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金枪鱼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文将金枪鱼油分别在100、130、160、180、210、240、270℃温度下短时间加热12 min,在160℃、180℃持续加热10、20、30 min。将这些鱼油进行甲酯化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金枪鱼油经不同温度短时间加热后,其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保持稳定,不同温度间脂肪酸的组成无显著差异;在160℃及以上高温长时间加热会逐步破坏甘油三酯的稳定性,导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急剧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营养成分受到影响,DHA含量显著变化。所以,金枪鱼油不适宜长时间加热。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不同加热温度(180℃,220℃和260℃)及不同加热时间(0.5~10 h)对家庭用菜籽油及工业用棕榈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研究,分析工业用油与家庭用油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种油加热至260℃时,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原油的5倍以上,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长,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种类和含量都增加。因此,通常家庭用油不会长时间加热,但工业用油的长时间加热会使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牡丹籽油经不同温度(90、120、150、180、210、240 ℃)加热30 min后脂肪酸组成、含量以及 理化性质的变化,探究高温加热对牡丹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在高温加热后会生成脂肪酸异构体、 环状脂肪酸以及中、短碳链脂肪酸,且温度越高种类越多。虽然上述高温加热后牡丹籽油各理化指标均符合食用油 标准,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富含营养价值的α-亚麻酸含量在温度超过180 ℃时 迅速下降。可见,在理化指标上牡丹籽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是从营养角度其不适合用于高于180 ℃的高温煎 炸等烹调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文冠果油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品质的变化,将文冠果油在140、160、180、200、220℃下分别加热5、10、15、20 min,采用GC-MS、HPLC分别测定不同加热条件下文冠果油中脂肪酸和生育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文冠果油中油酸相对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及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20℃加热5 min时,文冠果油油酸相对含量从未加热时的21.31%升高至26.78%,升高了25.67%;亚油酸相对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神经酸相对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下降,140~220℃加热5~20 min文冠果油的神经酸相对含量较未加热时下降了1.62%~66.13%;亚油酸和神经酸相对含量随加热时间延长呈波动变化,无规律性;高温长时间加热均会导致文冠果油中α-生育酚和(β+γ)-生育酚的损失,而δ-生育酚含量随加热时间延长而升高。因此,若想充分利用文冠果油中的神经酸,可将烹饪条件控制在140℃加热5 min以内或不加热食用。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紫苏籽油的品质,对紫苏籽在不同条件下焙炒(温度140~180℃,时间10~30 min)预处理后提取紫苏籽油,测定不同焙炒条件下紫苏籽油理化性质(色泽、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含量、共轭三烯含量)和化学组成(脂肪酸、生育酚、甘油三酯),研究焙炒对紫苏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炒温度在140~180℃,随焙炒时间的延长,紫苏籽油的色泽逐渐加深;酸值整体低于未焙炒的,过氧化值在140、160℃变化不明显,在180℃先升高再降低;共轭二烯和共轭三烯的含量在140、160℃变化不明显,在180℃增加明显;生育酚含量在180℃下损失明显,而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组成和含量无明显变化。综合各指标,焙炒温度140~160℃和焙炒时间10~20 min条件下焙炒紫苏籽得到的紫苏籽油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6.
对稻米油进行加热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加热温度(180℃,220℃和260℃)、不同加热时间(0.5~10 h)以及隔夜后(0.5,1和2 h)脂肪酸的组成变化。研究表明,稻米油在180℃时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基本上没有变化,180℃加热10 h后放置一夜,再次复热的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没有明显的增加,但如果在更高的温度,隔夜复热2 h后,油脂中会产生约是原油12倍的反式脂肪酸。180℃时,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亚油酸和亚麻酸都有适度的降低,但降低的量还微乎其微。随着温度不断的上升,当温度达到260℃的时候,亚油酸降低了约原油的17倍,而亚麻酸基本上已经无法检测出。  相似文献   

