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米酒是馒头传统发酵剂之一,通过考察米酒制作工艺对米酒馒头质构及感官评分的影响,来评价馒头发酵剂米酒品质,找出更适合的馒头发酵剂米酒的制作工艺。该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米酒馒头质构及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甜酒曲添加量、加水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米酒的最佳制作条件。结果表明,米酒的最佳制作条件为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0 ℃,甜酒曲添加量1.5%,加水量1.0倍。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制作的米酒,蒸制出来的米酒馒头质构良好,感官评分达到了90.2分。  相似文献   

2.
以香梨和糯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酒曲添加量和香梨汁添加量对香梨米酒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香梨米酒的感官得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香梨米酒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香梨米酒酿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酒曲添加量1.5%,发酵时间3.5 d,发酵温度30 ℃,香梨汁添加量25%。该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香梨米酒的感官评分为94分,酒精度为7.0%vol。  相似文献   

3.
以南果梨、玫瑰及糯米为主要原料优化南果梨玫瑰米酒的酿造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甜酒曲添加量以及南果梨玫瑰复合汁添加量为考察因素,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南果梨玫瑰米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0 h、发酵温度36℃、南果梨玫瑰复合汁添加量38%、甜酒曲添加量0.7%,在此条件下酿造的南果梨玫瑰米酒感官评分为(95.49±2.06)分,理化指标为酒精度6.8%vol、还原糖含量24.3 g/100 g、总酸3.34 g/L,米酒呈玫红色,具有独特的南果梨、玫瑰清香及米酒香气。  相似文献   

4.
复合发酵型黑糖红茶甜米酒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米、黑糖和红茶为主要原辅料,以甜酒曲和酿酒曲为发酵剂,研究复合发酵型黑糖红茶甜米酒发酵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黑糖红茶汤制备工艺及黑糖红茶甜米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黑糖红茶汤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黑糖添加量14%,红茶添加量6.5%,超声波功率180 W,浸提温度85 ℃,浸提时间12 min;黑糖红茶甜米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甜酒曲添加量0.4%、酿酒曲添加量0.25%、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3.0 d。经理化与卫生指标检测,发酵型黑糖红茶甜米酒品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该产品生产工艺简便,产品质量稳定,酒精度较传统糯米甜酒高,黑糖和红茶风味与香气突出,具有一定特色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甜酒曲生长特性研究及米酒生产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米酒生产中加曲量、糖化时间、加水比、糖化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单因素进行分析,检测总糖、外观糖度、总酸、酒精度和凝乳酶。同时记录发酵液中霉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在不同条件下的总菌数,进一步详细了解甜酒曲中微生物在米酒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米酒工艺优化提供依据。通过统计软件Design expert7.1对L8(27)正交试验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米酒生产最佳工艺组合:糖化发酵温度28℃、糖化时间48h、加曲量2.0%。  相似文献   

6.
刘洋 《中国酿造》2019,38(7):194
以北五味子、大米为原料,以甜酒曲为糖化发酵剂,经混合发酵工艺,酿制北五味子米酒。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北五味子果浆添加量、甜酒曲接种量、糖化时间、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北五味子米酒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北五味子果浆添加量16.3%、甜酒曲接种量2.2%,36 ℃糖化温度下发酵48.9 h,然后再于20 ℃继续发酵47.6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北五味子米酒中还原糖含量为11.94 g/100 g;酒精度为6.75%vol;总酸为0.86 g/100 g,感官评分为93.3分,北五味子米酒汤色呈现棕褐色,清澈透明,有典型的米酒发酵清香,酒味醇厚。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杨梅米酒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响应面法对杨梅米酒的工艺进行优化。首先用单因素法分别对主要因素进行试验,确定最佳条件为:加曲量为0.4%,加杨梅汁量为300 mL,发酵时间为7 d。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杨梅米酒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杨梅米酒的最佳工艺为:加曲量为0.39%,加杨梅汁量为322 mL,发酵时间为7.5 d。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混合发酵剂制作冷冻面团馒头的最佳生产工艺,将酵母与酵子按4:5(质量比)制成混合发酵剂,选取混合发酵剂添加量、加水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了4个因素对冷冻面团馒头感官总分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得出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温度混合发酵剂添加量加水量或发酵时间。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混合发酵剂添加量1.2%、加水量49.8%、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39 min,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实际测得感官总分为(83.5±0.2)分。  相似文献   

9.
刘洋 《中国酿造》2019,38(11):194
以黑木耳、糯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黑木耳添加量、甜酒曲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黑木耳米酒酿造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黑木耳米酒最佳的酿造工艺条件为黑木耳添加量6.2%、甜酒曲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47.5 h,在此条件下酿造的黑木耳米酒的感官评分为91.6分,米酒理化指标为还原糖含量6.84 g/100 g、氨基酸含量为10.73 g/100 g、酒精度9.75%vol、总酸0.78 g/100 g,其中还原糖及氨基酸含量较糯米单独发酵增加率>60%,黑木耳米酒呈褐色,清澈透明,有典型的黑木耳特有清香及米酒香气,酒味醇厚。  相似文献   

10.
王鹏 《中国酿造》2022,41(9):209
该试验以槐花(Sophora japonica)、枸杞(Lycium chinense)、糯米为原料制备复合米酒,并对其米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酒曲添加量、槐花添加量、枸杞添加量、发酵温度对米酒酒精度及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槐花枸杞复合米酒最佳发酵条件为:酒曲添加量0.7%、槐花添加量2.8%、枸杞添加量9.8%、发酵温度30 ℃。在此优化条件下,复合米酒感官评分为93.5分,酒精度为5.2%vol。复合米酒呈橙色,清澈透明,酒香浓郁,清爽绵柔。  相似文献   

