 ℃时保质期约为30 d;鱼油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氮氧化合物、硫化物和芳香成分等物质。本研究为草鱼内脏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控制鳜鱼片的品质及质量安全,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鳜鱼片的品质变化规律。将鳜鱼片分别置于4、7、10℃,测定总挥发性盐基氮(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pH值、持水力、菌落总数和色度值,确定4、7、10℃贮藏温度下鳜鱼片的货架期。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的菌落总数、pH值和TVB-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P<0.05),持水力显著下降(P<0.05);TVB-N含量的初始值较低,为6.39 mg/100 g,在9 d的贮藏期后,4、7、10℃贮藏温度下鳜鱼片分别增长5、8、9倍。结合各指标综合来看,4、7、10℃贮藏温度下鳜鱼片的货架期分别为3、2、1 d。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土霉素、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分别与呋喃唑酮联合药浴给药后,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恶唑烷酮(AOZ)在鲫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呋喃唑酮在进入鲫鱼体内后迅速代谢成AOZ,停药0 h,呋喃唑酮对照组中鲫鱼肾脏、肝脏、肌肉中AOZ残留量便达到最高,分别为88.87、59.20、14.91μg/kg,平均消除速率为0.86、0.52、0.14μg/(kg·h);与对照组相比,土霉素-呋喃唑酮组鲫鱼肾脏、肝脏、肌肉中AOZ最大残留浓度明显增加,分别为165.40、125.29、28.69μg/kg,平均消除速率为1.71、1.17、0.31μg/(kg·h);而恩诺沙星-呋喃唑酮组鲫鱼肾脏、肝脏、肌肉中AOZ最大残留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仅为46.70、41.64、9.69μg/kg,平均消除速率为0.36、0.31、0.03μg/(kg·h);磺胺间甲氧嘧啶-呋喃唑酮组中鲫鱼体内AOZ最大残留量及平均消除速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差异但变化不大。消除96 h后,各实验组鲫鱼体内仍有大量AOZ残留。本实验初步表明AOZ在鲫鱼体内难消除,且土霉素、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能够不同程度的影响AOZ在鲫鱼体内的残留与消除,这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渔药残留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菠菜为原材料,研究延迟预冷对菠菜冷链流通过程中营养和品质的影响。将新鲜菠菜分别放置0、1、5、9 h后,压差预冷至4 ℃,有膜和无膜包装分别在4 ℃下运输、销售,家庭冷藏保鲜各2 d,测定营养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菠菜4 ℃冷链流通6 d后,延迟预冷0 h有膜包装营养和品质最佳,感官评价为7.2,失重率为4.25%,维生素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4.66 mg/hg、0.73 mg/g和0.35 mg/g。因此,菠菜采后应在1 h内进行田间预冷,同时结合防雾膜包装进行4 ℃菠菜冷链流通可较好地保持菠菜采后新鲜度和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鲫鱼贮藏过程中微生物菌相PCR-DGGE分析及其防腐保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mplification and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sis,PCR-DGGE)技术,分析4℃冷藏条件下鲫鱼肌肉和鱼鳃的菌相组成及变化,并利用不同浓度(效价分别为67 608、32 359、2 239、1 820、1 157 IU/m L)抗菌脂肽溶液对鲫鱼进行浸泡处理,以未处理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其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p H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等指标,评价抗菌脂肽对鲫鱼冷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鲫鱼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具有多样性,PCRDGGE技术确定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热杀索丝菌属(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为鲫鱼鱼肉的主要腐败菌群,荧光假单胞菌是鲫鱼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而棉子糖乳球菌属(Lactococcus raffinolactis)、从毛单胞菌属(Comamonas sp.)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为鲫鱼鱼鳃的主要腐败菌群,表明鱼肉和鱼鳃在贮藏过程中,导致腐败的主要腐败菌群有一定差异性。同时,不同浓度的抗菌脂肽对鲫鱼均有明显的防腐保鲜作用,有效抑制了鲫鱼菌落总数、TVB-N值和TBA值的增加以及p H值的升高。其中,高浓度抗菌脂肽(效价为67 608 IU/m L)在4℃贮藏条件下使鲫鱼的货架期延长了6 d,说明抗菌脂肽对鲫鱼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能明显延缓鲫鱼的腐败变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时期草鱼肌肉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法(SPME-GC-MS)检测冷藏(0~4℃)及常温(25℃)条件下不同贮藏时间点草鱼肌肉的风味成分组成。本研究共检出9大类物质,主要是醛酮类、醇类、酸类、胺类、烃类及少量其他类化合物,并分析了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气味及其可能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至冷藏9 d和常温6 h的草鱼肌肉挥发性成分以羰基化合物和醇类为主导风味,且醇类物质含量较多,此时青草味、土腥味明显;冷藏9 d及常温6 h后,酸类、胺类等低阈值物质明显增加,加之醛类物质的作用,此时表现为酸腐味和氨臭味明显;常温贮藏条件下,草鱼肌肉产生特征腐败气味速度更快,即与冷藏相比,腐败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