7.
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加热过程会发生氧化和异构化,试验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温度下亚麻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油温低于120℃加热不会对其中的脂肪酸造成显著影响(P0.05);高于160℃时,随着温度升高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变化显著(P0.05),到达240℃时,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由65.241 g/100 g降低到16.013 g/100 g;反油酸(C18:1t)相对含量增加至3.31%,反亚油酸(C18:2t)增加至4.58%,反亚麻酸(C18:3t)增加至29.01%。建议在日常烹饪过程中控制亚麻籽油的加热温度,保证营养健康。  相似文献   

8.
加热处理对驴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驴乳的化学成分和营养特点决定其在乳制品和保健食品的开发中具有较大的潜力。通过对驴乳采取4种处理:(1)室温;(2)60℃水浴加热30 min;(3)90℃水浴中加热30 s;(4)煮沸,比较不同的加热方法对驴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温(60℃)长时间加热使中链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例降低,长时间加热使乳中部分易挥发脂肪酸逸出。高温(90℃)短时间和沸腾加热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不大,尤以90℃短时间加热为优。结论:就脂肪酸而言,在驴乳加工过程中,宜采用高温短时加热灭菌处理。  相似文献   

9.
贾晓倩 《中国油脂》2022,47(2):16-22
采用不同温度、时间红外预热处理紫苏籽,探讨其对压榨紫苏籽油品质(包括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褐变程度、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红外预热处理制备的紫苏籽油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均符合LS/T 3254—2017《紫苏籽油》要求,脂肪酸组成与未经红外预热处理的无显著差异,且180 ℃红外预热处理30 min能够显著提高紫苏籽油多酚和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及氧化稳定性(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紫苏籽油褐变程度、多酚含量、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氧化稳定性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180 ℃、30 min适宜作为紫苏籽红外预热处理条件,研究结果为紫苏籽油的制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奇亚籽进行烘烤、压榨取油,测定不同烘烤条件(温度、时间)下奇亚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探讨烘烤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和烘烤时间的延长,奇亚籽油色泽加深,酸价、过氧化值、K_(232)、K_(268)均呈现上升趋势,且180℃烘烤50 min以上较其他条件下显著升高(p0.05);烘烤条件对脂肪酸组成无影响。故烘烤奇亚籽不宜在高温下进行,若采用180℃烘烤时,则时间不应超过50 min。  相似文献   

11.
亚麻籽油调和油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亚麻籽油调和油的烹饪稳定性,本实验检测调和油分别在150℃和210℃温度条件下加热不同时间后理化特性、氧化稳定性和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调和油在150℃和210℃温度条件下加热60min时间内,酸价和脂肪酸组成受影响较小,未检测到反式脂肪酸和氧化聚合物的产生,表明油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加热时间超过30min,产生了少许醛类氧化产物和不良风味物质,且过氧化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下降,其原因可能与油脂中抗氧化成分VE被破坏有关,在150℃和210℃温度条件下加热60min后调和油中VE的含量与加热前相比分别下降了11.1%和34.3%;因此该调和油在210℃烹饪温度下加热时,时间以不超过15min为宜。  相似文献   

12.
对橄榄油进行高温加热实验,与大豆油进行对比,通过对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加热时间的两种油中过氧化值、酸价、碘值和脂肪酸的测定,研究加热条件对橄榄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0、180、190℃三个温度分别连续加热8 h,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增加,橄榄油中过氧化值和酸价逐渐增加,碘值逐渐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单不饱和脂肪酸波动变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下降,反油酸和反亚油酸升高。橄榄油经加热后的综合品质指标高于大豆油,高温稳定性较好,可以用于烹饪加热,但不建议进行长时间高温加热。  相似文献   

13.
以棕榈油(24℃)为原料,采用国标法测定棕榈油在不同温度(160、180、200℃)下常规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丙二醛值、p-茴香胺值和总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在此基础之上,分别采用GC-MS法与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对180℃下棕榈油脂肪酸组成和自由基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加热温度越高和加热时间越长棕榈油理化指标值越大,其中过氧化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棕榈油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约为1∶1,且随着加热时间延长,比例基本不变。ESR实验表明,加热时间越长,2-苯叔丁基硝酮(PBN)捕获的自由基量越多,棕榈油氧化程度越深。   相似文献   