11.
以黑莓和糯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全发酵工艺酿造黑莓米酒。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和黑莓添加量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价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黑莓米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黑莓添加量20.0 g/100 g、发酵时间7 d、发酵温度27 ℃、酒药添加量0.50 g/100 g,在此条件下得到黑莓米酒的感官评分为94.65,与预测值95.13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杜仲米酒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发酵研究的基础上,采取L6(34)正交优化试验,以探讨杜仲粉添加量、酒曲添加量、前发酵温度和后发酵温度对杜仲米酒中有效成分黄酮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米酒曲添加量0.3%、杜仲粉添加量8%、前发酵温度20~25℃、后发酵温度15~20℃为最适发酵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杜仲米酒中有效成分黄酮的主要因素为前发酵温度、其次是米酒曲添加量、杜仲粉添加量、后发酵温度;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A1B2C2D2,即米酒曲添加量0.2%,杜仲粉添加量6%,前发酵温度25℃,后发酵温度20℃.通过验证实验,总黄酮含量为222.8μg/mL,酒精度12.6%vol.方差分析表明,杜仲粉添加量、酒曲添加量、前发酵温度和后发酵温度对杜仲米酒中有效成分黄酮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糯米和山药为主要原料,采用全发酵工艺酿造功能性山药黄酒。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以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山药添加量为影响因素,以山药黄酒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山药黄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山药添加量50 g/100 g,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27℃,酒药添加量0.4g/100 g,在此条件下得到山药黄酒的感官评分为93.5,与预测值93.947基本一致,山药黄酒质量符合GB/T 13662—2008"黄酒"。  相似文献   

14.
富硒紫色杂交稻米酿制米酒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酵米酒的感官和理化指标为评价标准,研究加曲量、加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后熟工艺对富硒紫色杂交稻米生产的米酒风味、总糖、还原糖、总酸、总出汁量、净出汁量以及发酵强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表明:当以紫色富硒稻米与糯米比列1:3为原料时,加曲量0.8%、加水量2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h、室温后熟24h,米酒风味最佳,品质最高.此时,每10g米酒中总糖、还原糖、总酸和乙醇含晕分别为22.8g、9.13g、0.20g和3.25g.  相似文献   

15.
余美丽  陈力  朱超  宋娇娇  刘海波 《酿酒》2021,48(1):98-101
以糯米、薏米、小米、桂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薏米添加量、小米添加量、甜酒曲接种量、发酵时间对米酒感官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其进一步优化,得到米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是:甜酒曲接种量0.3%,发酵时间60h,糯米70%、薏米25%、小米5%、桂花2%。该工艺条件制备的米酒呈微黄色、桂花香雅致、甜酸适口、营养保健,是对传统米酒的改良与升级。  相似文献   

16.
以山药粉和魔芋精粉为添加物,制作山药魔芋保健馒头。以感官总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探讨制作山药魔芋保健馒头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山药粉添加量为20%、酵母添加量为0.5%、醒发时间为20 min的前提下,山药魔芋保健馒头的制作最优工艺条件为:魔芋精粉添加量为6.4%、加水量为76%、发酵时间为55 min。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番石榴和糯米为原料,在米酒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加入番石榴汁进行酿制,研究番石榴汁添加量、发酵时间、酒曲添加量,番石榴汁添加时间、发酵温度对番石榴米酒品质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响应面法对酿造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时间8 d、酒曲添加量0.6%、番石榴汁添加量41%,验证试验显示该条件下番石榴米酒感官评分为88.7±1.5,酒精度为(15.2±0.3)%vol,所得番石榴米酒酒香浓郁并伴有番石榴的果香、口感醇厚、色泽清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枸杞糯米混合发酵获得一款具有保健功能的米酒。以枸杞为原料,市售甜酒曲为发酵菌株,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了发酵温度、接种量以及装料量等对米酒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25℃,接种量10%,装料量30%,将酒曲与添加枸杞的原料充分混合而获得的枸杞米酒质量最好,此条件下制备的米酒浓香酸甜,酒度适中,酒体呈浅红色半透明,具有米酒和枸杞双重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9.
以绿米和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猕猴桃汁添加量对猕猴桃绿米米酒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猕猴桃绿米米酒的酿造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猕猴桃绿米米酒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酒曲添加量0.8%、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3 d和猕猴桃汁添加量30%。在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下,猕猴桃绿米米酒的感官评分为94分,酒精度为6%,酒呈现淡绿色,酒体澄清透明,香气协调浓郁,酸甜适中,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桤叶唐棣、黑果腺肋花楸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制备黑果腺肋花楸-桤叶唐棣复合米酒。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混合果浆添加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复合米酒酒精度、感官评分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工艺条件,同时检测分析了黑果腺肋花楸-桤叶唐棣复合米酒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混合果浆添加量为55%、酒曲添加量为1.2%、发酵温度为27℃、发酵时间为5 d,按此条件所制得的复合米酒酒精度(11.5±0.12)%vol、感官评分(83±0.14)分、花青素含量(76.02±0.37)mg/100 mL。另外,黑果腺肋花楸-桤叶唐棣复合米酒原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1.3±0.17)%、还原力吸光度值为1.899±0.15,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