14.
以棕榈油(24℃)为原料,采用国标法测定棕榈油在不同温度(160、180、200℃)下常规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丙二醛值、p-茴香胺值和总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在此基础之上,分别采用GC-MS法与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对180℃下棕榈油脂肪酸组成和自由基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加热温度越高和加热时间越长棕榈油理化指标值越大,其中过氧化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棕榈油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约为1∶1,且随着加热时间延长,比例基本不变。ESR实验表明,加热时间越长,2-苯叔丁基硝酮(PBN)捕获的自由基量越多,棕榈油氧化程度越深。  相似文献   

15.
以牡丹籽毛油为原料,经过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和吸附脱色后,于160、190、250℃和270℃下脱臭处理,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同脱臭时间下牡丹籽油反式脂肪酸含量变化,考察各脂肪酸的反化率,同时检测其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和气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对牡丹籽油反式脂肪酸含量影响最显著,脱臭时间次之,即脱臭温度越高、脱臭时间越长反式脂肪酸含量越多;就脂肪酸反化率而言,亚麻酸亚油酸油酸;且反式脂肪酸的形成没有位置选择性,即Sn-1,3与Sn-2位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反化率相似;牡丹籽油适合的脱臭温度为190℃、脱臭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脱臭牡丹籽油总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1%,所测定品质指标均符合二级大豆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加热对油茶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加热条件下(200、260、300℃)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来分析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是导致油茶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反式脂肪酸含量和种类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还受未加热油茶籽油中顺式脂肪酸的影响。因此,在油茶籽油烹饪过程中,应掌握好加热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形成反式脂肪酸。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长柄扁桃油的烹饪稳定性,本文采用菜籽油作为对比对象,探究长柄扁桃油和菜籽油分别在100 ℃、130 ℃、160 ℃、180 ℃和210 ℃温度条件下高温烹饪不同时间后理化特性、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柄扁桃油的烹饪稳定性远高于菜籽油,适合作为一种高品质烹饪食用油。随着烹饪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两种油的酸价和茴香胺值均增加,过氧化值先增加后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增大,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生育酚总量均显著下降;两种油均产生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苯并芘和极性物质),但长柄扁桃油较菜籽油不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极性物质,长柄扁桃油在整个高温烹饪过程中产生苯并芘含量≤10 μg/kg,未超出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对苯并芘的限量,而菜籽油在100 ℃下烹饪3 min后已超出规定限量。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氧化温度(60~180℃)处理浓香鸡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氧化鸡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将不同氧化温度处理的浓香鸡油进行鸡脂-美拉德反应,通过描述性感官评价及GC-MS分析其香气。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得出温控氧化鸡脂对脂肪酸组成影响显著。当氧化温度100℃时,鸡脂-美拉德反应产物的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长柄扁桃油的烹饪稳定性,本文采用菜籽油作为对比对象,探究长柄扁桃油和菜籽油分别在100℃、130℃、160℃、180℃和210℃温度条件下高温烹饪不同时间后理化特性、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柄扁桃油的烹饪稳定性远高于菜籽油,适合作为一种高品质烹饪食用油。随着烹饪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两种油的酸价和茴香胺值均增加,过氧化值先增加后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增大,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生育酚总量均显著下降;两种油均产生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苯并芘和极性物质),但长柄扁桃油较菜籽油不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极性物质,长柄扁桃油在整个高温烹饪过程中产生苯并芘含量≤10μg/kg,未超出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对苯并芘的限量,而菜籽油在100℃下烹饪3 min后已超出规定限量。  相似文献   

20.
煎炸条件对精炼光皮树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煎炸过程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光皮树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影响,以及鸡脯肉、油条煎炸过程中光皮树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及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光皮树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生成量影响显著,当温度升至270℃时,反式脂肪酸总量最高达到1.77%;在较低的加热温度下,加热时间对其影响较为缓和。鸡脯肉、油条煎炸过程中,光皮树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变化复杂,反式脂肪酸总量变化范围较小,但其类型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